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国有经济新结构寻求新的发展动力

2016-09-06 10:06
现代国企研究 2016年8期
关键词:结构性供给改革

“十三五”开局之年,国有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能否取得实质进展,对全局具有重大意义。今年已过半年,从经济运行看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特征更加明显,当前经济运行基本平稳,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和诸多困难挑战,必须坚定信心、增强定力,全国一盘棋、上下一条心,尽快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新的突破。重点放在培育新的经济结构、强化新的发展动力上,保持精准发力、全力以赴地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对下半年国企经济形势的预测

当前国企经济运行基本平稳,符合预期和中央对经济形势的判断。从趋势看,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国企改革正向纵深发展。但是,受产能过剩和市场需求不振的影响,制造业投资增长放缓;而传统领域投资渐趋饱和,新兴领域投资回报尚不稳定,民间投资增长下滑。下半年企业生产经营仍比较困难。企业仍面临着生产经营成本高、销售不畅等问题。下半年投资紧缩,基础设施开工项目减少,经济下行已成定局。

1.预计2016年国有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为6%。一季度GDP增速是6.7%。我们对二、三、四季度的预测为6.6、6.7、6.7,全年经济预测6.7。预计2016年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为6%。比2015年全年的6.1%继续回落。今年对工业增速的利好因素,一是美联储加息预期减弱,美元至少在上半年大概率弱势;二是工业与投资存在一定联动性,基建和地产投资增速反弹,对工业品需求上升,实体层面需求扩张。不过工业增速难有显著突破,一是工业去产能仍是2016年以及接下来数年的主基调;二是投资和工业品产量的联系,边际上投资扩张、拉动工业品产量上升的效用已经来到瓶颈;三是工业在经济中的占比正在下滑,从2015年开始工业增加值增速首次低于GDP增速。上半年中央企业重点行业实现稳产稳销,煤电油运等基础产业经营保持稳定。上半年,中央石油石化企业成品油销量增长1.8%,煤炭企业原煤产量增长1.2%,发电企业发电量增长2.5%,电网企业售电量增长 1.6%,水运和航空运输总周转量分别增长7.4%和9.1%。下半年投资紧缩,基础设施开工项目减少。经济下行已成定局。

2.预计国企制造业投资仍然延续下行态势,但下降速度放缓。制造业体量仍然是固定资产投资中占比最大的一块。预测2016年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速7.5%,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同比增速2.5%,基建投资同比增速18%。从节奏上来看,2016上半年,制造业投资仍处于触底修复的过程中,基建投资体量受季节性制约逐步反弹,在年中上升到最高,预测二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维持在10%左右。

3.结构性矛盾在碰撞,可望得到缓解。中国经济今年上半年的表现从总量来说有所反弹,但要解决结构性的矛盾,靠需求扩张是解决不了的。“去杠杆”各类举措刚开始布局,但宏观债务率却持续上扬,部分指标已经大大超过警戒线;“降成本”展开,但各类宏观税负指标却在持续加重,企业总体盈利能力持续下滑;房地产投资增速超预期反弹,各类新开工项目大幅度上扬,但民间投资增速却直线回落;M2增速保持稳定,但M1增速却出现持续上扬,M1-M2缺口持续扩大。这些问题在下半年仍在延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三去一降一补”,就是要解决结构性失衡这个目前中国经济最深层次的矛盾。

4.价格效应将大大缓解国有企业的压力。由于价格效应,2016年GDP名义增速为7.5%,较去年全年提高了1.1个百分点。上半年电信企业采取提速降费、流量不清零以及取消京津冀漫游费等措施,火电企业上网电价下调,石油石化企业非居民用天然气价格下调,这些政策性降价让利或降低加工业、服务业经营成本合计约1050亿元。如果考虑政策性降价让利因素,中央企业1-6月整体效益增速将超过10%。因此,从经济运行角度来看,2016年虽然延续了新常态艰难期不断探底的特征,但价格水平摆脱生产领域的“萧条”和消费领域的“低迷”,将有利于内生经济增长动力的启动。这种价格效应将大大缓解各类国有企业经济的压力。

5.短期国有企业产出还会继续下滑。从供给角度来看,除第一产业保持相对稳定之外,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基本上保持了持续回落的态势,特别是第二产业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作用下,去产能和化解僵尸企业直接导致短期工业产出出现明显下滑,预计2016年上半年工业增加值增速为5.9%,全年为5.5%,较2015年下滑了0.5个百分点,较2016年上半年下滑了0.4个百分点。

6.工业领域通缩压力有所变化。6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2.6%,降幅比上月收窄0.2个百分点,连续6个月降幅收窄。流通领域重要生产资料价格监测显示,6月下旬与5月下旬相比,螺纹钢、电解铜、烧碱、煤炭、水泥、平板玻璃等工业品价格均有不同程度上升。6月30日,国内主要钢材综合平均价格比年初上升了18.7%,秦皇岛港5500大卡市场煤价比年初回升30元/吨。这些变化,主要原因是下半年投资增加,基础设施开工项目加大。下半年,投资紧缩,基础设施开工项目减少,情况便发生变化了。

