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中面对学生错误回答的研究与对策

2016-07-02 16:58王艳
学周刊·下旬刊 2016年10期
关键词:全体学生综合素养关爱

王艳

摘 要:公开课往往是精彩纷呈的,凝聚了一个教师,甚至一个团队集体智慧的结晶。这样的课堂上也会出现学生一些错误的回答,任课教师应该如何积极面对与处理。本文就此进行了剖析与研究,并对如何解决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公开课;关爱;全体学生;综合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30-022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30.148

一、现象

每年参加很多观摩和培训,参与展示的课堂精彩纷呈,教师都展现出高超的教学水平。尽管如此精美的课堂,也还会出现一些让不太和谐的音符。一次省级观摩课上,教师在执教《水》一文时,着重抓住词语来体现学生洗澡的痛快,在让学生齐读后,教师追问:“学生,你为什么全身脱得光溜溜的?”学生回答:“因为周围的人都脱得光溜溜的。”教师听后,赞扬了一番,进而又继续进行下面的教学环节。

但是细心一想,再联系课文一看,其实并非如此,因为文中说:“然后大人们也加入到了洗澡的行列里来,只是他们远没有我们这样的无遮无挡——男人们穿着短裤,女人们则穿着长衣长裤。”所以那位学生的回答是错误的,而作为在这样的讲台上的教师,对于文本的研究一定是深厚的,甚或说对于文章,也应该非常熟悉了,可是却没有发现学生的回答有误。

公开课上像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某一个简单的词读错了,可是教师好像没听见似的,就直接请下一位同学;学生的某一句话出现了明显的逻辑错误,教师也充耳不闻,反倒是听课的教师觉得非常好笑。

二、反思

为什么公开课上,有些教师对待学生错误的回答视而不见呢?究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一)对文本的解读不够透彻

教科书中的文章都是通过精心挑选的,涵盖的面也非常广,历史、科学、人文……但是作为教师,不一定都能精通,如果之前没有认真解读文本,查阅资料,就不一定能准确地知道教材背后的诸多知识。

(二)对学生的关注不够

公开课上,教师要关注很多,最重要的是自己预设的教学流程,这样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自己是否能在规定的时间完成教学任务,保证教学流畅,所以对学生的关注往往不足。

(三)教师的应变能力不足

尽管每个教师在上公开课之前都会细心地备课、备教材、备学生,但在真正上公开课时,往往还是会遇到在备课或试上时都没有出现过的特殊情况和问题。

(四)上课时过于紧张

公开课,教师往往承受了比平常教学更多的压力,参与听课的教师少则几人,多则几百人,这时,学生课堂上哪怕微小的一个动作都会影响到教师的情绪及发挥,因而对于学生的回答可能听的认真程度就不够了。

三、策略

(一)认真研读教材,做到心中有数

1.研读课本深层的资源。对于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本,其实有很多深层次的资源可以挖掘,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文本和人物有很大的帮助。只要我们勤于、善于挖掘,对于课堂上随时出现的各种问题,都能引刃而解。

2.研读课本的意境。课本是教学的主要渠道,要反复研读。于永正老师认为备课应该备“朗读”,他提倡,在写教案前,先把课文读熟,读出感情,用心揣摩课文的意境、思想感情。如果我们在平时上课前,尤其是公开课前能像于老师一样备课,肯定可以更加沉着自信地走进课堂。

3.研究学情。公开课前要研究学情。学生对于已有知识掌握多少,掌握到什么程度,应该要深入了解。这样上课时,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有针对性地设计教案,运用教案。在公开课的教学中,可能是借班上课,有时候区域的跨度还特别大。所以更需要花精力和时间去研究,再根据已有情况设计自己的教案,让教案适合该学情的学生,这样在公开课上才不会出现教师被教案牵着走的现象,避免学生的回答和教师预设的相差太远而导致参赛教师无所适从的现象。

(二)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养

1.阅读各类书籍,提升文学素养。书是人类精神的食粮,一个人不读书,就等于同世界隔绝,同自己的心灵隔绝了。不仅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去读书,还应该读和自己的专业发展有关的书籍,这些书籍能够给我们带来更多方法的指导。博览群书,懂得的就越多。教育界强调教师要有教育机智,教育机智哪里来,那是要靠拥有更多的学识做基础的,多读书就是提高自己综合素养的一剂良方。

2.珍惜培训机会,不断更新教学理念。省市和学校举行的每一次培训都是难得的学习机会,这里凝聚着主办方智慧的结晶,更是先进教学理念的体现。要珍惜每一次的培训机会,认真听讲,不断反思,及时总结。

3.观赏视频,足不出户领略大家风范。学校外出培训的机会总是有限的,但是每一次大型的教育教学活动,都会有录像,主办方也会刻录成光盘,外出培训的教师回来后,可以主动借来观赏,让我们足不出户也能领略大家风范,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为公开课教学提供更好理论保障。

(三)关爱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主

1.师爱引领方向。

2.课标指引航标。在公开课上,也应该以学生为主,而不是以手里的教案为主。

(四)关注错误回答,动用教学机智生成教学资源

课堂上学生错误的回答并不可怕,拥有足够的教学机智,那么就可以生成很多新的教学资源。

四、期待

社会在飞速地前进,教育的流派也在不停地变化,但无论怎样,作为教师,我们的心灵不能浮躁,以学生为主,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永远是我们教师的首要职责,期待我们的教育能在新的课程标准引领下走得更好。

猜你喜欢
全体学生综合素养关爱
江苏省淮安市繁荣小学活动掠影
问题教学法在历史课堂中运用的原则
让关爱成为留守儿童心底的阳光
小学英语课堂再创新
浅谈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化发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真诚激励,关爱相随
“童诗”也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