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 雅 菊
(渭南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陕西 渭南 714099)
基于学生视角的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质量调查分析
——以渭南师范学院为例
马 雅 菊
(渭南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陕西 渭南 714099)
摘要:基于学生的视角,了解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的实施现状及存在问题,为学校完善大学生创新项目质量保证体系提供依据。调查发现,大学生参与创新项目的主导动机是提升研究能力、促进专业学习和丰富课外生活;大学生对项目的了解度、投入度和满意度处于中等偏上水平,项目主持人均高于项目参与人;项目立项和结题的难度设定基本合理;项目的质量与项目选题的合理性、个人的努力程度、指导教师的负责程度和水平高低以及项目的管理和评审制度等因素有关;项目有效促进了大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提高和心理成长。研究表明,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运行质量良好,且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项目质量的提升,需要三方各尽其责,团队成员全员参与,教师全程指导,学校全面支持和监管。
关键词:学生视角;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项目质量;质量提升
创新人才培养是中国高等教育的核心任务与目标。2010年颁布的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高等教育要深化教学改革,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2007年启动的“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倡导本科学生个人或创新团队,在导师的指导下,自主选题设计、独立组织实施并进行信息分析处理和撰写总结报告等工作,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该计划注重“研究过程”而非“研究成果”,其主要是以项目为载体,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掌握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在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已经成为高校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建立和完善校级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形成了国家级、省级和校级三级项目体系。
渭南师范学院自2011年开始启动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每年学校立项100项,每个项目资助经费5 000元。自项目实施以来,申报项目的人数逐年上升,大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意识和能力明显提升。以校级项目为基础和依托,大学生主持和参与的课题层次亦不断提高。2015年获批48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获批项目数量较2014年增加了一倍,在省属院校中位居前列,这是对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成效、人才培养质量的充分肯定。
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的实施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国家和学校的决心和支持力度都很大,但项目是否发挥了预期的作用,项目实施的质量如何,学生主体在实施计划的过程中是否真正受益,应是大学生创新项目组织实施的关键问题[1]。
已有研究表明,大学生创新项目的实施确实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但也客观存在着诸多问题[2-3],这些问题的存在限制了受益学生群体的范围,导致部分项目质量低劣。要使大学生创新项目发挥预期的作用,顺应时代发展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在肯定既有成绩的同时,必须正视当前大学生创新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方可不断优化大学生创新项目的质量,更大程度上发挥项目的预期作用。本研究以渭南师范学院为例,通过调查分析,基于学生的视角,了解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实施的现状及存在问题,以期为学校构建和完善大学生创新项目质量保证体系,不断提升大学生创新项目的质量和水平提供理论依据和现实参考。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以渭南师范学院2011—2014级的全日制本科且主持或参与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的学生为研究对象。调查对象的具体情况见表1(因涉及学校16个本科专业,不同专业的人数比例在此未具体列出)。
表1 调查对象分布情况
(二)研究方法
采用自编的“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质量调查问卷”,对渭南师范学院300名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团队成员进行问卷调查,剔除无效问卷,收回有效问卷290份,有效回收率为96.7%。采用统计软件SPSS 16.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同时进行随机访谈,了解学生在创新项目研究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得到的最大收获和对提高创新计划项目质量的建议。
二、结果与分析
(一)大学生参与创新计划项目的动机