7.国有企业行业加快发生分化。第三产业继续超过第二产业。行业加快发生分化,有的哀鸿遍野,有的闷声发财。目前中国衰落明显的行业,2016年下半年或2016-2020年都将如此:能源行业,尤其是煤炭,原因库存多,相关产业冶金、焦化、电力需求乏力;钢铁、水泥、航运业,原因基础设施和房地产需求乏力;未来第三产业将有大发展,特别是网络零售业、娱乐旅游业、餐饮酒店、快递业、二手房服务、证券保险、移动互联网等。

8.加大中央企业集团层面的兼并重组,应该是2016年的大动作,基础好,见效快。提升国有资本整体功能和运行效率,打造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跨国公司。优化调整国有资本结构,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和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向前瞻性、战略性产业集中,向产业链、价值链的中高端集中。

9.节能降耗成效明显。随着产能过剩行业生产和投资增长明显放缓,我国能源利用效率整体提升,能源消费结构继续发生积极变化。上半年,在全部能源消费中,煤炭消费占比比上年同期下降2.9个百分点;水电、风电、核电、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消费占比提高2.0个百分点。上半年,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同比下降5.2%。主要耗能产品综合能耗继续下降。下半年,可望节能降耗成效更加明显。

整个下半年,国有企业都面临供给侧和需求侧的矛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宏观政策主攻方向,需求侧管理是合理增长区间的托底手段,只有辩证地处理好二者关系,坚定不移地推进供给侧改革的核心目标,才能使国有企业经济结构转型再上新台阶。

对下半年国企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十三五”开局之年,国有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能否取得实质进展,对全局具有重大意义。 从经济运行看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特征更加明显,中国国企经济是在一个触底企稳的过程当中,但是这个底部在一个什么样的水平比较恰当,还在探索之中。在这个过程当中,一个方面要警惕经济增速进一步下行,以至于出现了内生性紧缩的过程。另一个方面也要注意到在稳增长取得比较明显成效的时候,根据供给需求结构性失衡,产业结构性偏低,产品结构性过剩,动力结构性错配,应该把更大的精力集中放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推进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要着力在改革上迈出实质性的步伐。为此,建议围绕结构调整,集中精力抓好五个方面工作:

第一,发展以供给侧的管理和调整为方向,注重协调。

如果割裂地看待需求侧和供给侧管理,“需求侧的短期活跃,有可能成为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障碍。反过来说,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可能变成实现短期经济增长目标的阻力。显然两个方向都需重视,但在周期性矛盾和结构性矛盾并存,且主要问题是结构性问题的当下,主要的解决措施应该是对供给侧的管理和调整,把改善供给结构作为主攻方向。

今年以来,围绕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重点任务,国家层面相关政策相继出台。其中,去产能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首要任务,相关工作机制已经明确,政策体系已较为完善,应当取得明显成效。如此背景下,能否矢志不渝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取得成功,就成为“十三五”乃至更长时间解决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要害。

第二,创新以寻求发展新动力为导向,注重投资。

经济新常态可以从“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化”三方面去把握,最终决定于动力转化。从国企动力转换看,必须改变过去大量依靠资本、资源和劳动力投入的做法,让创新成为国企经济发展的动力。而国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领域是制造业,必须加快调整制造业经济结构、培育形成新的制造业增长动力和竞争力,发挥“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突围的潜能和优势。面临经济增长的新动力的形成和旧动力的逐渐弱化这两股力量的双重交织,要着力寻求国有经济发展新动力。特别是加大“短板”与新兴产业投资。智能制造和战略新兴产业这类潜在新增长点需要加大力度发展,同时国企的短板尤其是高技术含量的短板需要加大投资补齐。产能过剩不是因为投资而是因为投错了地方,新工艺、新技术、重大短板和产能不足的产品仍有较大投资缺口,建议加大“定向”投入。对于国家战略需要、央企有优势的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比如航空航天、核电、高铁、新能源、新材料、智能电网等,肯定要加大投入力度,在第三代核电、新能源汽车、物联网、石墨烯等领域打造一批产业协同发展平台,速度要加快。 积极发挥在创新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占领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

第三,调整以优化结构框架为主导,注重重组。

经济结构调整是破解国企增长困局的关键之举。中央要求国有企业要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发挥带动作用。以加快企业战略性重组为重点,加大力度,通过创新发展一批、重组整合一批、清理退出一批来优化布局,同时加快中央企业瘦身健体。

加大中央企业集团层面的兼并重组,应该是2016年的大动作,基础好,见效快。提升国有资本整体功能和运行效率,打造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跨国公司。

