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院校“园林建筑”课程多元化教学模式探讨

2016-07-28 08:17:17刘红云汪兴毅陈永生
关键词:农林院校多元化教学模式园林建筑

刘红云,汪兴毅,陈永生

(安徽农业大学 林学与园林学院, 安徽 合肥 230036)



农林院校“园林建筑”课程多元化教学模式探讨

刘红云,汪兴毅,陈永生

(安徽农业大学 林学与园林学院, 安徽 合肥 230036)

摘要:依据学生学习风格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农林院校的学生更加注重集体智慧,教学过程中尊敬教师甚至敬畏教师,其学习风格类型更加多元化。针对农林类院校建筑专业学生的这些文化背景和学习特点,建议在农林院校的“园林建筑”课程中使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包括教学目标多元化,教学内容多元化和教学方法多元化。其中,教学目标多元化可通过尊重学生前期知识和自我学习经验,鼓励学生学习其它相关专业知识,根据学生自身的不同特点分技能型、设计型和创作型3个方向进行综合培养来实现;教学内容多元化可从园林建筑设计任务书设定和各类竞赛内容融入等两方面入手;教学方法多元化可通过相互作用法中的同伴教学与小组设计法、以语言信息为主的读书指导法、以直接感知为主的参观演示法和以欣赏为主的陶冶法之间进行灵活组合来进行。

关键词:农林院校;“园林建筑”课程;多元化教学模式

DOI号:10.13320/j.cnki.jauhe.2016.0009

“园林建筑”课程早在上世纪50年代由北京农业大学园艺系与清华大学营建系合作创建。该门课程是园林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是城市规划专业的专业特色课程。目前,开设该课程的本科院校有150所以上,其中农林类院校中北京林业大学的“园林建筑”课程成绩较突出。20世纪80年代后期,北京林业大学在园林建筑教学中先后做了两次重大改革,其中一次是孟兆祯院士对园林建筑等专业课程教学工作进行的较大改革,另一次是张启翔和李雄两位院长广纳建筑院校人才[1],使园林建筑的教学不仅注重植物造景的运用,也加强了学生的建筑基本功。之后,其他院校也相继进行各种教学改革探讨。比如2010年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何成、吴雪飞等人在论文《风景园林建筑教学中平衡思维的培养与运用》中强调科学、艺术、建筑、园林知识能力综合思维的多元化运用等等,主要目的偏向于建筑知识在“园林建筑”课程中的渗入。在农林类院校自身环境丰富多样的背景下,如何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改进“园林建筑”课程的教学模式,以充分发挥农林院校自身的优势与特点,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是目前该课程有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结合农林院校与建筑院校的差异,对“园林建筑”课程的教学实践过程进行总结分析,希望以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为该课程改革提供借鉴与参考。

一、农林类和建筑类院校教学差异分析

笔者结合自身在农林院校和建筑院校从教十多年的经验,并依据学习风格问卷调查,分析认为农林院校“园林建筑”课程更加重视校园中农业、园林、城市规划、园艺、资源与环境等众多专业知识与该课程设计的有机整合;而建筑院校结合自身完整的建筑学课程体系以及环境艺术氛围,“园林建筑”课程更注重设计的独创性、艺术性与空间感。以下以表格形式从文化背景和学习风格两方面对两类院校的教学差异进行总结分析,以从多元化的视角探讨更适合农林院校学生学习需求的教学模式。

(一)文化背景差异

著名国家文化和组织文化学家,荷兰学者Hofstede(1980-2001)将文化分为5个纬度,即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权力距离、不确定性规避、刚柔性和长期方向[2],依据这个量化指数,结合笔者自身在农林院校和建筑院校从教十多年的经验,将校园文化背景分为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和师生距离两个指数进行分析(表1)。

表1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和师生距离在农林院校和建筑院校的差异

综合以上表格的分析,相对建筑院校,农林院校的学生更加注重集体智慧,偏向彼此交流,在和谐友好的氛围中吸纳自身知识结构体系需要的知识,以有机整合和运用各方面的专业知识,教学过程中尊敬教师甚至敬畏教师,教师的理论教学和社会实践对学生有主要示范作用。因此,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完整性和知识运用的实践能力都对学生有绝对的影响力。

