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文明,顾 新,张 莉
( 1.四川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四川 成都 610000;2.四川大学 商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4;3.四川大学 创新与创业管理研究所,四川 成都 610064)
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现状分析及改进对策
——基于四川大学商学院的调查分析
熊文明1,顾新2,3,张莉2,3
( 1.四川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四川 成都 610000;2.四川大学 商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4;3.四川大学 创新与创业管理研究所,四川 成都 610064)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中国现代研究生教育逐渐进入由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的过渡时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研究生教育并未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与国际的先进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该文基于四川大学商学院研究生培养的调查问卷,分析了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现状,并探讨了提高中国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对策,以推动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
关键词:研究生;培养质量;问卷调查;现状分析;改进对策
DOI号:10.13320/j.cnki.jauhe.2016.0003
1978年是我国恢复研究生教育的第一年,当年录取10 708人,20世纪70时代到20世纪末,硕士生被当做精英培养,招生规模较小。2012年,我国硕士研究生录取约51.7万人,博士研究生录取约6.7万人,招生规模是35年前的近55倍[1],随着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研究生招生规模进入一个急速发展阶段,研究生培养类型和规格日趋多样。在研究生数量快速增长的背景下,研究生培养质量却受到社会质疑。据综合调查显示,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现状不容乐观,无论是研究生导师,研究生管理人员、用人单位还是研究生本人对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评价都不高[2]。因此对于研究生培养质量这一课题进行研究,对于实现我国研究生教育由外延式扩张向内涵式发展转变,由扩大规模向提高质量转变,以及推进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一、调查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四川大学为个案,四川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也是“211 工程”和“985 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性大学,是入选“111计划”、“珠峰计划”、“卓越计划”的高校之一,也是金砖国家大学联盟成员。四川大学商科专业全国排名前十,拥有管理科学与工程与工商管理等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大批知名学者。本人于2014年12月对该校商学院的研究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将四川大学作为问卷调查对象,是因为它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特殊性。问卷采用匿名方式,题型包括封闭式选择题、开放式选择题和问答题,以充分体现调查对象意愿。采取了随机发放的形式,在全院研究生中随机抽取,涉及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系统科学、工程硕士、会计硕士等各个学科,共抽取240名硕士研究生。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40份,收回220份,问卷回收率91.7%,其中有效问卷216份,问卷有效率98%。
