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求“群文阅读”的行走路径

2016-08-18 10:42叶刚
河北教育(教学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群文群文阅读议题

探求“群文阅读”的行走路径

主题发言

“群文阅读”是群文阅读教学的简称,是最近两年悄然兴起的一种具有突破性的阅读教学实践。简单地讲,群文阅读,就是把一组文章,以一定的方式组合在一起,指导学生阅读,并在阅读中发展出自己的观点,进而提升阅读力和思考力。“群文阅读”文本选择注重风格各异、意趣互补,因此才使学生有机会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开放的议题,简明的主线,饱满的细节,这些元素凑在一起,使课堂在行进时灵动摇曳、畅快自如。作为新生事物,必然有很多值得研究与探索的地方。为此,我们特别邀请了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的叶刚老师,就“群文阅读”的选材、策划、实施等内容谈谈自己的看法。

特邀主持人:叶 刚

主题研讨

海涅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课题,解决了它就把人类再向前推进一步。”在语文课改走向纵深,各种新思潮、新策略风云际会的关键节点,“群文阅读”这一新概念正应运而生,冲击着传统阅读课堂。

赵镜中先生在全国第七届阅读教学观摩会上曾讲过台湾的情况:“在政府大力推动儿童阅读的影响下,学生的阅读量开始增加,虽然教师还是习惯于单篇课文的教学,但随着统整课程的概念推广,教师也开始尝试群文的阅读教学活动,结合教材及课外读物,针对相同的议题,进行多文本的阅读教学。”

上面提及的“群文的阅读教学活动”,亦即目前颇为盛行的“群文阅读”。不可否认,“群文阅读”在今天仍属一种很“潮”的新生事物,其行进之路仍在摸索阶段。那么,其行走路径又是怎样的呢?

一、文本遴选之策:风格互补,“淡妆浓抹总相宜”

顾名思义,“群文”自然就是指聚集在一起的一组文章。“群文阅读”,首先要选好文章,围绕一个中心题旨把多篇文章有机地组合在一起,这是前提。群文阅读其根本特点就是倡导多文本进入课堂,尽力提升课堂“容积率”。“群文阅读”中的文本选择应该有独特要求,大体而言,至少应努力做到如下几方面:

1.多文本组团。“群文阅读”中文本选辑追求“组团”效应,这是完全可行的,我们不必担心学生会出现“消化难”的问题。事实上,一般的白话文普遍具有文字浅显的特点。而且对学生来说,在单位时间内集中多篇文本进行“立体轰炸”无疑会令教学程序更加多元和生动。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儿童阅读本身就需要教师以“超文本”理念来促进其“大阅读”,因此,多文本组团的做法无疑是“适销对路”的。

2.多角度整合。“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应该说,我们推行“群文阅读”的目的,本身就是为了给学生创设一个比较阅读、多维鉴赏的平台和机会,因此,在文本的整合方面,最应该做到的就是追求多角度呈现,努力规避“同质化”现象,否则就会缺乏个性、失去神采。

一位教师上“群文阅读”课《我的朋友》时共用到《打过架那天的夕阳》等五个文本。虽然都是写友情的文章,但侧重的角度不一样,甚至还有明显对比或对立的味道。正因为多角度整合,因此整个课堂就显得立体而丰满。

3.多样貌呈现。“群文阅读”的文本选择,还要注重风格和样貌上的丰富与多变。本学期初,笔者教学《手指》一课时,考虑到课文是阐述“一筷易折,十筷难断”这一主旨的,于是我专门加进北宋诗人卢梅坡的《雪梅》诗和著名女作家柯岩《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一文,甚至还加入了群口相声《五官争功》的部分经典台词。

这种“混搭”式的文本呈现,显然更有利于学生在阅读活动中的比较甄别、鉴赏吸收。苏轼诗云:“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正是因为“群文阅读”中的文本选择注重风格各异、意趣互补,因此才使学生有机会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最终能“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

应该说,多文本组团、多角度呈现和多样貌呈现是“群文阅读”中最紧要的三条文本遴选之策。做到这些,也会在客观上促进文本语言表达的丰富、阅读交流议题的广泛、课堂阅读对话的自由,这些都为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提供了一条直通彼岸的“最短程”。

