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与发展规划研究

2016-08-17 22:39靳艳青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7期
关键词:发展规划建设途径中小学教师

靳艳青

摘 要:中小学教师队伍在整个基础教育体系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而基础教育是整个教育事业的根基。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是一项需要长期付诸努力的工作,新的形势下对基础教育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建设成为了一项更加紧迫的任务。国家关于中小学教师的建设与发展,也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和要求,并出台了相关的政策与文件。立足于中小学教师队伍的现状,根据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发展要求,对培养、建设和发展一支高质量的,充满活力、专业高效的中小学教师队伍提出一些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建设途径;发展规划;现状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6)07-0028-03

引言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育是国家和民族振兴的基石,大力发展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的根本途径。而教师作为教育的主体之一,其本身的建设则是关乎教育大计成败的主要因素。近些年来,我国大力发展与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对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建设也给予大力的支持,使得国民基础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极大地提高了国民素质,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素质基础和人力资源基础,为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早日实现提供了强大的人才储备。

1 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

近年来,国家对中小学的师资力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总的来说,教师的学历、年龄、职务结构的配置日趋合理,高学历、年轻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对促进中小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1.1 中小学教师队伍现状

虽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对教育的资金投入力度在逐渐加大,教育质量也在不断提升,但教师队伍中依然存在着很多不容忽视的问题,阻碍着教育的持续发展,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师数量相对不足,质量相对不高。我国是人口大国,对教师队伍的数量要求也是極大的,特别是在农村和山区的一些学校,教师资源极为缺乏,一位老师可以带几个班,甚至可以跨越几个年级、不同学科,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除了教师数量的整体不足之外,更重要的是农村和山区的教师待遇相对于大城市来说是差一些的,一些大学毕业生及研究生不愿意到这些地方来,都想到经济发达的城市工作,而在大城市里,教师编制的问题依然是教师数量不足的重要原因。根据我国教育部发布的消息,至2014年,全国共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25.40万所,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共招生3 106.25万人,在校生1.38亿人,专任教师912.23万人,其中,小学教职工548.89万人,专任教师563.39万人, 师生比为1∶16.78;初中教职工395.57万人,专任教师348.84万人,师生比为1∶12.57[1]。

同时,随着经济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知识的不断更新,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学生认知能力的不断提高,这些都对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的教师素质难以适应,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教育需求,这就造成了教育质量的下降。

第二,教师队伍结构的不合理性和不稳定性。当前,我国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学科之间的师资配置存在着不合理性。对有的城市、学校,甚至某些学科来说师资是富余的,而在一些农村地区、偏远学校却师资严重匮乏,甚至有些学科缺少专业教师,需要别的学科教师代课。而有些地区经济发展滞后,财力薄弱,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低下,难以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教师队伍的稳定性较差,很难吸引一些高水平的教师长期任教。

1.2 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要求

随着义务教育的不断普及,各中小学校要切实提高思想认识,明确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任务,进一步提升教师职业道德水平,提高职业归属感,从而建设一支素质够强、能够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需要、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

同时,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切实提高中小学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加强教师培训工作,全面提高教师的素质和能力,确保其能够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包括现代教育手段、教育能力以及现代教育理念的掌握与运用。促进城乡师资力量和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持续发展。

1.3 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途径

现阶段,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建设过程中遇到了多方面因素的阻碍,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现代化的中小学教师队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第一,吸引优秀人才长期从教,并引导其到农村及边远地区任教。教师质量对教育质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要在中小学教师队伍中注入大量优秀人才,并且要留住他们,才能提高和保证教师队伍的素质,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突出教师工作的重要性不失为一个好方法。自古以来都有把教师比作“蜡烛”“园丁”,以赞美教师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同时,进一步完善教师职称制度,拓宽教师成长路径,全面推进专业教师、行政和学校管理人才等多方建设,给予教师在专业、事业等方面更多的发展空间,以吸引教师长期任教。