根据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在参考和综合学者研究的基础上,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问卷共有22个条目,分为6个维度,每个维度有3~5个条目,内容涉及生源素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导师指导、科研平台建设、管理制度6个方面。测量方式采用李克特量表5点量表计分法,将指标分为1~5个级别,分别为非常满意(5分),满意(4分),一般(3分),不满意(2分),非常不满意(1分)。问卷的信度检验采用Cronbach`α系数衡量,效度检验就概念效度进行衡量。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本调研组结合面对面访谈等其它形式认真对信息进行收集,并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具体分析如下。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根据主客观角度, 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因素有研究生本身,也即生源素质,外界因素包括导师指导、课程设置、课堂教学、科研平台建设、学校制度等。下文对以上因素进行逐一分析。
(一)本科学校性质层次不齐,跨专业考研占较大比例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虽然“重能力”已成为共识,但学历情结依然植根于每个人深处,反映在就业市场上就是学历高的人就业率高于学历低的人,学历高的人薪资高于学历低的人,重点院校毕业的学生就业率高于一般院校的学生。这种就业市场中的“院校门槛”现象促成了许多人将读取更好学校的研究生当成跳板。通过对四川大学商学院的调查数据分析(见表1,图1),53.2%的学生来自985&211院校,而46.8%的的学生来自其它非重点普通院校,学生来源的多样化一方面加强了思维的交流和碰撞,另一方面,个体差异也增加了因材施教的难度,对培养质量的提高造成一定影响。图1显示,42.4%的学生选择了跨专业(理工科的比例大幅减少),招收相对比例的非本专业学生可以促进学科交叉融合,不同学科背景的角度和思维看问题能够产生创新型成果,但在进行课程设置中很难照顾到这些基础不扎实,专业素养一般的学生,给教师的教学以及自身的科研带来诸多不便。
表1 本科学校的性质统计表
图1是否跨专业考研
(二)课程设置没有针对性,各项比例不合理
研究生的课程是学生深化认知、完善知识体系的重要途径,据调查发现目前研究生的课程并未与本科课程拉开档次,甚至出现研究生课程本科化的现象[3]。通过表2的实证调查发现,只有3.7%的学生对研究生课程十分满意,而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的学生分别占35.6%和18.1%,说明研究生课程的广度、深度、宽度等均未达到学生预期,不足以满足学生对知识的诉求。院校的课程内容更新不及时、实用性不强等问题削弱了学校传授较强理论知识的功能,造成资源浪费,占用学生宝贵的时间。
表2 研究生课程与本科课程相比创新性的满意度
(三)教学方式陈旧,不能激发学生兴趣
教育教学活动中,生动形象的将显性或是隐性知识传授给学生对实现其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所以教学方式的情境性、多维性、新颖性对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从而进行知识的融合重组至关重要,它关系着学生多大程度上吸收了知识、多大概率进行再创新。然而目前高校教师既要进行科研,又有教学任务,致使很多教师没有充足的精力和心思进行创新性的课程设计,止步于完成学校分配的课时,单纯的利用幻灯片、板书加讲授式教学,并未实现从“教”到“导”的转变,灌输式的呆板教学方式依然占绝大比例。在关于教师教学方式的调查分析中,24.4%和35.7%的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方式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表现在小班教学没有大面积铺开、师生互动不频繁、以课本为中心的纯理论枯燥教学、教师教学流于抽象的解说,缺乏引导学生多角度的批判性思考。这样单一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培养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难以激发学习兴趣。
图2教师教学方式的满意度
(四)导师指导不充分,缺乏深层次的交流
研究生的学习和研究方向多是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导师的自身水平和学术思想以及与学生交流的层次、频率、深度深深影响学生的培养质量。由于研究生扩招的速度超过导师引进的速度,造成一个导师带诸多学生的情况,然而有些导师身兼数职,精力毕竟有限,疏于管理便不足为奇。且一部分导师或缺少实践的经历,或未能及时更新知识体系,理论和实践水平不高,一流导师远远不足。在关于导师指导的满意度调查中,15.5%和3.7%的学生对导师指导非常满意和满意,一半以上的学生不满意或非常不满意,反映出导师对学生引导不够、关心不够,沟通不够,甚至指导的层次不够,这种情况的存在势必对学生的学习、生活、科研成长产生不利影响。
图3学生对导师学术指导的满意度
(五)科研平台建设滞后,无法提供有力支撑
科研平台,也即科研工作者进行科研工作、实现科研目标的舞台,概括起来包括硬科研平台和软科研平台,硬科研平台主要由科研工作室的空间及设备、电子资源丰富性、学术论坛举办的次数等构成,软科研平台则体现在出国交流的机会、产学研联合培养情况上。它们是学生顺利开展科研、培养国际视野的保障。在此次调查中(图4),我们发现学生对科研工作室空间及设备的满意度较分散,11.4%的非常满意,14.2%的满意,22.5%的没有强烈感觉,29.1%的不满意,22.8%的非常不满意,这反映了由于学科性质不同,学校为学生分配的科研空间和设备存在不平衡的现象,重点学科资源多,边缘学科不足。在关于出国交流机会多寡的调查中(图5),12.5%的学生表示没有,27.1%的学生表示很少,26.6%的学生表示少,反映出学生普遍感觉缺少出国交流机会。这种较少频率的与国外高水平学生和教授交流学习导致视野狭隘的现状,不利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图4对科研工作室空间及设备的满意度
