田士林,李 莉
(黄淮学院 生物工程系,河南 驻马店 463000)
应用型本科高校“园林苗圃学”教学改革探讨
田士林,李莉
(黄淮学院 生物工程系,河南 驻马店 463000)
“园林苗圃学”是园林专业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但在传统教学中,理论课大多是采取教师讲解,学生听课的形式;实践课也是教师示范,学生模仿。这种传统教学模式最终导致的结果是课程一结束,学生对课程的掌握就容易生疏。为此课题组进行了如下教学改革:加强教师和学生对资料的搜集量;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掌握程度的监督和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改革考核方式,将实践课考核与理论课考核上升到同一高度。通过以上改革,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了学生动手和创新思维能力以及扎实的实践技能,为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提供了新思路。
“园林苗圃学”课程;应用型本科高校;实践教学
DOI号:10.13320/j.cnki.jauhe.2016.0073
“园林苗圃学”课程是论述园林苗木培育理论和生产应用技术的一门科学,是园林园艺专业的重要基础课,具有应用性、实践性、季节性强等特点。在设有园林专业的农林院校中,如北京林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河北农业大学等,其园林专业培养方案中,“园林苗圃学”都被作为主要专业课程来开设。自2004年以来,应用技术大学首批试点院校之一的黄淮学院园林专业先后经历了园林技术专科、园林本科的发展历程,“园林苗圃学”始终被作为园林专业的主要课程,其学分也从专科的2学分增加到了3学分,这充分说明学校对该门课程的重视。
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园林苗圃学”课程教学常常走入两种误区。第一种是重理论教学和演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另一种是重实践教学,而忽视理论教学。为了提高“园林苗圃学”的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一些农林高校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园林苗圃学”教学进行了相应改革。如:安徽农业大学园林教研室以学生为本,采用网络教学,加强实践教学,举办专业活动,提高实践能力,并改变考核体系的方法,对“园林苗圃学”教学方法进行了初步的探索[1];湖南农业大学园林教研室通过规范教学制度、合理调整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条件和改进教学方法来达到提高“园林苗圃学”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2];河南科技学院园艺教研室根据多媒体在“园林苗圃学”教学中的利弊分析,提出将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结合起来的教改思路[3];东北林业大学园艺教研室提出角色扮演在“园林苗圃学”教学中的作用,对该课程教学方法进行了一定的探索[4];福建农林大学园艺教研室从科研人员的角度提出“园林苗圃学”教学与科研项目相结合的教学改革方案,实现了教、学、研三位一体的有机结合,提高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5]。
以上改革对于“园林苗圃学”理论和实践教学的不断完善和提高起到了较好的推动和示范作用,但这些教学改革措施无一例外都是针对传统普通本科院校“园林苗圃学”教学进行的改革,对于应用型本科高校的课程教学和人才培养是否适用有待探讨。众所周知,应用型本科高校是近年来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而产生的以本科教育为主体,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突出特征的一种新型高校,其办学定位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应用型本科高校和传统普通本科高校最大区别在于应用型高校不仅要做到学生理论功底扎实,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更强,更能适应市场对实用型人才的要求。作为应用技术大学改革试点高校,近年来,黄淮学院在课程教学改革方面做了大量的探索和尝试。“园林苗圃学”教学改革也进行了几次大的调整,总的思路是增加实践课程的比例,压缩理论课程的课时数,将更多的教学放在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上。然而,这样的改革直接导致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虽强,但理论知识欠缺,毕业后发展后劲不足,达不到本科高校对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针对此,园林教研室成立了“园林苗圃学”课程教学改革小组,探讨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园林苗圃学”教学模式。经过多年的努力,积累了大量的教学改革经验,对“园林苗圃学”课程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起到了较好的互补和促进作用。
