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雪虹
【摘 要】有效的课堂离不开有效的评价,教师灵活多样、丰富生动的评价方法,能使学生如沐春风,让课堂充满勃勃生机。怎样让自己的评价更加有效,我觉得要注意以下几点:评价要有创新性、评价要有针对性、评价要有激励性、评价要多元化。
【关键词】有效评价 学习积极性 创新 多元化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6)02-0105-02
有效课堂是每一个教师追求的目标,可有时往往因为个人驾驭课堂的能力不一,教师许多评价的有效性不高,从而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不高。听过特级教师如窦桂梅、薛法根、于永正精彩的课堂评价语言,他们这些看似平常的话语和动作,总是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为学生的发展提供空间。这样的评价学生最容易接受,也最能拨动心弦,增强学习的自信,并为之努力学习;这样的评价、这样的课堂可能让学生终生铭记。那么如何使自己的评价也能像他们的那样有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呢?这一年多来,我孜孜不倦地研究着、实践着。
一 评价要有创新性
教师在课堂上,经常会有这样的情况,某个学生朗读的课文比较好时,我们会夸奖他:“读得真不错!”“读得真有感情!”“读得真棒!”这样的评价性语言,可能学生在一年级时老师曾这样多次表扬过他,二年级时老师也曾多次这样表扬过他……许多老师周而复始,学生已听得疲倦了。俗话说:“糖吃多了也腻人。”这样的评价能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否提高课堂的有效性?答案可想而知。由此可知我们教师评价性语言的创新性是何等的重要。
为了丰富自己的评价性语言,使自己的评价语具有新鲜感、创新性。除了上网学习其他教师的评价性语言,我还认真向特级教师学习,利用空余时间看他们的教学实录,看到、听到对自己有帮助的评价,就把它们记录到自己的笔记本上,有空的时候拿出来读一读、背一背,努力做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记得我在教学《小插秧脱险记》时,为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有气无力”一词,曾让学生设身处地地来当一当杂草,读一读杂草所说的话,可是学生朗读多次都不太到位,而我又不能评价“你读得不太好”,或是“你的朗读水平有待提高”。我正着急的时候,突然想到于永正老师也曾上过这课,正好我还大概记得他的评价语,不如就借鉴一下。于是我这样评价道:“小X同学吐字清楚,读音正确,但他的朗读,总感觉少了点害怕的语气,看来这喷雾剂是假冒伪劣产品,我再给他加点,哧、哧……”这话一出,学生立刻顿悟、再读时就读得比较到位了,我又乘胜追击:“果然一点力气也没有了,看来杂草们马上就要完了。”就这样,我两次借用了于老师的评价,诙谐的用语,既充分肯定了学生朗读的成功之处,又指出朗读的不足,还顺势引导学生理解了“有气无力”这个词。学生的学习热情一下子高涨了起来,许多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课后,我不禁反思:这样的评价在我的课堂上没有出现过,学生听腻了我老一套的评价,这次在课堂上我运用了新的评价用语,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启迪孩子们的智慧,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 评价要有针对性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评价学生时有灵活性和针对性,要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地进行评价,让每个学生都乐意接受老师的评价,进而把全部注意力集中到课堂学习上。老师在评价学生时要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注意学生的学习基础,不仅要横向地将他和其他同学进行比较,还要纵向地将他和自己的以往进行比较,以民主平等的姿态和发展的眼光,指出不足,找出优点,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在教学《望庐山瀑布》时,我先请一位同学朗读这首诗,他读得很好。读完后,我就夸他说:“这位同学铿锵有力的朗读感染了我,我在他身上看到了大文豪李白身上那股豪迈的气概。”这位同学面露自豪感,而其他同学也通过我的评价知道了李白的作品风格就是以豪放著称。这样的评价我想一定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这样的评价我想就是有效的评价,而且也提高了课堂的有效性。
