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卫宏 张宇东
摘要:文章从企业用人需求视角,采用扎根访谈方法,对MBA职业能力素质的概念化模型及评估指标进行开发与实证检验。数据显示,MBA职业能力素质是一个包含隐性素质和显性能力两维度的位阶结构。其中,隐性素质包含思想道德和身心素质;显性能力源于知识技能、人际交往和经验认知。隐性素质的相对贡献度大于显性素质。
关键词:MBA教育;职业能力;评估
现有文献围绕MBA教育的课程体系设置、教学培养模式、教育满意测评和能力素质构建与提升等主题展开了研究,但多侧重于策略性探讨,缺乏理论解释性和数据支撑性。有关MBA职业能力素质构建的研究也多立足于学校或学者本位,鲜有从企业用人需求的视角来系统开发MBA职业能力素质的测量体系。为此,本文将从企业用人需求的视角,采用扎根访谈方法开发MBA职业能力素质的概念化模型和评估指标体系,并通过大样本数据实证检验其妥当性;最后讨论研究结论的理论贡献及其对MBA职业能力素质培养的策略启示。
1. 职业能力素质的概念。职业能力素质又称职业胜任力。它是将工作(或组织、文化)中表现优异者与表现一般者区分开来的个人潜在和深层次的持久品质与特征(Sandberg,2000)。其核心内涵包括隐性素质和显性能力,二者共同影响个体行为(MeClelland,1973)。综合现有文献,职业能力素质具有三个主要特征,即与工作绩效密切相关,可对未来绩效进行预测;与工作岗位相互联系,具有动态性;能够区分绩效优异者与绩效一般者。职业能力素质的培养服务于企业的用人需求。只有真正面向企业、适应企业实际需要的职业能力素质才能得到企业的认可。为此,本文将MBA职业能力素质定义为MBA学生在特定企业文化氛围、组织环境及工作岗位中所具备的能区分优异绩效与一般绩效的、可被客观衡量的业务素质和能力。
2. MBA职业能力素质的维度。自MeClelland(1973)提出以职业能力素质而非智力作为评价雇员和管理者的工作绩效及能力的理念和方法以来,现有文献围绕MBA职业能力素质构成维度展开了持续的讨论。然而,分类依据与研究视角差异使现有研究并未对MBA职业能力素质的内涵维度和下位构成属性(即指标体系)达成共识。Saxena(2014)基于企业管理者的实证调查分析了MBA职业能力素质的构成及相对重要性,但对MBA职业能力素质的提炼过于概略抽象,对培养实践的具体策略启示有限。余国婷等(2014)将MBA职业能力素质划分为决策、交往、沟通、领导、执行、创新能力,但其维度划分主要依据文献分析与主观推演,缺乏实证数据的支撑。MBA职业能力素质归根到底要满足企业用人的实际需求,仅从学校本位或学者本位探讨MBA职业能力素质的内涵是不够全面的。经验性和思辨性的维度划分也缺乏理论解释性和数据支撑性。为此,本文接下来将从企业用人需求的视角,采用扎根访谈与实证检验相结合的方法对MBA职业能力素质的构成维度与指标体系作进一步深入探讨。
1. 研究方法。本文采用扎根理论探索性地开发MBA职业能力素质内涵维度概念化模型。作为一种探究构念内涵的质化研究方法,扎根理论旨在通过全面收集、分析编码原始资料,从中获得充分事实与数据支持,在此基础上对概念和范畴进行归纳提炼,进而建构理论。为此,本文围绕MBA职业能力素质的构成维度和属性展开扎根访谈和量表开发。
2. 资料收集。本研究采用小组讨论方式就MBA职业能力素质的构成维度和属性展开扎根访谈并收集资料。受访者均为对MBA教育有所了解或体验的企业中高层管理者。小组讨论按照理论饱和原则抽取27人随机分成5组,对其中4组进行了访谈讨论,第5组留作理论饱和度检验。每组访谈时间约为60分钟。
3. 逐级编码。
(1)开放式编码。开放式编码旨在通过分解访谈资料,比较资料所反映现象之间的异同,从而将资料概念化。初步分析和筛选资料后,共得到282条原始语句。通过将多于三次指向同一概念的原始语句进行概念化,客观地得到经管知识、英语、计算机、阅读、写作,正直、诚信、宽容、感恩、尊重他人,责任意识、积极主动、勤勉好学、创新意识、冒险精神、自信、自我调节、公正理性、实事求是、自我反省,团队意识、无私、融洽共事、换位思考、引领动员、沟通交流,经验丰富、善于思考、眼光前瞻、明辨共30个相关概念和知识技能、思想品德、身心素质、人际交往、经验认知共5个范畴。
