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志德,汪益兵
(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舟山 316021)
基于项目引导的“船舶管理”课程情境教学设计
冯志德,汪益兵
(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舟山316021)
摘要:依据高职教学培养目标“贴近岗位实际工作过程,对接职业标准”的要求,分析高职航海技术专业“船舶管理”课程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阐述情境教学模式在“船舶管理”课程教学中的可行性,并提出通过创设情境与项目相结合的课程设计思路、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对职业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高职院校;船舶管理;情境教学;职业活动规律
一、航海技术专业“船舶管理”课程教学现状
“船舶管理”课程是依据航海技术专业为有效履行STCW公约关于海员适任标准的7项功能之“船舶作业管理和人员管理”职业能力标准要求而设置的,其目标是在学生掌握船员职责、国内法律法规和国际公约、船舶安全管理规章的基本知识以及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力求科学地反映当前航海技术中的新标准、新技术、新要求,以培养学生正确履行航行值班、系泊值班的能力,解决救生消防设备的管理和对船上人员、货物、设备安全等管理的能力,以及掌握IMO和国家现行安全管理和防污染规范、规程、标准的能力,促进学生处理实际工作问题能力的提高[1]。
目前,“船舶管理”课程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从教学理念、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上均存在一些不足:
(1)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注重课程标准内知识目标的掌握,这种模式虽能够满足以理论知识考核为主的考试要求,包括海事局船员适任证书考试的需要,但是学生走上岗位以后,明显感到所学知识与实际岗位要求不能很好地结合。
(2)传统的教学设计以教材章节为主线,教学内容松散,章节间联系不足;通常,在课程的教学设计上仍然按照教材的设计章节按部就班进行,这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普遍认为知识点混乱,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应用无法准确地理解,甚至部分学生在学完以后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学或者学完有什么用。
(3)教学方法上教师往往采取“满堂灌”的方式,强调教师的主动“讲”和学生的被动“学”,学生几乎无法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教与学的互动和师生间的交流无法有效展开。从根本上讲,就是教学内容缺乏以实际项目为依托,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也就是说,这样的教学效果不理想,课程教学目标未能得以全面实现,与高职教学培养目标“贴近岗位实际工作过程,对接职业标准”的要求仍然存在差距。基于此,本文结合“以职业活动为导向的船舶管理课程项目化”教学模式,积极探索航海技术专业高职类船舶管理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利用现有的教材和相关资料,设计出一个综合的教学项目和对应的教学情境,通过创设情境对课程内容进行融合,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营造和谐的教学环境,使学生能轻松愉快地掌握知识,学习岗位技能,提高职业素养,为今后从事船舶管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 “船舶管理”课程推行情境教学模式的可行性
所谓情境教学,是围绕教学目标,立足于教材与学情,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一个包含真实形象、丰富情感、各种设问在其中的生动情境,引导学生主动融入这种优化的教学氛围中,在感观、肢体、情感、思维等方面进行立体式体验,从而使学生在学习中萌发兴趣、提升能力、丰富情感。[3]
涉海高职院校“船舶管理”课程实施情境教学模式首先是人才培养目的的要求。“船舶管理”课程是依据STCW 规则职能块的要求, 承载着对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任务。如果说其他专业课程旨在培训学员某一方面的专业基础能力,“船舶管理”培养的应该就是学员的综合管理能力,因此,从人才培养目标的角度来看对船舶管理课程实施情境教学模式是非常有必要的。
其次,“船舶管理”课程的内容特点要求实施情境模式教学。“船舶管理”课程内容主要以船员职务职责、船舶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国际海事公约、国内海事行政法规、船舶防治污染管理和船舶应急等为主,其内容丰富,涵盖面广,部分内容如法律法规等因理论性较强,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枯燥乏味,应用情境教学模式是提高学生学习情感、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关键。因此,对高职院校航海技术专业“船舶管理”课程教学应用情境教学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作用。
再次,高职在校生的学习特点要求实施情境教学。高职院校学生的文化基础、学习方法上存在很大差异,特别是涉及纯理论法规内容和紧密联系船上实际工作流程的学习,由于缺乏实际工作经历,学生对所学知识兴趣不高,而实施情境模式教学,教师可以创设真实的情境,学生通过在真实环境中的学习增强对课程知识的兴趣;学生由高中升入高职院校,学习方式也要求做出相应的改变,教师不再强制约束学生学习,而更多是依靠学生自主学习,情境教学模式的引入能为学生营造有利于自主学习的氛围。
三、 基于项目化引导的“船舶管理“课程情境教学设计
1.课程教学内容设计
课程教学内容的选取是以航海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以培养具备从事海船三副航行值班、货物积载与装卸、船舶作业与人员管理和海上无线电通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为目标,经过充分调研和对本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反复研讨,设计了一个综合的项目“新入职三副上船履职”来承载课程内的知识点,通过项目构建出八个学习情境,在每个学习情境内承载相应的学习任务(见图1)。