实现基础教育现代化,特别是师资现代化,最关键的环节在农村、边远地区和薄弱学校。师资配置的不均衡是实现教育质量均等化的重要障碍。很多优秀教师不愿去条件艰苦的地方,而在现行体制下,编制政策不失为吸引优秀人才、保持教师队伍稳定的重要举措。2013年,在中央财政的支持下,教育部、财政部出台了农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对于教师走向农村、山区执教岗位有很好的效果。另外,可将有支教经历作为职务评定的优势条件,来积极推动城镇教师到农村支教,优质教师到薄弱学校任教。

第二,加强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要求教师要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学习学科最新发展理论,并与教学实践相结合,优化自身知识和教学水平,加强教学技术和教学能力的提升。开展教师岗前培训以及在职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来提高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化水平。近年来,国家实行的“国培计划”对中小学教师的专业素质的提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建立完善的教师培训体系,制订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激发广大教师的学习热情,通过培训学习、出国进修等方式,努力提高中小学教师的学历层次和专业素质水平,促进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发展[2]。

第三,加强中小学教师创新能力的培养。江泽民同志曾经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书中提出“教育的任务是毫无例外地使所有人的创造才能和创造潜力都能结出丰硕的果实”,并强调“这个目标比其他目标都重要”[4]。目前,我国大力倡导实施素质教育,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就是重中之重,因此有一支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教师队伍进行引导就成为关键之举。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需要紧跟时代步伐,在实践中探索新规律,发现新方法,能够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从而努力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第四,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教师评价制度,建立教师竞争机制[5]。评价是教师管理的关键环节,对教師行为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只有完成好教师评价工作,才能让教师对工作充满激情,才能让教学更加符合教育规律。以前的只着眼于应试教育的评价体系是不科学的,是片面的,它的评价目标只关注学生分数和升学率的高低。在当下倡导素质教育的形势下,教师评价却是一个值得深究的课题。笔者认为,首先应该制定全面的评价标准。国家制定的教育方针中把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最重要的教学目标,因此应该把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水平作为评价教师工作的主要内容,构建综合评价体系。其次,还应该丰富评价方式,鼓励教师进行自评,也可以采用教师之间互评,或将学校内部评价与社会外部评价、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等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而对于评价结果,要合理地分析与应用。要对评价结果进行全面综合的分析,要反映教师的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等方面的进步,也能体现教学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引导教师自我诊断,并能够自我改进。

第五,提高中小学教师待遇。要切实落实《教师法》规定的“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建立健全教师的各种社会保障制度,解除教师的后顾之忧,以增强教师的职业归属感和使命感,最终提高中小学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2 中小学教师队伍发展规划

建设好一支师德高尚、教学能力强的师资队伍,是实现教育现代化,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中小学基础教育是整个教育事业的基础,必须保证中小学教师队伍的高质量、高水平。

2.1 确立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是教书与育人的职业,对于教育者本身有着很高的要求。作为中小学教育事业主力军的教师,必须要有扎实的专业素质,高尚的道德情操,注重自身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积极投入到教育科研之中,探索新规律,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中小学教师队伍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接受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促进自身的不断发展,坚持终身学习理念,革新教育教学行为,朝着专业化、现代化、年轻化、创新化的方向发展,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实现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

2.2 增强教师道德和专业素质

所谓教师道德,是在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良好的心态,健康的心理,积极的态度对师德建设的推进是极为重要的。前苏联伟大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人格是进行教育的基石。”[6]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职业道德的高低决定了教育质量的高低,一名人民教师首要的条件就是要有健全的人格,品行修养是教师的必修课,需要不断在教育实践中提高道德修养,磨炼意志,因为一个人格健全、品德高尚的教师对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有很大的影响。近年来多次出现的教师体罚学生、侮辱学生事件在全社会引起了极大的震动,对这种职业道德素质低下的教师应给予严厉的处罚,同时也说明了对中小学教师的道德素质要求应提高到新的更高的层次。

