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丽
摘 要:德育教育是学生在学校所受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在人生之路上刚刚起步的小学生来说更是显得尤为重要。孩子幼小的心灵纯洁得犹如一张白纸,我们为人师者不但要用科学知识武装他们的头脑,更要教他们懂得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恶,引导他们用稚嫩的小手描绘理想的蓝图。
关键词:小学;德育教育;重要性
纵观中国的历史文化,道德教育一直都被世人搁置于核心地位而受到高度重视。在学校 、在课堂、 学生不是被动的德育对象,而是主动的受教育者。一般教师是学生灵魂的塑造者,学生处于一种被动的地位,许多道德知识学生虽能理解,但并未真正进行内化,得到认同,不能成为学生在生活中真正奉行的行为准则,更不能体会到一种精神的愉悦。可见,必须让学生成为德育的主体。
1 应重视受教育者的自主性,力求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
德育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参与的教育活动,是教育者的活动和受教育者的自我活动相统一的过程,任何外在的教育都必须经过受教育者的内化才能发生作用。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只有“促进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让学生通过践行而理解,例如在上学期学校组织全体师生共同学习《弟子规》,很多的学生学习完之后都能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如:扫地、洗碗、收桌子等等);在这个过程中实际上是学生的自我教育过程自我理解的过程。例如,当我发现一件好人好事时,我往往不急于给他表扬、奖励,甚至不判断他的行为得失,而是先集中所有的同学,将事件告诉他们,让他们去判断、评价,也让这个道德行为的主体学生自我评价,这样不仅让所有的学生都同时接受教育,也会使受表扬的同学更有荣誉感,获得一种愉快的精神体验,更能使他在今后的学习中规范自己的道德行为。
这时作为老师所要做的就是从提高认识入手,讲清楚为什么要表扬,以增强受表扬者的荣誉感、上进心,促使其他学生学有榜样,使之产生带动他人的作用。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利用每周一节的班队活动课,创设情境,创设问题,引导学生提出解决难题的办法,并展开讨论,各抒已见。如我在一节班会课提出:“你看见自己的好朋友拿了别人的钢笔,你会怎么办?”“你看到别的同学在吵架或打架,你该怎么去做?”“操场前的水龙头没有关,你会怎么做?”等问题,让学生发言、争论,达到共识。因为这些事情确确实实会每天都在他们身边发生,结果学生们反映很强烈,踊跃发言,作出是非判断。他们从而得到教育,这样就达到了德育的预期目的。
2 成为学生的益友,做和谐师生关系中的导航者
1.走近学生,拉近距离
“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师也,传道,授业,解惑也。”传统中,教师的地位一向是高高在上的,而学生只属于附属的地位,这种关系疏远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师生关系产生隔阂,学生有困难、有事情不敢也不愿找老师。只有教师主动靠近学生,甚至“蹲下来”,与学生打成一片,急学生所急,帮学生所帮,这样学生才愿意靠近你,相信你。
2、尊重学生,走入内心
从教育学讲,尊重也是教育的重要原则之一。因此,尊重人格,尊重个人的发展应该是教育的基础,也是一个文明社会的道德基础。做为教师,应尊重学生,把学生放在与自己平等的位置,“蹲下来”,亲近学生,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及时抓住教育的契机。
3.关爱学生,温暖人心
爱是人的一种基本需要,更何况身心处在发展变化尚未成熟的中学生,他们不仅需要温暖、关怀、尊重、信任和理解,而且迫切需要爱。爱是学生的一种内心渴望,一种心理寄托,教师要真心付诸爱,用爱温暖学生,感动学生,一旦学生这种心理需求得到满足,就可以启迪学生的心灵,唤醒学生的理智,增进师生之间的了解,学生就会从内心深处对教师产生亲近感和依恋感,把教师当成自己的密友,无话不谈。教师设身处地的考虑学生的行为动机和个性需要,学会将心比心,以心换心,我们将事半功倍,例如可能是一句不经意的“课上是师生,课下是朋友”使得师生关系融融;一句“老师相信你们能行”,激起同学的百倍激情;一句“老师,我们真的很累”,诉说这同学心声。在百忙中,抽出我们的空闲,经常跟同学在一起谈心,聊天,为他们解决一些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使他们感觉老师是可以亲近的,而不是那么高高在上的,老师也是他们的朋友。
4.欣赏学生,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宽容学生,善待学生的缺点
常言道:“良言蜜语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面对学生的点滴进步,就应该给予褒奖、赞扬、鼓励,哪怕是微笑的回应,都将会成为他们的学习动力,经常使用赞扬和鼓励,它将给人以信心,给人以勇气,甚至会使浪子回头,催人奋进。“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这些还未成年的初中生,因此可能会犯这样或者是那样的错误。这就需要我们用一颗宽容的心,去容纳学生所犯的错误。但宽容决不等于容忍学生的过错,只是批评学生一定尽量避免在公共场合进行,最好个别教育,以便维护其自尊。
3 在日常生活中,注意教师的言传身教
教师要为人师表,自己的言行举止、举手投足都可能对学生产生影响。因此,我在平时尽量严格要求自己,衣着朴素、整洁,上课铃响,准时出现在教室,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在参加义务劳动时,跟学生一起动手,顶着烈日,坚持到最后。无论课堂内外,都以平等姿态与学生交流,即使在批评他们时,也注意不使用过激的言语和动作,以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在幼小的心灵留下阴影。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可以说是潜移默化的,要时刻注意不要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
因此,要培养学生道德观念,要使学生从道德理想、道德信念的现实中获得一种崇高感,体验到一种幸福,感受到一种享受,才能使学生对各种道德规范的遵从逐渐从他律变成自律,使他们不是把各种道德规范视为约束与限制,而是作为自我肯定、自我发展的需要,成为自身的主动要求,只有这样,道德教育才能成为一种人们乐于接受的教育。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德育教育则是教育中的重中之重,不容忽视,让我们从一点一滴做起,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抓住一切有利时机,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塑造他们美好的心灵,使他们成为知识丰富、道德高尚的人。在我今后的德育教育过程中,我常常会让学生自己去列举、总结哪些是应该去做、值得去做的事,加以引导,使他们明白哪些才算是好人好事,再让他们去做,并要求他们做完后去体会感受。这样,学生就会乐于去做自己认为该去做的事,才会从中获得享受感。而且学得扎实记得牢,思想的教育也是心灵的教育,只有通过一次次的實践,一次次的理解,才能逐步成熟和完善。我坚信,“一份耕耘,就有一份收获”。当我看到自己带的班级朝气蓬勃,秩序井然地向前发展时,当我看到每个孩子们都有所改变,有所成绩的时候,我所有的辛苦都化为强大的动力,使自己更加努力地投入到以后的工作中去。希望他们,在今后有更大的成就,希望孩子们从这里走出去的时候都是一个好人。希望他们的前途一片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