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今年以来,国有企业经济增速不断减缓,下行压力持续增强,产能过剩严重。经济走势继续分化,新动力的成长势头正在加快,呈现“缓中趋稳 稳中分化 分中向优”的基本态势。2016年要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稳中求进,把握好四个关键,即国企改革、结构调整、创新驱动和提质增效。在这一过程中,要把主线放在结构调整上,重视制度创新激发微观经济活力,努力提质增效,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为此,我们邀请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对2016年上半年国有企业经济进行分析判断以及下半年国有企业经济提出对策建议。
今年上半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不利局面,国有企业大力开拓市场,狠抓降本增效,重点行业产销稳定,营业收入降幅收窄,月度效益持续回升,主要经营指标稳中向好。目前国有企业“总量持续回稳”和“微观困难加深”相互交织,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核心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仍然处在胶着状态。国有企业经济呈现“缓中趋稳、稳中分化、分中向优”的基本态势,特别是16家中央企业效益增幅超过30%。这些情况符合预期,发展新常态的特征更加明显,突出表现在“缓、稳、分、优”四个方面。
主要指标处在合理区间,缓中趋稳的态势在持续
今年以来,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增效,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生产和需求平稳增长,国企经济持续运行在合理区间。
1.今年上半年国企营收增长速度放缓。上半年,受石油、煤炭、钢铁、有色、电力等大宗商品价格下跌或政策性下调影响,国有企业营业总收入同比下降0.6%。中央企业1-6月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0.8万亿元,同比下降1.8%,但降幅逐月收窄。6月份当月实现营业收入2.2万亿元,高于近两年中央企业月均收入(2万亿元)水平。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其中一季度增长5.8%,二季度增长6.1%。在世界经济增长持续放缓的背景下,我国经济能够实现6.7%的增长,确实来之不易。国有企业发挥了重要作用。营业总成本方面,1-5月,国有企业营业总成本同比下降0.3%,中央企业同比下降0.9%,地方国有企业同比增长0.6%。5月末,国有企业资产总额同比增长15.1。
2.中央企业效益水平明显回升,国企利润降幅收窄。利润方面,中央企业上半年实现利润总额6234.7亿元,同比下降3%,降幅比上年同期收窄2.4个百分点;从行业来看,1-5月,交通、房地产和医药等行业实现利润同比增幅较大。中央企业效益水平明显回升,二季度实现利润总额3702.2亿元,月度利润平均为1234.1亿元,比一季度月均利润增加389.9亿元。6月份中央企业当月实现利润1419亿元,是上半年的最好水平。中央企业有38家企业上半年效益同比增幅超过10%,16家企业效益增幅超过30%。应该说国有企业的困难还是比较大的,但是从另外一个方面看到了企业效益下降的幅度是在收窄的,所以随着整个经济增长逐步转稳,国有企业经济效益的情况也开始逐步趋向平稳。
3.平均资产负债率下降。6月末中央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66.2%,比上年末下降0.5个百分点,56家企业资产负债率比上年末下降;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7110.4亿元,同比增加430.6亿元,增长6.4%;6月末货币资金4.5万亿元,同比增加862.1亿元,增长1.9%。1-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为39.1天,比上年同期增加2.3天。
4.上交税费同比增加。上半年,中央企业上交税费1.1万亿元,同比增加323.2亿元,增长3.2%,增速比一季度提高3个百分点;实现增加值3万亿元,同比增加190.5亿元,增长0.6%,73家企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百元营业收入支付税费9.8元,同比增加0.5元。
两极分化加快,主营收入趋向良性
从今年上半年宏观政策实践和经济运行实际来看,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国有企业的亏损收入占其主营收入的比重朝着良性趋势发展。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中央企业有38家企业上半年效益同比增幅超过10%,16家企业效益增幅超过30%。1-5月,交通、施工房地产和医药等行业实现利润同比增幅较大。石油、建材和化工等行业实现利润同比降幅较大。煤炭、钢铁和有色等行业亏损。在主要行业的利润中,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8.4%,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3.5%,农副食品加工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1.7%,纺织业增长6.9%,汽车制造业增长8.9%,这几个行业都是增长比较快。这些效益相对比较稳定的行业来看,和居民生活关系是比较大的,和消费相关的新兴产业、工业化和信息化结合的领域的一些增长点,现在发展情况还是比较好的。