二、课堂行进之道:灵动摇曳,“小草清诗取次成”

“群文阅读”之所以横空出世,原因之一就是传统阅读课堂中那种“少慢差费”的积弊已到“最危险的时候”。同时,由于其所用的教材讲究“多文本组团”“多角度整合”“多样貌呈现”,因此和一般的单篇阅读课相比,其课堂行进必定会“不走寻常路”。主要表现为:

1.开放的议题。可以想见,“群文阅读”必定是开放的,赵镜中先生曾概括:“同一个议题、多个文本、探索性教学”。这里“同一个议题”中的“议题”,也就是可供师生在课堂上畅快交流、自由深入、多向论辩、悉心研磨甚至另类解读的主干性话题。在设置议题时应讲究中立立场,规避暗示嫌疑,也就是要杜绝“主题先行”等情况,以便让学生能有机会实现自由的观点交锋和多维的思维碰撞。

成功的“群文阅读”课都非常注重议题的构建。一教师上《新美南吉童话一组》时,其议题就是“新美南吉的童话风格是什么”,全课就是照着这个路径在走。

但是,无论风格怎么变,不变的是流淌其间的“真、善、美”。此外,如果把主题阅读中的主题与“群文阅读”中的议题相比,显然后者更开放更多元,更具冲击力和挑战性。当然,“群文阅读”虽然倡导自主,但仍有底线,尤其是要有核心的议题统领全课教学,千万不能随意“跑野马”!

2.简明的主线。高质量高效率的教学必定是简约而不简单的,其中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全课教学会沿一条简明的主线前行。说到“主线简明”,甚至也可以从语文的学科特点这一角度来考量。由于现行语文教材一般以白话文居多,学生在理解上通常并无太大难度,因此,简明洁净的教学线路不但不会影响学生的解读,反而给学生提供了开阔自如的驰骋平台,保证了课堂上的“向心力”,避免了不应有的“旁逸斜出”,故而客观上为学生实现自主解读架设了通途。

比如一教师上《新美南吉童话一组》时,全课教学大气豪迈、开合自如,但教程很简洁:

①《去年的树》一文,梳理对话把握大意,感悟“淡淡的忧伤”;

②《大鹅过生日》一文,对比赏读,明晰“有趣、好玩”;

③《猴子和武士》一文,品鉴把玩,领会“悬疑、幽默”。

④三文“合一”,课堂“收盘”——“新美南吉童话变的是风格,但不变的是‘真善美’的主旨”!

教学中,面对《去年的树》这篇“打头阵”的文章,教学也并未过度纠缠,只安排了一个相对稍大的板块而已。实际上,别说是“群文阅读”课,即使是平常的单篇阅读课堂上,“主线简明”也是必须追求的。那么,在文本多、容量大的“群文阅读”课上,做到“主线简明”无疑就更有必要了,否则,课堂上就真的只能“剪不断、理还乱”了。

3.饱满的细节。成功的教学更要关注细节,追求细节的饱满。唐诗曰:“一叶落而天下知秋。”的确,寻常事物往往是大千世界的缩影。教学是不应该也不能够忽视细节的,有了细节的饱满,教学也就有了层次、有了重点,而学生的感悟就更加立体、多元和广角,诚如巴尔扎克所言:“艺术家就是用最小的面积惊人地集中了最大量的思想。”

仍以《新美南吉童话一组》教学为例,尽管全课教学路径简明敞亮,但语文课毕竟是学语习文的,因此在充分放手的大前提下,仍不失精细。比如,教师让学生锁定《去年的树》一文并进行圈点批注、自主读解。

文中有这样一句:“唱完了歌,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不少学生都圈出了“一会儿”这个词,并且谈出了不同观点。有学生说:“我认为是小鸟不忍心看到朋友死去,多看会让自己太悲伤。”也有学生说:“我觉得是鸟儿尽到自己的责任了,实现了自己的诺言,反正朋友会永远活在自己的心里,看不看都无所谓。”还有学生说:“你们都觉得大树死了,可我觉得这棵树还没有死。只要友情在,生命之树常青。”

叶刚老师讲座

执教《渔歌子》

学生之所以能够无拘无束地“畅叙幽情”(《兰亭序》语),皆源于教师注重对细节的雕琢。细节,形成于特定的教学情境中,教学细节看似平常,而平常中蕴含智慧。一位专家说:“细节,往往反映着教师的教学水准,折射着教师的教学思想。”对细节的处理,堪称衡量教师专业素养的标志。上乘的教学,必定是把细节做好的教学。

开放的议题、简明的主线、饱满的细节,这些元素凑在一起,使课堂在行进时灵动摇曳、畅快自如,正如“扁舟又向镜中行,小草清诗取次成”!

