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子岳
【关键词】小学数学 动手操作
能力培养 应用实践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7A-
0101-02
运用学具辅助教学是广大教师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手段,在小学中低年级尤为突出。新课标明确提出: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知识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前充分考虑学生的原有认知,合理设计教学环节,在教学时积极调动学生动手操作的积极性,唤醒原有的知识储备,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学生通过自己动手、自己思考、自己总结,在动手操作中提高数学能力。但运用学具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当前小学数学动手操作的一些误区
1.从动手操作的内容考量,主要有以下几点误区。一是动手操作内容与教学重点、难点关系不大,操作效果对完成教学任务作用不明显;二是执教教师不了解操作意图和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停留在为完成动手操作教学任务的层面而设计教学环节。
2.从动手操作的策略考量,一是时间和空间的安排不合理;二是学生没有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数学思维的发展。
研究如何合理操作,使操作既能产生好的效果,又能消耗较少的时间,是值得教师深入研究的一个问题。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学生动手操作的重要性
1.动手操作,激发学生兴趣,完成教学任务。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必须在教学中把学生带入一个新的“情境”之中,使学生能够在求知欲望的驱使下兴趣盎然地展开学习。在教学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梯形的面积》时,教师要了解到学生已经掌握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计算方法,形成了数学推理能力。这样再指导学生运用剪刀、直尺等进行剪、拼活动,把梯形变为已知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就容易多了。在剪、拼、算的过程中,学生收获了成功,无形中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在游戏中完成了学习任务。
2.动手操作,培养探究意识,解决实际问题。在教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时、分、秒》时,教师在指导学生如何认识“时、分、秒”之间关系即“1小时=60分,1分=60秒”时,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拨弄时钟来展开,在教师的提示下,学生很容易发现秒针转一圈走60个小格分针走一格。通过自己的操作,学生会认可自己发现的结果,所以对“1分=60秒”印象深刻。之后,教师鼓励学生动手找一找、说一说、展示“时与分”之间的关系,这几个教学环节之后,学生就会在大脑中形成“时、分、秒”的深刻认知,解决了一些有关“时间”方面的问题,建立相应的数学概念,形成数学能力。
三、有效动手操作的方法和手段
(一)掌握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做到知识与能力的合理提升
教师对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要心中有数,这样才能选准操作媒体,设计好操作过程。在教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毫米的认识》时,学生已经掌握了运用“米、厘米”两种度量单位进行测量,教师要求学生测量课本或是其他书本的厚度时,学生首先会考虑到用以上两种测量单位的尺子进行测量,但是在操作中学生会发现这两种单位都不能准确地测量出来,这时教师及时引入更小的测量单位“毫米”,学生会迫不及待地尝试,再用毫米这个新学的测量单位去测量生活中的一些物品,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中低年段,要注重把动手操作与观察思考结合起来
当动手操作和观察思考有效结合时,学生运用身体各个感官参与学习,学习效果会更加高效。这不仅要求教师在学生操作时引导学生思考该怎样摆、分、移、拼、拆……还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操作中获得的具体形象和表象展开分析、综合、比较、抽象与概括等逻辑思维活动,促进智力活动的内化。在教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面积和面积单位》时,可组织学生对黑、白两个长方形进行比较(黑长方形:长35厘米,宽10厘米;白长方形:长25厘米,宽15厘米)。教师引导学生用观察和重叠的方法进行比较,通过操作学生发现用观察和重叠的方法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这时教师再指导学生分学习小组试着用学具尝试,一组用圆形的学具摆比较黑色、白色两个长方形的大小,一组用正方形的学具摆比较黑色、白色两个长方形的大小,一组用大小不一样的学具摆比较黑色、白色两个长方形的大小。通过操作,学生很快发现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同样大小、同样形状的图形去测量。最后师生总结: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测量。
(三)中高年级,要注重把操作与口语表达结合起来
操作时要把操作要求交代清楚、具体,做好必要的操作示范;学生操作时,教师要堂间巡视,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指导;操作后,要给学生反思的时间,使之充分做好说的准备。例如,推导三角形面积公式的一般方法有4种之多,学生各有发现,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把动手操作的发现和口语表达结合起来,边动手操作边表述,教师注意引导学生语言表达的规范性,准确地说出推理的过程。例如其中一种方法是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可以指导学生边操作边表述“用这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这个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也是三角形的底;平行四边形的高,也是三角形的高。因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这个平行四边形由两个三角形组成,所以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的一半,即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学生在操作和表述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动手操作和口头表述训练,一步步地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既培养了语言的条理性,又促进了思维的逻辑性发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四)合理安排操作内容
动手操作的好处很多,但是不要走进“课堂教学采用动手操作越多越好”的误区。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以及文献学习,笔者总结出在以下教学过程中可以安排动手操作:1.学到新知,需要为学生构建新的概念时运用动手操作更加直观易懂,如10以内加减法、初次接触乘除法、图形的认识等;2.需要动手操作才能更直观地区别的知识点。如中低年级的“比多”“比少”等文字题和应用题;3.推导法则以及一些抽象的公式时;4.从年段特点来看,一二年级最需要通过操作学习知识,可经常采用;中年段要适当减少操作次数,当建立一个新概念、理解一个抽象的关系时,可适当安排动手操作;高年段除了推导法则以及一些抽象的公式之外,不提倡动手操作,应多与初中知识点接轨,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提高。
动手操作是一个综合的训练过程,既能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能训练学生的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参与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体验到数学的乐趣,在动手操作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感悟,在动手操作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
(责编 林 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