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文忠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其对人们的语文水平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高考制度的改革,加大了语文在高考中的比重,因此学好高中语文课程对高中生来说至关重要。本文主要从突出人文性,弱化工具性;增强创造性,减少灌输性;加强鉴赏性,减少说教性;重视规范性四个方面谈了笔者对于提高高中语文教学效果的一些看法,以抛砖引玉。
一、突出人文性,弱化工具性
高中语文作为高中最重要的科目之一,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在语文的学习中都把它当作获取高分的工具,但事实上这与高中语文的教学目的相距甚远。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和高中制度改革的背景下,语文教学应该回到最初的目的,即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培养学生的人文主义精神。高中语文中所要学习的语文内容,大多具有非常强的人文色彩,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去体会,去感悟其中蕴含的情感,进而升华、内化为自己的情感认知。高中语文教学不能仅仅把考试要点教给学生,更重要的是要注重对学生人文主义精神的培养,这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影响着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
二、增强创造性,减少灌输性
语文是非常具有活力的学科,高中语文更是如此。高中语文课本选取了非常多的经典文学作品,这些文学作品都展现着作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语文教学离不开文学作品,同样,文学发展也离不开语文基础学习能力的培养。高中语文的学习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创作能力,不能简单地进行语文知识的灌输,也不是为了能拿考试高分简单地对文学常识的死记硬背;而是要尝试去挖掘、激发学生的创作潜能,让学生不只是热爱文学作品,更要有对文学作品进行创作的欲望和热情。语文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主动创作,让学生尽情地展现自己的创作能力。
在写作教学中,如果教师只是囿于考试范围内的写作训练,就大大局限了学生真正的写作能力、创作能力。除了议论文等的写作教学外,高中语文教师也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真正的文学创作,从而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和创作思维,为我国未来的文化事业、文学事业的发展培养人才。
三、加强鉴赏性,减少说教性
高中语文中有很多诗歌、散文类体裁的文章,这类体裁的作品,学生比较难体会和把握住其中的情感内涵,甚至有很多语文教师本身在没有充分准备好教案的情况下也很难把握住诗歌、散文的内涵。也正由于诗歌、散文类教学难度比较大,不少教师会选择简单的说教式的教学,只是照着诗歌、散文的教学要点进行简单的、部分的、局限的讲解。比如教学诗歌时,介绍了诗歌创作的背景和作者人生经历后,再讲解一些经典诗句的分析就结束了。这种教学对学生学习诗歌起不到很大的作用,教师简单的说教式讲解,学生从中学习到的也只是一些肤浅的东西,而学不到诗歌的精髓、内涵。
对高中语文的诗歌、散文教学的不重视,必须加以改善。诗歌、散文特有的浓缩、含蓄的特点是极具品读价值的。诗歌、散文中所包含的作者情感不仅含蓄而且非常丰富,同时一些诗歌、散文还具有意境优美的特性,非常具有鉴赏价值。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这一类体裁的作品时,要更多地带领学生进行鉴赏、赏析,让学生去深刻体会诗歌散文中所饱含的情感和意境,培养学生感知美、感知意境的能力,这对学生后期诗歌散文的阅读理解能力会有很大的帮助和提升。
四、重视规范性
随着网络文化的飞速发展,网络用语也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频繁出现和使用。网络语言由于非常贴合日常生活,且表达非常简洁,深受学生的喜爱。现在的学生也非常喜欢使用这种网络语言,但是,非常多的网络语言却存在语言不规范和使用不规范的情况。这会对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很多学生甚至在写作时也使用这类不规范的语言,比如“我也是醉了”等,类似的网络语言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影响是消极的,因为这类语言表达出来的内容和情绪非常空洞苍白,没有具体实际的情感内涵。如果学生长期使用这种不规范的语言表达方式,他们将无法准确表达内心情感。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必须时刻提醒学生不使用此类不规范的语言,而是要多使用规范的汉字和符合汉语规则的语言进行表达。规范使用汉字和汉语表达方式,及时地对学生语言能力进行培养,更是对汉字和汉语的一种保护。
参考文献:
[1]黄志国.论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2.
[2]郭伟普.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5,(2).
(作者单位:甘肃省敦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