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肖 桐 杨 磊 易连云
义务教育阶段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多维测度研究*
●肖桐杨磊易连云
摘要: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是教师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信息资源,科学合理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与要素,以实现教学过程的全优,促进学生发展的能力。对义务教育阶段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进行多维测度研究有利于从多方面推动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了当前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现状测度、差异测度与影响因素权重测度,并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义务教育阶段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现状测度;差异测度;影响因素
肖桐/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硕士研究生,中国义务教育发展报告课题组成员杨磊/西南大学教育学部硕士研究生,中国义务教育发展报告课题组成员易连云/西南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
2012年3月教育部正式颁布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提出要用十年左右的时间,初步建立起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教育信息化体系,使得整体能够达到或接近国际的水平。教师是教育信息化的推广者和实践者,在实现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扮演着最重要最基础的实践主体的角色。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技能关系到教育信息化的实现,关系到学生的培养。因此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是教师不可回避的时代趋向和价值选择。新的时代背景下,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如何?呈现出怎样的差异?哪些因素影响着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如何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基于这一系列的问题,敦促我们展开对义务教育阶段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多维测度研究。
经比较,本研究选取美国国际教育技术协会制定的《面向教师的美国国家教育技术标准》NETS.T (2000版)评价中国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最终的《义务教育阶段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多维测度问卷》由三个部分25个题项组成。第一部分为指导语和基本信息,第二部分为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四个子能力考察,第三部分为影响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因素。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部分借鉴了NETS.T(2000版)对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评价的划分,分别考察了信息技术的操作和掌握概念能力、创设学习环境和学习体验的能力、信息技术的方法策略与课程计划相融合的能力、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有效的教学评价的能力。
影响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因素部分,借鉴了Rebekah Fulton Hanks等人2001年的研究。将影响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因素分为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其中内部因素有性别、教龄、学历、课程、年级、认知水平与使用频次;外部因素有设备、组织氛围、技术支持、阻碍因素、外部压力。
美国学者Spencer基于McClelland的研究,将内隐的潜在的认知分为三个方面,提出了著名的冰山模型,如图1所示。因此本研究将认知水平因素分解为运用动机认知、效果评价认知、障碍认知三个方面。设备因素由信息化教学基础设施、远程同步教学设施、远程同步培训设备三个方面组成。
本研究的调查问卷数据资料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本问卷总体Cronbach’s Alph系数为0.844,表明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
本次调查在四川广安地区进行,共发放问卷450份,回收问卷433份,其中,有效问卷414份,有效回收率为92%。此次调查的414份有效样本的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其中各人口学变量均呈正态分布。
图1 冰山模型
表1 被试样本信息
(一)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现状测度
义务教育阶段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现状最直观的显现形态可以通过对调查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得到(如表2所示)。
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总水平为12260,标准差1.588。能力的平均水平为2.80,低于整体平均水平3,这说明义务教育阶段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相对较低。
1.不同性别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差异分析
性别是教师的重要人口学变量。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不同性别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总水平差异不显著(t=0.562,p>0.05)。男性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M=2.80)普遍高于女性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M=2.77)。
2.城乡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差异分析
城乡地区差异是影响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重要因素。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结果如表4所示,不同地区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总水平差异显著(F=175.88**,p<0.05)。城市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M=3.05)高于乡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M=2.39)。
表2 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调查数据描述统计
表3 不同性别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差异
表4 不同学科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差异
3.不同学历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差异分析