图1 基于项目的情境教学设计
情境一:上岗前船舶管理与船员职业认知以职业活动规律导入,通过对船员注册、培训发证、个人权益保障及职业管理等方面的掌握,使学生能够运用相关船员管理法规进行船员注册和职业规划;通过对船舶检验、登记与配员的学习,学生能够按照法规要求掌握船舶登记与配员方面的要求,从而满足对船上履职工作的基本要求;
情境二:上岗前专项职责认知是二/三副工作岗位的专项职责要求方面,突出在上船履职过程中除值班工作外,要求学生能够按照规定要求完成救生消防设备、助航仪器和航海图书资料等的检查和准备;
情境三:离港(到港)前船舶准备与驾驶员职责认知主要是要求学生掌握船舶适航是否并能够按照规定做好开航准备和靠离移泊工作;
情境四:航行中船舶安全管理按照船舶活动规律在情境三的基础上展开,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法规解读学习,使学生能够按照职业要求规范职业行为并指导岗位工作实际;
情境五:船舶防污染管理和情境六船舶应急管理一直贯穿于情境四当中,主要讲解污染防治管理工作和针对不同事件进行应变部署,进而指导、规范岗位工作;
情境七:停泊中船舶安全检查与管理依然是顺着船舶的活动规律进行,通过对营运安全管理的学习,能够遵守船舶安全生产制度规范岗位工作,并能够应对船舶安全检查和港口国监督;
情境八:离职前岗位职务交接作为项目的最后一个情境,除了要求学生掌握岗位职务交接的基本要求外,更是对整个课程知识的温习和巩固。
这八个情境依托项目开展,每个情境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后一个情境是建立在前一个情境的知识掌握基础上根据职业活动规律有序推进,八个教学情境的教学目标实现是确保综合项目得以顺利实施的关键。
2.课程教学方式改革
课程改革就是要实现课程教学从知识本位转向能力本位,从“知识传授为主”到“能力训练、知识传授与态度养成并举”的转变[2]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还应遵循教师既是讲授者又是引导者、协作者,学生既是主体也是客体的原则,构建基于项目引导的情境教学方式,以学习任务引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机,提高学习兴趣。当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课程内容涵盖的知识点不同,因此要选择适用的多样性教学手段来创设情境,灵活运用。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来创设情境:
(1)利用视频创设情境教学。通过这种方式创设的情境是以船上职业活动规律循序渐进地将有关船上实际工作的视频播放给学生看,这种直观的方式一方面可增强学生对船上岗位工作实际的感性认识,弥补在校生缺少航海经验的不足;另一方面是让学生带着任务学习,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欲望,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构建船舶驾驶台创设情境教学。这种方法主要是以航海模拟器作为平台创设虚拟场景,给学生创造实船驾驶台场景。由于交互性强,对于缺乏实船工作经历的学生是非常直观的,非常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3)利用其他方法创设情境教学。为了更好地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还可以通过观摩学习的方法、案例教学法等在理论课堂或虚拟平台上创设情境,将来自现实生活或生产一线的真实事例或现象展示出来,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
当然,不论是通过哪种方式来创设情境,每一情境下的学习任务都包括教学准备、学习方案制订、方案实施和任务完成效果评价与反馈等四个部分。通过各种教学方法的融合,营造和谐的教学环境,调动“教”与“学”的双向交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提升职业素养。
3.课程教学考核设计
基于项目引导的情境教学评价模式采用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模式,充分融入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在每一项学习任务过程评价中,主要考核学生对学习任务内容及要求的理解、学习任务的完成质量、学习态度等。在整个评价体系中,评价单元包括基础知识和基础能力、任务完成能力、团队合作和沟通协调能力及问题解决能力等几个方面,综合评价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同时采用学生自评、学生互评与教师综合评定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模式。[4]
本课程成绩由过程评价成绩(40%)和期末考核成绩(60%)组成,其中过程评价考核标准为8个学习情境所对应的20个学习任务完成情况组成,每单项学习任务成绩比例占2%,合计过程性评价成绩占课程成绩比例的40%。这种考核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具有重要作用。
四、结语
基于项目引导的“船舶管理”课程情境教学设计,是从船舶生产活动实际出发,以职业活动规律为导向,融入了综合实际项目进行驱动的教学模式。它是符合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的宗旨,也是适合高职院校教学需求的新型教学模式。通过引入情境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鼓励和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学习,不仅突出了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也使得课程更加贴近岗位实际工作过程,对接职业标准,为高职航海技术类其他专业课程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 戴耀存,唐寒秋.船舶管理[M].大连: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 2014.
[2] 姜巍.关于情境教学的几点思考[J]. 亚太教育, 2016(1):42.
[3] 汪益兵,汪舟娜,郑凯雨. 基于职业活动导向的“船舶管理”课程项目化教学设计[J].航海教育研究,2014(2):46-48.
[4] 胡凤菊,刘纪新,董丽,等. 基于工作过程的《AutoCAD》项目化课程设计[J].职业教育研究, 2013(3):111-112.
收稿日期:2015-11-10
作者简介:冯志德(1981-),男,讲师,船长,主要从事交通运输工程研究。
中图分类号:U67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724(2016)02-004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