三、实践运作之思:疏密有致,“花自绽放云自卷”

周一贯老师将“群文阅读”与“非连续性文本教学”“民间文学阅读”等一起列为当下的“潮”课。谚云:“始生之物,其形也丑”,一语道出了新生事物之不成熟,乃是必然的。正因如此,“群文阅读”课在实践运作之中遇到需要我们思考并注意的问题肯定会有不少。

1.教材来源不拘泥。不少教师都觉得上“群文阅读”课缺乏课程资源(文本不好选),其实资源就在我们身边。比如学生手头上都有一本《同步阅读》,书中为每篇课文配了两三篇在内容上或相关、相近或相左的文章,教师就可以把这本《同步阅读》搬到课堂上,稍加整理来使用。

比如在上《匆匆》一课时,我不但把《同步阅读》中的《走在路上》和《为了孩子降落的雪》引入课堂,甚至还在网上下载并打印了几篇反映“慢生活”的课外读物,如《火车上的慢生活》《急之国VS慢生活》等。《匆匆》写的是要珍惜时光,但我引入的好几篇却是关于“慢生活”的,我期待通过这样的文本组合让学生有一个立体的感受。

2.解读手法不刻板。“群文阅读”课也是语文课,也应有语文的手法。但是,可以灵活机变。朗读可以少,默读可以多,跳读可以有,浏览可以用……总而言之,各种读法都可以见机使用,不必也不能被单篇阅读课中的套路所束缚。“群文阅读”课本身就极具开放性,它不会拒绝“另类”的做法,不会排斥某些“非常规”的手段,适度的“旁逸斜出”,完全可以也完全应该。

3.角色功能不越位。传统的单篇的阅读教学优点是指向性强,容易聚焦到既定的教学目标上,不足之处则是忽略了学生对于文本的喜恶态度,造成了部分学生对于文本的兴趣缺失,继而丧失了对教师精心构建的即便是颇具有意义的话题的兴趣。“群文阅读”教学因为提供了多个文本,可以最大限度保证孩子对于文本的兴趣。也因为这种考量,“各有选择,各有所读”成为“群文阅读”教学课堂的常态。

“群文阅读”在当前风生水起,但其位置要摆正。“群文阅读”只是丰富多样的阅读形态中的一种,不是全部,不是唯一。群文阅读和教科书的阅读,各有各的职责和优势,“群文阅读”不能包打阅读教学的天下,更不能包打语文教学的天下。教科书要实现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等多方面的要求,有其“规定性”特征。“群文阅读”的理念和做法可以适当渗透并改进教科书的阅读教学,但其角色功能不能越位,更不能取代后者。这一点,语文教师必须有清醒认识。

“群文阅读”虽然方兴未艾,但正因其是新生事物,所以在具体运作过程中,我们需要随时警醒、不断优化……所有的关注点其实都是为了保证“群文阅读”的绿色生长和健康发展,我们也期盼着“群文阅读”课堂成为传统课堂的必要延伸和有益补充,并与之相辅相成,让两种课型各展风采,“花自绽放云自卷”!

“群文阅读”作为一种新锐、开放的阅读课型,正在强势冲击着以单篇阅读为基准样态的传统课堂。栖居在“群文阅读”课堂家园里的学生是幸福的,因为在这样的课堂里,“水是碧湛湛的一弯,山是青郁郁的连环”,博览“群文”的他们,就能阅尽文本秘妙,读出真我风采,在“一身诗意千寻瀑”后“繁花绽放满目春”!

猜你喜欢
群文群文阅读议题
21世纪以来中国歌剧批评若干重要议题述论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例谈群文阅读中议题的确定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初中群文阅读的文本选择及组织
科学议题欢迎君子之争
群文活动
巧用单元课文整合有效实施群文阅读
享受群文阅读 提升语文素养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