学历直接关系到教师的知识结构和部分能力水平,对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如表5所示,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显示不同学历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呈显著差异(F= 3.937*,p<0.05),事后分析表明,本科学历教师(M= 2.85)>硕士学历教师(M=2.74)>大专学历教师(M= 2.64)>高中及以下教师(M=2.55)。
表5 不同学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差异
4.不同学科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差异分析
学科是影响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重要因素。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如表6所示,不同学科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总水平差异显著(t=-1.904*,p<0.05)。社会科学学科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M=2.86)高于自然科学学科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M=2.75)。
表6 不同学科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差异
5.不同年级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差异分析
年级关系到教师所教的对象与内容,是影响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重要因素。如表7所示,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发现不同年级的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差异显著(F=5.621**,p<0.01),事后分析表明,九年级的教师(M=2.90)>八年级的教师(M= 2.87)>七年级的教师(M=2.84)>六年级的教师(M= 2.63)>五年级的教师(M=2.62)>四年级的教师(M= 2.55)。
表7 不同年级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差异
6.不同教龄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差异分析
教龄是教师重要的人口学变量。如表8所示,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分析发现不同教龄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差异显著(F=1.672*,p< 0.05),事后分析表明,“6—10年”教龄的教师(M= 2.85)>“11—15年”教龄的教师(M=2.84)>“15年及以上”教龄的教师(M=2.77)>“5年及以下”教龄的教师(M=2.75)。
表8 不同教龄阶段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差异
(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影响因素的权重测度
本研究采用德尔菲法,分别邀请本领域研究的相关专家对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影响指标进行诊断。依照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并结合专家建议,本研究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影响指标分为三个层次,利用AHP估算权重。
将影响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因素划分为三个层次。目标层(A),即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因素层(B),包括内部因素(B1)和外部因素(B2)两个方面;指标层(C),包括性别(C1)、教龄(C2)、学历(C3)、年级(C4)、认知水平(C5)、使用频次(C6)、学科课程(C7)、设备(C8)、组织氛围(C9)、技术支持(C10)、阻碍因素(C11)、外部压力(C12),共12项具体的指标。依次建立起如图2所示的层次结构模型。
图2 影响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各因素的层次结构模型
根据各个层次的单排序数据进行层次总排序,最终得出的总排序结果就是影响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因素的组合权重。层次分析法的一致性检验需要通过计算一致性比例来完成。一致性比例C.R.= C.I./R.I.。其中比较矩阵一致性指标即为C.I.,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则为R.I.。矩阵一致性指标通过公式C.I.= (λmax-n)/(n-1)得出,当C.R.<0.1时,一致性检查通过,表明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最终研究得出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内外部影响因素权重值如表9所示。
表9 组合权重判断矩阵
(一)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较低,子能力“创设学习环境和学习体验”最差
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相对较低。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外显结果是由信息技术的操作和概念掌握能力、创设学习环境和学习体验能力、信息技术的方法策略与课程计划相融合能力所共同组成的。其中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有效的教学评价的能力得分最高为3.38,而创设学习环境和学习体验的能力最差得分仅为2.27。其中又尤以信息化个性评价与学情个性化测评能力最低。
(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在人口学变量分析下差异显著,整体能力欠稳定
男性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普遍高于女性教师;市区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高于乡镇教师;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在“6-10年”教龄的教师达到峰值,在“5年及以下”教龄的教师与“11-15年”教龄的教师开始呈下滑趋势;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在本科学历的教师达到峰值,随后向硕士学历的教师与大专学历的教师下滑;社会科学学科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高于自然科学学科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在九年级达到峰值,其余年级逐渐下滑。其中升学年级(九年级、六年级)的教师能力明显高于非升学年级的教师;初中阶段的教师能力明显高于小学阶段的教师。
(三)信息化教学能力受教师内部因素影响为主,外部因素为辅
影响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因素中,内部因素为主,外部因素为辅。其中使用频次、认知水平与设备分别是影响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前三项最为重要的因素。后七项影响因素则依次为学历、技术支持、教龄、学科课程、外部压力、年级、阻碍因素、组织氛围、性别。
(一)建立长效多元的培训机制
1.职前培养与在职培训相结合
职前教师培训主要是高等师范院校通过开设教师基础课程的学习使师范生能够通过所学知识达到信息化教学的模仿阶段,建立新型的教师观念。紧接着开展职前教学实习,将模仿时期所学信息化教学知识与技术应用到真实的教育情景当中,最终使学生能够独立地开展信息化教学。
在职培训主要以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的课堂实践能力为主,包括信息化教学设计、实施与评价等。学校可定期举办一些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相关培训讲座,邀请专家及一线教师进行理论与经验的讲解介绍。学校也可收集教师在信息技术运用中所遇到的障碍问题,组织学校教师的交流活动,适当安排教师参加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培训项目。