(二)学习风格差异

依据美国教育家David A.Kolb经验性学习理论(图1),不同个体对于学习各个阶段的偏好不同,可以划分为发散型、归纳型、聚合型和顺应型4种学习风格。为分析两种院校学习风格的差异,笔者对240名农林建筑院校和240名类建筑院校学生的学习风格进行了问卷调查。被调查学生分属于园林专业和城市规划专业,从二年级到四年级不等,问卷回收率为100%,调查结果如表2所示。

图1 学习的4个阶段和不同学习风格(kolb,1984)

综合以上调查与分析得出的数据推断,相对于建筑院校,农林院校学生的学习风格类型分布具有较小的标准差(农林院校4.97,建筑院校10.43),也就是农林院校风格比例差异较小,其中以顺应型最多(32.5%),其次是聚合型(26.5%),归纳型和发散性最少(都为20.5%)。相对城市规划专业,园林专业学生更偏向于顺应型(18.5%),城市规划专业学生更偏向于聚合型(15%),也可依此推断出农林院校学生学习的风格类型更加多元化,其中较多部分偏重于综合学习与逻辑分析,学习过程中擅于与他人以合作的方式解决问题。

二、基于农林院校的“园林建筑”课程多元化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指在某种教育思想观念指导下,在一定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支撑下,围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秩序、教学评价以及教师和学生双方等诸要素所设计形成的教学组合方式和活动顺序[3]。多元化教学模式,顾名思义就是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教学模式,而不局限于单一的教学模式。美国课程与教学专家L.W.安德森的研究表明,当教师的教学风格与学习者的学习环境和学习风格相匹配时,学习者才会取得最佳学习效果。鉴于此,依据农林类院校独特的文化背景和学生的学习风格,本文主要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3个方面探讨与农林院校相匹配的多元化教学模式。

(一)教学目标多元化

1.知识建构。学习不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地构建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4]。相对建筑类院校,农林类院校的学生学习目标更注重汲取和分析农林背景下各相关专业的知识,因此在教学目标设定中应尊重学生前期的知识和自我学习经验,并帮助学生构建自身的知识结构体系,注重发挥其聚合型学习风格的优势。在园林建筑课程的具体教学目标实践中,要鼓励学生进一步巩固自身的专业知识及其覆盖范围内的其它相关专业知识,譬如植物保护、园艺、生态学、农学、土木工程、应用心理、艺术设计和旅游管理等与园林和城市规划专业相关的专业知识,并在教师指导下结合自身的学习风格和发展方向,分析和分配不同的专业知识在自身结构体系中的比例及关系,譬如学生在聚合各类专业知识基础上,结合自身未来发展方向选择以园林、植物保护和生态学知识等为主导的园林植物繁殖与生态保护类的方向,也可以选择以城市规划、艺术设计和应用心理等为主导的园林绿地景观、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与施工的方向等等。

2.技能运用与专业实践。农林院校的学生技能种类比较多样化,所以在教学培养目标方面,根据学生自身的不同特点可从3个方向进行综合培养。第一是技能型,也是培养的主体,主要是针对注重集体智慧和擅于综合思考的聚合型和擅于合作的顺应型学生,目标是熟悉园林建筑设计的运作过程、具备娴熟的制图技能以及与相关工种的专业人员合作的协调能力;其二是设计型,主要适合注重交流、善于从多视角解决问题的归纳型学生,目标是学会分析解决与设计任务相关的各种问题,并具有提出与主要问题相匹配的设计方案的技巧和能力;最后是创作型,是相对少数的具备独立思考,思维开阔的发散型学生,可以在教师提供的平台上尽可能地自由发挥,自主学习,培养自己独创的能力和设计过程自我控制和展示的能力,同时进一步培养个人的思想、园林建筑文化、艺术修养与鉴赏能力等等[5]。

