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少初
摘 要:本文分析了互联网对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影响,包括消极的影响,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互联网;意识形态;安全
信息时代下网络的出现将意识形态安全的维护带入了一个新阶段,在这个新阶段里无疑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难度和紧迫程度都加大了。网络对意识态领域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文字,也就是海量的信息。作为意识形态的载体,互联网络上丰富的语言、文字、图像等信息传递“代码”对人的思想意识的产生起着“教化”的作用,对社会意识形态的形成起着“催化”“塑造”的作用。
意识形态不仅是客观存在的,并且具有其自身的功能,意识形态的破坏会对国家社会生活带来重大的影响,意识形态的功能主要有:意识形态具有相对独立性和能动作用,可以反过来影响物质再生产的过程、制度的再生产和生产条件的再生产,从而维持生产关系的正常運转,其中也包括对于生产资料分配方式的认可、对社会再生产组织的服从和对经济制度的信任:意识形态为政府统治提供合法化依据,维护社会稳定。意识形态的最明显的特征是它的政治性,表现在对争权合法性的维护上。合法就是使得某个政权、某种政治制度得到大多数人的承认和支持,以建立一种普遍接受的权威,它是保持社会政治统治稳定发展的不可缺少的思想基础;意识形态具有整合的功能,意大利理论家安东尼奥·葛兰西称之为“社会水泥”。
因此,意识形态的安全是每个民族国家都不可忽视的,让我们分析在信息时代下互联网对意识形态安全领域的主要影响。
1 互联网络对意识形态领域的消极影响
1.1 国家主流意识形态作用和地位下降
国家主流意识形态作用和地位的下降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造成:第一,网络的丰富性和便捷性带来了大量异质文化的和政治价值观念。甄联网络的丰富性和便捷性,使得社会成员不可避免受到多种政治价值观和多种社会文化的影响。价值观念是一个社会的神经系统,是一个社会心理结构的精神支柱,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方面。异质价值观念的传播动摇了部分成员的价值观定位,直接影响到一国主流意识形态作用的发挥。以我国为例,互联网上对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政治制度和政治事件的报道和宣传,使得一部分社会成员盲目信仰资本主义所谓的民主自由。另外一方面,互联网络海量的信息和便捷的传播方式带来了文化领域的空前交流。但文化交流的同时,享乐主义、利己主义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极尽奢侈过度消费的生活方式,色情暴力的宣扬等都一并而来。文化的多元化也直接冲淡了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对社会的作用和功能发挥。第二网络的虚拟平等性凸现了政府有限的约束能力。网络打破了政府的一家之言。互联网前时代,除了政府官员以及学术研究者之外,绝大多数的国民接受的是政府一家的言论,政府对于媒体和舆论也有着相当得控制权,因而普通民众能够接触到的其他言论非常有限。所以政府相对易于灌输自己的政治理念、价值信仰,使得整个社会达到思想一致和团结。但是网络带来的是全新的开放局面.任何一个普通公民都可以轻易的通过互联网络了解到发生在别的国家,别的社会、别的政府中的事件,美国、欧共体、联合国等等,全球范围内政治成为一个可以谈论并进行详细比较的话题。随着信息的接受和发布权被同时扩大,各种思潮和意识都更加容易对人们的思想带来冲击。一些不符合国情的政治理念和制度被接受无疑对一国家的社会稳定和团结造成危害,动摇社会指导思想和社会政治信仰,进而影响到国家安全。总之,社会传统意识形态对社会控制力的弱化,原有意识形态所具有的凝聚力下降。
