竖笛教学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2016-07-07 00:08刘玺
江西教育C 2016年5期
关键词:竖笛声部唱歌

刘玺

竖笛是欧洲一种历史悠久的木管乐器,从中世纪起开始使用,如今已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乐器之一。竖笛的音色纯正清丽、柔和轻盈,被称为“柔和的笛子”“像鸟唱歌的笛子”。它以自然呼吸的力度即可吹响,这样,人们从初学开始,就很容易获得美妙的乐音。随着我国音乐教育的蓬勃发展,竖笛也走进了音乐课堂。经过实践检验,竖笛教学进课堂对于提高音乐教学质量的成效颇为显著。

一、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是如今不少小学音乐课堂仍是滔滔不绝地满堂灌和死气沉沉的“你弹我唱”的模式。而实际上四五岁的儿童就已经对器乐表现出兴趣,因此如果将器乐教学引进课堂,既能充实丰富教学内容,由原来的唱歌、律动到旋律吹奏,课堂气氛又能变得更活跃。

竖笛,以它那精巧的外形,优美的音色吸引着孩子们。当他们听到教师用竖笛吹奏出他们所喜爱的曲子时,不禁感到惊讶:“看起来这么平凡的乐器,竟能吹出这么好听的旋律!”这就更激起了他们的兴趣,从心底萌发了想试一试的念头。所以,教师做完示范之后,他们会一丝不苟地认真去学。当他们第一次用竖笛吹奏出动听的曲子时,那激动自豪的心情难以形容。从好奇到惊讶以至想吹、会吹,这样一个逐渐渗透的过程,使学生对竖笛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兴趣就是动力,有了这种动力,课堂上学生有唱有奏、有静有动、精神振奋,活跃了课堂气氛,音乐课的效果就大大提升。在吹奏联系中学生还会意识到,要吹好竖笛,首先要学好音乐基础知识、掌握视唱曲谱的能力,这无疑会促进学生学习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积极性。

二、有助于提高视唱能力,掌握乐理知识

视唱能力,就是看谱即唱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双基”教学中诸多基本能力培养中的最重要的一种,也是学好音乐的基础。如果没有较好的视唱能力,其他能力的培养是相当困难的,所以视唱能力的培养应引起重视。但是,提高学生的视唱能力并非易事。小学生爱唱歌,尤其现在的孩子对歌曲的模仿能力很强,听一两遍就会了,但一接触识谱,则很难掌握音程的变化。而单纯的视唱教学无非是音高和音值的训练,既抽象又枯燥,课上经常出现教师教着费劲,学生学着没劲的现象。

竖笛是一种有固定音高的乐器,当它进课堂后,直接训练了学生的耳音,学生在吹奏过程中,不知不觉地熟悉了音程,逐渐地掌握旋律。学生吹奏竖笛感知歌曲的节奏、旋律后,视唱时就能准确无误。这改变了以往勉强、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而是非常自然地让学生掌握了音程的高低长短,既降低了识谱视唱的难度,又发挥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随着竖笛吹奏水平的不断提高,学生的乐感、节奏感明显增强,视唱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掌握乐理知识就更扎实了。

三、增强了学生的合奏、合唱能力

合奏、合唱是多声部合作演奏、演唱,是音乐艺术的综合体现。以前往往是让学生用声乐的形式去感受多声部的魅力,但却没有尝试过用乐器来表现音乐,更没有享受过大家合奏的快乐。竖笛进课堂后,弥补了音乐教学中的这一不足。随着学生吹奏能力的提高,教师有意识地让学生练习一些多声部的歌曲或乐曲,以此体会音乐丰富的内涵和表现力。例如教学合唱曲《我们的田野》时,先让学生分声部吹奏,使他们对乐曲的各个声部有个整体概念,然后进行声部的配合,有领有合,和谐整齐,体现了多声部音乐的丰富色彩,表现出田野的广阔、美丽。如果学生在课上单纯练习多声部合唱,既费时又费力,往往唱准了一声部,另一声部却跑音了。可用竖笛演奏各自的声部,很快就合在了一起,在这个基础上演唱合唱,就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是一项开发学生智力的举措

雨果说过,开启人类智慧的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字,一把是文字,再一把是音符。通过音乐起伏的旋律和节奏,儿童的身心在动,大脑思维在动,以求得同步,从而在动中身心整体得到协调,可提高智力活动的效能。我们的音乐课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不是为了培养音乐家,而是通过音乐这一特殊手段开发智力,陶冶情操。单纯唱歌会使一些嗓音较差、唱歌走调的学生羞于启齿。竖笛进课堂后,那些不敢唱的学生都变得胆大了,当他们会吹一首曲子时,自信心都得到了增强。在与同学合作中,能主动积极地加入,聚精会神地吹奏,出色地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竖笛教学进课堂的益处颇多,能使学生更好地感受音乐,它是理解、表现、创造音乐的桥梁,是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能力的重要途径。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第三小学)

□责任编辑:万永勇

猜你喜欢
竖笛声部唱歌
农村小学竖笛教学有效性的探索
遇见他们在唱歌
梅花
——为混声四声部合唱而作
唱歌和本人一样不靠谱
小学中低段合唱中声部配合的有效教学
唱歌猪
合唱的音响效果之我见
笛声悠扬 回味悠长——八孔高音竖笛整班起步教学三计
小学竖笛教学“分层互动”模式研究
一只大狼想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