实践是检验理论的标准。在环境意识增强和关注地域文化的大背景下,农林类院校较丰富的农业文化背景和学生聚合型的学习风格,比较容易适应中国目前多元化的市场需求,也迎来了更多的实践机会。因此,在教学目标中不仅要强调专业实践的必要性,也要与相关部门进行合作,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平台。比如定期聘请相关行业专家进行讲座与交流,利用假期去单位实习,帮助教师完成一些实践任务,参与一些社会型竞赛等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用实践检验自己并及时作出调整以适应后续的自我发展。

(二)教学内容多元化

“园林建筑”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课前理论介绍,课程实验和课程设计三大部分,其中主导部分是课程实验,包括学生需要完成的各类园林建筑设计任务。以下从园林建筑设计任务书设定和各类竞赛内容融入等两个方面探讨多元化教学模式。

1.设计任务书设定的多向性与连贯性。传统的设计任务书是要求所有同学完成给定的任务书要求,这种模式在教学评价上有一定的公正性,但难以促进各种不同文化背景和学习风格学生自我优势的发挥,也难以和学生自身的知识进行有效的连贯与过渡。因此,具体任务书设计上重点强调其多向性和连贯性。在多向性方面主要是在设计类型和地形选址方面设定多种与学生类型相匹配的方向,譬如传统的茶室设计改成同面积的餐饮类建筑设计,同时附两个以上不同类型的任务地形供选择,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熟知和未来发展选择咖啡馆、冷饮店、茶室、酒馆、主题快餐厅等及相匹配的地形自由命题,这对于聚合型的学生有着极大的优势,内容和方向的自由设定,可以让学生将自身各种不同专业知识与设计任务进行有机整合,并将这些知识的运用通过设计任务书较全面地体现出来;在连贯性方面,重点是加强“园林建筑”课程任务内容与其他专业课程之间的联系,这也符合学生集体学习习惯和聚合型、归纳型学生的学习风格,譬如在设计任务一的内容设定中,综合考虑前修课程的内容,以小规模、简单的园林建筑组合设计任务,让学生在熟练运用本专业知识的同时慢慢过渡到建筑设计类课程的内容,在最后课程设计任务设定中,考虑学生后期主要专业课程的内容,在园林建筑设计的同时,附加场地规划和景观环境的设计要求,从更高的层次让学生将本课程内容与后期专业课内容紧紧联系,从而使本课程与其它课程之间形成连贯性的有机整体。

2.各类竞赛与课程内容同步。设计大赛的内容往往是行业方向的指南针。近几年设计竞赛内容和种类日益丰富,范围从国内到国际,面对的参赛对象也较广泛,学生可参与度较高。譬如由国际建筑师协会主办的UIA-霍普杯国际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2015年主题为“演变——多样统一性中的地域、传统与现代”,紧扣时代主题;全国高等学校城乡规划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年会竞赛共分为“城市设计作业评优、调研报告评优、特别竞赛单元”3项,竞赛内容与在校学生的课程内容相一致;ILIA国际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行业协会主办的“艾景奖”,旨在建立和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创意设计。结合农林院校学生擅于发挥集体智慧的聚合性学习风格,擅于合作的顺应性学习风格,发挥学生敬畏老师的师生距离特点,在具体操作时,教师可协助学生对设计竞赛内容和时间进行筛选,以和课程的内容和时间同步化,学生在尊从教师的安排时可以以自由组队的形式(成员可以跨班级、专业甚至校园),在集体的大环境中学习与交流,最后的成绩以最终提交的参赛作品为参考。最近试点教学的实践证明,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的学习热情、主动性和作业质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学生在互相鼓励的友好环境中,不仅巩固了自身的专业知识,还挖掘自我学习潜力和合作能力,也有助于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学习与进步,以更大程度地提高教学质量。