在理论课时压缩的情况下,为了使理论教学质量不因课时数的压缩而下降,同时又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教学组将重点放在加强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上。不仅要求学生在课前自学并查阅大量资料,更要求教师透彻掌握最新的研究成果,并应用到课程中去。同时对学生理论和实践技能培养进行实时监控,课程考核方式也做出相应的调整。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来不断完善“园林苗圃学”理论和实践教学。
(一)注重自学,查阅大量文献资料
1.对授课教师阅读文献的要求。众所周知,一本教材的编写往往要经过主编的组织,编委们结合自己的教学和科研,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着手编写。一般一本教材从开始编写到最终完成,往往需要3年时间,而最新文献中的科学观点也大部分是研究人员在文献被杂志社出版前1~2年的研究成果,教材出版后,到学生正式使用又需要大概1年的时间,所以书本上的知识往往要比学科研究滞后,当教师翻开课本,上面的知识或观点已经至少是4、5年前的研究成果了。因此,对于教师来说,如何让学生及时掌握本领域最新的知识并把这些研究成果补充到教材中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做到这一点,学院对任课教师有一个文献阅读的要求(表1)。即在每次上课备课前,要求教师尽可能地查阅国内外关于本节课所涉及知识点的最新研究成果及最新动态。比如当讲授到植物营养繁殖一章时,通过查找关于嫁接的最新文献,发现“断根嫁接”能显著提高黄瓜嫁接效率、成活率、秧苗质量及初期产量,在黄瓜商品性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6];以黑子南瓜和黄瓜幼苗为嫁接对象,发现嫁接成活率的高低与接穗及砧木的角度有关,当砧木插孔角度为60°时,插入砧木髓腔的比率较低,同时机械化嫁接作业稳定性好,嫁接成功率高,且嫁接苗的成活率可达91%[7]。通过对最新文献的追踪,丰富了教材内容,弥补了教材知识更新太慢的弊端,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和主动思考能力。
表1 对任课教师上课前阅读文献的要求
2.对学生阅读文献的要求。根据课程安排,在重点章节讲授前,要求学生课下预习本章内容,并根据课程内容查阅相关文献(至少5篇)。在这些章节中,教学过程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教师按照正常课程计划进行关键知识点的讲解,第二部分,按照提前给学生分好的小组(8~10人/组)进行每组10分钟发言,根据所布置的题目,将该组搜集到近3年的文献做一个总结发言,归纳本节相关知识的最新研究动态。任课教师根据每组发言进行梳理总结,去除重复的观点,汇总最新研究成果,结合教材内容对这些文献观点进行点评分析。对于争议较大的地方,放到课程微信群和师生QQ群中在课下进行讨论。通过课堂汇报,一方面是对学生文献阅读的检查落实,另一方面也是对课本知识的拓展和补充,使学生养成查阅文献及时追踪该领域技术前沿的习惯。
(二)实践课程采用“先放手再收手”的教学模式
通过理论课的学习,学生较好地掌握了所学知识。但理论基础扎实不代表实践就一定没问题,因此,学院的宗旨是先让学生“跌倒”几次,然后再引导他们“站起来”。具体过程:实践和实验部分学生自己准备仪器、配制试剂、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实验操作,课程改革小组将每组学生的实验过程完整地录制下来,学生实验过程中教师除提醒每组学生注意安全操作规程外,不进行实验指导。整个实验过程或实践环节由各组学生独立完成。实验操作进行完毕后,根据实验内容,教师课堂或等实验结果出来后进行检查,根据学生的实验结果,结合录制的实验过程视频适时纠正和点评,最后教师再进行示范教学。
比如关于花卉嫁接技术,给每组学生布置3种嫁接方法,每个嫁接方法10个材料,两周后比较嫁接成活率,同时对嫁接失败的植株让学生当场分析原因,是形成层没对齐,还是削面太粗糙,还是切口在空气中停留时间太久,最后由教师讲解和示范,这样学生就真正地把每种嫁接技术都熟练掌握了。再比如组织培养技术,同样的方法,学生查阅资料—选取材料—外植体消毒—接种—封口—25℃培养。一周后观察污染情况,而后继代培养,一个月后统计愈伤组织发育情况。在这个过程中,每周六下午教师带领学生观察结果并分析成功和失败的原因,从而使学生了解同一个材料不同器官组织培养难易程度。一个月后每组学生将自己的结果进行集中PPT汇报,教师分析原因,使学生从失败中学到组织培养技术。
由图1可以看出,第一次学生在没有任何组织培养知识的情况下,通过先动手试验的方法,得到了一个失败的结果,然后查找文献,在老师将有关知识点讲授后再次用同龄辣椒下胚轴进行试验,3周后得到了一个较好的组织培养结果。通过教学模式的改革,学生对知识的把握更加透彻了。
A:第一次学生自己摸索方法进行外植体接种,3周后组织培养结果。B:总结失败原因后在老师指导下第二次组织培养3周后的结果。
图1两次组织培养结果比较
(三)理论课采用“自学+点拨”的教学模式