2.工业产品的供求关系有积极的变化。CPI已回到2%左右,4月份同比上涨2.3%,5月份上涨2%,表明经济通缩较之前期有所缓解。5月PPI降幅收窄至-2.8%,环比上涨0.5%,今年以来连续5个月降幅收窄,显示工业产品的供求关系有积极的变化。上半年中央企业重点行业实现稳产稳销,煤电油运等基础产业经营保持稳定。中央石油石化企业成品油销量增长1.8%,煤炭企业原煤产量增长1.2%,发电企业发电量增长2.5%,电网企业售电量增长1.6%,水运和航空运输总周转量分别增长7.4%和9.1%。
3.制造业PMI逐渐回到荣枯线。6月份制造业PMI为50.0%,比上月微降0.1个百分点,位于临界点,总体呈现生产平稳、结构进一步优化的特征。服务业PMI明显回升,6月份为53.7%,比上月上升0.6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小幅回落后明显回升,表明服务业扩张步伐有所加快,企业对市场预期较为乐观。
4.中央企业扭亏减亏幅度增大。今年一季度有18家中央企业整体亏损,亏损额137.8亿元。国资委组织开展困难企业改革脱困专项治理工作,逐户确定扭亏目标和落实工作责任,各项工作措施逐步到位,经过二季度的积极努力,有6家中央企业扭亏为盈,其他12家企业实现大幅减亏,比一季度减亏70.6亿元。在去杠杆方面,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有所下降。5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6.8%,比上年同期下降0.5个百分点。
分化中趋优,产业结构“优化”力度加大
围绕“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已取得进展。国企经济的质量和内涵也已出现较明显的提升。从上半年经济运行数据来看,有多方面体现。
1.产业结构继续改善。上半年服务业增速继续快于工业,这意味着服务业占GDP比重继续提高。从工业结构内部来讲,高技术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业增长速度在明显加快,比重也在持续提高。1~5月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是12.1%,比去年同期提升了0.8个百分点;1~5月份装备制造业占工业比重为32.5%,提升1.3个百分点,显示出工业向中高端迈进的步伐在加快。
2.投资结构继续优化。对“僵尸企业”和高债务企业的整治还没有实质性展开,大量高负债国有企业却已经大规模进军土地市场、海外并购市场和金融投资市场,这是不好的一面。但是也要看到固定资产投资额中高技术投资、服务业投资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比重在提升。上半年中央企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453.5亿元,同比下降2.1%,降幅比上年同期收窄4.7个百分点,自2016年2月份以来逐月收窄。中央企业6月份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508亿元,比上年增长7.4%,高于近两年月均水平。有49家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同比增长,32家企业增幅超过20%。上半年通信企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51.4亿元,增长0.9%;电力、军工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同比增长15%和13.3%。而高耗能投资,尤其是产能过剩行业投资增速在回落。
3.钢铁煤炭产能压减推进。钢铁、煤炭、水泥、建材等行业产能已达到峰值,钢铁产能达到需求的150%;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大。受需求不足和综合成本上升的双重挤压,亏损面扩大,部分行业全行业亏损,面临倒闭破产压力的企业增多;产融结合困难,有的企业面临资金链断裂风险。1~5月,原煤产量下降8.4%,5月当月产量和库存下降更快,原煤产量下降15.5%,5月末规模以上原煤生产企业库存同比下降6%;1~5月粗钢产量下降1.4%,钢铁企业兼并重组加快推进。
4.政策性让利贡献增加。央企1-6月整体效益增速将超过10%上半年电信企业采取提速降费、流量不清零以及取消京津冀漫游费等措施,火电企业上网电价下调,石油石化企业非居民用天然气价格下调,这些政策性降价让利或降低加工业、服务业经营成本合计约1050亿元。如果考虑政策性降价让利因素,中央企业1-6月整体效益增速将超过10%。
5.重化、能源、制造等行业产能过剩,承受压力大。国有经济结构性问题,仍然没有解决。一是产业结构性失衡,二是产品结构性过剩,三是动力结构性错配。发展的新动能形成较慢。从去年下半年以来,瞄准经济下行风险,决策层有针对性地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比如,国家发改委5万多亿的基础设施投资,4万多亿的东北振兴计划,今年上半年预计超7万亿的信贷规模等等。在这些政策措施影响下,经济企稳回升的迹象明显,决定中长期发展质量和可持续性的内生动力正在初步聚合。
6.新动能加快成长。从工业内部来看,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长明显快于传统产业,工业发展技术含量不断提升。上半年,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0.2%和8.1%,比规模以上工业快4.2和2.1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分别为12.1%和32.6%,比上年同期提高0.7和1.2个百分点。“双创”战略推动创新主体大幅增加。新产品、新服务继续保持较高增长,1~5月,新能源汽车销售12.6万辆,同比增长1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