由图1可知,大学生主持或参与创新计划项目的主导动机是提升研究能力(60%),同时,也有半数左右的大学生是为了促进专业学习(52.1%)和丰富课外生活(47.9%)。经费支持亦对大学生有一定的吸引力,尽管只有9%的大学生公开承认这一点。此外,也有3.1%的大学生有其自身的考虑,如支持同伴好友、为专业和班级争取荣誉等。从中可以看出,作为本科层次的地方师范院校,渭南师范学院大学生主持或参与创新项目研究的主导动机是积极主动的,是以兴趣驱动为主,这与有些高校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将项目与学生的考核、评价和筛选(如评优或免试推荐硕士研究生)联系起来的做法有所不同[4]。大学生是凭兴趣爱好主动参与而不是被迫的选择,这与国家大学生创新计划“强调兴趣”的原则相一致。
图1 大学生参与创新计划项目的动机
(二)大学生对创新计划项目的了解程度
1.大学生对创新项目研究工作的清楚度
图2 大学生对创新项目研究工作的清楚度
从图2可知,100%的项目主持人和84.4%的项目参与人对创新项目将要或正在开展的工作非常清楚或基本清楚,13.8%和1.8%的项目参与人对此不太清楚或压根不清楚。说明绝大部分大学生实质性地参与了项目的论证、实施和总结工作,项目主持人的参与度高于项目组成员,但仍有部分成员只是形式上的挂名,并未真正参与到研究当中。
2.大学生对创新项目质量要求的了解程度
图3 大学生对创新项目质量要求的了解程度
从图3可知,16.7%的项目主持人和8.5%的项目参与人对创新项目的质量要求非常了解,74.2%的项目主持人和67.4%的项目参与人基本了解,9.1%的项目持人不太了解,但仍有23.2%和0.9%的项目参与人对此不太了解或压根不了解。由此可见,学校在创新计划项目的质量宣传、过程监管和实施保证方面确实有一定成效,但部分学生依然游离在外,项目质量的提升仍有很大空间。
(三)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的立项难度
图4 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的立项难度
从图4可知,只有3.1%的大学生认为立项难度很大,51.4%的大学生认为难度较大,而高达45.5%的大学生则认为难度一般。这种情况一方面说明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目前的覆盖面较广,只要有意愿,在指导教师指导下认真进行论证的学生,立项的可能性比较高;另一方面也说明创新项目的准入门槛相对偏低,学生在选题、论证等方面无须花太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思考和讨论就可轻松立项。轻易得到的东西,有可能会不懂得珍惜和把握,这或许也是每年都有学生在毕业前不能如期结题的原因之一。
(四)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的结题难度
图5 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的结题难度
从图5可知,6.2%的大学生认为项目结题难度很大,56.2%的大学生认为难度较大,36.6%的大学生认为难度一般,1%的大学生认为没有难度。可以看出,目前学校大学生创新项目的结题难度设定比较合理,符合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即在大部分学生需要付出一定努力,同时只要努力就可完成的范围之内。但认为难度一般的大学生远远超过认为难度很大的学生,说明项目结题要求相对比较宽松,可以考虑逐步提高结题的难度和严格性,或对项目实施分类分层次管理,以使更多学生得以全身心投入,激发学生更大的潜能,同时促进项目质量的提升。
(五)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的影响因素
为了了解各因素对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的影响程度,首先通过访谈收集影响项目的可能因素并进行归类,进而让学生将各因素依其重要程度由高到低依次排序,数据输入时依其排序进行赋值,排在第1位赋值7,第2位赋值6,以此类推,统计时根据各项的均值进行排序,结果见图6。
图6 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的影响因素
影响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质量的因素大致可分为四类,分别是项目选题的合理性、个人的努力程度、指导教师的负责程度和水平高低以及项目的管理和评审制度。从图6可知,排名前三的因素分别是选题的新颖现实和可操作性、个人的努力程度以及研究选题与专业结合的紧密程度,均值均高于中值4。其次是项目管理的严格和规范程度、指导教师的负责程度和水平高低以及项目结题的压力。该结果与现实情况是相吻合的,学生是决定创新项目质量的主体因素,因而个人的努力程度直接影响着项目实施和完成的总体水平[5]。此外,在访谈中,相当一部分学生提到自己在项目研究中遇到的最大问题是研究方法缺乏可操作性,研究结果缺乏创新性,尤其是对数据的统计分析能力薄弱,难以驾驭整个研究过程。具体表现为:论证时对于“研究什么”“为什么研究”和“如何研究”3个问题似乎已经考虑清楚,但在研究过程中,会发现设想和实施之间差距很大:或是找不到与选题相一致的研究工具;或是数据收集得不到调查对象的支持和配合;或数据统计分析无从下手;或所选课题与专业相去甚远,很难与专业学习相得益彰,虽侥幸立项,却成了烫手山芋;或因为研究选题缺乏新颖性,论文写作中发现相关的研究已经太多,难以有丝毫的新意,导致论文发表举步维艰等等。
个人的努力程度和选题的合理性是影响创新计划项目质量的最重要因素。在此基础和前提下,项目管理的严格和规范程度、指导教师的负责程度和水平高低就成为影响项目质量的重要保障。能否直面困难,不逃避不拖沓,严格按照项目计划如期完成每个阶段的研究任务;能否通过能力的提升,找到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成功解决每一阶段面临的问题;能否本着科学严谨的态度,认认真真做好研究,而不是拼凑资料,编造数据……也就是说,项目实施过程的差异,与项目管理和指导教师的实际参与度密切相关。当然,项目结题的压力亦是影响创新项目质量的重要因素。
由以上分析可知,选题的合理性是创新项目质量的基础和前提,学生和指导教师两方面积极性的调动和发挥是创新项目质量的关键,项目管理和结题的要求是创新项目质量的重要保证。
(六)大学生从事创新计划项目研究的实际投入程度
从图7可知,78.8%的项目主持人在项目申报、实施和结题中实际投入很多或较多,远远高于项目参与人的投入程度(47.3%),51.3%的项目参与人投入一般,还有1.3%的项目参与人没有任何投入。从中可以看出,大学生对项目的实际投入度提升的空间还很大,应进一步思考团队成员如何明确职责分工,确保责任到人,加强团队合作,让每位成员都能真正且深度参与进来。
图7 大学生在创新计划项目研究中的实际投入程度
(七)大学生从事创新计划项目研究的收获
从图8可知,83.3%的项目主持人和56.2%的大学生在创新计划项目研究中收获颇丰,相较而言,项目负责人从中获益更多。由图9进一步可以看到,大学生从事创新计划项目研究的具体收获主要集中在知识、能力和心理三个方面。其中知识层面的收获居于首位,创新项目的研究使94.1%的大学生深感学有所用,进而能够学以致用,以用促学,有效促进了对本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运用;91.2%的大学生对科学研究的要求、论文写作的规范等有了了解和掌握,科学研究能力得到提升;85.5%的大学生在项目研究中增强了团队协作意识和能力;80%的大学生收获的是自信心提高和成就感体验的心理成长。除此之外,也有大学生指出,创新项目研究增强了自己的人际沟通能力(57.9%)、数据分析能力(52.6%)、动手操作能力(43.4%)以及分析和思考问题的能力(31.7%)。可见,创新项目这一科研经历确实有效提高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如果能让团队的每个成员都切实参与进来,就可进一步扩大受益群体。
