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凤瑛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这句话在我班学生身上得到了深刻的证明,通过小组合作阅读,我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理解能力都得到了很大提高,学生的心态和世界观也在发生良性变化,也因此讓我班学生爱上了阅读。
我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农村学校,生源均以农牧民家庭为主。由于环境、家庭、地域等因素,我班学生在刚进中学时阅读还存在着少、慢、差、费的问题,即读的量少、读得慢、效果差、时间浪费等不理想的状况,也正因为这种原因,导致学生在语文学习以及各科学习甚至各种能力培养方面常常出现问题。针对这一现象,我有意识加强了对小组合作阅读的探究。
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我发现,同龄人的阅读习惯能有效地影响一个人的自发阅读。我也发现了学生对阅读的要求会因同龄人的影响而普遍化,正如韩寒、郭敬明书籍的流行。通过观察,我班部分学生对书籍有一种自觉的阅读要求。所以在分配学习小组时,我有意识地把这些学生分配在各个学习小组,让这些个别学生的阅读辐射到全组的成员,从而在学习小组里形成良好的阅读风气。其次,为了督促学生阅读,让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阅读初期,我班小组内的阅读书籍,采取先由老师推荐,然后由小组内的成员共同商定。我对小组每周的阅读量也做了要求:在学生能负担的情况下,适当地要求一定的阅读量。最后,为了让学生对阅读有独特的体验,我安排了阅读交流课,每周一次组内交流,每月一次全班交流。
组内交流时,要求小组内部成员之间交流自己在本周的阅读内容和收获,同时表达出自己的见解。每小组每周评出一名“阅读评价之星”。在荣誉的驱使下,学生就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甚至敢于向阅读的文章提出自己的质疑和见解。每月全班交流,全班交流时,每组选出一名发言人(每月的发言人要轮换),对小组成员本月的阅读情况进行汇报和总结,全班同学根据发言人的表述选出三组最佳阅读团队。
为了督促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到积极的阅读活动中,我还根据我班实际学情,结合任课教师和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制订出详细的阅读评级体系。
通过每月的这种评比以及组内和全班交流一些学生和一些小组的阅读内容和感受,还有在阅读交流中得到新的想法、新的启发,甚至对阅读文章的新的思考角度,让那些没有读过这本书或文章的同学产生强烈的阅读的冲动和愿望。也能让那些不爱阅读的同学为了小组的集体荣誉,为了能与同学有共同的话题,也为了想显示自己的独到见解,能使自己的阅读体验在同学中不会显得幼稚或者肤浅而乐于阅读。学生也在阅读中渐渐发生着改变。
一、阅读让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了提高。在积累课外知识,积淀语文素养的同时,锻炼和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二、阅读让学生获得了成就感。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阅读,共同分享,既能找到在同学中共同探讨的话题,也能在阅读中找到自己对文本的理性体验和感性体验,这种自我阅读产生的成就感,在小组交流和全班交流时被同学所认可,促进了学生更加主动地去阅读。
三、阅读让学生开阔了视野。首先让学生在阅读中获得文学体验。其次,书中新奇的事物,精美隽永的文字,个性鲜明的人物,神奇美丽的山山水水,都给学生带来了无限美妙的视野享受,促使学生更积极去阅读。
四、小组共同阅读对学生的阅读选择起到了指引作用,让学生学会了选择阅读。刚开学时,一说到阅读有些学生就是漫画或者《故事会》等一些快餐书籍,通过小组合作阅读,在老师的适当引导下,让学生对阅读书籍做到了正确选择。
五、阅读让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不断增强。刚入学时,学生的作业和作文上的错字、病句处处可见,作文语言贫乏,思路老套,最忧心的是大部分学生连最基本的字数都写不够。通过小组合作阅读和交流,一学期后,各种问题就得到明显改善。现在已经不出现字数不够的作文了,思路老套,且词不达意的错误也在逐渐减少。
六、阅读让学生思想教育不露痕迹。每个学生都有自我的价值取向和情感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共同阅读,老师对小组的阅读书籍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并推荐阅读书籍供学生参考;在课堂上,教师适当地对推荐书本提出一些自己的见解,为学生提供一些合适的指引,让学生在阅读中潜移默化、不露痕迹地受到道德熏陶和思想教育。
七、阅读拉近了师生关系。在书本面前,学生和老师都是读者,彼此都是独立的文本体验者。学生可以和教师平等地交流。交流就可以得到老师更多指导甚至更为深刻的解读。
通过小组合作阅读,不仅培养和提高了农村中学学生的语言运用和组织能力,而且学生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也在逐渐发生变化,这也就给学生学好语文乃至一切学科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相信,只要我们能坚持不懈地开展小组合作阅读,并不断探究有效的阅读策略,为农村中学学生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让农村中学学生多一个表达自我的平台,他们就会越来越爱阅读,语文学习就一定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语文综合能力就一定会不断提高。
编辑 尹 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