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磊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
一、青春期心理健康现状
目前,大多数学校的中心工作仍然是课程教学,这不但使学生身心疲惫,也给学生带来了极大的心理压力。2015年有关专家对我国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的调查发现:有4.6%的小学生生活得不太愉快或不愉快;5.7%的小学生对自己作否定评价;32.8%的小学生没有知心朋友;61.4%的小学生坚持性差;7.5%的小学生缺乏独立性。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的一项调查显示,小学生有异常心理问题倾向和严重心理行为问题的比例占到了20.6%。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目前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针对少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是一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教育模式,并没有真正解决大多数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尽管目前抑郁症的心理治疗技术已相当成熟,但抑郁症患者的数量却在增加,并且抑郁症患者年龄偏低,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开始认识到,消极心理学取向的研究和教育模式不可能真实、全面地理解与阐释人的心理本质,也不能带给人们真正的心理健康。因此,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引进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近年来,我国心理学健康教育工作者对积极心理学的关注日益增多,对心理健康教育应汲取积极心理学的基本理念的呼声也日益增强。
二、积极心理学对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从理论上讲,建立积极心理学研究的前提就是假设每一个人心中都有着积极的人格品质。这一理论认为,人是能够做到自我生成、管理、导向、适应的有机体,在应对问题的时候能够保持乐观的精神状态。心理学家在面对人类潜能时能够使用更开放的欣赏眼光。以人为本的思想在这一理论中有了更加充分的体现,因此它也真正地担负起了心理学的功能与使命。
三、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一)树立辩证观,发挥青春期积极力量
长期以来,人们总是认为青春期是一个相对比较危险的阶段,这一阶段青少年容易出现各种问题。实际上这种认识比较狭隘,我们需要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待青春期的青少年。我们不仅需要对青少年身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解并研究问题解决的途径,还需要对青少年身上的积极因素进行深入研究。例如,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情绪都比较容易产生波动,这样的情绪虽然会让人无所适从,可是若是从积极的角度来看,这也说明了他们的情绪情感比较敏锐,具有很强的可塑性。
作为心理健康教育者,应该对青少年给予更多的关心,认真而耐心地与之进行交流,帮助他们掌握积极的情绪体验方法,进而形成积极的情感。再比如说,很多处于青春期的孩子都特别容易冲动,经常惹事,可是若是从积极的角度来看,这也说明这些孩子充满了青春活力,勇于作为。对于他们积极的行为表现,我们应该给予肯定与表扬,这样就能够让这些孩子向我们期望的方向发展。比如一个偏科中学生,他花了很大的时间和精力学数学,还是学不好,听不懂,但他热情、积极、文科好、有担当,我们可以帮助他进行生涯规划,扬长避短,让他的成长不受数学影响,在数学以外的领域获得发展,避免专注在弱项上形成消极的恶性循环导致厌学。
(二)开展积极心理素质课设计,培养青少年的幸福感
按照积极心理学理论,教育行为是快乐的,教育者应该对人类的潜能和优势给予足够的关注,从而增强人们的幸福感。
我校在每年的暑期培训中由全国十佳心理教师、以青少年心理咨询与辅导见长的心理名师——吴文君老师亲自授课,开设了“教师成功快乐工作坊”,培养教师如何在教学中获得成功和快乐,首先增强他们的幸福感。在学校教师全员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中,我们把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引入其中,设计一些可以增强青少年幸福感的课程。幸福课的基础就是积极心理学理论,其主要内容就是挖掘人类的优势,帮助人类获得幸福与快乐。这些内容为我们开展青春期心理教育活动提供了积极的借鉴。在吴文君老师的带领下,我校心理教研组26位专兼职心理教师组成了学校心本教育的实践团体,覆盖所有学科,是研究心理学服务教学、服务生命的探究性型创新型团队,使心理教育全方位渗透至每一位教师的学科教育和与学生的日常交流。
(三)开展积极价值取向的心理咨询与治疗
在对青春期的青少年进行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时,我们需要从积极的角度出发,看到那些所谓问题对青少年成长的积极作用。问题的出现并不可怕,青少年有着极大的潜能,他们能够通过努力来进行自我愈合,并获得积极的发展。所以,我们在开展心理咨询活动时要尤其关注开发青少年在这方面的潜力。实际上,青少年正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成熟起来的。即便是烦恼、痛苦等看似比较消极的体验,也可以让青少年的阅历更加丰富。2003年以来,我校的专兼职心理教师除了日常的教学、研究工作之外,接待上千例个别咨询和来访,回复了千余封信件咨询,网络在线咨询服务了300多名学生,及时干预了校内外心理危机事件20例,初高中共办约70期《心语轩》心理小报;面向社会、社区开展讲座和培训百余场,受众超过1500人,为各大学培养心理专业实习生十余人。
(四)家庭、学校、社会紧密配合,创造积极乐观、充满正能量的环境
按照积极心理学的理论,要形成积极的人格就必须有一个积极的组织系统,也就是说良好的环境在人的身心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第一,良好的家庭环境对青少年的良好心理素质形成有着重要作用。在家庭中,如果家庭成员能够互相尊重,在遇到问题时民主讨论,那么孩子就会感觉幸福快乐,久而久之就可以养成积极乐观的心理素质。反之,如果家庭中经常吵架或者不民主,孩子就会感觉到压抑、恐惧、自卑,时间长了就会形成孤僻、悲观的心理特点。
第二,良好的学校氛围对青少年的良好心理素质形成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信任、尊重与爱护,尽量多地去发现学生的长处、特点和爱好,用积极的期望因势利导地去推动他们往更好的方向努力,并及时、积极地鼓励学生,这样学生就可以形成积极、乐观的健康心理。
第三,政府部门也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施行有效的政策策略,各个新闻媒体要加强监督与宣传工作,努力创造和谐社会。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青少年才可能积极乐观地成长,从而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度过一个轻松愉快而健康的青春期。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田家炳实验高级中学,苏州,215004)
编辑/王 桢 终校/于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