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人教育”课程体系构建与探索
——以临沂册山中学为例

2016-08-16 08:45李思栋
现代教育 2016年6期
关键词:共同体办学德育

■李思栋



◎治校方略◎

“立人教育”课程体系构建与探索
——以临沂册山中学为例

■李思栋

教育是以人为本的幸福事业。学校办学如何以人为本?针对这个问题,我们确立了“立人教育”的办学思想,坚持以“开启智慧,润泽生命”为办学理念,把爱与创造作为教育的起点,积极探索新人本教育的办学规律。在教育实施的过程中,我们以“共同体”建设为校本管理创新总抓手,以学术委员会制度、学科首席教师制度、班教导会制度、教育议事会制度为支撑,以课程整合与改革为基本路径,着力打造“一体两翼”特色建设工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同时也为每个教师创造良好的发展机会。校园里的每一个人都幸福地生活、快乐地工作,师生放飞自由的梦想,舒展自由的个性,享受因创造带来的高峰体验。

一、“立人教育”办学的缘起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商品意识、崇尚财富的思想比较泛滥,致使社会道德滑坡,影响家庭对孩子教育的价值观引导;家庭中孩子偏少,家长溺爱,教育缺失,致使孩子性格孤僻、思想狭隘、行为偏执。所以校园里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对人不感激,对己不克制,对物不珍惜,对事不关心”的现象。这给学校教育带来很大的挑战。学校教育必须面对这个课题,解决这个课题。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我们从生命的高度来理解教育,立足于人的发展,从尊重与发展的视角来做教育,确立了“开启智慧,润泽生命”的办学理念,提出了“尊重人、发展人和完善人”的办学宗旨,并以生命价值理念统领各项教育活动,发挥校园建设、校本管理、课堂教学、班级创建等环节的育人功能。从内心相信每一个学生都会成才、成功,让“成长、成人、成才、成功”成为学校生活主旋律和学校教育追求目标。

教育的起点到底在哪里?有人说,教育的起点是学生每门学科考了100分或是99分,是学生在学校里拿到了文凭或学位;也有人说,是学生在接受完几年教育后,留下了自信和底气或发展的后劲……我们把“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个问题置于“办什么学、如何办学”的核心,把“开启智慧,润泽生命”界定为办学核心理念,提出培养“大写的人”的目标。

什么学校是好学校?如何办好一所学校?我们认为,到学校求学的每个学生除了获得身心和谐发展之外,还应获得理想的学业成绩。通过三年的学习,不仅让学生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后劲,同时也为每个升入高一级学校学习深造的学生打下系统的知识基础,给每个学生插上腾飞的翅膀。

办学要有超然的情怀与境界。我们要静下心来,让教育回归起点,回归教育的本真;要结合自己的办学实践,不断总结、反思,办“有灵魂的教育”。笔者认为,“本真”应蕴于学校日常生活之中。这是教育最重要的回归。教育只有遵循人的最真实、最自然的生命本意,去发现和开掘每个学生生命中最绚烂的辉煌,让他们从此带着阳光与信心,带着对真善美的追求,走向人生未来。唯有如此,基础教育才能担当起回归本真的使命。

初中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初中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基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为他们成为自主自立、勇于担当、乐于合作、立德立行、具有批判精神和创造品格的“大写的人”打下基础。

回归教育本真,要求教育者把这种“真”蕴涵在管理的每个环节,把责任、生命与求知放在一个共同的教育平台,让这个平台既充满情感又融入理性思维,通过教育教学凝练人生的品质和内涵,让生活在其中的每个学生都能诚实、率真、善良,富有同情心和责任感,充满智慧和理性,实现品性与知识共同长进。

基于此,教育应充分保护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个性。笔者认为,只有实施“立人教育”办学思想,才能完成国家与社会赋予学校的职责,把社会要求以教育的方式呈现给学生。为实现这一办学目标,我们抓住课程这一核心,注重培育、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让校园生活更有温度,让学校教育更接地气,充分彰显“开启智慧,润泽生命”的办学理念。

二、“立人教育”课程内涵及内容

实施“立人教育”,需要建构以立人为核心、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在学校发展规划上,我们明确“以课程取胜”为学校发展的主力策略,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加以整合,建构起完整的育人体系。通过多年的探索实践,我们逐步完善了学校的课程体系,构建起了两大课程体系,形成了六大课程子系统,汇聚起开放包容式的诸多单元项目。

(一)必修课程体系

必修课程体系涵盖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我们积极探索校本化实施,实现德育渗透。语文学科教学与学校的读写特色培育进行整合,实施语文主题学习;数学学科推行单元整合与关联章节衔接教学,同时融入数学思维风暴能力提升内容;英语学科开展活动式教学,同时融入英语会话表达与阅读了解国外文化内容;思品学科教学与问题导向德育课程进行整合。

课程实施的主渠道在课堂,课堂是育人的主阵地,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渠道,更是教师教学特色展示的舞台。

