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房山区良乡第三中学 王晓军
随着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认识到课堂教学是提高学生素养的主渠道。通过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分层教学是一种让全体学生参与学习全过程的方法,是以因材施教的原则为核心,旨在以最佳方式为学生提供各种学习机会,使教学达到最优化,是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策略。
著名的心理学家布鲁纳强调“学科知识结构”,这是因为知识不形成结构,也就不可能进行迁移,但是学科知识结构必须转化成认知结构,才能使外部的逻辑转变为内部的逻辑,从而提高认识水平,所以必须抓好基础知识的教学。
分层教学第一层是学生当堂所学新知识的掌握情况。这是学生认知准备的过程。认知心理学家认为,只有完成了认知准备,学生才能进行有效的学习。
而分层教学的第二层是对学生新旧知识结构有机结合的教学,使学生克服局部片面的认识,找到知识整体的内部的联系,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悟化”把握知识整体的精华,领悟其中的规律与实质,并以简练的形式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把“无意识”转化为“有意识”。
第三层侧重于能力的提升,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在信息交流和动态平衡中不断地突破旧的模式,建立新的认知结构,从而增强认知结构功能,提高思维水平。
著名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认为:“学生的认知结构是教材认知结构转化来的”。前期数学教材偏重于数学知识逻辑演绎体系的严谨性、严密的科学性和思维的深化性,而忽略了学生学习数学认知心理过程,只重视数学思维结果,梯度偏大。分层教学根据不同学生认知基础、教育环境,按照学生心理变化,做到既照顾数学知识的科学性,又能面向全体学生,照顾到个体差异与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心理需求;既考虑到数学知识的结果,又考虑到数学知识的发展过程,解题思路和技巧的形成过程;既体现数学的基础技能,又体现数学的精神与思想方法。
优化和发展学生认知结构的途径和方法,一是教师对教材的内容与结构进行补充,二是优化数学课堂教学的结构。
比如,在讲圆周角的第一节课时,采取分层授课后,我制定了这样的教学目标:1.使全体学生掌握圆周角的概念及其度数定理的内容;2.使学习有困难的学生(C层)能在比较复杂的图形中认出圆周角,会解简单的求解题,大部分学生(A、B两层)熟练运用定理解题;3.使对数学有兴趣及学有余力的学生(A层)了解分类讨论的思想。目标制定后,上课我让学生观察图中圆周角与它所对的弧的度数的关系。
如图1中的(1),已知:AB为的⊙O直径,C为半圆上一点.求∠C的度数。全体学生依据直径上的圆周角是直角知∠C是直角。而∠C 的度数恰恰等于它所对弧的度数的一半。
如图1中的(2),已知:⊙O中OB⊥OA于点O,延长AO交⊙O于点C,连结CB.求∠C的度数.在半圆上取一点D,连结AD、BD,求∠D的度数.学生容易知道的度数,教师引导学生得的度数。
如图1中的(3),已知:⊙O中当∠AOB不是直角时,求 ∠C、∠D、∠E的度数.有了前两图作基础,学生容易猜想它们的度数应等于的度数的一半。此时,让学生观察圆心O与∠C、∠D、∠E三个角的位置关系。教师提出要想研究圆周角与它所对的弧的度数之间的关系,图应当怎样画,学生很容易画出三种情况。
接着再引导学生完成图2中的证明,得出定理内容,再分层举例、分层练习、分层检测结束此堂课。整堂课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学生为主体,参与发现过程。在教师的引导下,利用学生的原认知结构,通过认知活动,建立起新的认知结构,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分层检测、分层作业,我了解到已有部分同学能够想到分类讨论,这说明他们已初步理解,并有了一些思考能力。
数学教学过程是以认知为基础的复杂的心理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知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的心理因素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与认知过程直接有关的,另一类是与认识过程有关的。通常所说的非智力因素即培养学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广泛的兴趣、积极的情绪、良好的学习动机、顽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念和主动进取的心理品质。而分层教学恰恰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激励学生去学习,去实现自我。
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迫使学生机械、被动的学习,而忽视对学生的学习心理素质的培养,致使部分学生产生厌倦心理,这是课堂中实施素质教育的障碍。而使用分层教学的课堂,要求教师要根据分层教学优化课堂教学,充分了解学生学习数学的认知规律、心理特征及障碍,真正起到良好的主导作用,充分挖掘学生的认知潜力,调动学生的思维功能。现代数学教育思想要求教师帮助学生维持最佳学习心理状态,培养良好的数学认知结构和思维品质,选择最佳的学习方法和创造最佳的学习效果,开拓学生的个性和才能。我相信分层教学一定会在数学教学中发挥其内在的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