1.2 国家意识形态更容易受到攻击
当然,最难对付的攻击来自互联网络。网络不仅仅是一个传播渠道,一个虚拟世界,同时,也是意识形态战场上的有利武器。由于互联网络的不可控制性,对它国的攻击信息很难被截获或者阻断。并且互联网能够十分隐蔽地、系统地容纳西方意识形态的“经典”作品,其影响远远超过文字宣传材料,各种低毁、颠覆相关国家政权的信息,也可以通过互联网轻易地进入各终端计算机。例如我们的电子邮箱里时常会收到境外反中国政府网站或者个人的电子邮件,对我国领导人和我国社会制度进行蓄意歪曲和攻击谩骂。在法轮功1999年被政府取缔之后,在海外敌对势力的支持下,法轮功不但增加了海外网站的数量,在互联网上宣传他们的歪理邪说,还经常变化网站的IP地址,躲避我国维护信息边境的措施。在我国对信息边界维护措施加强之后,法轮功又利用“群发软件”和一些带有黑客功能的软件,自动寻找电子邮件地址并一次数以百万计的向电子邮箱中发送反动宣传品。更加严重的是法轮功还广泛建立代理服务器,将反动内容保留在服务器豹硬盘中,中转网站内容,以突破我们的信息边界。许多电子邮件用户收到一封“教你如何使用服务器”的电子邮件,该邮件还附带一个软件并列出了大量的服务器地址“”。诸如法轮功组织这种采取技术手段恶意逃避信息封锁,对国家社会进行攻击的方式对社会带来的危害是巨大的。大量煽动性、破坏性言论,散布谣言,鼓吹动乱等等严重危害到了我国意识形态的安全。互联网络的确是一个廉价而有效的工具,被敌对势力和国家当作利器。20世纪冷战时期,当核武器的热效应达到平衡而无法使得双方有效的摧毁对方时,意识形态就成为了有效的武器,美国不战而胜,苏联和平解体。而互联网络的出现无疑使得意识形态这个武器的威力增加了百倍,更直接、更便捷,一些国家有意识的利用网络上的技术和占有量的优势,加强了意识形态扩张。给民族国家保护自己的意识形态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2 互联网络对意识形态安全的积极影响
2.1 互联网络为各国意识形态建设带来新的传播工具
信息时代到来之前,各国意识形态建设无不是依靠传统的宣传工具,而时至今日,互联网己成为继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新闻媒体之后的第四大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互联网传播速度更快,信息容量更大,覆盖面更广,具有高度的开放性和全球交互性。谁掌握了网络新闻宣传这个当今世界思想舆论阵地的制高点,谁就赢得了舆论宣传和意识形态斗争的主动权。因此世界各国无不加紧建设和完善互联网络,扩大互联网络的普及和应用。例如美国不仅在国内积极推广互联网的应用。
在国际上,也将其创制的网络标准推广为全球标准,通过互联网络向全世界全方位、全时空、全天候地推销自己的政治生态、价值标准、外交政镱和社会文化。其目的只有一个,让美国的价值观、意识形态成为这个地球上难一的意识形态。新西兰的一位信息技术专家指出:“美国从全世界收集信息,并把这些信息加工成有利于本国的东西,然后向全世界传播”。
2.2 网络成为各国意识形态建设的新阵地
网络本身开放的环境就是各国政治理念的展示台和较量台,力量强大的可以感染并改造力量薄弱的。充分利用互联网传播各种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努力宣传自己,扩大自己的正面影响,消除负面影响是各国在互联网建设方面的共识。对于我国而言,面对改革开放带来的社会群体的价值取向、道德观念、文化选择的多样化,我们应该利用网络这一新的工具把握网络固有的特性去体现国家意志,使正确的舆论在速度、深度、广度等各个方面进入受众群体,以削弱国际互联网上的“杂音”,使主流意识形态的声音能够得到贯彻和实行,更好的传播马克思主义、更好的宣扬我国的社会制度、巩固我们的民族精神。
参考文献
1蔡翠红.信息网络与国际政治.学林出版社.2003.197页
2刘文富.网络政治~网络社会与国家治理.商务印书馆.第1版.2002.
3张新华.信息安全:威胁与战略.上海人民出版社.第1版.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