(2)主轴编码。主轴编码即通过将开放式编码所得范畴建立关系联接,从而具体化属性和维度。本文根据McClelland的能力素质内涵和范畴间的相互关系与逻辑次序把MBA职业能力素质内涵划分为隐性素质和显性能力两个维度。MBA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身心素质是其职业能力素质的内在表现,体现了内在更深层次影响其发展的隐性素质。MBA学生的知识技能、人际交往能力和经验认知是其职业能力素质的外在表现,体现了影响其发展的显性能力。
(3)选择性编码。选择性编码即在范畴中对核心范畴进行挖掘,通过描述现象的“故事性”对核心范畴与其他范畴间的逻辑关系进行梳理,再基于相关资料和理论对各范畴及其间关系进行动态地完善,从而达到理论饱和要求,最终形成概念化模型。本文从企业用人需求出发,通过文献探讨、扎根访谈和编码甄选过程将MBA职业能力素质概念化为隐性素质和显性能力两维度位阶结构,并追加第5组进行理论饱和性检验,最终形成MBA职业能力素质内涵故事链(维度模型)。隐性素质指MBA学生应具备的由一定心理特征构成并决定其价值观、人生观的思想和行为方式的总和。它是考察MBA学生道德品质优劣及社会心理成熟与否的内在标准,决定并支撑着MBA学生外在的显性能力。显性能力是指MBA学生的技能、知识、行为范式的总和,它是能力素质的外在表现。结合文献考察和扎根访谈,43测项初始测量量表也同时被开发出来。
1. 构念测量。扎根研究的目的在于理论建构,而基于扎根构建的理论是否科学合理则需量化数据加以检验。为此,本文通过大样本问卷调查,采用扎根访谈提取的初始量表对“思想品德”等5个构念进行测量,以检验本研究开发的MBA职业能力素质概念化模型和量表的妥当性。运用7分Likert尺度从“完全不同意”到“完全同意”测量应答者对各研究构念的认识。
2. 数据收集。本研究以MBA研究生和企业管理者为调查对象,随机抽取350名被试进行实地问卷调查。收回问卷306份,剔除无MBA学习经历者和未完成问卷34份,最终有272份问卷被应用到数据分析中,问卷有效回收率为77.7%。
3. 量表评价与提纯。
(1)探索性因子分析。使用Varimax回转主成分因子分析检验初始量表单一维度性。KMO值为0.93,抽取样本较为充分。Bartlett球形检验验证值(p=0.00;<0.05)显示各变量相关关系矩阵统计学意义成立,因子分析模型恰当。初始量表所有测项EFA载荷在0.5基准以上呈现五个因子,显示出良好的判别效度和收敛效度。各研究构念Cronbach's α系数介于0.84~0.94,均大于0.70基准,本研究所开发的测量量表内在一致性良好,其信度得到确认。
(2)验证性因子分析。使用AMOS20.0进行一阶与二阶验证性因子分析检验模型收敛效度。一阶因子分析中修正指数10以上思想品德SX7测项、知识技能ZS1测项和人际交往RJ1测项因交叉装载被删除,其余测项单一维度性显著,模型拟合度较好。二阶因子分析中修正指数10以上验认知JY1测项因交叉装载被删除,其余测项负荷值介于0.55~0.78,均大于0.05显著水平和200以上样本装载值大于0.4的基准,收敛效度和模型拟合度良好。
(3)整体测量模型评价。使用AMOS20.0在修正指数10以上检验MBA职业能力素质整体测量模型。各测项单一维度性和模型拟合性较好(见表1)。各构成因子的平均变异抽取值AVE介于0.61~0.70,符合0.5以上基准。概念信度介于0.81~0.91均符合0.7以上基准。AVE平方根均大于任意两个因子相关系数(0.40~0.65),构成因子判别效度得以检验,两维五因子区别性充分,能够代表MBA职业能力素质整体概念的不同方面。MBA职业能力素质测量量表最终提纯为39测项,各测量尺度Cronbach's α系数均大于0.7基准,最终量表的信度得到确认。
