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林盘的文化传承与保护

2016-07-27 03:17张芳瑜
四川建筑 2016年2期
关键词:传承与保护

张芳瑜, 周 波

(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5)



川西林盘的文化传承与保护

张芳瑜, 周波

(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5)

【摘要】川西林盘作为川西农耕文明与巴蜀文化的典型代表,构成了川西平原独有的田园风光。随着城市化的加快,川西林盘的文化、建筑、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正被快速涌来的城市流所吞噬。文章分析了川西林盘消失的原因,并结合政府的规划措施提出如何在当前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的阶段,有效的保护和挽救独具特色的川西林盘。

【关键词】川西林盘;蜀文化;农耕文明;传承与保护

1川西林盘的概述

川西林盘,是指位于川西坝子(成都平原)上,在都江堰水利工程和长期的移民政策下所形成的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川西农耕环境地带。在几千年历史的延续之下,作为川西农耕文明的典型代表,川西林盘构成了川西平原独有的田园风光。广义上,川西林盘的范围是指位于四川盆地西部,北起江油,南至乐山市五通桥,包括北部的涪江冲积平原,中部的岷江、沱江冲积平原以及南部的青衣江、大渡河冲击平原在内的广大区域。而狭义范围的川西林盘仅是指以都江堰市和绵竹市等区县为边界的岷江、沱江冲积平原[1]。

2研究目的与意义

1979~2010年,四川省的城市化率由20.75%增长到了34.13%,目前全省正处于城市化进程高速增长,城市面积快速拓展的阶段[2]。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高速增长和城市面积的扩大,传统意义上的农村地区开始逐渐被纳入城区,成为城市向周围拓展的新建面积的一部分。在这样的城市发展过程中,主要分布于成都平原,具有川西农耕文明特色的林盘人居环境逐渐被这种城市化发展所侵占。随着城市不断向郊区、农村拓展,原始林盘地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规模萎缩,甚至被快速涌来的城市流所掩盖,直至消亡。 因此,如何在当前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的阶段,有效的保护和挽救独具特色的川西林盘,就成为了四川省城乡建设与发展所面临的一个重要理论与实际问题,这也将是城市规划学界的一次重要实践。

3林盘的构成

尽管各个地区的林盘规模不尽相同,但其空间模式却是大体相同的。林盘一般由宅、林、田3个内容所构成,主要是由传统农家院落加上周边的高大乔木、竹林、河流以及外围的耕地所构成(图1)。川西地区作为道教的发源地, 使得川西林盘在选址、布局和材料的运用等方面都深受道家“道法自然”的影响[3]。它很形象的反映了蜀西人民在生产、生活的过程中对大自然的适应,人们能够因地制宜进行农耕作业,能够有效和友好地利用周边的自然资源,这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也是川西上千年农耕文明的智慧结晶。它的景观特征、居住形式、以及蕴含其中的文化价值都是值得人们深入探讨的,这对于川西林盘文化内涵的维护、传统建筑的保护和重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对保护林盘的新型农村开发模式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图1  川西林盘布局(资料来源:网络图片)

4林盘的衰落

4.1生活方式的转变

随着城市化进程和现代农耕经济的飞速发展,现代集约化、规模化的农业生产导致林盘基本结构中的林和田发生较大变化。最为明显的就是林地结构由自然分布式向规则分布式的调整,农村住宅被拆院并建,田地被集中起来统一耕种,新型的农村社区取代了传统的林盘居住模式,人文因素、生活观念以及家庭结构等的变化也导致原有的林盘很难再满足新一代林盘居民的居住要求。很多原住民移居城镇或者年轻人去往城镇打工,这就导致大量 “老龄林盘”和“空心林盘”的出现。

4.2基础设施落后

由于原始的林盘地区居民们以自家的“小环境”分散居住,房屋几乎都是自行修建,因此建筑质量较差,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同时,原始林盘居住区的卫生环境差,生活垃圾基本都是露天堆积,生活污水也是随意排放。再者,由于是自给自足的农耕经济模式,和城市之间的联系相对较少, 因此一些公共基础设施如给排水、道路、通讯等也相对落后甚至缺失。

4.3对政策的误解

为了对土地进行集约化使用,实现传统农业向非农产业的转化,相关部门提出了新农村建设政策。但是一些人却误解了这一政策,他们盲目地进行拆村并建,使建筑文化和乡村文化出现了趋同现象,破坏了原有的乡村邻里格局和空间布局,忽略了原始林盘文化的传承和景观的保护。这些举措对川西林盘原始的聚落景观造成很大程度的破坏和冲击。如果没有认真贯彻好“新农村建设”的原则,处理好城乡建设、土地整合、项目开发与林盘保护之间的关系,林盘景观将面临衰亡甚至消失的危险。

4.4意识的淡薄

除了客观因素之外,人的主观意识也是十分重要的影响因素。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的意识显得越来越淡薄,甚至自己也在生活中不知不觉地对文化进行着破坏。同时,社会对于传统文化保护的宣传不到位,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就在一代一代人的成长中不断的淡去。