图5出国交流机会的多寡
(六)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科学性和规范化
管理学中有言“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效益”,足见其重要意义。研究生管理制度包括招生制度、中期考核制度、对科研的奖励制度、评优评先制度、学术论文标准制度等,工程浩大,直接关系研究生培养的质量。现阶段我国对研究生的管理呈现“严进宽出”的状态,一方面各个环节把关不严,积极性难以发挥。如招生复试环节,没有全方位考核学生的专业基础、逻辑思维能力、科研兴趣等,一大批仅仅初试分数高而综合素养欠缺的学生混入研究生队伍;又如中期考核环节(表3),在选项为“一般”、“比较松散”、“形同虚设”分别占34.6%、35.2%、19.6%,多数有考核制度却执行不到位,流于形式,考核淘汰率基本为零,对学生没有产生应有的作用。另一方面缺乏有效的激励制度,创新能力难以挖掘。如对学术成果显著、积极进取、创新能力强的科研奖励政策不足,难以发挥外部因素对其的激励效果。
表3 您对学校中期考核的看法
三、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改进措施
如前所述,我国研究生培养存在诸多问题,迫切要求把研究生教育质量摆在高等教育生命线的高度,注重战略谋划,从关注外在硬性指标的增长向致力于学生水平提高转变。因此建议选择以下6方面改进措施,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高水准。
(一)重视招生和复试,吸引优秀研究生生源
从产品观的角度看,优秀生源自然是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的起点,因此需重视招生宣传和复试选拔。从招生宣传看,由于北京、上海、江苏、广东、深圳等一线省市区位优势明显,无需太多努力就能吸引学生就读。然而东北、西北、西南等欠发达地区由于地理位置的限制,要采取特别的宣传方式,如推出奖励政策、构建宣传网络等诸多吸引高质量研究生的招生措施。从选拔途径看,主要包括推免研究生和统招类研究生,推免生有校内也有校外。高校要加强同其它学校的交流与合作,以期兄弟院校推荐优秀的生源。有的学校根据国家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政策及时调整研究生招生策略,如中国科技大学确立了“基础学科以招收培养长周期硕博贯通的博士研究生为主,应用学科以招收培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为主”的总体招生思路,把吸引优秀生源的重点放在了接收外校推免生工作上[4]。对于复试而言,高校研究生管理部门在命题、考务、录取等环节不断规范化、科学化、透明化,完善制度建设。尤其在面试环节注重考察学生专业素养、创新能力和培养潜力,借鉴企业招聘经常运用的无领导小组讨论以及心理测试,对随意化的考核方式进行改革。
(二)开展课程再设计,优化课程内容
知识储备是研究生开展科研的基础,这就要求高校优化课程设置,使学生能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包括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人文知识、学科交叉知识等。首先,重视基础知识的课程设置。增加基础理论知识是进行思维训练和智力提高的有效途径,是进行相关研究和实践活动的基础。哈佛大学以及麻省理工学院等世界著名高校都提高了基础知识课程在整个课程中的比例,重视基础训练。其次,区别研究生课程和本科生课程。淘汰不实用的课程,及时组织专家教授结合该课程国内外发展现状编写教材,对专业知识进行深入剖析,以达到与本科课程相互衔接又不重复的目的。最后,拓宽知识宽度,组织跨学科学习。文科专业学生有意识的学习定量方法相关课程,理工科专业学生听取人文社科课程,如社会分析、历史文化、写作等,对传统的教学内容补充完善。
(三)提高课堂效率,转变教学方式
教学形式只有与教学内容的特点以及学生实际情况相契合时才能完成教学目标,达到提高学生听课效率,触类旁通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采取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的途径,谋求不同方式的优势互补。首先,重视发现式教学。研究生学习中,学生应处于绝对主体的地位,教师要充分调动其发现知识的内部动机,引导学生自行搜集资料、查找文献、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展示学习成果,培养他们主动建构知识的习惯。其次,运用研讨式教学。教师通过营造一个开放活泼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利用自身见解和现有资料发表看法,并进行充分的课堂讨论,多角度的发散思考,教师也要参与研讨,保证讨论的深度和广度。加强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体现学习的民主性,形成教学相长的境界。最后,改变课堂教学的评价机制。摈弃研究生课堂评价方式单一、走过场的现象,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估手段,侧重对学生课堂参与程度、课堂作用创新性以及创新思维的评价。
(四)赋予导师更多权利,提升导师队伍整体素质