对于特色课堂的构建,我们的指导思想是:学生成就特色课堂,成就特色教师。教师的作用只在于课堂的预设和生成的适时处理,在于规则的设计、落实和评价,而主体应该是学生的“学”。为此,我们深入完善“一三六”自主生成课堂教学策略,融入“1+1”和谐互助学习策略,实施师友、学友结对活动,以2人为基本单位,让学生的互促互帮落到实处,凸显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为此,学校相继制定了《1+1和谐互助学习共同体师友确立办法》、《美丽小组评价方案》、《1+1和谐互助学习共同体考核办法》;班级内也引导师友、学友之间制定“草根法规”,彼此确立奋斗目标。积极探索师友结对的“小先生”教改策略。这些“小先生”在集体的帮助下快速成长,成为教师的助手,成为“小名师”。“小名师”尝试让学生走上讲台,让学生做课堂的设计者与操作者,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气息。最初的基本想法是让基础不同的学生在学习上互帮互促,随着该策略的深入实施,我们又对这个共同体赋予更多的功能,拓展到学生的品德修养、性格完善、特长发展、校园常规的落实上,同样取得了理想的成效。

(二)校本特色课程体系

校本特色课程体系涵盖德育类课程、学科关联类课程、活动实践类课程、科学探究类课程。

1.德育类课程,涵盖入校课程、离校课程、国旗下演讲课程、社区教育课程、主题班会课程、养成性教育课程等。从入校课程的新生跨过担当门,到军训,到小初过渡培训,一直到三年后的离校课程中,“同学情”、“恩师谊”、“父母恩”、“励志行”篇章的实施标志初中生活的结束,养成教育、感恩教育、励志教育、互助教育等主题贯穿学生初中生活的始终。坚持文化引领、课程固化、活动载体、系列推进、整合求效。

规范的管理需要引导、矫正、强化、坚持,坚持下来就会使师生心理认同,养成习惯,形成文化,习惯的养成中孕育着优秀与卓越。和谐、规范、雅致的校园文化氛围,对人的发展的重要影响不言而喻。多年来,本着思想性、艺术性、知识性、规范性的原则,我们坚持创设宽松与高洁、明丽与清新的校园文化,努力使学校变得有活力、有吸引力。我们推行“规范+榜样”的管理思路,把引导、培育优秀班级,推介优秀学生事迹,作为学习文化和德育文化的重要内容,积极探索“问题导向”德育课程建设,丰富思品教育的内容与形式,贴近学生实际,推行感悟自省式德育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学科关联类课程,涉及衔接课程、拓展课程、学科实践课程、读写课程、民俗与传统文化课程等。针对国家课程,立足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和学科素养的提升,课堂内外联动,自主开发了相关课程,如英语课程的小初衔接教材、写字教材、数学思维风暴教材等。

尤其是针对语文、英语学科素养提升的读写课程,我们遵循“三个一”的要求,即有一手好字、练一副好口才、写一篇好文章。一手好字,要求做到正确、规范、美观。我们开设书法课,通过定级来评价引领。一副好口才,要求是倾听、表达、应对。我们实施的形式多种多样,如语文课前演讲、英语课前主题会话、读书报告会、辩论赛等。一篇好文章,要求是理解、统整、评鉴。我们积极开展语文主题学习,引导学生积累、观察、运用。

教师只要有教育的机智,课程资源就会随机而生。应该摒弃“课程就是教材”的旧有观念,注重隐形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环境文化和活动为载体,树立“校园生活即课程”的教育思想。因此,学校的教育活动也要课程化,各种活动都要围绕育人进行分类统整、深度构建,充分发掘活动本身的德育内涵和教育价值。课程资源的开发,在立足学校、学生实际的基础上,更立足于“立人”这一教育核心目标。

3.活动类课程,涵盖社团课程、节日课程、阳光运动课程、演讲与口才课程、辩论课程、主题教育课程、体育活动课程、夏令营、游学、美育活动课程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育人效果鲜明。

4.科学探究类课程,以现代科技与信息教育的探究实践为主题,基本做到与科技发展同步。通过引导实施科技制作、计算机应用、机器人操作编程、航模操作、3D打印等探究类课程,培养了学生基本的创新思维意识和良好的动手操作能力,提升了现代科学素养,进一步成就了“立人教育”。

三、“立人教育”课程的实施

(一)提升教师课程实施能力

一所好学校离不开一批优秀的教师。师资水平状态是学校内涵式、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需要教师职业素养的回归。

学校坚持完善从新教师到特色骨干教师、从新手教师到老教师持续成长的“四大工程”,即青蓝工程、青年教师签约培养工程、扬名工程、再塑工程,引领各类教师持续、幸福地成长。为有效保持教师专业发展的激情与动力,学校制定并不断完善各类评选制度,建立动态考核机制,设立教师专业发展奖励制度。学校利用周三教研日、各类会议、教研活动、学习交流活动,给专业提升快、教学特色明显的教师提供展现能力与体现价值的舞台,为其创设体验职业幸福感的机会。

班级是学校管理的最基本单位,是落实学校办学思想最关键的环节。所以,班主任的专业水平关乎学校的管理水平,关乎教育的成效,关乎学生的成长。为此,学校将班主任专业成长融入到“四大工程”中去,注重班主任专业化培训,通过专家引领、理论学习、德育微课程展评、班级管理论坛、骨干班主任评选与动态考核、特色班主任评选与考核等方式,引领班主任实现专业发展。

