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后勤文化建设发展与创新研究

2016-08-15 17:07浦如强邵亭亭
知识窗·教师版 2016年7期
关键词:高职院校

浦如强+邵亭亭

摘要:高职院校后勤文化是在三服务、三育人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一种校园文化,是高职院校改革开放以来后勤社会化中出现的一种特有文化现象。本文重点分析了我国高职院校后勤文化建设发展的现状,探讨了高职院校后勤文化建设的创新途径和方法,以期能促进高职院校后勤健康发展,从而提高高职院校的全面建设。

关键词:高职院校 后勤文化 建设创新

高职院校后勤管理文化是后勤发展的灵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后勤形象、提升后勤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之一,对形成优良、和谐的校园文化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因此,高职院校必须挖掘物质的潜在价值,打造优美物质文化;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完善后勤制度文化;提炼强化精神价值,塑造核心精神文化;制订服务理念、准则和目标等价值观念体系,规范行为文化,促进高职院校后勤文化建设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从而提升高职院校的整体精神面貌。

一、高职院校后勤文化建设现状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没有在后勤文化中重视精神因素的作用,对管理和服务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缺乏预见性和长远性,存在员工综合素质普遍不高、主动服务意识和竞争意识不强、员工文化水平较低等问题,不利于高职院校后勤文化的建设。

1.后勤文化建设达不到高职院校的期望值

高职院校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完善,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示范性高职院校的评选,有助于带动全国高职院校的建设、发展和进步,从而不断提升高等职业教育的综合实力。但由于后勤员工综合水平参差不齐、没有制订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等因素,使得后勤文化水平与高职院校发展对后勤文化要求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越来越明显,高职院校后勤无法达到高职院校的期望值。

2.后勤文化不能满足师生的多层次文化需求

高职院校师生来自全国各地,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饮食和行为习惯,个体之间又存在一定的差异。如何满足不同层次服务对象的需要,是对后勤文化的新考验、新挑战。很多后勤员工做事按部就班、墨守成规,创新意识淡薄,在面对不同服务对象、不同服务要求时,不能改变原来的服务方法,很难做到因人而异,无法满足师生的多层次文化需求。

3.岗位职责不清晰,后勤人员工作综合素质差

高职院校后勤文化建设是一项长远而持续的工作,需要明确相关人员的岗位职责。大锅饭的传统工作思想导致做事效率低,是影响后勤文化建设整体质量的根本原因,阻碍了后勤事业的健康发展。同时,后勤员工综合水平参差不齐,有些员工容易满足于现状,不求上进,满足于现有的成绩,危机意识薄弱,甚至影响了其他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二、高职院校后勤文化建设的创新途径探索

高职院校都有自己的后勤文化建设,然而对制度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视程度不高,缺少主动营造文化的创新意识,更缺少时代的紧迫感。而高职院校后勤文化建设是落实学校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重要基础保障。因此,创新高校后勤文化建设新途径、提升后勤文化水平势在必行。

1.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提升后勤文化建设管理水平

高职院校后勤文化建设要想有序化、规范化和高效化,就必须建立系统的、切实可行且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因此,后勤管理部门可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HACCP食品安全控制体系等先进管理理念引入后勤工作中,逐步细化和规范后勤工作服务流程,增强行为规范,推进后勤精细化管理,建设有章可循、有据可依的后勤文化。

2.加强后勤队伍建设,提高后勤文化建设创新能力

高职院校后勤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不断提升后勤员工的综合素质水平,秉持服务理念,助推后勤工作,发挥三服务、三育人的功能,所以高校后勤文化建设要以人为本,把关心员工、尊重员工、提高员工素质作为后勤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因此,高职院校后勤部门要注意不断加强员工业务能力;关心员工生活,为员工扫去后顾之忧;注重表彰评选,树立典型,充分发挥先进的示范作用,引进有学历、有技能的高素质人才,共同为建设优质型、创新型后勤文化而努力。

3.借用新媒体搭建交流平台,增强后勤文化建设的新活力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后勤文化的创新要紧跟社会发展,共同前进,能随着后勤服务对象的需求改变而改变,能主动创新、积极求变去适应日益变化的校园环境。如后勤部门可以通过微信服务公众号、微信群、BBS服务版面等渠道,实现后勤与广大师生的无缝沟通,不断加强后勤文化的感染力和影响力,为后勤文化建设增添新活力。

三、结语

高职院校后勤文化的建设是一个逐渐发展、不断完善与改进的过程,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原则。高职院校后勤文化的发展需要坚持科学发展观,跟随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前进,这就需要后勤人员的不断努力和大胆创新与尝试,促使高职院校后勤文化建设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保证高职院校后勤事业得到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邵亭亭,浦如强,刘勺华.高职院校后勤文化建设探索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5,(8).

[2]孟庆新,张涵.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内涵建设的发展与创新[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5,(7).

[3]陈德维.高职院校后勤内涵式改革路径的探析[J].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学报,2015,(4).

[4]胡战社.创新高职院校后勤管理和服务模式的思考[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

[5]李宏轩.论高职院校后勤管理文化建设[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3,(S2).

[6]刘建峰,肖永春.探析高校后勤建设的着力点:后勤文化建设—以复旦大学后勤文化建设为例[J].高校后勤研究,2011,(2).

(作者单位: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职院校
高职院校教师发展中心的功能及运行机制研究
城镇化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培训探析
新时期下高职院校如何为学生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现状研究
高职院校创客文化的发展模式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大学生顶岗实习存在法律问题的成因分析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