5林盘的保护

为了能有效保护原有的林盘风貌和林盘资源,保留传统川西林盘的文化不被城市化潮流所淹没,成都市以城乡统筹发展改革为政策指导,结合新时期林盘保护开发的功能特征,推行以“保护特色,维持林盘原有形态”为核心的川西林盘保护性建设规划项目,整体大致分为新型聚居林盘和非聚居林盘两大类。目前已经被列入成都市川西林盘保护规划的共有 2 100 个聚居林盘保护点和 2 885 个非聚居生态林盘保护点[4]。

规划中首先提出要保护林盘的完整形态,必须保证原始林盘地区所处的地形地貌和生活环境等信息的真实性,即要保持林盘周围的原有农田的作物以及原有农田的大小等。其次是要保护林盘的生态环境,林盘生态环境中的小规模林地,对于成都平原地区保持生态系统良性循环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林地是林盘保护的基本内容,对于有的已经遭受到破坏的林地,可以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进行播种补救。除此之外,还要保护林盘的传统川西民居建筑,这是林盘保护的核心,没有了原始的川西民居,林盘也就失去了灵魂。因此,对于保存完好的民居必须精心保护,而对于遭到破坏的民居建筑要进行有效的重建,以便更完好地传承川西林盘的历史文化。

5.1新型聚居林盘

这种林盘模式距离农村新型社区和城镇都比较远,居住对象主要是土地整治、土草房改造和距离新型社区较远的集中安置户。这类林盘依托原有林盘,按规划新建设而成。应吸取传统林盘的经验,注重环境景观形态的培育,既要满足现代人居的功能要求,也可兼顾乡村旅游业的开发(即发展农家旅游型林盘)。

为了将林盘保护与农村灾后住房重建以及成都市新型农村建设做到有机结合,成都市政府决定对聚居林盘保护点实行针对生态、业态、景观形态和居住生活形态的完整性保护计划,即在保护点内对那些以木质穿斗结构、小青瓦坡屋顶、三合或 L形布局为特征的传统川西农家院落和祠堂、庙宇建筑等采取通过维修加固的方式进行保护,而对于那些不协调的建筑则按照传统的川西农居风貌进行有效的整治。在确保其原有风貌的同时,全面改善川西林盘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配套水平,将城镇、新型农村社区的电力系统延伸到林盘聚居保护点[4],建设自来水供水管道,普及电话、宽带网络等通讯设施,科学有效地利用沼气或罐装液化气等清洁燃料,减少木材的燃烧,设立垃圾回收站,改善或修建道路以方便人们出行。等到发展成熟,依托农业生产,充分利用环境和交通优势,发展乡村旅店和农家乐餐饮服务,既满足当地群众生产生活需要,又为城市人口提供生活品和观光旅游、休闲度假的场所。但是这样的乡村旅店和农家旅游必须要满足林盘保护性建设的需要,才能使这些聚居型林盘逐渐发展成为与生产方式和产业形态相适应的、适合人居的、生态环境优美的、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新型农村聚居点。

5.2非聚居型林盘

为了更好的保护和延续川西林盘的文化传统和景观特色,目前已经被列入成都市川西林盘保护规划的有2 885个非居住型生态林盘保护点。对于这些非居住生态林盘保护点,政府规定将不再有居民,原有的建筑和院子通过土地整理的方式进行拆除后恢复为农林用地,从而实现对景观形态和环境形态的整体保护[4]。对于林盘周围的河流渠道、地形地貌等环境要素要尽可能的保持原来的样貌。这里的非聚居型林盘的大致包括农耕型林盘、特殊产业型林盘和生态型林盘。

6结束语

不管是对聚居型林盘还是非聚居林盘的保护,都要进行有效的统筹规划,从有利于林盘资源保护和文化保护的角度出发。首先要做好基础调研,然后做出相应的规划,确定林盘的最佳保护模式,大力推进林盘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的建设,做好传统民居和林盘环境的保护和重建工作,使川西林盘的文化能真正的流传下去而不被丢失。

参考文献

[1]段鹏,刘天厚.蜀文化之生态家园——林盘[M].成都:四川科技出版社,2004.

[2]四川省统计局.四川统计年鉴2011版[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3]姜涛,苏雪杨,陈其兵, 等.川西林盘的生存智慧及其现代启示[C]//S14生态景观规划营建与城市设计.第九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2014.

[4]袁弘.结合农村灾后住房重建,我市将强力开展川西林盘的保护与利用5000川西林盘成为保护点[J/OL].http://www.cdrb.com.cn/html/2008-10/06/content_274088.htm,2008-10-06.

[作者简介]张芳瑜(1991~),女,硕士研究生。

[通讯作者]周波(1964~),男,博士,教授,研究方向: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城市规划与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2.29

【文献标志码】A

[定稿日期]2015-11-09

猜你喜欢
传承与保护
城镇化进程中传统村落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从吴文化视角看昆曲传承
走近西安鼓乐
河北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传承与保护的研究
贵州黔东南侗族大歌传承与发展新探
文化体制改革背景下高安采茶戏传承与保护研究
关于扬州口头文学调查问卷结果的分析
论高安道情传承与保护策略
初探河南新乡锣鼓乐“小咚鼓”
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现状、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