三 评价要有激励性
卡耐基曾说:“使一个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赞美和鼓励。”心理学也认为,每个人都有被肯定、被赞扬、被称颂的欲望,更何况是小学生,哪有不喜欢老师对其的关心和赞美呢?因此,激励和赞美性的语言应该更多地出现在我们的课堂评价中。我在教学中是这样来开展激励性评价的。
1.合适的情景语
评价时不直接采用评价性语句,而是结合课文中相应的语境对学生的朗读做出反馈。教学《一路花香》时,学生第一次读完后,我就询问学生:“花香吗?”学生异口同声道:“不香。”这下,那个学生一下子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所在,再读时,花开的感觉一下子就读了出来。像这样带着情景的评价语更加生动形象,也能让学生更好地走进课文所要传达的语境中。
2.针对性的夸赞语
在教学《烟台的海》时,我请了一位同学读第二自然段的一句:“小山似的涌浪像千万头暴怒的狮子,从北边的天际前赴后继、锲而不舍地扑向堤岸,溅起数丈高的浪花,发出雷鸣般的轰响,有时竟把岸边数百斤重的石凳掀到十几米远的马路中央。”学生读完后,我对他说:“读得真雄伟,老师仿佛也听到了那巨浪的咆哮声,感受到了那巨浪的气势。”这一评价看似信手拈来,却是用通感的修辞手法来进行针对性的评价,巧妙地暗示学生读出了冬天烟台海的壮观和波涛汹涌的感觉,增加了他的成就感。
3.轻松的幽默语
使用幽默语是调节课堂气氛非常好的手段,也体现出了教师的教学机智,提高了学生的朗读兴趣。如《麋鹿》一文中,有一段描写麋鹿出现和消失“悄无声息”的语段。当时学生的朗读非常响亮,听完后,我做出一副受惊的样子,对他說:“这么响亮的朗读,麋鹿都要被你吓跑了。”就这样,学生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领悟到此段的朗读方法。
四 评价要多元化
长期以来,评价一直是教师在唱独角戏,学生的状态是消极的、被动的,使学生丧失了个性,任教师随意摆布。《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在课程评价主体上,注意将教师评价与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以及家长评价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这样就使评价更加多元化,做到了“多一把评价尺子,多一批优秀人才”。
1.学生自评
罗杰斯认为:“自我评价是使学生自我发起的学习成为一种负责的学习的一个重要手段。”学生的自评往往能在不经意间培养学生为自己的学习负责的能力,鼓励他们在勤于思考的同时不断反思,才能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成绩和不足,逐步成长为一个自主和自立的学习者,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通过学生的自评,教师也能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以及对待学习成果的态度,从而引导和帮助学生确定新的学习目标。
在教学古诗《望洞庭》时,我先进行示范朗读,并让学生根据我朗读的节奏在诗中画出停顿,用斜线标记,给重音标上圆点,再自由练读,然后点名朗读,说一说“覺得自己读得怎么样?有进步吗?”学生一脸兴奋:“我觉得自己刚开始读没有停顿,很平淡,现在我读的时候有了停顿,就好多了。”
通过对自己模仿朗读的自评,学生很快掌握了古诗朗读的技巧。
2.学生互评
评价不仅来自老师和自己,更可以来自身边的同学,学生之间的互评可以让我们的孩子学会更好地沟通和合作。互评中,可以学会尊重他人,理解并欣赏他人,也更加清楚同伴和自己的长处与不足,学会信任,诚实、公正地对己和对人。
3.家长评价
现代评价理论认为,形成性评价不能忽视学生家长的评价,因为家长也是教育评价的主体。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家长越来越关注子女的发展状况,他们积极参加学校的教育活动,向学校和教师反映子女在家、在社区的行为表现。他们不但关心学校和教师对子女的评价,而且对子女给予经常性的评价。家长参与评价能更大地发挥评价的作用,让家长从评价的旁观者变成评价的参与者,不仅能够有效地促进课堂教学,还能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思辨能力和价值取向。
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这句话说明了教师语言的重要性,让我们用有效的教学评价语言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和谐师生关系,提高课堂效益。
〔责任编辑:林劲、李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