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新思考

2016-07-07 23:09李克虎
江西教育C 2016年5期
关键词:教学反思生活化小学数学

李克虎

摘 要:一直以来,教育都在倡导生活化,数学教学亦是如此。但是,过于强调生活化的重要性,反而容易忽视数学本身的逻辑性和思维性。要想很好地完成数学教学,又能将生活中的例子融入到教学当中,为教学服务,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努力找到两者的最佳契合点,融会贯通。

关键词:小学数学 生活化 教学反思

教育活动必须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这是无可争议的。从古至今,有许多教育家和不少教育理念都提倡教育生活化。在我国最为人们所熟知的“生活就是教育”“社会也就是学校”“手口脑并用,教学做合一”等理念,就是由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长期以来,我国的数学教育重点放在传输纯粹的知识上,而漠视生活与数学之间的紧密联系。其实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应用,身边处处是数学。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数学教学生活化再次成为教师关注的热点,“生活化”在数学课堂、教材和试题中随处可见,数学教学生活化成为教学当中的一道别样的景致。由于对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理念认识与理解不足,在无形之中,数学教学又迈入了“生活化”误区。

一、别让“生活化”成了课堂主角

数学教学生活化已经成为当下极为热门的一种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难以处理好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有的为联系而联系,或牵强附会,或生拉硬拽;有的直接“拿来主义”,只为保持原生态的生活味道;有的把数学与生活糅合成一团,数学课变成了生活课。在上述课堂当中,教师把精力全部放在结合生活上,课前设计生活情境,课上与生活相联系,课后处理生活当中的问题。生活的气息大有“喧宾夺主”之势,仿佛数学课堂就是将“生活化”变成了主角。

【片段教学】

1.课件展示

播放一段录音:“同学们早上好,我是你们的数学老师,我叫小米。我有三个姐姐,大米、米粒和我。每天我们都一起上学,一起放学,一起做游戏。我爱大米,我爱米粒,我的两个姐姐,我都爱他们。”(这段老师自编的歌曲,不但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让学生跟着读几遍可以加深他们的印象,为后面的教学做铺垫。)

2.认识规律

出示: ①5×12+5×8○5×(12+8)

②26×13+26×9○26×(13+9)

师:把这两个算式的左右两边分别计算,同学们能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呢?

生:算式左右两边的数值相等。

师:那同学们能不能把这个结论与上面听到的录音联系起来呢?看看谁能发现其中的相同点。

生1:我发现两个等式可以与小米老师唱的那首歌相对应:我爱大米,我爱米粒,大米和米粒我都爱。

师:真的是这样吗?那你能不能给大家解释一下呢?

生:第1题中,5是我,12是大米,8是米粒,爱就是乘。5乘12代表我爱大米,5乘8代表我爱米粒,5乘12加8的和代表大米和米粒,我都爱。

师:你太聪明了,说得真好!

3.师生共研

(18+7)×6Ο18×6+7×6

20×(15+9)Ο20×15+20×9

师:那小米唱的这首歌能不能用来表示这两个等式呢?

(学生充分思考后回答)

生2:可以。第一个式子左右两边是相等的,表示“我爱大米,我爱米粒,大米和米粒我都爱”。第二个变成了“大米和米粒,我都爱,我爱大米,我爱米粒”。

师:好极了!你们已经学会了举一反三。

4.巩固规律

师: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找大米,找米粒,找小米”的练习。(教师先给学生几分钟时间进行思考和小组交流,然后在黑板上出示相应的题目。)

①(32+13)×4= 9×(4+5)=

②7×42+7×51= 8×6+8×11=

师:找准了“大米、米粒和小米”之后,让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等式后面所代表的是什么吧!

5.教师总结

师:请同学们通过这几个例子想想:什么是“乘法分配律”?

生1:乘法分配律就是“大米和小米我都爱,等于小米爱大米,小米爱米粒”。

生2:也可以说成“小米爱大米,小米爱米粒,等于大米和小米我都爱”。

【思考】从表面上看,这是一节多么生动有趣的数学课啊!学生的积极性也充分调动起来了。但是仔细想想,这节“乘法分配律”的课,学生除了记住了大米、小米和米粒,又真正掌握了多少数学的分配规律呢?整堂课中,生活例子成了主角,而数学知识却成了配角。不依靠歌曲诠释,学生就难以理解乘法分配律的含义,这样就无从谈起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尽管数学与现实生活密不可分,但是两者属于不同的范畴,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将生活恰当地引入数学中,有利于数学教学,但生活很难数学化。同样,过度追求生活化数学教学,可能会找不准自己的位置。数学教学的主角只能是数学本身。教学当中,可以适当引用生活当中有趣且有教育意义的例子,也可以把学生的应用意识和数学能力的培养与生活相结合,但是切不可以迷失方向。

二、别将“成人生活”引入儿童生活

新版《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明确规定:数学教学需要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与数学之间的密切联系。教学中选取的例子要贴近学生实际生活,以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和感兴趣的事物为出发点,提供观察与实践的机会,让学生通过平常熟悉的事物,学习数学,感受数学趣味与作用,体会数学的魅力。但是,教师要注意所选取的内容一定要与儿童的生活息息相关,是儿童身边的数学,在选用生活情境时千万别将“成人生活”带入儿童课堂,否则,你的课堂教学会失去“光彩”。

【片段教学】

教师播放了一段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片头视频,然后将屏幕定格在“新闻联播”四个字上,右上角出现19:02的字样。

师:谁知道“新闻联播”是在几点开始播放?