以往的“园林苗圃学”课程教学主要采用教师授课学生听课记笔记的模式,这种方式信息量大,给学生灌输的知识点多,但许多学生对知识点的消化吸收较少。这种教学方法,就是通常所说的“教师很累,学生很省劲”的传统教学模式。没有能够把教师的指导地位发挥出来,也没有给学生提供一个积极思考,发挥潜能的动力。因此,在教学中,笔者尽可能地增加学生主动思考的机会。即每次上课前,将准备好的问题发给学生,学生分组讨论,并结合这些问题去课本中找注释,同时把最新的文献观点也与大家在课堂上进行辩论,指出期刊文献观点和教材观点的统一性和差异性。经过45分钟的讨论和自学,第二节课教师针对本次课程主要观点和知识点进行归纳,解释和解答学生第一节课的疑问,并对本次课程进行全面的总结。比如,在讲授“设施育苗组织培养”部分时,给学生准备的问题是“外植体选取与园林植物的快繁”、“活性炭在园林植物组织培养中的作用”,学生根据课本知识进行分析,然后授课教师把准备好的两篇期刊论文[8, 9](《不同种活性炭对杂交鹅掌楸体胚发生的影响》和《珙桐种子快速繁殖技术的研究》)发给学生进行交流学习,通过对课本和期刊文献的学习,学生对外植体的选取和活性炭在培养基添加中的作用有了深刻的理解。
基于校园内提供的免费WiFi,教学组将课程重点制成微课,通过课程QQ群、课程教学微信群发给学生,供学生随时浏览学习,加深重点部分的理解,较好地解决了理论课时压缩所带来的课时紧张问题。另外,微课授课实现了教师与学生随时随地沟通的目的,弥补了课堂教学不可重复的缺陷。经过学生反复学习观看和在线提问,加深了学生对重点知识的掌握。总之,通过“自学+点拨”的授课模式,一方面,教师不再进行“满堂灌”授课,另一方面,学生也不再“袖手旁观”听课。每个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上都被调动起来了,教学效果很好。下面是针对教学改革进行的连续3年统计数据(见表2、3)。
表2 传统教学和“自学+点拨”教学模式学生平均成绩
表3 传统教学和“自学+点拨”
注:同列字母相同表示差异不显著。
由表2可以看出,连续3年两种教学方法统计结果显示,除了课堂提问部分成绩差异不大外,“自学+点拨”的教学模式学生的成绩普遍好于传统教学的学生成绩。
采用SAS软件在0.5水平上对传统教学方法的成绩和“自学+点拨”教学方法的成绩进行统计分析,SAS分析表明,除课堂成绩无明显差异外,其它各项均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见表3),“自学+点拨”教学模式成绩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模式。统计分析进一步证明了新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知识的掌握和实践技能的训练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四)考核模式的变化
在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认为只要让学生多动手,多练习就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但经过实践发现,多动手虽的确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但这样做充其量只能把学生培养成一个熟练的园林工人,而不是一个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的具有扎实理论功底的高技术人才,学生的发展后劲不足。为了改变这种现状,使理论和实践更好地结合起来,打破应用型本科高校办成技工学校的误区,学院一方面从教学环节上进行改革,另一方面在成绩考核上做了大胆尝试。具体做法是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结合教学模式来合理分配成绩比例。比如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考核成绩,是卷面占80%,实践课占20%;而本项目采用的教学模式为卷面成绩50%,实践课50%,理论课卷面成绩大幅度压缩,且理论考试也一改传统的记忆性的题型,变成应用分析题和课程论文(表4)。这样的考核方式引导学生从死记硬背得高分转变为动脑筋、会应用得高分,逐步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表4 成绩考核比例及内容 %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转型发展,应用技术大学成了大多数地方高校和新升本高校转型所面临的主要选择。如何将应用型本科高校办成区别于普通职业技术学院、技工学校的新型高校是许多转型期高校所面临的重要课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从专业和课程改革做起。园林专业“园林苗圃学”教学改革正是适应这一形势而做出的选择。
“园林苗圃学”的教学改革,许多高校已经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他们结合自己学校的特点,根据各自人才培养要求进行了相应的改革。这些改革无外乎两方面:(1)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2)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技能。而对于应用型大学来说,课程教学改革除了让学生透彻掌握理论知识外,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只有这样,才能为社会培养出既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又有较强实践技能的创新型实用技术人才。
