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舟 孙晓娜
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 平顶山 467000
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对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结局的影响
李舟孙晓娜
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平顶山467000
【摘要】目的 观察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对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的预后结局的影响。方法将126例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3例。治疗组给予拜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氯吡格雷75 mg,1次/d。对照组单用拜阿司匹林100 mg,1次/d。2组患者均治疗2周。治疗结束后选择临床症状及经颅多普勒(TCD)评价其临床效果,治疗完成90 d随访,通过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比较2组患者长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2周完成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8%,对照组为8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拜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后循环缺血的效果显著,安全可行,值得推广。
【关键词】拜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后循环缺血
据统计我国由脑血管病引起的死亡已超过心血管疾病,后循环缺血(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PCI)是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之一,主要包括TIA和脑梗死。其发病率约占缺血性脑卒中的21%[1],患病人群集中在中老年人,临床特点为眩晕、平衡功能失调、恶心呕吐,且发病表现为突然、反复伴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其病因主要为动脉粥样硬化、栓塞、锁骨下动脉盗血及椎动脉夹层等[2-3]。自2012-10以来我们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PCI,并与单用阿司匹林对比,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研究选取2012-10—2014-07我院收治的126例PCI患者,按患者首次就诊次序随机分为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组63例,单用阿司匹林对照组63例。年龄45~75岁,平均61.5岁;病程最短10 d~6 a,平均1.5 a。治疗组男38例,女25例;年龄47~75岁;病程10 d~6 a;高血压15例,糖尿病16例,高血脂13例。对照组男30例,女33例;年龄45~73岁;病程12 d~5 a;高血压17例,糖尿病19例,高血脂18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及排除标准诊断标准参照《中国后循环缺血的专家共识》标准[4]。排除标准:(1)脑出血;(2)脑肿瘤;(3)基础血压≥180/110 mmHg且血压控制较差;(4)伴其他脏器功能障碍;(5)严重血流动力学障碍;(6)有凝血功能障碍及出血疾病患者;(7)近期外伤、感染、支气管哮喘患者。
1.3治疗方法2组患者入院行常规检查,给予调控血压、血糖、血脂基础治疗,同时运用血栓通针0.5 mg静滴,1次/d,共治疗14 d。对照组在上述基础上单用拜阿司匹林200 mg,1次/d,共服用7 d,7 d后服用剂量改为100 mg,共服用14 d,出院继续服用;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氯吡格雷75 mg/d,服用14 d,出院继续服用。治疗90 d后测量2组患者FIB、APTT,整个治疗过程动态观察患者是否出血。
2观察指标
2.1临床疗效评价[5]在治疗结束后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痊愈:恶心、呕吐、眩晕症状消失,无神经系统阳性体征,持续2周症状无复发。显效:无眩晕发作、改变体位时稍有头晕和不稳感。有效:偶有眩晕发作,强度减轻次数减少。无效:症状体征均无显著改善。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人数×100%。
2.290 d后随访FIB、APTT 治疗前后运用TCD检测人体双侧椎动脉(VA)血流速度改变,在治疗完成90 d后随访2组患者FIB、APTT及有无出血反应。
3结果
3.12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疗效比较 (n)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2治疗2周后2组双侧椎动脉TCD结果比较由表2可知2组患者治疗后与本组治疗前相比双侧椎动脉血流速度都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治疗组治疗后双侧椎动脉血流改善程度更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2组治疗前后双侧椎动脉血流速度比较
组别左侧椎动脉右侧椎动脉对照组治疗前23.3±4.330.9±5.3治疗后68.5±5.2△73.5±6.4△治疗组治疗前25.6±3.631.6±5.2治疗后70.2±7.1△▲75.4±6.3△▲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3.3治疗后90 d患者FIB、APTT比较 由表3可知2组患者治疗后与本组治疗前比较FIB、APTT均有所改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FIB、APTT改善程度更优。
表3 2组患者90 d随访FBI、APTT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4讨论
PCI是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在我国发病率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其发病原因有多种,动脉粥样硬化是其主要的病理学改变[6],血栓的形成是导致脑梗死的重要原因,其形成主要有三方面原因:(1)动脉粥样硬化致血管狭窄,使血管内血流速度减慢,进而产生血液高凝状态,最终促使血栓形成;(2)身体其他部位的栓子极易在血管内血液流动的减慢部位停留形成继发性的堵塞;(3)PCI形成过程中血小板的过度聚集可加重血管狭窄,血流速度减慢,加重血液高凝状态形成血栓,造成相应大脑区域性缺血缺氧[7]。由此可见,通过控制血小板的异常聚集使其转归正常是预防和治疗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手段。
临床治疗过程中长用的抗血小板药物有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但其抗血小板机制有所差异,阿司匹林抗血小板功能的实现是通过抑制血小板环氧化酶,从而达到阻断TXA2,进而达到抗血小板聚集的目的,临床运用广泛,安全可靠,氯吡格雷则是通过抑制ADP与血小板受体的结合,同时阻止糖蛋白GPⅡbⅢa复合物的活化而发挥相应作用[8],国内外大量研究认为联合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在治疗脑卒中过程中疗效优于单纯阿司匹林。
综上所述,拜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PCI的效果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及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5参考文献
[1]张鹏,郑洪华.拜阿司匹林、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后循环缺血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29):58-60.
[2]魏九金,周永立.天麻素联合倍他司汀治疗后循环缺血的疗效[J].实用临床医学,2012,13(4):19-21.
[3]张利丽,张丽,陈天风,等.后循环缺血患者脑血管病变的特点[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1,24(5):375-377.
[4]中国后循环缺血专家共识组.中国后循环缺血的专家共识[J].中华内科杂志,2006,45(9):786-787.
[5]王维治.神经病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27.
[6]张利丽,张丽,陈天风,等.后循环缺血患者脑血管病变的特点[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1,24(5):375-377.
[7]潘全民.后循环缺血眩晕患者3年的随诊观察研究[J].现代电生理学杂志,2012,19(2):100-101.
[8]闫丙川,王明科,郑春玲,等.双联抗血小板聚集联合强化降脂治疗进展性脑梗死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19):66-67.
(收稿2015-06-18)
【中图分类号】R7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5110(2016)13-01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