图8 大学生从事创新计划项目研究的总体收获度
图9 大学生从事创新计划项目研究的主要收获
(八)大学生对创新计划项目质量的满意度
从图10可知,大学生对创新计划项目质量的满意度处于一般水平,项目负责人略高于项目参与人。尽管比较满意的人群比例最高,60.6%的项目主持人和62.9%的项目参与人比较满意,但不太满意的人数比例远远高于非常满意者,只有9.1%的项目主持人和6.3%的参与人表示非常满意,30%左右的大学生不太满意,0.9%的项目参与人则明确表示很不满意。说明当前创新项目质量与大学生的期望值之间尚有很大差距。
图10 大学生对创新计划项目质量的满意度
(九)大学生对提高创新计划项目质量的建议
图11 大学生对提高创新项目质量的建议
从图11可知,大学生认为,要提高项目质量,最重要的还是充分发挥和调动指导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积极性。82.1%的大学生希望指导教师加强专业指导。在访谈中,有学生指出教师的指导情况参差不齐,有的项目从论证到中期检查,从研究到写作甚至到经费报销,基本都是教师一手操作,学生反而只是被动跟进,从头到尾无须投入,自然也无所收获;也有的教师或许是因为太忙,或许是缺乏责任心,和学生疏于联系,甚至都没有学生的联系方式;有的教师从始至终都未组织或参与项目研讨,学生只能摸着石头过河,不仅做了很多无用功,期间的茫然无助、焦虑烦躁更是可想而知,能勉强完成任务已属不易,高质量高要求更是奢谈。有的学生则直接中途放弃,这种消极行为和负面情绪直接影响到个体后续研究的态度和下届学生申报的积极性。学生希望教师建立与学生定期交流的渠道[6],引导学生从做中学,掌握研究的方法和程序,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也就是说,教师的指导应张弛有度,不能漠不关心、不闻不问,缺乏对学生的引导和启发[7],亦不能越俎代庖,包办代替,抑制学生活跃的思维与多元的思路[8]。
再者,71.3%的大学生强调团队成员合理分工和有效合作,在充分考虑每个成员优势的基础上,将任务明确到个人,确保全员全力参与,发挥团队最大的合力,避免责任分散现象的出现。64.8%的大学生建议项目负责人在立项后一定要进行细致的安排规划,明确项目的最终任务和阶段性任务,对成员进行分工,适时组织研讨,与指导教师进行沟通,确保如期完成各阶段的研究任务。
此外,还有三个方面的建议指向学校有关部门。44.8%的学生期待学校能提供更多资源,如购买更多的专业图书文献、完善实验室条件、提供必要的实验场所、加大项目立项的数量和资助的力度等。尤其是理工科专业,有学生提及实验室条件不够,很多实验都无法正常开展。另外,还有16.2%的学生基于自身的研究经历,给出了一些比较具体的建议,比如开设研究方法类课程,不定期举办相关讲座或培训;及时下拨项目经费,提高经费报销效率;项目结题应根据实际情况而设定,不能以发表论文一概而论;不建议大一新生参与,专业知识积累太少,只有满腔热情,方向不清,压力太大等等。
三、结论与建议
(1)大学生参与创新项目的主导动机是积极主动的,以提升研究能力、促进专业学习和丰富课外生活为主,非利益驱动或被动参与。
(2)项目团队成员对创新计划项目的了解度、参与度和满意度处于中等偏高水平。相较于项目参与人,项目主持人对研究工作的认识更清楚,思路更清晰,实际投入更多,满意度更高。项目团队应重视成员之间的分工与合作,明确各自职责,加强团队合作,做到全员参与、深度参与,以使人人参与、人人受益、人人满意。
(3) 当前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的立项和结题难度设定基本合理,处于中等偏低水平,准入门槛相对偏低,结题要求相对宽松,基于团队和个体差异,可以考虑对项目实施分类分层次管理,从更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潜能。
(4)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的质量,与项目选题的合理性、个人的努力程度、指导教师的负责程度和水平高低以及项目的管理和评审制度等因素有关,依其重要程度排序分别是选题的新颖现实和可操作性、个人的努力程度、研究选题与专业结合的紧密程度、项目管理的严格和规范程度、指导教师的负责程度和水平高低以及项目结题的压力。因而,在创新计划项目实施过程中,应该考虑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做好开题论证工作,严把立项关,确保选题的合理性,这是创新计划项目质量的基础和前提;二是完善激励机制,调动学生和指导教师两方面的积极性,这是创新项目质量的关键;三是加强项目的监管,这是创新项目质量的重要保证[9]。
(5)创新计划项目这一科研经历确实有效提高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半数以上的大学生收获颇丰,具体体现在知识理解和运用、能力提高和心理成长三个方面。其中位居前四的分别是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科学研究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自信心和成就感。
(6)要提高创新计划项目质量,学生认为学生、教师和学校三方应各尽其责。指导教师加强专业指导;团队成员合理分工、加强合作,项目负责人进行细致的安排规划;学校全面支持和监管,如提供更多资源、分阶段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专门培训、严格审批过程等。
总之,目前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的总体运行质量良好,且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要使更多的学生从中受益,还需要通过总结和反思,不断完善项目的质量保证体制,使之最终形成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模式。
参考文献:
[1] 顾玉萍,杨君.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的认知和认可度研究[J].辽东学院学报,2012,(1):57-60.
[2] 黄阿霁,崔云鹤,肖格磊,等.在校本科生对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的认可度调查[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9,(2):113-115.