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就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俗话说学无止境,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知识的不断更新,如果没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就会被时代所淘汰。因此,教师要时刻关注所从事专业的发展动态以及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更新自身专业知识,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和学生的需要;了解教育学、心理学发展的新成果,学习和使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要不断强化中小学教师自我完善与自我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建立并逐步完善中小学教师自我教育的激励体制,把终身教育理论内化为教师的自觉行动,实现自我发展[7]。“终身学习”不能停留在口号上,它需要扎根在我们的行动中,主动学习,以适应教育改革,并逐渐参与其中,着眼于时代要求,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教学风格。

2.3 提高教师教育技术能力[8]和信息技术能力[9]

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使用对于教育信息化的实现、教育改革的深化,以及国家课程标准的有效实施、教学过程的不断优化、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教育技术能力,作为教师专业素质的必要组成部分,已经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尤其是在基础教育中有着非常关键作用的中小学教师,在教学中就更要具备运用教育技术的意识,能结合学科教学的过程、效果等进行教育技术应用的研究,能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学习业务知识,发展自身的业务能力。要做到这些,就要求中小学教师必须抱定终身学习的信念,要具有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不断完善自身素质结构的意识与态度,具有利用教育技术进行终身学习来不断实现专业发展和个人发展的意识与态度。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教育信息化时代教师必备的专业技能。当前社会是信息时代,对教师来说是一个挑战,要主动适应,就必须要不断更新知识和教育观念,提高教学技能,全面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并与教学实践融会贯通,优化课堂教学。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改变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教学方式及努力转变学生落后的学习方式,利用信息技术整合多方资源,拓宽教学空间。

2.4 提供有利的社会环境和条件

现阶段国家大力提倡并逐步实施素质教育,随着新教学理念的发展,对教师尤其是中小学教师的各方面能力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包括过硬的理论素养,符合新课程要求的教学方法等等,因此中小学教师必须要积极转变角色,通过各种学习方式,掌握专业新知识,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探索新规律,总结新经验,主动促进自身发展。

国培计划即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由教育部、财政部于2010年全面实施,这是提高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举措。这一措施的实施,对于加强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适应教育发展趋势,提高教学技能和效果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国家各级政府应当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条件为中小学教师提供各种继续教育和培训机会,如近年来的校本研修等促进教师成长的新形式越来越“热”[10],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不断开发和整合各种培训资源,根据教师专业发展需要开设培訓课程,坚持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紧密结合,努力建设一支专业素质够强,教学水平过硬,有很强的科研意识和创新意识的中小学教师队伍。

结束语

中小学教师队伍在基础教育体系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决定着基础教育的质量,而基础教育又是整个教育事业的地基,决定着整个教育事业的走向,深刻影响着我国社会的持续发展。中小学教师队伍承担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和储备人才的重任。现阶段,要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必须要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中小学教师队伍,才能保证中小学的教育教学质量,才能培养出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4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Z].2015-07-30.

[2]邰晓丽,马江.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有效策略[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3]江泽民.江泽民论科学技术[M].北京:中国文献出版社,2001.

[4]余扬,薛梅,姜世虎,王飞.试论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途径[J].教育探索,2004,(8):112—114.

[5]单大圣.建设高素质的中小学教师队伍[J].群言,2015,(2).

[6]B.A.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7]蒋亦华.关于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5,(4).

[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Z].2004-12-15.

[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Z].2014-05-28.

[10]杨晓薇,等.近五年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及其研究的进展报告[R].“教育改革的哲学反思”国际学术研讨会,2011.

(责任编辑:朱 岚)

猜你喜欢
发展规划建设途径中小学教师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办公室人员尚需制定个人发展规划
基于浙江省港口建设现状的低碳港口建设途径
教育行动研究可促进中小学教师科研发展
电子白板在中小学教师培训中的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