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生物教学中如何利用校本资源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2016-07-16 15:27李永桃
人间 2016年20期
关键词:生物教学科学素养中学生

李永桃

(南宁市第四十三中学,广西 南宁 530000)



浅谈在生物教学中如何利用校本资源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李永桃

(南宁市第四十三中学,广西 南宁 530000)

摘要: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有效地利用和挖掘校本资源,开展科技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实践证明,从多种途径、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开发和利用校本教育资源,有效地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和发展。本文通过五个方面来论述如何使校本资源成为有利的科学教育资源,使校本资源更好地服务于科学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关键词:生物教学;校本资源;中学生;科学素养

在当前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知识激增的时代,面向竞争、面向未来,国家提出了“科教兴国”的口号,因而教育应该着力培养具有良好科学素质的创造型人才。科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其本质是探索未知,创造发明,让学生获得探索的精神和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素养,让学生学科学、懂科学、用科学、做科学,实践科学。作为一个生物教师,应该有责任、有义务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和科学精神,培养建设21世纪科技创新型人才。本人在生物教学实践过程中,总结了一些经验与教训,下面谈谈如何因地制宜,利用校本资源来提高学生科技素养。

一、建立生物教学的“两块基地”

“两块基地”是指绿化基地和校内科技实践基地。绿化基地主要是利用学校原有的绿化作物,通过学生亲自查找资料,自己制作标牌,标明“名称、原产地、生活习性”等,促进学生主动关注花草树木,关注绿色生命。校内科技实践基地有效利用了学校空地,通过学生的辛勤耕作,不仅体会到了丰收的喜悦,而且为科学课堂教学提供了实验素材,也尝试到了科学研究的价值。比如,科技实践基地为学生参加广西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提供了试验的场所。一个学生想做“虎尾兰吸收甲醛实验”,他就在科技实践基地里种了100多棵的虎尾兰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实验。另外一个学生想探究肥皂和烟头的浸出液对蔬菜蚜虫的药理作用,也在科技实践基地种植了芥菜、小青菜和胭脂花等植物进行实验。经过学生的努力探究,“虎尾兰吸收甲醛实验”获得了广西青少年创新大赛二等奖,“探究肥皂和烟头的浸出液对蔬菜蚜虫的药理作用”则获得了南宁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样吸引了更多的学生参与科技实践活动上来,更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二块基地”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把科学知识延伸到了课外,使学生能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自觉开展科学探究,从而增强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利用好“三室”来促进生物科的教学

“三室”指科技宣传室、学生科技作品制作室和科技作品陈列展览室。在教学活动之余,我喜欢观看一些有关自然科学的科教片,以此增加自己的知识面。“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得有一桶水”。我平时多留意跟生物科学有关联的电视节目、杂志等。比如中央电视台的第十频道科教频道,有很多介绍自然科学的片子,很值得一看。还有BBC的《美丽的中国》《自然大世界》都跟生物课联系紧密,我就下载下来,在科技宣传室用大屏幕放给学生看。另外,还有学生科技作品制作室,购置了一些实验器材,给学生做一些小发明、小创造。科技作品展览室则专门展览学生的科技作品。

三、创建好“四廊”来丰富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四廊”指科学知识学习廊、科学发展信息廊、科学名人介绍廊、本地科技成果展示廊。我校共有36个班级,实行轮流制,一周更新一次 “四廊”,也就是一个班级负责一周的宣传板报,这样既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又丰富了“四廊”的内容,形式多样,特别吸引同学们驻足凝视、叹为观止,构成了校园内独具魅力的亮丽风景线。

四、生物课与其他科目的有机结合

生物课与化学、数学等科目有密切联系。所以,在上生物课的时候,我常常劝诫学生,一定要全面发展,不能偏科。比如,在上遗传学的内容的时候,有时用到数学概率的知识,这个时候数学功底好的同学学起来就轻松自如。“生化不分家”生物课与化学课联系更紧密,比如,高一生物第一章就是讲生物的物质基础,这个内容与化学衔接紧密,所以,我就让学生用学化学的方法来学这个内容,学生用这个方法很容易就掌握了比较难记忆的内容。又如,我让学生利用西红柿、柠檬等水果制作水果电池,这个小实验涉及了物理、化学、生物三个科目的知识,学生兴趣浓厚,不仅掌握了知识,还培养了动手操作能力。这样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也推动了其他科目教学的开展。

五、校本资源与校外资源有机结合

实践证明,许多科学研究只局限在教室里是收效甚微的,我们完全可以让学生走出教室,让校本资源与校外资源有机结合,从而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科学学习要以整个社会生活作为大背景,正如陶先生所说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社会生活是学生学习科学的大课堂,参观动物园、植物园、博物馆和科技馆,参加科技夏令营等,能开拓学生视野,极大地丰富他们的科学知识[1]。同时,广阔的校外社会生活让学生和某些科学知识来源于社会实践,又回归运用于社会生活,这是学生提高科学技能和学习科学概念的重要渠道。我校是市属的一所郊区高中,学生学习生物课应比城市学生有优势。比如实习课题“用当地某种生物做有性杂交实验”,学校周边的资源就为学生提供了实习的基地。我们学校的周边就种了很多玉米,用玉米来做杂交试验是轻而易举的事情,而且方便学生观察记录,学生掌握起来直观易懂。在学“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这一内容时,我就让学生观察蒲庙镇被洪水淹过的农作物,让他们提出解决的办法,这样既掌握了课堂知识,又可以学以致用。总之,校本资源与校外资源的有机结合,让学生能学以致用,确立学生的科学概念,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学习要以整个社会生活作为大背景,也就为学生提供了“教学做合一”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和某些科学知识来源于社会实践,又回归运用于社会生活,这是学生提高科学技能和学习科学概念的重要渠道[2]。

在全面实施课程改革的今天,校本资源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库,作为现代教师,应该在教育教学中不断丰富自己的科学素养,从多种途径、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开发和利用校本资源,有效地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和发展。

参考文献:

[1]佛山市南海区狮山第一小学.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南海信息教育网http://www.nhedu.net.

[2]曹瑞珍.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7-0234-01

猜你喜欢
生物教学科学素养中学生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1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如何培养学生真实记录的科学素养
践行美好教育 培养科学素养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关注实验数据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从渗透人文素养的角度论新课改背景下的生物教学
对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反思
综合实践活动与生物科学素养培养整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