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镜铮
(广州市花都区教师进修学校,广东 广州 510800)
理论与方法探索
立德树人:“健康第一”体育思想的实施方向
黄镜铮
(广州市花都区教师进修学校,广东 广州 510800)
从“健康第一”思想提出的背景及其本质含义中解读到,“健康第一”是当前我国最为先进并且居于指导地位的学校体育思想。但在落实过程中,由于对“健康第一”思想认识不深刻、理解有误区、落实不到位,常常使学校体育工作陷入被动局面。新时期必须明确地以“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指引,完善“健康第一”思想的内涵,明确“健康第一”思想的实施方向,拓宽“健康第一”思想的实施途径,调动各方力量,优化配置各种资源,推动学校体育工作的深入开展。
健康第一;立德树人;学校体育;体育思想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为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新思路,为学校体育的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当前我国学校体育在“健康第一”思想指导下深入推进改革,体育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手段都发生着积极的转变,体育课堂上师生交往活动频繁,不再是过去那种固守窠臼、枯燥乏味、气氛沉闷的教学组织形式,而是一种灵活多样、生动活泼、创新有趣的开放式体育课堂教学新形态,学生体育参与的积极性明显提高,更多学生体验到体育学习的快乐,其学习态度和行为发生明显改进。新时期党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摆在学校体育工作的面前,更加突出了育人为本,追求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主体思路,强调了学校体育“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价值。为了更好地贯彻“立德树人”教育根本理念,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有必要深入认识“健康第一”学校体育思想与“立德树人”的密切联系,并寓“健康第一”体育思想于“立德树人”的过程中,使“健康第一”体育思想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相契合,为新时期学校体育思想的实施擘画新的动向。
1.1 “健康第一”思想的提出
建国初期,毛泽东主席针对我国各级各类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基础十分薄弱,学生健康状况严重不良现象,先后2次写信给时任教育部长马叙伦,强调“要各校注意健康第一、学习第二。”要求把健康提到重要位置,培养出“身体好、学习好、将来工作好”的共产主义人才。然而,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早已使教育失去寓教于乐的性质,成为一种寓教于利的工具。教育应有的培养人之成为人的本质被扭曲,其结果是学生脆弱的心理素质和令人担忧的身体素质摆在面前。
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1999年6月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这一决定明确了“健康第一”思想在我国学校体育教育中的指导地位,为我国学校体育改革指明了新的努力方向。
1.2 “健康第一”思想的本质
“健康第一”思想源于对“健康”内涵的准确把握和深入理解,它扬弃了单纯生物观念的学校体育思想,追求人的身体、心理、社会适应的完美臻合状态。“健康第一”思想的根本思路是以学校体育为突破口,以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为基础,促使学校体育以“育体”为主的模式向“育人”为目标的模式转变,是新时期最为先进并且居于指导地位的学校体育思想。
“健康第一”成为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目的是让学校、教育部门更加关注学生的健康,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把学生的身心健康放在第一位。这一根本理念,既符合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又符合人的基本生存权和现代社会的需求;既符合未来学校体育发展的需要,又符合终身体育发展的需要。在意识形态层面上,是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在教育领域的体现,是人权思想、人道主义精神和未成年人保护原则的具体体现;在操作层面上,它是学校体育对“素质教育”的最重要的应答。
在“健康第一”指导思想落实的过程中,学校体育以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为任务,试图建立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核心的体育课程体系,努力改变体育课程内容过分强调学科体系、脱离社会发展以及学生实际的状况。这些努力虽然初见成效,但当前学校体育依然存在只关注运动技能的传授,不关注学生运动能力的发展;只关心学生运动成绩,不关心学生运动情感的培养;只注重整齐划一的授课标准,却忽视了学生个体差异的运动需求等问题,“健康第一”思想认识不深刻、理解有误区、落实不到位,使学校体育工作陷入茫然。问题主要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投稿日期:2015-12-23
2.1 实施途径太狭窄
2.1.1 把体育课堂错误当做落实“健康第一”思想的唯一载体 体育课堂教学是落实“健康第一”思想的主要载体,但并非是唯一途径,片面拔高体育课堂教学的地位和作用,将体育课堂当作实现学生健康的唯一途径,试图通过几节体育课就能使学生的健康水平得到提高的想法,是一种虚妄的想法,明显犯下极端功利主义错误,该做法既不现实也不可能实现。
2.1.2 把学校体育错误看作落实“健康第一”的唯一渠道 “健康第一”思想的落实需要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整体协作,共同努力,培养社会需要的“全人”。而将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责任由学校体育一肩独扛,必然加重学校体育的负担,使学校教育不能形成增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合力,很难保证“健康第一”思想落实到位。
2.1.3 误把落实“健康第一”看作某学段的行为 21世纪初,在“健康第一”思想的指导下,大、中小学纷纷进行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因此有人认为中小学是落实“健康第一”思想的主阵地。其实,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作为培养基础教育体育教师的机构,更应该承担落实“健康第一”思想的责任,只有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大学学习阶段尽早实现了“学生—教师”的角色转换,领悟了“健康第一”思想的精髓,才更有助于中小学学段“健康第一”思想的全面而深入的落实。
2.2 认识层面存在误区
