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占霞
摘要: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认知特点,结合教学实践,运用各种合理的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合作、探究、创新能力,才能提高初中生物的有效教学。
关键词:新课程 初中生物 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5-0225-02
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发展最为迅速的科学之一。初中生物新课程注重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更加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更强调学生的主体意识,并增加实践环节。期望使每一个学生通过学习生物,能够对生物学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够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更好的发展;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生命,学生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能自主地解决问题。提升教师的有效教学,促进学生积极有效地学习,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已成为新课程的重要方向。由此,探讨和研究新课程下有效教学就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生物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研究生物体的生命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其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同时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具有广泛的应用性和不断的创新性。要想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符合生物科学的特点。
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每一节课所处的具体情况和后面的过程都不相同,每一节课都是唯一的、丰富而具体的综合。在教学中把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力求通过实验,把学生这一主体充分激活,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潜能,使他们感到自己是知识的发现者、探索者、研究者。有效教学既是一种技术或策略,同时有效教学也是一种理念,它要求每个教师超越一般的、共同的技术,不断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积极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变传统的被动接受式学习为新理念指导下的主动探究式学习。应该从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需求和知识储备等入手,充分利用教材,广泛开发多种学习资源,创设各种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体验与感悟中获得新知,从而使教学更加有效。
1.创设和谐的教学情景,树立服务意识
教师在课堂中要树立服务意识,做到把"玩"的权利还给学生,把"做"的任务派给学生,把"说"的机会让给学生,把"创"的机会留给学生。从而将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推向自主探索获得知识的舞台,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学要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定目标,并根据目标进行预习、尝试、操作、探索、归纳等,努力做到:凡是学生能自己学会的,教师不教;凡是学生自己能去做的,教师不替代;凡是学生自己能讲的,教师不暗示等等。
1.1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探索欲望。学生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创设问题情景,引起学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的思维在问题思考与探索中得到促进和发展的过程。因此如何创设问题情景,就成为这一学习方式能否有效的前提条件。
1.2更新课堂教学观念,渗透创新意识。课堂教学应以创新要求为归宿,创新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创新课堂构成的要素是探究性、引导性、发现性、归纳性等有机的结合。这就要求教师在实践中创造性地运用现代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将多种教学方法进行优化组合,吸收由教育科学所提供的知识,实现教学方法的创新,用"创造性地教"为学生"创造性地学"创设环境和条件。要做到上述要求,教师本身应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即教师对每个问题的提出及教学过程都必须是再现式思维和创新性思维有机地结合的典范。教师要尽可能把教学过程设计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创造型模式,从而使学生自行获取和运用知识,享受创造成功的快乐。在生物教学中,很多内容都可以开展启发式、讨论式教学。
2.课题导入生活化,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有效教学
诱发学生产生与学习内容、学习活动本身相联系的直接学习兴趣,使学生从新课伊始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是至关重要的。古人云:"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陶行知先生曾提出"生活即教育"。学生带着疑问进入学习状态,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使教学能顺利进行。用实例解释词语的含义,把生物还原到生活中,引导学生立足实际,探索知识,解决问题,激发聋生学习兴趣。