压缩过剩产能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当头炮”。对于央企长期亏损和资不抵债的低效无效资产,加大处置力度,积极化解过剩产能。一些企业在特殊时期盲目投资形成了落后产能,背后是市场失灵与政府缺位同时存在,标准过时和难以落地同时存在。压缩过剩产能应以清理僵尸企业和落后产能为目标,存量方面分类处置:一是对于僵尸企业,通过破产清算和兼并重组相结合的方式解决;二是对于一般高杠杆企业,调整自身业务结构,通过兼并重组、盘活存量、债务结构调整等方式进行杠杆调整;三是对于发展前景不错,但现在杠杆率比较高,遇到了暂时性困难的企业,通过债务重组降低杠杆率。以多兼并少破产的方式重组减少资源浪费,力争退出过程平稳高效。

2016年中央企业要压减钢铁产能719万吨,压减煤炭产能3182万吨,使专业钢铁、煤炭企业做强做优做大,电煤一体化企业资源优化配置,其他涉钢、涉煤企业原则上退出钢铁、煤炭行业。

第四,管理以提高效能为引领,注重提质。

保证国企大局稳定是改革与发展的基本要求。在国企制造业面临巨大困难、还有不少问题的背景下,首要的任务是保证国企的整体稳定、改革的稳步推进、供需不出现撕裂性的波动、多数优质企业能够渡过难关。在此基础上,下大力气瘦身健体和降本增效,加快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目前,国企管理层级多、冗员过多,法人链条长、管理效率较低。加上“三供一业”分离移交,企业办医疗和教育机构、退休人员实行社会化管理,以及厂办大集体改革还有大量工作要做。持续攀升的生产要素成本严重削弱了企业的盈利能力,降低企业成本成为降本增效的根本措施。降成本方面,1~4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成本85.66元,比去年同期下降0.24元。5月份开始全面实行“营改增”后,今年将为企业减负6000亿元左右。中央有关部门推进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免、电价改革等,都有效降低了企业成本。今年以来,通过实施煤电价格联动、统筹利用取消化肥优惠电价等腾出的空间,两次降价合计可减轻工商企业电费支出470亿元。目前看,在导致企业成本高企的原因中,劳动力、土地等成本的持续上升是刚性的,短期内很难降低;但交易成本、各种税费、社会保险等费用有很大的下降空间。国企要配合国家降成本措施,综合采取各种方式,打好“组合拳”,使国企提质增效落在实处。三项费用增速明显放缓。1-6月中央企业三项费用同比增长1.6%,增速比上年平均增速放缓1.1个百分点,其中,管理费用同比增长3.8%,增速比上年放缓0.7个百分点。中央企业效益水平明显回升,6月份中央企业当月实现利润1419亿元,是上半年的最好水平。证明增收节支各项措施逐步落地,这条经验要坚持。包括深入开展“成本管控、效益否决”专项行动,加大成本费用管控力度,坚决压缩非生产性支出,严格控制人工成本;狠抓重点行业成本压降,继续深入推进电信企业销售费用压降、航空企业提直降代和航材共享、石油石化企业跨区域物流合作等专项工作;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经营成本;

第五,改革以发展出题目,注重突破。

今年是国企改革的落实年,要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改革的根本目的还是发展生产力,不能为改而改,还是要结合实际选择各自的突破口和切入点。不要面面俱到,要对准活力不足,包括政企不分、政资不分,管理错位、越位、不到位等关键问题下功夫。无论选择什么突破口和切入点,都要围绕如何增强活力、优化布局、提质增效来深化改革。要依靠全面深化改革,从体制机制入手推动简政放权、国企改革、创新驱动发展等,为培育新的经济结构、强化新的发展动力释放改革红利。国企改革试点是下半年的重要任务,能不能迈开步子,趟出路子,影响着国企改革的威望与信心。政府不能把改革审批权死死抱在怀里。 长期以来,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在横向分权与集权、纵向放权与收权之间徘徊,供给侧改革应当从根本上改变这种循环。政府在国企改革中的正确做法是“抓紧所有权,放开经营权”。应当对所有市场主体能够自主决定的经营事项一律取消审批。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国企改革的活力、从根本上解放国有企业的生产力。

“十三五”开局之年,国有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能否取得实质进展,对全局具有重大意义。今年已过半年,从经济运行看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特征更加明显,当前经济运行基本平稳,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和诸多困难挑战,必须坚定信心、尽快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新的突破。重点放在培育新的经济结构,强化新的发展动力上,促进经济稳中有进、稳中向好,保持精准发力、全力以赴地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显然,进入新常态的中国国有经济“大船”已经转向全新发展阶段,这种掉头转向在整个下半年仍然处在行进中,“大船”的动力和承载力能否承受住巨大转向力而实现平稳改速,还要面对持续考验。

猜你喜欢
结构性供给改革
我国宏观杠杆率的结构性特征
资产结构性盈利能力分析
拉萨市公共就业服务供给现状研究
拉萨市公共就业服务供给现状研究
结构性理财和结构性存款有哪些联系及区别?
结构性存款变局与出路
“供给侧”何以流行
许小年:供给侧改革要清理“三座大山”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改革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