[3] 郭卉,韩婷,余秀平,等.理工科大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收获的探索性研究——基于“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负责人的个案调查[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6):59-66.
[4] 于斌,颜贤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探索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9):30-33.
[5] 马义飞,李娜.经济管理类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质量保证体系研究[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2):54-59.
[6] 何万国,漆新贵.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形成及其培养机制[J].高等教育研究,2012,(10):62-66.
[7] 汪源浩,谭凤芝,王桂云,等.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问题分析及管理方法探索[J].化工管理,2015,(3):12.
[8] 张瑞,王冬梅.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的全过程管理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7):9-12.
[9] 邱嵘,耐晓宁,宋秋英.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顺利实施的保障策略[N].山西青年报,2015-04-05(6).
【责任编辑曹静】
Research on the College Students’Innovation Project Quality from the Students’Perspective—Taking Weinan Normal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MA Ya-ju
(School of Education Science,Weinan Normal University,Weinan 714099,China)
Abstract:The study based on the students’perspective explor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university students’innovation project,so as to provide the basis for improving the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The survey found the leading moti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 innovative projects is to improve research ability,to promote professional learning and to enrich extracurricular life;the college students’understanding of the project,the degree of involvement and satisfaction on the project are in the middle level,while the project hosts are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project participants;the difficulty setting of project approval and conclusion is reasonable;the quality of the project is related to the selected topic,the degree of individual efforts,the level of responsibility,the level of their tutors,and the management and evaluation system of the project;the project has promoted the college students’knowledge understanding,ability improvement and psychological growth effectively.Research shows that the college students’innovation project is of good quality,but there is still room for improvement;to increase project quality,it needs three parts to take their own responsibility,including the full participation of the team members,full guidance of the tutors,full support and supervision of the school.
Key words:students’perspective;college students’innovation project;project quality;quality improvement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5128(2016)10-0021-08
收稿日期:2016-02-26
基金项目: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陕西教师队伍发展建设研究——县域环境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2013KRM47-02);渭南师范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质量保证体系研究(JG201328);渭南师范学院人文社科项目:渭南中小学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现状与对策研究(15SKYB11)
作者简介:马雅菊(1976—),女,陕西渭南人,渭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教师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高等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