3.积极开展实验教学,提高有效教学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发现学生最爱上的课就是实验课。生物实验教学对于学生掌握知识、形成学习能力也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实验课可以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学习,学生之间的生生互动学习。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让他们乐意、愿意、积极一起动手实践,在实践中获得知识,培养观察力,操作能力,与他人合作的意识等,而学生在实验课中通过比较、探究、分析试验结果,可以培养聋生的分析解决问题和逻辑思维能力。这是其他教学方法所无法比拟的。
4.多媒体教学,拓展思维,提高有效教学
在教学中,教师应针对学生的记忆特点和思维特点,采取多媒体教学。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中,通过动画、图形、短片等的演示,加上教师深入浅出的讲解,学生会在不知不觉中学到知识。如在讲解昆虫"变态发育"时,由于青海地区不养蚕,学生头脑中没有蚕的表象,更谈不上对蚕的发育过程的形象直观的认识。通过教材文字及图片很难理解这一过程,将蚕的发育过程中卵、幼虫、蛹、成虫以图片的形式出现,让学生认识不同时期蚕的不同形态,而将变态发育的过程制作成教学短片,利用多媒体展示给学生,通过形象直观的短片,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蚕的变态发育过程。对于学生来讲,多媒体辅助教学,将课本中的枯燥、单一、乏味、抽象的生物知识转化为形象直观的知识,逐步积累丰富的感性认识,进而促进其思维的发展。
5.优化反馈练习,提高有效教学
反馈练习对于学生来讲是必不可少的。在反馈练习中要强化教学重点内容,同时教师要开动脑筋,在方式方法上有所创新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活学活用,把知识牢固储存在学生头脑中。
6.模拟场景,促进体验和感悟
科学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是比较抽象枯燥的,怎样化枯燥为活跃,化抽象为具象,在初中生物课堂中进行场景模拟教学,这样可以使学生与文本及学习对象进行零距离的亲密接触,甚至可以身临其境,全身心融入,将自己化为学习对象,真实体验学习对象的生活、生理活动,切身感悟生命的美丽、脆弱和顽强。枯燥的学术语言被赋予了情感,使学生能正确看待人类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和地位以及生命的价值。场景模拟可以设置为辩论会、小品表演等形式,如在教学《关注生物圈——环境在恶化》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有更深的体验与感悟,笔者精心设置了一场辩论会活动,正方观点:人类是环境的破坏者;反方观点:人类是环境的保护者,学生有很高的热情,并作了非常充分的准备,查阅了广泛的资料,在课堂辩论中对保护环境命题有了深层次的认识。
7.开展小组合作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新课程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合作能力,因此,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之间的合作协调能力,在初中生物课堂上,教师可以开展小组合作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首先,开展小组合作教学,就要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分组,教师可以按照学生的生物成绩来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小组分组,比如,生物成绩较高的学生应该和生物成绩较差的学生在同一个小组,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生物水平较低的学生对于生物的学习,因为在完成小组作业时,他们可以向生物水平较高的学生进行请教,从而更好地提高他们的生物学习效率。还有生物水平较高的学生由于在小组的合作学习中没有相应的指导老师,那么为了小组作业的顺利完成,就会更好地激励他们去学习更多的生物知识,从而更好地锻炼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的生物水平。在完成小组分组后,教师就要对各个小组进行分工安排,每个小组可以按照自己小组成员的选择情况来进行分工,分工不但具有自愿性质,也具有强性性质,小组成员可以自愿选择自己的分工角色,但是小组成员都必须要选择其中的一个分工角色,不能拒绝,所以说小组分工合作,既具有自愿性质也具有强性性质。为了更好地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布置小组作业时,教师所布置的作业难度不能过低,但是也不能过高,比如,在学习完植物的生长过程后,教师就可以布置这样的学习任务:将植物的生长过程完整地描述出来,从种子时期开始,到结果实,结种子结束,为了更好地展示植物的生长过程中,学生可以配上相应的生长图。
通过布置这样的学习任务,既可以提高学生对于植物生长过程中的总结学习,也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学中,为了更好地贯彻新课程理念,教师就可以开展小组合作教学的方式。
8.做好对学生的指导工作
学生是课堂上的主体,生物教师在课堂上就应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发挥自己的指导作用。例如,在完成课前预习作业时,教师就可以给不同学生不同的指导工作,从而使得自己的指导更加的具有针对性,在开展小组合作教学时,教师应该充分地发挥出自己的指导作用,对学生的分工进行相应的指导,比如指导每个小组应该具有的分工角色,从而更好地确保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所以,教师应该做好对学生的指导工作。
新课程理念更加的注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故此,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生物水平,在初中生物课堂上,教师应该加强有效教学理念的应用。
总之,初中生物学习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实践的过程,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认知特点,结合教学实践,运用各种合理的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合作、探究、创新能力,才能提高初中生物的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贺艺,浅议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有效教学策略[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