生1:晚上9点播放。

师:你是在9点观看的吗?

生1:对,晚上9点,我爸爸在看。

师回想:那是晚上9点央视新闻重播,不是开始播放。还有谁知道吗?

生2:2点。

(这让教师感到不可思议,看到还有学生举手,又喊了第三个学生。)

生3:9点02播放。

(这时候,教师有点着急了,他没想到这么简单的题目学生都回答不上来,急忙进行“引导”)

师:这是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节目,在这个时间段里,大部分的电视台都进行直播。你们没有看见你们的爸爸妈妈通常晚上几点看这个节目吗?

生4:晚上7点。

(这时,这位教师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指了指电子白板上的右上角的19:02。)

师:对了,19点也就是晚上的7点,而《新闻联播》也就是在每晚的7点(19时)开始首播的。

接着教师又播放了一段央视少儿频道的《动漫世界》片头视频,然后定格在“动漫世界”四个字上。

师:你们知道《动漫世界》是在几点播放吗?

生(齐):晚上9点。

师:对!晚上9点。

…………

【思考】这两段被教师“精心”截取的视频,分别被教师引入课题,可为什么会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呢?这不禁令人深思。在课改不断深入的今天,很多教师为了体现新的教学理念,急于把数学课堂教学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结果却因为没有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而随意将生活中的事件引入了课堂,结果造成了很多突发事件。因此我们教师在引入生活数学时要注意适宜学生,不要脱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更不要将成人生活引入到儿童的课堂上来。如片断中虽然《新闻联播》的收视率很高,但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也许连“新闻联播”这四个字都不认识,更谈不上什么生活经验了,所以也就不可能将数学与例子中的“生活”联系起来,也就达不到教学的预期效果。而《动漫世界》就不同了,这是他们几乎天天在看的节目,再熟悉不过了,《动漫世界》真真切切地成了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将这样熟悉的生活与数学联系起来,才能让学生的思维跟着例子有所思考,学生自然会把数学融入到生活当中,从而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总之,两个视频片头,分别来自两个不同的生活世界:一个是纯粹的成人生活世界,一个是学生自己的真正生活,究竟哪一个教学效果更明显,已经一目了然。因此,教师在引入生活时,不要把成人生活引入到儿童课堂上来。

三、避免“生活味”淡化数学味

在新课标倡导“生活化教学观”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对学生生活经验给予了更高的关注,并将学生已有的生活背景融入到数学的学习中,能够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的数学学习。但有的教师却片面地追求时尚的生活化教学理念,导致数学课堂舍本逐末,出现了“重生活,轻数学”的教学倾向,流失数学味。这不仅与新课标的理念相违背,更不利于学生对数学的领悟,也会影响教学效果。

【教学片段】某教师在进行《两位数笔算乘法》课程教学时,创设了一定的问题情境,引出“24×38”的2位数的乘法算式。教师在进行笔算的教学中,运用了“握手”的情境方式,而非传统的算理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对学生记住基本运算法则起到了帮助作用,具体为:“因数24拜访因数38,‘8分别与客人‘2与‘4握手(这表示个位上的8与24进行相乘),接着女主人‘3分别与客人‘2和‘4握手(这表示十位上的‘3与24相乘)。”教师追问:“主人38中的‘3与‘8,如果并没有与24中的两位朋友一一进行握手,这样是不礼貌的对吗?”引导学生记住:在进行笔算时,因数中的每一位数都要与另一个因数相乘。

【思考】数学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对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数学化思维模式进行培养,进而提升学生的数学修养。在上述案例中,教师通过“一一握手经验”代替传统的笔算算理教学,抛弃了根本的数学算理教学,只是一味地追求课堂教学的生活化,导致数学化思维本身被淡化,以至于脱离了数学教学的本旨。虽然课堂看起来很活跃、很有趣,却无法体现数学的运算思维,影响学生对数学概念和运算规律的掌握。针对该案例,教师应该抓好笔算的算理教学,即“可以将24×38可以看成8个24加上30个24”。提问学生:“8个24的计算方法是什么?乘积怎样对位?3表示3个十,30×24如何计算?计算所得的积又应当怎样对位?”进而从算理的角度,让学生对积的计算方法与步骤进行理解与掌握,而“握手”这种生活经验可作为辅助教学手段应用其中,这样才较为合理。

不管是曾经、当下或是未来,数学教学生活化都是数学教学实践与研究的内容之一,而如何正确地处理好数学与生活的关系,科学有效地将生活化经验应用到数学教学中,是我们目前亟待解决的课题。教师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要将重点放在启发学生的数学思维上,把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数学活动当作辅助教学及活跃课堂的一种手段融入课堂即可,切不可本末倒置,片面理解数学教学的生活化理念。

(作者单位:安徽省太和县高庙小学)

□实习编辑:胡波波

猜你喜欢
教学反思生活化小学数学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反思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
信息技术课堂微课教学方法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