(三)教学方法多元化

多元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需要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实现,综合农林类院校学生的集体主义文化背景和聚合顺应型为主的学习风格,并根据维斯顿和格兰顿教学与中国李秉德教授《教学论》中的教学方法,我们将主要从相互作用法中的同伴教学与小组设计法、以语言信息为主的读书指导法、以直接感知为主的参观演示法和以欣赏为主的陶冶法之间进行灵活组合,探讨“园林建筑”课程教学方法的多元化:

1.同伴教学法、读书指导法与陶冶法有机结合。综合考虑农林院校学生集体学习的习惯,敬畏教师的师生距离,教学方法上采用以教师引导为主的读书指导法和陶冶法,指导学生以结伴的形式通过分散临摹强化练习。针对学生聚合型的学习风格,有效地指导学生如何吸取教科书、参考书和网络信息等各种传播途径中的专业知识。对于顺应型学生,通过教师个人的专业情境和良好的教室和校园情境环境的营造,以陶冶的形式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专业熏陶。在具体教学中,教师挑选具有代表性的经典实例以专业鉴赏方式对学生进行熏陶,为加强鉴赏、陶冶后的学习效果,以同伴的形式让学生加入陶冶教学过程,课堂上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疑问,课后要求以临摹分析图纸的形式对部分经典案例进行总结分析,比如书本上的拉维莱特公园和上海世博公园园林建筑的鉴赏分析。教师和学生以同伴的形式挑选一些比较好的专业书籍和杂志进行阅读,然后以读书讨论会的形式探讨各自所读书本的内容,譬如《建筑空间组合论》《江南园林建筑设计》《文人园林建筑》《中国园林》等等,这不仅发挥了学生擅于聚集和分析的优势,也提升了学生的专业理论深度和专业鉴赏的高度。在教师和校园环境营造上,将各年级各专业学生的学习过程图纸模型以展示的形式在全校开放,并将优秀的成果定期在校展示中心进行展出,同时也将教师的项目成果在学院和系各办公室以展示廊的形式向学生公开,这种以教师为引导的陶冶形式,对敬畏老师的学生群体的影响力也是最有效的。

2.小组协作与参观演示法相结合。农林类院校开设“园林建筑”课程的目的不是培养建筑师,而是使学生更全面地去认知建筑在园林与规划中的景观作用与价值,所以认知学习显得尤为重要。对惯于集体学习的农林院校学生,通过参观演示法,以小组协作的形式实地考察体验和认知实践作品,可以把学生带出课堂,真正投入到课程设计氛围中,弥补学生长期纸上谈兵设计的不足,加强对环境空间的整体认知。具体教学方法可通过小组协作的形式,从两大部分实现,一是对所在的设计任务环境进行实地参观认知,在真实体验感受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并结合学生的真切生活学习体验,评价分析出需要补充设计园林建筑的地块范围;二是对已建成的园林建筑进行实地参观考察,观察建筑建成后的状态并对同类园林建筑进行认知调查分析,调查分析结束后,小组成员通过任务分工,对调查结果以多媒体展示汇报和文本总结相结合的方式提交课程任务调查报告书。

三、“园林建筑”课程多元化教学实效

近三年来,安徽农业大学通过“园林建筑”课程多元化教学模式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增强了学生学习的适应性和主动性

多元化教学模式使学生充分发挥自身聚合各种校园文化知识的能力,同时在顺应型的思维模式下,能够主动调整和构建自身的知识结构,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性和服务社会的能力,从近几年园林和城市规划专业学生的毕业去向,可以看出学生未来发展方向的多元化趋势。譬如,2010年以前毕业生就业以规划院和园林公司为主,其它方向较少,2011年以后毕业生就业则有规划院、建筑院、园林公司、监理公司、中介公司和旅游管理公司等众多方向。毕业生考研也有相似的变化,2010年以前基本是以农业类大学为主,专业也只围绕风景园林、植物保护和城乡规划,但2011年以后,考研的方向有较大的变化。比如,2012毕业生考研院校就多了东南大学、浙江大学、重庆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和苏州科技大学等,2013到2014年又新增加了北京林业大学、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厦门大学(保送)、南京大学、中南大学、深圳大学、沈阳建筑大学、东北林业大学、海南大学、日本筑波大学、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美国乔治亚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和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等。专业种类也丰富多元,新增有景观学、建筑学、景观建筑学、观赏园艺、国际可持续性旅游管理、林学、林木遗传育种等等。毕业生考研和就业的多元化从一定程度反映了多元化教学改革的成效,当然这其中有多门课程共同改革的成果,未来也希望多门课程同时进行改革,以取得更好的系统性效果。

