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晓萍
在过去的一年中,关于师生关系的报道有些沉重:“乌龟门”“蛙跳门”、邵东连环弑师案、各地出现的幼儿园老师针扎幼童,等等。本应浓浓的师生情谊,却不时闪现着暴力的身影,严重损害了教师形象,冲击着社会、家庭与学校之间的信任大坝。
在这些冲突中,施暴者有教师,有中小学生,还有家长;起因各不相同,催交作业、劝学、迟到、抢劫、课堂管理等,一些看似合情合理的日常小事,都成了引发极端事件的导火线。
中小学师生关系整体平静,但隐存的冷漠化、紧张化、功利化等倾向不容忽视
有人说,我国幅员辽阔,学校众多,师生人数众多,这些极端事件都属个例,不必过分担忧。
然而,防微杜渐,忧在未萌。我们要看到师生冲突背后隐藏的教育生态问题。
一些教育学者和地方教育局的数据调查为此提供了佐证。十余年间,不同地域开展了中小学师生关系调查,调查结果为师生关系敲响了警钟。以江苏省淮安市和湖北省武汉市两地的两项调查为例。
在2012年,江苏淮安在3000多名城乡中小学开展的调查显示,当问及老师是否爱学生时,只有9%的学生和17%的家长表示能感受到老师的爱;当老师被问及“如何看待现在的学生”时,有31%的教师对学生持积极或辩证的评价,41%的教师持消极负面评价,28%的说不清或不想评价。其中,47%的教师对学生表现出明显的反感甚至愤怒。师生关系冷漠化程度,小学好于初中,初中优于高中,农村好于城区,一般学校优于重点学校。
武汉市教育局、武汉市教科院联合调查组的调查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这一现实:57.1%的中学生认为,老师有过伤害自己的自尊,让你感到厌恶、反感、难堪的情况;认为自己与教师关系融洽的只有26.2%;需要帮助时,首先想到老师的只占6.1%;42.5%的中学生认为“学习成绩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师生关系融洽”。
是的,中小学师生关系整体上平静,但隐存的冷漠化、紧张化、功利化等傾向却不容忽视。集中表现在:师生心理距离较远,教师工作作风简单、武断,过于重视智育,教育合力渠道不畅,物质利益维系师生关系的不正常现象日趋突出。
尊师爱生,在我国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基础。何以至此?
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科技进步带来了物质繁荣,人们对科技和物质的极度崇拜也给教育蒙上了一层功利色彩,工具主义大行其道,学生被视为教师生存的工具。部分教师工作热情衰退,责任感淡化,使本该纯洁的师生关系变得功利化。
另一方面,多项研究显示年段越高,整体的师生关系越疏远。
年级升高,课程分化、增多、加深。对教师来说,分工变细,工作职能单一化,除班主任外,多数学科教师只在单科教学中与学生相遇,师生交流渠道狭隘、单一。
课业要求越来越高,给学生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作为成长中的人,学生容易情绪化,往往根据个人的主观判断和情绪体验来决定对待老师的态度。心理压力最终转化为对教师的不理解和对立情绪,跟教师对着干,甚至采取出走、自杀、弑师等方式宣泄不满。
好的师生关系,与提高教育质量高度正相关
有人说,好的教育,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好的师生关系。也有人说,教育的全部意蕴包含在师生关系中。
他们共同要表达的是:好的师生关系,与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提高质量是高度正相关的。
对此,开中国民间自由教育先河的孔子就曾总结:“亲其师,信其道;尊其师,奉其教;敬其师,效其行。”
两千五百多年过去了,这个论断依然与今天的现实教育生活有着强烈的共鸣。几乎每个受教育者都有过“喜欢哪位老师,哪门功课就学得好”的体验:喜欢哪位老师,会对这个老师的课堂有所期待,会带着积极情绪去融入,这为学习创造了最佳心理环境。
已有的实证研究也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结论。比如,北京师范大学邹泓等在北京市5所中小学中进行的一项“学校适应”调查显示:在学校喜欢、学习兴趣、学习信心和学习效能感、亲社会行为等方面,亲密型师生关系的学生得分显著高于师生关系一般型和冲突型的学生,师生关系对学校态度、学业行为、亲社会行为均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学校喜欢和回避对学业行为、退缩行为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师生关系也慢慢进入决策者的视野,在教育评价中做出了不同程度的回应:
2011年,上海市把师生关系纳入《上海市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综合评价绿色指标(试行)》 “十大指数”。后面的5年中,上海进行了四轮全市规模的综合评价,动态分析结果表明:师生关系的改善对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有显著的正向作用。
2013年,浙江省发布以学生学习状况、综合素质和成长环境为主要内容的《浙江省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实施方案》,在学生成长环境维度中,师生关系被放到首要位置。
2013年,教育部发布《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框架(试行)》,师生关系在关键性指标“人际沟通”中位居首位。
……
师生关系进教育质量评价指标,是对师生关系重要性的重申,也是对教育质量的理解和追求走向科学、理性迈出的重要一步。
当我们从这个角度来看待师生关系时,其价值就远远超出了关系本身,师生关系的改善在我国教育的现代化进程中,不可缺席!
参考文献:
[1]徐洁(2000).民主、平等、对话:21世纪师生关系的理性构想.教育理论与实践12: 12-17。
[2]邹泓 屈智勇 叶苑(2007):中小学生的师生关系与其学校适应心理发展与教育.4:77-82。
[3]候一波(2013).《新形势下巾小学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江苏省淮安市为例》.中国教育学刊12: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