4. 模型评价。为检验MBA职业能力素质维度模型的妥当性和普适性,在量表提纯基础上,本文使用AMOS20.0对该模型进行拟合度检验。各项评价指标均优于推荐基准,显示出良好的模型拟合度,说明将MBA职业能力素质界定为包括隐性素质和显性能力的两维度五因子位阶结构在统计学上具有合理性,其普适性也得到大样本数据支持。
职业能力素质决定着从业人员的价值取向和工作绩效。为探究MBA职业能力素质的内涵,从理论上回答“适应企业需求的MBA职业能力素质构成及测量”这一基本命题,本文采用扎根访谈和实证检验方法,系统开发MBA职业能力素质评估指标体系,取得了富有价值的结论。其一,MBA职业能力素质是一个由隐性素质和显性能力构成的两维度五因子位阶结构。其中,隐性素质包括思想品德和身心素质;显性能力包括知识技能、人际交往能力及经验认知水平。其二,隐性素质对MBA职业能力素质的相对贡献度大于显性能力,较显性能力更大程度地决定了MBA学生职业能力素质水平。
就理论贡献而言,本文开发的MBA职业能力素质概念化模型科学揭示了MBA职业能力素质的内涵,丰富发展了能力素质理论。MBA教育是市场化产物,对学生职业能力素质的培养要以企业的实际用人需要为导向。本文从企业用人需求视角实证性地探明了MBA职业能力素质是一个由隐性素质和显性能力构成的两维度五因子位阶结构,系统揭示了MBA职业能力素质的核心内涵。本文开发的职业能力素质测量量表为评估MBA学生的职业能力素质,构建企业用人需求导向的MBA培养体系,以及后续相关研究提供了有效测量工具。
就实践启示而言,本研究为MBA培养院校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素质提供了丰富的策略启示,也为企业选用MBA人才提供了理论依据。MBA教育要注重学生思想品德和身心素质等隐性素质的塑造,知识技能、人际交往和经验认知等显性能力的培养。需要强调的是,隐性素质对MBA职业能力素质的相对贡献度大于显性能力。其意涵在于,企业用人看重人才的内在素质更胜于其显性能力。此外,MBA职业能力素质的培养是一个动态持续的过程,需要量化考核与追踪评估来保证培养的有效推进。
当然,本文开发的MBA职业能力素质概念化模型和测量量表虽然在统计学上得到确认,但可能存在样本数量局限和受访者认知偏差的影响,其妥当性和普适性还有待进一步的调查。在未来研究中,进一步探究MBA职业能力素质的内涵,以及组织战略、组织环境、组织文化、行业背景等因素对MBA职业能力素质的要求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 Saxena P, Bendale S.The management education(MBA) challenge a study of managerial competency needs & how well MBA's differentiate.Procedia Economics and Finance,2014,(11):642-653.
[2] Sandberg J.Understanding human competence at work: an interpretative approach.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0,43(1):9-25.
[3] McClelland D C.Testing for competence rather than for intelligence.American Psychologist,1973,28(1):1-14.
[4] 余国婷,张建华,谢晓波.MBA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设置研究[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4,17(3):5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