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瑞清:走在行知路上的人

2016-06-29 04:39文/朱
教育家 2016年16期
关键词:行知陶行知师德

文/朱 波



杨瑞清:走在行知路上的人

文/朱 波

杨瑞清,全国十杰中小学中青年教师,全国十佳师德标兵,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他为人谦和,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乡村教师。但是在了解他的内心世界后,人们才知道平凡背后有更多的不平凡。

毕业时,他放弃留城的机会,主动要求到乡村小学——南京市浦口区行知小学当教师;有“升迁”的机会,他却安心在乡村小学扎根农村教育20多年。多年如一日,在艰苦的条件下,搞教育改革,探索农村学校素质教育发展之路。始终以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激励自己,立志成为“陶子之后,亿万陶子”中的一员。他就是被人们誉为“陶行知式”的乡村教师杨瑞清。

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人生道路作出选择。杨瑞清曾经有过三次比较重要的选择。一次是1981年从晓庄师范毕业的时候,当时是可以进城,但他主动向学校提交了志愿书,选择回乡为农民办教育。第二次是1983年,他被调任江浦县团委副书记,在从政和从教的矛盾中纠结了4个多月,杨瑞清最后选择回到学校,继续当老师。第三次是20世纪90年代初。面临学校办学条件长期得不到改善,教师队伍长期得不到稳定等困境,有人建议他离开乡村学校,获得解脱。但杨瑞清:“最终还是留了下来,选择了坚持。”

人物简介

杨瑞清,江苏南京市浦口人,现任南京市浦口区行知小学校长。为实践陶行知教育思想献身乡村教育,先后创办了行知实验班、行知小学、行知基地,开展了不留级实验、村级大教育以及赏识教育研究,取得优异成绩。先后被评为南京市十大杰出青年、江苏省十大杰出青年、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全国十杰教师、全国师德标兵等。

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杨瑞清体悟到:人生的奉献方式是“爱”,创造爱的方式是“学会爱”。热爱孩子、赏识孩子,高质量推进素质教育,“让乡村的儿童享受优质教育”是杨瑞清始终不渝的人生追求。

在杨瑞清看来,让农村的孩子受到优质教育就是对孩子最真的爱。在他眼里,每一个农村孩子都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要让教师当教书的主人,让学生当学习的主人,决不能仅仅为了考试而教书、学习。为了让孩子快乐、自信,激励孩子们成人、成才,杨瑞清尝试起赏识教育,学校专门印制“优点卡”,由老师以第一人称对孩子们的细小优点进行表扬并签名,然后由他在每周的晨会上宣读。杨瑞清把全员管理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方法。在行知小学,学生人人当组长,轮流当班委。通过全员管理,孩子们得到了展示自己能力的舞台和机会,在参与班组管理的实践中提升了自信心、自尊心和关心他人、服务他人的意识,使孩子的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杨瑞清提出了让农民的孩子也能受到优质教育的办学目标,并把它写在自己名片的背面。他以为,优质教育就是让学生能在这里快乐成长、成人、成才的教育,而并不要求办学的物质条件最好。多年来,行知小学没有像不少农村学校那样,将办学重点停留在改善物质条件,追赶城市学校的现代化的办学设备上,而是在不断改善办学条件的同时,聚精会神于内涵的发展。杨瑞清积极探索教育规律,实践并总结出以“关怀生命、关注生长、关心生态、关切生机”为内涵的行知教育理念,在教学与活动过程中,努力做到:达成被爱,让每一个学生成为爱的聚焦;引导施爱,让每一个学生成为爱的源泉;启发自爱,让每一个学生成为爱的堡垒——逐步使行知小学的教育教学工作具有了卓越的品质。2011年,杨瑞清作为首席专家主持了国家基础教育资源中心的《农村中小学班主任》项目,组织德育专家精心制作了30集电视讲座片;在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上实现共享,成为全国农村班主任培训研修的重要资源。

PROVERBS

他从事教育30多年,潜心实践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形成了富有活力的“学会联合”的办学模式,提炼了反响热烈的“学会赏识”的育人理念,践行了影响广泛的“学会成长”的师德信念,被《光明日报》等媒体誉为当代“陶行知式”乡村教育家。

他还带领老师们,先后开展了小学不留级实验、村级大教育研究、赏识教育和小班化实验。昔日落后的村办小学,已经发展成为占地300亩,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融幼儿园、小学、初中和社会实践基地于一体的中国新型乡村学校,不仅使当地农民的孩子享受到优质教育,而且累计接待了近20万城市未成年人开展农村社会实践活动,接待了5000多名外国学生开展中华文化浸濡活动,产生了广泛影响。学校已成为江苏省实验小学、文明单位、全国青少年校外活动示范基地,全国汉语国际推广基地。

谈到教师节,杨瑞清说其中有两次教师节让他最难忘。一次是2000年教师节前后,他参加了教育部主办的全国优秀教师师德报告团。报告团赴全国各地巡回作报告,历时一个月,取得了圆满成功。中央教育电视台播出了报告实况录像,教育部发行报告会光盘和报告文集,作为全国教师师德培训教材。之后,他以“人生再也不寂寞”为题,向教育部师范司提交了参加师德报告团活动的总结。总结中表示,作为一名普通的乡村小学教师,能够参与这项活动,见证这段历史,经受这次锻炼,杨瑞清说感受真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

另一次是10年以后——2010年的第26个教师节,行知小学再次成为教育部关注、全国聚焦的地方。9月6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由行知小学和上海七宝中学等全国10所学校联合署名的教师节倡议书。在教育部师范司领导的鼓励下,杨瑞清参与了倡议书的起草。就在这一年的7月,他在北京出席了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深感在国家实施教育规划纲要过程中,教育工作者机遇宝贵,责任重大,大有可为。杨瑞清高兴地说:“在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背景下,我们的四点倡议在全国引起热烈的回应。”

杨瑞清说农村教师学会自信很重要,过去只有当官、进城、发财才算有出息,而在这样一个价值多元时代,不当官,不进城,不发财,也会有出息。陶行知说要“立大志,做大事”,他认为,农村教师还要“立大志,做小事”,因为这是一个“做小事”的时代,用10年、20年做小事,将小事做好,做精,做到极致,最终也能成大事。他信奉:“小里见大,乃是真大;平中出奇,乃是真奇。”他将自己这20多年来的生命状态概括为“坚持、感激和成长”6个字。

(来源: 中工网)

猜你喜欢
行知陶行知师德
陶行知研究四十年,桂子山成果丰硕
在“四史”学习中涵养高尚师德
我们的100期纪念2011-2020
陶行知教育名录
师德考核“ 量化”实践与思考
亲力亲为行知课堂 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爱是师德的源头活水
实践“行知”教育思想 开展“节约型”科技活动
抗震救灾中的师德乐章
从《行知》报看校园文化品牌建立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