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护理应用于脑卒中患者的效果分析

2016-08-02 08:34单秋菊魏志华魏瑞丽林蓓蕾张振香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13期
关键词:脑卒中临床疗效

单秋菊 魏志华 魏瑞丽  林蓓蕾 张振香△

1)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郑州 450014 2)郑州大学护理学院 郑州 450000



连续护理应用于脑卒中患者的效果分析

单秋菊1)魏志华1)魏瑞丽1)林蓓蕾2)张振香2)△

1)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郑州4500142)郑州大学护理学院郑州450000

【摘要】目的分析连续护理应用于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为提高脑卒中的护理效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4-01—2015-12收诊100例脑卒中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包括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等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连续护理模式。应用Fugl-Meyer评定量表(FMA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评价患者的运动功能和自理能力,观察2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FMA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差异。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干预前FMA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与对照组干预后FMA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4.652、5.632,P值为0.036、0.028)。结论实施连续护理能够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运动能力和自理能力。

【关键词】连续护理;脑卒中;临床疗效

脑卒中又被称为卒中,是一种突发性脑血管疾病,通常是由于脑血管破裂或阻塞造成脑组织损伤,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可能导致患者出现生命危险。因此,为了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除了做好住院护理,还要重视患者出院后的护理。连续护理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有研究指出该护理模式在脑卒中患者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1]。选取2014-01—2015-12收治100例脑卒中患者分析连续护理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01—2015-12收治的100例住院脑卒中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50例,男26例,女24例;年龄43~76岁,平均(64.6±1.4)岁。对照组50例,男27例,女23例;年龄41~75岁,平均(65.3±1.6)岁。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模糊、语言障碍或痴呆症等症状,符合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的《脑卒中诊疗指南》中的诊断标准[2]。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所有患者及家属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并能够配合随访调查。

1.2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1)心理护理:由于脑卒中患者的年龄较大,对于疾病比较敏感,容易受到环境影响,从而产生焦虑、抑郁的情绪,因此,在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过程中,需要重视患者的心理护理。责任护士要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解,多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消除患者的精神压力。(2)健康教育:为患者及家属介绍脑卒中的临床表现、治疗措施和注意事项等方面的知识,纠正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错误认知,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使患者更好地配合临床治疗及护理[3]。(3)用药护理:督促患者定时用药,并密切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一旦出现异常情况要立即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连续护理模式,具体措施为:(1)功能锻炼:说一段话或播放音频等方式,让患者复述,并逐渐提高难度,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记忆力[3];让患者在2~3 min观察一张图片的内容,并让患者描述图片中的物品,提高短时记忆力[4]。让患者记住一些特殊的日期和数字,例如生日、节日、电话号码等,并让患者记住家属、责任护士以及亲友的姓名。(2)自理能力训练:为患者提供自理能力的训练机会,以改善自理能力状况,例如漱口、穿衣、用餐等日常能力,鼓励患者进行自理训练,若完全不能自理的患者,需要加强生活护理,帮助其翻身、清洁等工作,预防压疮等并发症的出现。(3)电话随访:出院后3个月内每2周进行1次电话随访,3个月后每月电话随访1次。共干预6个月时间。随访内容包括患者在家中锻炼情况、护理方式及营养摄取、睡眠、大小便情况、有无并发症等,根据家属提供的情况进行针对性健康教育。对于有原发性疾病的患者要对其治疗、预后及并发症状进行了解,必要时并预约医院专家门诊进行全面检查。根据电话或网络反馈信息,依患者的需求进行医师或护士家访。(4)建立QQ群或微信群,邀请观察组患者家属进入群组,定时发布相关疾病知识及护理措施,及时对家属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并提供家属交流护理心得的空间,相互分享护理诀窍。

1.3观察指标(1)Fugl-Meyer评定量表:用于评价患者的运动能力。(2)Barthel指数:主要用于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能力。应用Fugl-Meyer评定量表(FMA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评价患者的运动状况和自理能力,观察2组患者干预前后FMA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差异。

2结果

2组患者干预前FMA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干预后FMA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4.652、5.632,P值为0.036、0.028),见表1。

表1 2组患者干预前后FMA评分及

3讨论

脑卒中是一种常见脑血液循环障碍疾病,一般包括出血性脑卒中和缺血性脑卒中,该病会造成永久性或一过性脑功能障碍,且该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病死率,该病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患者的脑血管阻塞或破裂。相关统计学指出,我国临床中每年新增200万脑卒中患者,且大部分患者会遗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影响[5]。因此,加强脑卒中患者的护理干预具有重要的意义。连续护理模式是在医院护理的基础上为患者提供连续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3.1连续护理可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 通过加强患者及家属对运动锻炼重要性的教育,提升患者及家属对其的重视,促使患者主动或家属帮助患者进行运动,从而改善运动能力。

3.2连续护理可有效提高脑卒中患者的自理能力连续护理为患者提供自理能力的训练机会,以改善自理能力状况,例如漱口、穿衣、用餐等日常能力,鼓励患者进行自理训练,能够提升患者的自理能力。

总之,连续护理虽然能够改善患者的运动能力以及自理能力,但在临床的普及率不高,因此,临床中可以将脑卒中患者的连续护理模式加以推广。

4参考文献

[1]李星丹,张振香,张伟宏,等.郑州市脑卒中连续康复护理服务开展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17):31-34.

[2]石霞,刘玉玲,刘美玲,等.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连续护理干预效果的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13,10(9):633-635.

[3]王云璐,林蓓蕾,张振香,等.脑卒中连续护理效果评价指标及工具的应用现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20):34-37.

[4]范柏林,肖黎.连续护理对脑卒中偏瘫病人康复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5,13(28):2 807-2 809.

[5]王雪梅,石霞,刘美玲,等.对脑卒中携带胃管病人实施连续护理干预效果的研究[J].护理研究,2014,25(4):322-324.

(收稿2016-01-20)

基金项目:郑州市科技局民生工程项目,编号131PZDGC140

通讯作者:△张振香,E-mail:zhangzx6666@126.com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5110(2016)13-0038-02

猜你喜欢
脑卒中临床疗效
早期护理介入在脑卒中患者构音障碍训练中的作用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脑卒中合并脑栓塞症的预防及护理观察
良肢位摆放结合中药熏敷降低脑卒中患者肌张力的疗效观察
探讨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的临床疗效
131碘治疗甲亢患者的后期随访效果分析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临床分析
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42例临床分析
研究腹腔镜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