要培养出高水平的研究生,导师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要遴选出年龄结构合理、专业基础知识过硬、科研水平较高,具有一定实践经验的优秀导师。借鉴美国著名研究型大学的“publish or perish”政策,建立导师的定期考核制度,提高导师的危机意识,实行优胜劣汰。其次,借鉴欧美等国经验,可实施集体指导、导师负责的制度,克服“学术门户”现象带来的弊端,使研究生跳出导师从事研究的狭隘领域,进行多维度的知识融合和创新。最后,建立导师定期与学生会面的制度。根据Chen[5]等的实证研究表明,导师指导与学生的创造力呈正相关。因此导师要深入了解自己的学生,根据他们的性格特征、学习阶段、认知风格给予恰当的指导,监督学生的科研活动,科研过程中耐心指导,使学生建立正确的理论思维和系统的科学研究方法。
(五)增加科研投入,完善科研条件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科研平台在高校开展科研、培养人才以及服务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首先,保证科研硬件条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关系到高校的学科建设,也关系到高校在学术界的地位,成为展示科研实力的重要窗口[6]。上海交通大学、南开大学、沈阳大学都积极进行实验室的建设,为培养学生的科研设计能力、动手能力、实验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创造了优越的实验室硬件条件。其次,加强与国外优秀大学的交流和合作,定期组织校与校之间的访学,便于研究生锻炼学术交流能力以及营造良好的内外部创新氛围。最后,建立与企业的联合培养制度。强化学生的理论基础,将所学的理论和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使研究生教育与科研实践和产业发展紧密结合[7]。
(六)强调教育服务意识,建立柔性管理制度
在研究生培养目标、培养规模、培养策略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研究生管理部门一定要树立科学化的管理意识。首先,切实做到在各个环节都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制度,有制度可依据,强化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树立为广大师生服务的意识。其次,建立有效地淘汰机制。实行“严进严出”的制度,重视中期考核,增强学生的学习压力和竞争意识,对考核中课程学习、科研写作等不合格的学生予以警示或淘汰。最后,建立激励机制。加大奖助金的投入,提高科研经费用于研究生科研津贴和培养经费的支出比例[8],完善评定标准,保证各项奖励制度的公平性,帮助家庭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激发研究生学习、科研、实践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在线.全国研究生招生数据调查报告[EB/OL].http://kaoyan.eol.cn/html/ky/2013yzsjbz/diaocha1.shtml, 2013-12-30.
[2]王孙愚,袁本涛,赵伟.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状况综合调研报告[J].中国高等教育,2007(9):32-35.
[3]徐中奇.为中国行政学长远发展[J].中国行政管理,2000(3):28.
[4]周文辉,李明磊.基于高校调查的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机制研究[J].教育研究,2013(3):59-65.
[5]Chen J K, Chen I S. Creative-oriented personality,creativity improvement, and innovation level enhancement[J]. Quality & Quantity, 2012, 46(5): 1-18.
[6]陆兵,李京京.我国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现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1):192-196.
[7]余学军,侯志峰,刘波.合作共治与协同创新——甘肃高校与科研院所、企业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探索与实践[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7):16-19.
[8]王仰麟,生玉海,黄俊平,等.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与研究生奖助体系的建设——以北京大学为例[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4):11-15.
(编辑:杨建肖)
收稿日期:2015-06-30
基金项目:四川省研究生教育改革创新项目:“面向创新驱动发展的商学类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编号:2014-JY-056)。
作者简介:熊文明(1991-)女,河南信阳人,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教育发展战略与管理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927(2016)01-0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