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庆军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四月里的杭州桃含宿雨,柳带朝烟,春意正浓。4月22日,伴随着热烈的掌声和惜别的不舍,山东省机构编制干部综合素质提升专题培训班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圆满结束。
这次培训班分两期,时间为4月6-10日、18-22日,是山东省编办加强系统教育培训、全面启动“五个一批”计划的具体举措,也是一次培训方式的全新尝试。目的是引导机构编制干部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拓宽眼界思路,打造忠诚、干净、担当、自律、敬业、奉献的高素质干部队伍,进一步提升全省机构编制部门自身建设水平,更好地推动改革管理工作。市县编办主任和省编办各处局室、单位负责人、业务骨干共120人参加了培训。
精准聚焦补短板
当前,机构编制工作已经进入行政体制改革攻坚期、机构编制管理换档期、工作方式方法转换期“三期叠加”的新常态,机构编制部门作为配置党的执政资源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综合性工作部门,作为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面临着越来越繁重的改革管理任务,有些还是全新的工作,没有经验可循,工作的阻力和难度越来越大,需要直面的矛盾和问题越来越多。比如,在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方面,取消下放的难度越来越大,事中事后监管缺位、不到位问题比较突出;在事业单位改革方面,行政类单位改革、生产经营类单位转企改制、公益类单位体制机制创新等都涉及单位和职工的切身利益,情况十分复杂,改革任务艰巨;在机构编制管理方面,严控总量与事业发展需求的矛盾依然十分突出,等等。能否顺利攻克难关,既是对勇气、胆识和担当的考验,更是对政策理论水平、领导力、执行力、知识结构等综合素质的考验。举办全省机构编制干部综合素质提升专题培训班,正是为了弥补“能力短板”,解决“本领恐慌”问题。
刘维寅主任在这次培训班第一期开班式讲话中开宗明义:“加强教育培训是提高干部队伍能力素质、推动工作创新发展的主要手段。举办这次专题培训班是机构编制部门肩负起改革重任、破解工作难题、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迫切需要。”
今年3月,省编办印发《全省机构编制系统“十三五”期间(2016-2020年)教育培训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强化培训需求导向,切实做到深化改革发展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干部成长发展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从今年开始利用5年时间开展“五个一批”教育培训行动,即党性教育培训一批、高校办班培训一批、国外考察培训一批、专题业务班培训一批、实践锻炼培训一批。这次在浙江大学举办2期综合素质培训班,是全面启动“五个一批”计划的开篇之作。
培训班在内容安排上紧紧围绕机构编制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紧密联系全省机构编制干部队伍建设实际,精准聚焦“机构编制干部综合素质提升”这一主题,培训课程既有转变政府职能与简政放权、依法行政、机构编制管理创新、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等当前工作中的急需知识,也有压力管理、领导艺术、媒体应对等做好工作的必备技能,还有实地考察“梦想小镇”众创空间、与众创企业交流互动这样的现场教学。课程内容丰富多元,形式靈活多样,所涉及领域既是省编办近年来着力推进的工作,也是市县编办非常关注的问题,针对性、指导性和实效性都很强。此外,还设置了分组研讨交流和撰写心得体会两个环节,通过谈学习感受、提意见建议,互相启发碰撞,实现学思结合、学研并举。这些精准周密的设计对于保证培训效果、切实提升参训干部综合素质和推进各项改革管理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精心组织获好评
省编办对这次培训班高度重视,刘维寅主任亲自审定培训方案、出席第一期开班式并作重要讲话,对全体学员提出“安心、专心、开心、用心”八字要求,强调要严格遵守课堂纪律,严格执行八项规定精神和“十不准”要求,自觉遵守社会公德,以实际行动展现机构编制干部的良好形象。
为保证培训效果,每期培训班由省编办1名副主任全程带班跟学,同吃同住同学习,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省编办有关处室精心组织谋划,深入调研了解市县编办培训需求,反复与合作方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沟通对接,精心设置课程,从教学环境、学员接待、食宿安排、学员交流等各个环节务求严谨周到,有效保证了培训进程有条不紊、井然有序和培训学习效果,得到学员一致好评。
严格的管理,细致的安排,使参训学员真正沉下心来,心无旁骛,一心向学,把精力和时间集中到学习研讨、思考问题上来。学员们对这种规范、有序、严格的教学管理表示认同,两期培训没有出现一起违纪情况。
精彩授课赢点赞
这次培训班的师资很“给力”!
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美丽的启真湖畔,谌远知、吴明证、朱法贞、杨麟杰、陈麟、熊卫平、周盛等浙大知名教授以及阿里巴巴商学院洪文明讲师,深入浅出、旁征博引、幽默生动的精彩授课,为参训学员带来高层次的政策解读和全新的实践视角。
大家纷纷为老师们叫好点赞——
“杨遴杰教授的《转型期中国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分析》,深刻犀利,鞭辟入里,通过对当前‘三期叠加的经济形势分析,使我们认识到经济新常态下深入推进放管服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向改革要动力、向调结构要助力、向惠民生要潜力,作为一名编办人,体悟到自身工作的价值和沉甸甸的责任感,工作的动力更足了,奋斗的热情加满了。”
“过去一听到创新,首先想到的是创新很难,通过谌远知教授生动有趣的讲解,顿时豁然开朗,原来创新就是做组合,就是整合资源、搭建平台、提供价值、开放共享,这是基于互联网+、信息时代、大数据时代的工作思维。机构编制部门必须掌握好、运用好‘组合式创新这把工作提升的‘万能钥匙,通过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新理念与机构编制工作的深度融合,破解改革管理难题,提升管理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水平。”
“洪文明老师所讲的阿里巴巴、滴滴打车等互联网企业创新发展成功之道在于有效回应了社会痛点堵点,这与机构编制部门坚持的问题导向异曲同工,现行行政管理体制机制不顺的地方正是我们工作的着力点、创新点和突破口。”
“周盛老师在讲授政府职能的方式创新时,通过上海市旧城改造‘二次征询制、美国的重大决策专家论证制度等案例,为我们生动地呈现了公众参与、专家论证、第三方评估在政府治理决策中的重要作用。”
“梦想小镇里的一个个众创企业折射的是政府管理服务的创新和对双创企业的扶持与包容,浙江秀美大地上蕴藏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勃勃生机,将成为其持续快速发展的强劲动力。”
对参训学员而言,这次培训就像一场及时雨、一座加油站,每一次思想碰撞、观点交锋都是一次自我提升。完成了一次知识更新、一次视野开拓、一次理念转变。通过一周高强度的头脑风暴,大家进一步提高了认识,增长了见识,切实增强了推进各项改革管理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明确了机构编制工作的方向思路、目标任务、实施路径和具体举措。培训期间,大家一起研讨问题、交流收获、沟通情况,气氛热烈活泼,既学到了知识、拓宽了思路,又联络了感情、增进了友谊,为今后相互学习、加强互动搭建了良好平台。培训班收到教有所长、学有所获、研有所得的良好效果。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大家表示,返回工作岗位后,要把所学所获与工作实际结合起来,坚持学以致用,努力把学习的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推进工作的措施、领导工作的本领,以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更实的举措扎实做好各项改革管理工作。
关键词:教育培训 机构编制 自身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