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一星
摘 要: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语文学科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整合的一种新形式,要充分开发课程资源,也要突破教材的有限性,鼓励学生到生活中学习语文、学习生活中的语文,注重拓展实践活动的空间,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关键词: 语文教学 综合实践活动 课程资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是指在教师指导下,从语文学习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语文学科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整合的一种新形式,是新课改的一个亮点。这一问题的提出,为当今的教学改革注入了新活力,将有助于推动语文教学改革的发展。在平时教学中,我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实践活动空间拓展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略谈认识。
一、充分开发课程资源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巨大优势在于开发并利用无限的教学资源,突破教材的有限性,鼓励学生到生活中学习语文、学习生活中的语文,因此,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要注意从以下方面充分开发课程资源。
1.教科书资源。教科书是重要的课程资源,综合性学习要依托教科书进行开发。大多数的综合性学习都是综合教材的内容和要求,按照课本主题或通过改进设计的。如“模拟科技新闻发布会”(苏教版七上第五单元)、“保护野生动物的一次活动”(苏教版七下第四单元)、“访问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苏教版八上第二单元)、“如果我主办校刊”(苏教版八下第三单元)、“市场新商品调查”(苏教版八下第四单元)等。
2.图书资源。课堂小天地,图书大课堂,图书内容包罗万象,汇纳百川,钻进图书馆,就是投身生活。进入初一的新生,让他们“走进图书馆”(苏教版七上第一单元),指导他们学会摘录做文摘卡,学会检索方法。另外,根据新课标要求,规定学生购买中学生课外必读篇目,每学期规定读什么、读多少和指导怎么读,要求有读书笔记(文摘、心得体会、读后评点等),至少每五页有旁批、圈点、点评。组织学生自出题目,进行考查,形式多样,有答题比赛,有辩论赛,也有演讲会等形式。另外,让班上学生自费订阅《中学生阅读》、《作文报》等多种报纸杂志,举行读书周活动,办好一次“我爱文学”交流活动,编辑“小小文学手抄报”(苏教版七上第一单元),这样,既提高了学生语文素养,开阔了学生视野,又提高了学生动手能力,收到了极好效果。
3.影视资源。电影电视是大众媒体,特别是电视,覆盖面广,信息量大,只要收视得当,学生受益就很丰富。我对学生收看什么电视节目、收看时间等都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合理化的安排,如《中国诗词大会》《最强大脑》《一站到底》《探索发现》等有利于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博见多闻和勇于创新的栏目,我还指导学生在收看影视节目时,注意搜集优秀广告,以及积极向上、富含哲理的歌词,节目串词,并有意识地将其运用到写作中,收看节目后开展“一次有意义的集体视听活动”(苏教版八上第五单元)、“赛诗会”(苏教版七上第六单元),这样,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均能得到提高。
4.网络资源。与影视相比,网络是目前内容最丰富、速度最快捷的传播媒体,虽然良莠不齐,真假难辨,特别是游戏、网聊带来极大负面影响,但我们不能全盘否认它推进人类文明发展的贡献,关键是如何正确引导。我在组织教学时,正确指导学生如何上网查找资料,整理资料,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组织开展“网上读写与交流”(苏教版七下第五单元),春天到了,用手中的相机、手机将大自然的美景抓拍下来,利用网络,将图片利用QQ传至老师,老师将这些图片归类整理,作文指导课上让学生上台介绍,一堂生动的“寻找春天”的作文指导课诞生了,学生学得津津有味,并从中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
5.地方资源。在综合性学习的活动中充分利用地方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的资源,包括乡土地理、民风民俗、传统文化生产和生活经验等。我们倡导学生体验民间生活,关心社会热点问题,开展“社会热点问题研讨会”(苏教版八下第五单元),了解本土文化,举行普通话、方言、英语“三语”比赛……这样的主题活动学生兴趣浓厚,积极性高,而且在活动中,合作精神、创新能力和竞争意识得到进一步培养。
二、注重拓展实践活动的空间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综合实践活动以学生的直接经验为基础,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了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以语文教材为依托,注重学生多样化的实践性学习,让活动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让学生走出封闭的课堂,在广阔的天地里实践、探索、创造……
1.转换角色,让课堂成为实践战场。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不应是单一的知识传授者,应该转换角色,融入到学生之中,通过设计、组织、建议、指导、鼓励等,打破书本与生活的墙垛,软化学科边缘,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空间,让孩子们在实践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例如在教学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民风民俗时,我在课前让学生利用网络、书籍等搜集与本课有关的一些民俗文化,名胜古迹、风土人情,课上展示,改变了老师一手包办现象,学生主动性得到了发挥。再如学习该单元《端午日》时,赛龙舟场面,让学生上台分角色表演,余下学生分角色朗读,分工协作,让课堂成为实践战场,学生学习积极主动,综合能力得到提高。
2.提供机会,让教材成为实践桥梁。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语文教材蕴藏许多可以进行实践活动的因素,教师要善于从课本中挖掘有利因素,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设计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活动,力求让学生密切关注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引进生活的源头活水,实现课堂与生活的沟通,让学生从生活走入课堂,再从课堂走入生活,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如在学习了《皇帝的新装》这篇文章后,学生读了许多类似这样的童话故事,让他们挑选自己喜欢的童话故事,制作道具,进行表演。在汇报展示活动中,孩子们有的解说,有的表演,这些课本剧的表演具有极强的综合性,不但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重要的是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合作能力,培养了他们勇于表现自我的意识,使教材成为学生实践的桥梁。
3.丰富内容,让自主学习成为实践航标。综合性学习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与有相同兴趣的同学组成合作小组,搜集查找有关资料,并对搜集的信息进行加工整理,从而形成观点,再到课堂上进行交流展示,教师和其他同学则从多角度进行评价和鼓励。最后,可以将同学们搜集来的资料张贴在教室的“资料库”里,让同学们随时可以翻阅。这样他们学会了如何利用图书、网络等查找资料,从而学会了如何利用这些资料解决问题,培养了孩子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了学会学习、发展个性的目的。
总之,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超越了书本知识学习的局限,它是基于学生的经验,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实际密切联系,注重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我们要创造性地开展各类综合实践活动,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