现实中经常出现教研与科研、教学与德育“两张皮”现象,教师要么只管教学而不管德育,要么只管德育而不管教学,从而导致教师专业发展很不完善。针对这种现状,学校对现有资源进行重新整合,让教科室职能回归本位,构建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教学科研机构,集课题研究、教师教育、德育研究、校本课程、综合评价数项职能于一体,发挥教科研对学校发展与教育教学改革的价值引领作用,让教师的专业发展更趋全面,在能力与价值的体现中充分享受工作的幸福。

(二)加强教育共同体建设,构建课程改革运行机制

学校是人群聚集的地方,学生的发展基础不同,教师的专业水平不齐。当办学具有一定规模时,如何推进教育教学工作的整体提升,就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究的课题。为此,我们致力于“共同体”建设,把办学目标与办学愿景细化到“共同体”中,使其成为“共同体”的愿景;而每个“共同体”又会将愿景加以分解,最后成为每个人的愿景,从而不断实现教育整体效益的最大化。

在教育教学管理上,我们着力打造五个方面的“共同体”,即年级管理共同体、学科研究共同体、班级成长共同体、学生互助共同体、家校教育共同体。每个“共同体”都有各自的目标与运行机制,逐步将分散的教育力量形成教育的合力。

为发挥学科团队优势,我们从课堂教学改革入手,构建学科优秀团队,打造学科“共同体”。为此,学校建立并完善了一整套学科教研运行机制。首先,确立“争创品牌教研组”的共同愿景,完善一系列管理考核规则,做到团队捆绑评估、动态管理。其次,健全组织架构和教研流程,实行“三定”管理,即定时间、定内容、定负责人,分管教干全程参与集体教研活动,同时又有学科首席教师做点评,实现共同体管理的制度化和常态化。

以班主任为核心,我们成立了有任课教师参与管理的班级成长共同体。班级成长共同体把“集体协商,因材施教”作为工作特点。为保证班级共同体的健康发展,学校出台了《临沂册山中学班级共同体考核细则》,规定以班级成长为核心追求,把任课教师的课堂教学、辅导、教学常规落实、学科成绩、参与年级、班级活动等进行量化,形成班级共同体成绩,共同体所获奖次附加到班级所有任课教师,实行“捆绑式”评价。评价方式的创新助推了每位教师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推动着实现全员育人的愿景。

共同体的最高领导机构是学术委员会,该组织由校长、教学研究指导中心主任、学生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科室主任、学科首席教师以及校外专家组成,全面、客观、公正地对共同体建设的方向、运行、成效进行研究、指导、评价。年级主任、班主任、年级学科组长、任课教师、学生、家长在学术委员会的专业引领下,各自担当着不同的育人角色与责任。作为中心与纽带的学生,让这五个共同体进行有机的联系,从而发挥出整体的育人效益。

“立人教育”涵盖师生,最终落脚点在学生身上。所以,课程的实施水平与成效需要评价来引导与保证。我们构建内容多元的星级学生评价体系,突出品行、学业成绩、特长发展等诸多元素,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并重。尊重学生的基础差异,更多地关注学生的进步。学生的发展需求对教师的专业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四、“立人教育”的成效

综观近些年的实践,立人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特长;学生的个性得到尊重,特长得到发展,从而使校园充满阳光与活力。作为偏远的农村学校,学生的绿色升学率不断提高,辍学现象几乎杜绝,立人教育的办学效益凸显。学校被评为临沂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连年被评为市、区级教学工作先进单位;在全国作文大赛上、CCTV杯英语风采大赛上成绩突出,学校获得两项山东赛区优秀组织奖;学校在临沂市罗庄区中小学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读书节、阳光运动大课间展评以及各项联赛中成绩斐然。近年来,来自枣庄市、日照市、郯城县、沂水县、莒南县、临沂临港经济开发区、临沂高新技术开发区、临沂罗庄区等兄弟学校等几百名教育同行到校观摩学习;学校被命名为“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临沂示范区项目学校”。

五、反思与展望

“立人教育”办学思想的探索与实践也存在一些值得改进提升的问题,如课程有机统整的问题、个性化实施的问题、评价内容与方式较为单一的问题以及评价作用进一步发挥的问题、师资整体水平相对偏低的问题。

在下一步的“立人教育”课程体系构建上,要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求得新突破。首先,通过多措并举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推行首席教师、特色教师的名师工作室制,既发挥他们对其他教师的带动、指导作用,也充分发挥其在课程开发和学生特长培育上的作用。其次,针对教育发展和学生实际,不断赋予“立人教育”课程以新的内容,并提高实施水平。再次,以评价为突破口,调动教师对课程建设与实施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关注品行修养、学业成绩、特长发展;引导家长积极参与学校的课程建设,关注孩子的成长。统整课程和共同体建设发挥综合效益,让“立人教育”的“人”字更大、更美。

临沂册山中学,山东临沂276017)

猜你喜欢
共同体办学德育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爱的共同体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中华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