2.2.1 误区一:把“健康”等同于“强壮体魄” “健康第一”思想是想把学校体育活动作为强身健体的手段,把体育融入生活、丰富生活、组成生活的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从而通过实施体育活动,使人的体质得到增强,情感得到丰富,精神获得愉悦,社会适应能力得到提高。它从尊重人的角度出发,对人身心发展倍加重视。在现代意义的学校体育中,“强壮体魄”已不是健康的惟一标准,狭隘的把健康仅仅理解为身体方面的良好状态,把健康等同于优良体质而忽视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健康,抹杀、弱化、忽视学校体育健身强体之外的功能,都是对三维健康观的了解不全面,对学校体育生物功能的盲目扩大化。如果简单地仅把“健康第一”思想与学校体育的生物功能划为一体,把学校体育教学仅仅停留在对学生生物性改造上,既不利于发挥学校体育的多元功能,也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更不利于“健康第一”思想达到育身心全面发展的人的终极目的。
2.2.2 误区二:尊崇“健康第一”而忽略运动技术学习 “健康第一”思想强调学生身、心、群的协调发展,并不是要忽视或者排斥运动技术、技能的教学。在“健康第一”思想指导下进行的学校体育课程改革,明确规定了学校体育课程的性质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增进学生的健康为主要目的,并专门设有“运动技能”学习领域。在这一学习领域中,提出了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内容框架。殊不知运动技能是一种身体认知,运动技术、技能的学习必须通过身体感官或理性的知觉而获得,这种体验型知识的获得既与情感体验结伴而行,更离不开身体的参与。因此,身心群的发展与运动技术、技能的学习紧密相连,也就是说“健康第一”以运动技术、技能为载体,那种尊崇“健康第一”而忽略运动技术、技能的做法完全曲解了体育课程的性质,是一种异化体育课程的行为,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
3.1 “立德树人”完善“健康第一”思想的内涵
“立德树人”把培养人、发展人作为根本目的,作为核心理念;把通过“立德树人”,让学生成人成才,作为根本和途径,“立德树人”的根本价值取向是非常鲜明的。“健康第一”思想虽然与“立德树人”的价值取向一致,但仍然缺少“立德树人”的精髓——育人先育德。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立德树人”,一方面,强调了“德”在人的德、智、体、美诸种素质中的核心地位和德育在学校各项工作中的首要地位;另一方面,“立德树人”强调“立德”是“树人”的一种方式,树人需要立德,立德才能树人。“立德树人”理念高瞻远瞩,完全涵盖了“健康第一”思想的内涵与外延,为学校体育的发展指明方向。新时期的学校体育应该把培育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包括良好的体育道德品质放在重要的地位,这是学校体育完成“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根本任务时必须面对的问题。因此,学校体育的德育功能仍然需要进一步挖掘,用“立德树人”的根本理念丰富和发展“健康第一”思想的内涵,助力“健康第一”思想更加有效地指导当前的学校体育工作。
3.2 “立德树人”指明“健康第一”思想的实施方向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它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抓住了教育问题的本质,回答了 “怎样培养人”这一深层次的问题,为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教育工作指明了正确方向,并且提出了更高要求。贯彻“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学校体育必须有所担当,横向联系德育、智育、美育以及劳动技术教育,主动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将“健康第一”思想主动汇入“立德树人”指引的方向中,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身心健全”“体魄强健”“情感发展”作为评价学校体育工作质量的标准,营造更为良好的学校体育工作环境和机制,探索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体育素养迅速提高的科学、合理、多样化举措,高度重视学校体育工作,坚决杜绝学校体育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保证“健康第一”思想落实到位,努力配合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3.3 “立德树人”拓宽“健康第一”思想的实施途径
“立德树人”重在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它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调动校内外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形成合力,整合内部各种资源,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优势。“立德树人”任务执行的过程为“健康第一”思想的落实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加强大中小学学段统筹、加强德智体美劳多学科统筹、加强各个育人环节统筹、加强社会力量统筹、加强各种教育资源统筹,在各项工作统筹的过程中,调动各方力量,优化配置各种资源,拓展“健康第一”思想落实的途径,更好地避免出现学校体育在培育“身心全面发展的人”的过程中“单兵作战”的尴尬局面。
针对当前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下滑的现状,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落实“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健康第一”思想的落实必须明确地以“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指引,加强各个学段、各门学科、育人环节、社会力量、教育资源的统筹与协调,努力纠正“健康第一”思想实施途径狭窄、认识不深刻、理解有误区、落实不到位等现实偏错,全面推动学校体育跨入新的阶段。
[ 1 ] 宋杰.健康第一:学校体育的指导思想还是核心理念[ 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6,22(2):103-105.
[ 2 ] 梁立启.中学体育课程改革对体育教育专业教学影响的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8.
[ 3 ] 梁立启,邓星华.国外学校体育思想的传入及其对我国当代学校体育发展的启示[ J ].体育学刊,2013,20(5):12-16.
[ 4 ] 周俊平.“健康第一”与学校体育[ J ].体育学刊,2002(2):86-89.
[ 5 ] 骆郁廷,郭莉.“立德树人”的实现路径及有效机制[ J ].思想教育研究,2013(7):45-49.
G807.0
A
1674-151X(2016)01-074-03
黄镜铮(1971 ~),讲师,本科。研究方向:体育教育。
10.3969/j.issn.1674-151x.2016.01.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