(二)推动了学生专业竞赛、科技创新和社会实践能力

在该课程没改革之前,很多学生会认为社会实践和专业创新竞赛都是高年级的事,而通过该门课程及其他老师课程改革的共同努力,并在学生顺应和聚合型学习风格基础上结合课程任务,使学生从低年级开始就参与社会实践和专业竞赛,培养了实践和创新能力,并自动组队以高低年级组合式参与实践与竞赛,其中整个专业的竞赛参与率从2010年的26.5%提升到2014年的39.8%,而参与作品在国际和全国的获奖数量也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在2010年以前基本没有获得全国性的竞赛奖项,而从2011年之后,几乎每年都获得1~2项国际性和全国性奖项。譬如2011年和2013年,有研究生和本科生合作获得ILIA艾景奖银奖,全国城市规划指导委员会每年的佳作奖; 2014年更胜一筹,不但有学生获得ILIA艾景奖金奖,还获得全国城市规划专职委的佳作奖和三等奖,另外学校级奖项新增2~3项,如本校“心林”系景观大赛一等奖等。在社会实践和大学生创新方面,学生的参与度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尤其是以高年级带动低年级方式日益增多,并在校内外取得了较好的口碑,也为他们的未来就业打下了良好基础。各地市规划院、棕榈园林、上海悉创等都与学校建立了长期人才引进合作关系,更有比较著名的公司,如国际景观设计公司奥雅集团总部,直接引进优秀学生等等,当然,这些可喜的收获也是其他老师其他课程共同努力的成果。

四、结语

宋代理学家朱熹言“孔子教人,各因其材”,探讨符合农林院校学生文化背景和学习风格的多元化教学模式,不仅弥补了校园建筑艺术氛围的缺乏,还可以更好地发挥农林院校独有的农业、生态和心理等多元化氛围优势,迎合当今专业界限日益模糊的发展趋势,使学生能从更多元的视角,去探讨园林建筑与环境和文化的关系,从而认识园林建筑多元化的发展方向,这也体现了多元化教学模式对“园林建筑”课程的指导意义和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赵鸣.风景园林专业园林建筑教学浅谈——以北京林业大学园林专业为例[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09年会会议论文集[C].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2]贾云艳,何晓川.从学习模式的多样性到教育模式的多元化——以学生为本探索中国建筑教育的新思路[A].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华侨大学,厦门大学.全国建筑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3]程静.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 诠释与对策[M]. 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

[4]杨亮涛.利用概念图促进知识建构的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5.

[5]李晨“建筑三品”与建筑设计教学目标定位[EB/OL].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f8622e01 016r1d. html,2015-10-14.

(编辑:王佳)

收稿日期:2015-11-23

基金项目:安徽省省级重大教学研究项目:“基于城乡统筹发展的农林类院校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编号:2013zdjyo64);省级质量工程:“园林特色专业”(编号:2013tszy008);安徽农业大学校级教学研究重点项目:“平衡思维模式下园林建筑设计类课程教学模式研究”。

作者简介:刘红云(1982-),女,安徽芜湖人,研究生,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927(2016)01-0036-06

猜你喜欢
农林院校多元化教学模式园林建筑
唯美的中式园林建筑
现代园林中古典园林建筑艺术的应用解析
园林建筑小品在园林中的应用分析
现代园艺(2018年3期)2018-02-10 05:18:30
农林院校本科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研究
农林院校本科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研究
农林院校本科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研究
高等农林院校植物解剖学实验报告册修编研究
多元化模式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园林建筑装饰的具体运用及未来发展
水质工程学多元化教学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