2.多学科教学沙龙与探究式的小组学习方法相结合
培训方式在教学内容上要考虑到教师群体的特点,将培训知识分版块,并借鉴高校优秀国培课程真正做到对症下药。针对各学科所掌握信息化教学技巧单一的现状,在培训上让不同学科教师参与教学沙龙,探究小组对话,头脑风暴式的教法研究,资源共享,教师分别扮演学生进行课堂情景再现。同时小组合作创作,进行互评,在这样一种自主型,合作型,探究型的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增强教师学习动力,提高培训的效果。
(二)信息技术与教师教育互融机制
1.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经验培训圈”构建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大卫·库伯(David Kolb)在总结库尔特·勒温(Kurt Lewin)、杜威(John.Dewey)与皮亚杰(Jean William Fritz Piaget)经验学习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经验学习圈理论”(experiential learning)。理论认为经验学习的过程是由具体经验、反思性观察、抽象概念化以及主动实践四者的环形结构构成的,是一种循环的学习模式。这一理论同样可以嫁接至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训当中,形成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经验培训圈”。教师首先需要通过信息化教学的实践获得相关具体知识与直接经验,再加之相关培训帮助教师进行信息化教学的反思形成符合自身教学习惯的经验,结合自身学科、背景来加以理解和加工,并进一步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去。最终促成教师对信息化教学能力及其相关知识的重新建构,在反思、培训、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化教学能力。
图3 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经验培训图
2.构建教学资源网络共享平台
教师所需教育资源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以自我发展为基础的学习型资源,二是以教学支持为基础的教学型资源。为此,学校可以以教学资源为出发点整合和划分校园网现有资源;根据学科内容、资源类型、资源主题分类储存教学资源,使教师能够更快捷准确的查找到所需的相应资源;进行资源更新与维护,通过专门机构或者动员老师参与到资源建设中来,共建共享教育资源。
(三)适当增加外部压力,完善信息化教学能力的评价与考核机制
1.注意信息化教学能力评价的多角度与多元化
(1)学生评价:学生是课堂中的主体,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本质是为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学生信息化学习能力的发展。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业水平,因此学生对其的评价是最为直观的和最为实质的。(2)相同学科教师评价:同行交流是最好的学习途径,同阶段教师间相互评价最有利于发现自己的不足与大家的通病;经验丰富的教师给出的评价和建议有利于年轻教师的成长和快速发展。(3)自我评价:自我评价就是进行教学反思,学生或是同学科教师的评价都是外在的,只有教师对自己信息化教学能力有客观的评价,才能真正地达到“内化于心,外显于行”的效果。
2.借鉴国内外评价标准,更新观念制定学校自身评价标准
对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进行评价首先要明确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内涵以及它所包含的下属维度。本研究分别从国内外教育部门给出的官方标准和英国权威的教育与就业部(Department of Educationand Employment)等机构制订的《ICT应用于学科教学的教师能力标准》对新时期的具有指向性的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评价标准进行探讨。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已经有几十个年头,教育信息化水平已经有了明显的提高。各区域、学校的教育信息化水平呈现出多元化、差异化、复杂化的倾向。因此在进行信息化教学能力评价时要在参照国内外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评价标准的基础上,根据时代背景、地区情况、学校自身特点及教师需求进行调整,制定出符合各学校特点的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评价标准,以期从纵向和横向的视角对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做出较为全面、科学的评价。
3.从物化形态技术与智能形态技术对教师进行考核
教育中的技术手段与方法可以分为有形(物化形态)和无形(智能形态)两大类。借鉴学者尹俊华的思路,将信息化教学能力也分为有形的物化形态即教师的信息化技术能力和无形的智能形态即运用信息化技术与教学整合的能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属于教师绩效考核当中教育教学的内容,学校的考核应该分别从物化形态的教师信息化技术能力与智能形态的运用信息化技术与教学整合能力进行。同时在考核中实施奖惩机制,对于考核情况进行严格记录。对于信息化教学能力不达标的教师适当给予相应提醒与警告,督促其学习提升,对考核成绩优异的教师进行奖励。
图4 学校信息化教学能力标准制定流程图
参考文献:
[1]王卫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
[2]杨宗凯.《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框架设计思路[EB/OL] 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 moe/s6601/201207/139014.html
[3]Rebek Fulton Hanks,Enviornmental and Personal Factors,Effeting K-12 Teacher Utilization of Technology.
[4]尹俊华,庄榕霞.简评教育技术的定义[J].中国电化教育,1997,(07).
[5]王文君,王卫军.国际视野下的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趋向[J].电化教育研究,2012,(06).
[6]林雯.论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J].教育评论,2012,(03).
[7]王文君,王卫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实践分析[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2,(03).
[8]何克抗.我国教育信息化理论研究新进展[J].中国电化教育,2011,(01).
[9]李娟,张家铭.甘肃省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策略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1,(07).
[10]杨宁,包正委,董玉琦.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的影响因素模型探析——基于四年级师范类实习生的深度访谈[J].电化教育研究,2014,(05).
[11]郭绍青.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策略的个案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9.
[12]赵健,郭绍青.信息化教学能力研究综述[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0,(04).
(责任编辑:刘君玲)
*本文系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2011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中国义务教育发展报告》(项目编号:11JBGP018)中“教育信息化专题”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