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探究

2016-06-29 15:33程芳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14期
关键词:教育方法心理素质心理健康教育

程芳

【摘 要】心理健康是现代健康观念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当前,非常有必要加强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本文就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对策作了一些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素质 教育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8.3:B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4-0020-01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 当前我国中小学生心理问题日益严重,心理品质明显下降,有不少学生心理上存在着偏常。据有关部门进行的心理调查表明,近30%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中职生由于病态心理而导致心理与行为上的失误,甚至轻生、犯罪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发展。甚至危害了家庭的和谐、危害了社会的安定。因此,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是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紧迫而艰巨的任务。结合自身体会,谈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造成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主要的是教育方法和社会家庭环境等。它反映了学校教育及社会家庭等方面的许多综合性矛盾,只有了解了学生存在问题的成因,对症下药,才能在教育教学中有意识地去避免它。学习竞争激烈,面临升学就业的压力过大。由于种种原因,学校的教育工作还存在一定的弊端。重智育,轻德育、体育;重课内教学,轻课外教育;重尖子生,轻后进生;学校生活内容、方式单一,许多学生对学习深感枯燥、乏味,心理恐慌,信心不足,视课堂为牢狱,视学习为苦差事。而很多家长和老师要求学生十分高,教育不适当,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在教育实施过程中,被教育者深受教育者的影响。 学校教育在预防和矫正学生不良心理品质方面起主导作用,但由于有些教师对当代青少年学生思想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认识不足,对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特点了解不够, 特别是在教育方法上存在许多问题。当学生需要爱心,理解、尊重时,有的教师反而冷言冷语,挖苦,讽刺、甚至让学生当众出丑,势必使他们难堪,甚至无地自容,更有个别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惩罚和心灵虐待,用直接的或间接的手段给学生心理造成严重伤害,它会产生自卑、逃避、反抗、逆反、报复等不良心理行为,导致心理障碍的产生。如一教师因某学生上课迟到,不仅责骂他,而且当众侮辱其父母,致使该学生对老师敌视仇恨不能自拔,最后走向杀师之路。社会家庭环境因素,学生适应不良而成为心理问题。由于学生不能全面认识社会,对目前社会的一些现象无法理解,缺乏辨识能力。一些不健康的色情暴力影视内容侵蚀着青少年,学生盲目模仿,造成了一些学生的不正常心理和非科学的价值观。而在学校所学习的社会科学又仅仅限于考试内容,不能全面满足学生内心丰富的情感需要,致使心理非常空虚,随意接受来自各个方面的信息,填补空虚的心灵,加速了其心理品质和人格变异。此外,由于受家庭环境影响,学生心理表现异常。如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的“特殊化”,表现出家庭中的霸道作风,养成任性、抗拒和目中无人的非健康心理。家庭经济困难,家庭变故等也会严重破坏一些学生的心理平衡,容易产生痛苦、抑郁、脆弱、自卑、孤僻等的心理问题。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品德修养,文化水平,教育方法等对学生品德和心理成长有着直接而重大的影响。有相当一部分家长的教育方法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有的家长对子女经常训斥,使孩子对父母见而生畏,缺乏感情交流。孩子遇到困难得不到帮助,遇到挫折得不到鼓励,使孩子有种“压抑感”、“委曲感”。有些家长本身就存在严重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其子女势必受到这些不良心理环境的直接影响。更有些家长本身品德低劣,作风不正,对孩子的危害也就可想而知了。所以家庭教育不当,是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对中职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我主要采取了以下一些措施:

1.加强自我调控,提高适应能力

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是衡量一个人是否健康的标准之一。一个适应能力强的人,能和现实保持良好的接触,对周围环境和事物有清醒、客观的认识,能较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人际环境和心理环境,乐于接受新事物,能承受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不幸。

为提高学生的自我调适和社会适应能力,我主要引导学生接受环境、顺应环境,针对环境的变化对自身做出相应的调整,以积极的心态适应环境。同时学会在生活中不断反省自己,认识自己,调整自己的心态和行为方式,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以更好地适应社会。

与初中相比,中职生活有很大的不同。在学习方面,知识密度大、知识难度加深,课程进度快。要想尽快适应中职生活,就要学会学习,学会思考,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适应能力。在生活和交往方面,有一部分同学由于住宿要开始新的集体生活,和同学之间的接触和交流更密切。第一次远离父母,还要学会独立处理很多事情。

2、开展心理咨询,注重个别辅导

通过探索与实践,使我深深认识到,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和学生接触的最多,时间最长,最有利于做学生的心理教育工作。班主任是学生最好的心理医生。班主任要根据教育学、心理学理论来指导学生科学地学习和调整心理状态,培养学生的乐观稳定的情绪和开朗坚强的性格,以及广泛的学习兴趣,探究和创新精神,不怕挫折敢于竞争的优良品质,为他们将来的成才与成功打下良好的心理素质。在心理咨询过程中,班主任给予学生足够的信任和理解,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双方达到情感和心理的交流,消除学生的精神压力,达到心理转化的效果。

3、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建设有利于学生健康发展的校园环境。

马斯洛认为:个体都有一种积极的、向上的动力,有一种自我实现的需要。但它需要激发和挖掘。心理健康教育就要注意个体潜能的最大发挥和人格完善。实践证明,个性发展平衡的学生在躯体化、人际化关系、抑郁、焦虑、敌对等方面的健康水平显著高于常人。个性发展能改善心理环境,增进心理健康,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学校应充分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建设有利于学生健康发展的校园环境,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各学校在重视课堂教学的同时,要大力开展各种文化、艺术、体育、科技等活动,让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艺,活跃身心,多交朋友,提高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从而陶冶情操,调节心理。

总之,学生的心理健康,关系到国家的未来,作为教育工作者理所当然地承担着主要责任,但绝不是教师唱“独角戏”,而是应当动员和利用全社会的所有力量,共同构筑起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成长环境,从而达到培养合格人才的目的。

猜你喜欢
教育方法心理素质心理健康教育
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心理健康教育视角下大学生自杀成因及对策研究
金工实习教育对工科院校创客教育影响分析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心理素质
论新闻记者的心理素质与写作思维
开展“解烦恼”活动提高青少年心理素质
学习毛泽东的作战指导心理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