在已经推行的教学改革模式中,鼓励教师和学生查阅文献,一定程度上丰富和拓展了课本知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先放手再收手”的实践教学模式的实施,培养了学生探索意识和创新能力,加深了学生对实践技能的掌握;“自学+点拨”的教学模式的实施,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拓展了课本知识,加深了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考核模式的变化,使得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得到了加强;QQ群、微信群、微课的使用,较好地解决了课堂教学课时不足的问题,弥补了课堂教学不可“重播”、“回放”的缺陷。本次教学改革的实施,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学习的积极性,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所有这些改革对于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
针对慕课在远程教学和考核中的种种优势,下一步拟将“园林苗圃学”课程加入“MOOC中国”这一网络平台,通过网络让在校学生及已经毕业的学生都能不断地“咀嚼”、“消化”新知识,使“园林苗圃学”课程教学不断完善并取得新的突破。
通过对“园林苗圃学”理论和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教师不再满堂灌、学生也不再被动学,较好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更系统和完善。“园林苗圃学”的教学和实践改革,不仅为这门课程的学习提供了很好的教学模式,同时也会带动相关课程的教学改革,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促进学生就业创新能力的提高,实现“就业能称职,发展有后劲”的应用型本科人才教育和相关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一条新的思路。
[1]吴沙沙,张林瀛,彭东辉.“园林苗圃学”实验课教学新探索[J].中国园艺文摘,2014 (6): 207-209.
[2]何淼,何鑫,李强,等.角色扮演法在园林苗圃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3 (23): 9859-9860.
[3]刘西军,徐小牛,刘华.《园林苗圃学》教学改革初探[J].安徽农学通报,2010 (6): 33-134.
[4]周建,单长卷,田雪亮.园林苗圃学教学运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与对策[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 (4): 124-126.
[5]黄笛,吴铁明,陈已任.《园林苗圃学》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的实践研究[J].中国园艺文摘,2011(12):173-174,8.
[6]马庆,赵瑞,陈俊琴,等.嫁接方法对黄瓜嫁接效率、秧苗质量及初期产量的影响[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12,35(6):18-22.
[7]Ma Z Y,Wei H Y,Mu Y H,Gu S.Determination of insertion angle of hole-insertion grafting method by grafting machine[J].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2014, 30(3):43-49.
[8]鲁路,陆叶,盛宇,等.不同种活性炭对杂交鹅掌楸体胚发生的影响[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6, 40(2): 1-7.
[9]吴俊长,李萌,曹福祥,等.珙桐种子快速繁殖技术的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6, 36(2): 66-70, 95.
(编辑:王佳)
2016-03-09
河南省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工程资助项目(编号:C20150054);河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编号:162102110084);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项目(编号:16A210010);黄淮学院高学历人才科研启动经费。
田士林(1973-),男,河南西平人,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园艺作物分子育种及教学科研工作。
G642
A
1008-6927(2016)03-006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