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平台是实现大学生性健康教育的宏观路径
——基于甘肃省大学生性道德选择的趋向调查

2016-06-17 09:52哈玉红闫英琪兰州城市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卫生职业教育 2016年9期
关键词:网络平台大学生

哈玉红,闫英琪(兰州城市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网络平台是实现大学生性健康教育的宏观路径
——基于甘肃省大学生性道德选择的趋向调查

哈玉红,闫英琪
(兰州城市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摘要:性健康教育是精神文明建设必不可少的内容。从20纪80年代开始我国逐渐加强性健康教育,并出台一系列政策法规,要求在国民教育中列入全面的性教育内容。课题组调查甘肃省大学生性教育现状,发现传统性健康教育路径给大学生提供的帮助仍然十分有限。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给人们提供了获取性知识的最佳渠道,青年网民的快速增长和网络技术的全面应用为大学生性健康教育提供了更大空间。因此,结合传统教育路径,通过网络平台对大学生进行综合、全面、立体化性健康教育,是优化性健康教育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网络平台;大学生;性健康教育

1 传统性健康教育路径执行现状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不断加强青少年性教育力度,在国家有关部门积极倡导下,各级学校和相关民间组织纷纷响应、积极行动,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但也存在不少问题。

1.1中小学性健康教育现状

1981年,国家教委决定在高中开设人口教育课,对学生进行性生理知识和人口基础知识教育[2],这是文化大革命结束以来第一次打破性禁忌,以官方名义颁布的与性有关的决定,标志着性教育逐渐进入我国中小学教学计划。1988年8月24日,国家教委、国家计生委发布了《关于在中学开展青春期教育的通知》,指出“要经过试点、取得经验,再逐步地、稳妥地推开”,上海率先开展了试点工作。1992年1月1日起正式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为学校进行青春期教育提供了法律依据。1992年9月8日,卫生部和国家教委共同印发的《中小学生健康教育基本要求(试行)》中,将青春期教育概括为性生理、性心理、性道德教育3个方面[3]。在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倡导下,全国很多中小学开始将性教育纳入课程体系,对青少年有计划地开展性生理、性心理、性道德教育。之后,国家为了保证性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地位,先后颁布一系列文件和法律。2001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明确规定学校以适当的方式开展生理卫生教育、青春期教育或性健康教育[4]。2004年《教育部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预防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的意见》,提出从2004年要确保安排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课时,初中6课时、高中4课时、中等职业学校4~6课时,普通高等学校应开设专题讲座或将其纳入健康教育等相关课程,每学年平均不少于1课时[5]。2008年12月教育部颁布《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中小学健康教育内容包括艾滋病预防在内的疾病预防、心理健康、生长发育和青春期保健等[4]。在国家相关部委的重视下,只要有条件的中小学相继开展了青春期健康教育讲座等活动,但多数中小学仍缺乏条件系统开设性健康教育课程。

1.2高校性健康教育现状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除了相关部委积极推进性健康教育外,许多高校研究者也开展了大学生性健康教育调查和性健康心理咨询等活动,并发表和出版了一系列科研论文、专著。部分开明的高校也将性健康教育引入大学校园,1989年华南师范大学将性科学与性教育课程正式列入教学计划,供全校学生选修;1997年首都师范大学也开设了性科学辅修专业[2]。2001年福建师范大学在全校开设了性健康教育学公共选修课;2002年中国人民大学开办性科学讲习所,以专题形式开展性教育。除此之外,有些高校开设大学生健康教育课程,其中就包含性健康教育内容,如广东工业大学在2008级全日制本科学生中开设大学生健康教育公共选修课,学分为1.5分,共24学时[6];此后北京师范大学、河南师范大学和云南师范大学等相继开设了校级健康教育选修课。2011年5月28日教育部制定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其中基本教学内容的第五部分为大学生性心理及恋爱心理,提出教学目标为使学生了解自身性生理和心理的发展,认识恋爱心理的特点,了解在性心理和恋爱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形成对性心理和恋爱心理的正确认识。这是教育部首次对大学生性健康教育提出详细的教学内容和目标要求,是国家对大学生性心理健康高度重视的表现,标志着大学生性健康教育的具体落实有了政策保障。然而,各高校执行情况不容乐观,由于观念、师资等局限,大多数高校无法开设性健康教育课程。

1.3民间性健康教育现状

除政府部门的努力外,各种相关的学术团体和社会团体也为性教育工作注入了活力。1985年北京举办了婚姻问题及青春期性卫生讲座,之后全国其他城市相继举办形式多样的性讲习所和各种学术会议。1985年7、8月,上海大学刘达临教授等举办了全国第一届性教育讲习班,开始培养性教育人才,并从1988年开始在全国十几个城市举办性文化图片巡回展览,引起广泛关注。该宣传形式取得了良好效果,其他地区纷纷效仿,相继举办了性文化展览会,为教师、家长和学生等提供了有效的学习机会。1992年有关性学的专刊《中国性学》(后改名为《中国性科学》)开始出版,对性学术研究和各种国内外交流活动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有关专家在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美国福特基金会等机构资助下,开展了许多富有成效的调研活动,一系列性科普读物迅速问世。同时相关实践活动在全国展开,如青春期性健康热线、信息与咨询服务网站、性教育影像视频、性心理诊所等,为青少年提供了多种获取性知识的渠道,对我国青少年的性教育工作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各种民间组织和专业研究者共同努力,通过课堂讲授、发放宣传品、举办各种展览、培训相关师资、举办座谈会、提供咨询服务、推行同伴教育等形式,及时为青少年提供有效指导,推进我国性教育纵深发展。然而,由于缺乏可操作性的宏观路径以及有效的监督机制,各学校对性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一,在课程设置和内容安排上均有差异。有的学校根本没有师资开展全面性教育,当然也有教育者观念固化因素,尤其是在农村,中小学性健康教育严重缺失。另外,很多城市在90年代中后期开始弱化性教育,甚至在中小学课程体系中取消了性教育课程,专题讲座也减少了。如上海是全国率先在中小学开展性教育的城市,1995年以后,由于课程开设太多、学生负担太重,压缩甚至取消了上海部分中小学性教育课时。许多学者的调查数据中也分析反映,由于学校和家庭性健康教育不畅通,报刊杂志、性学专著、影视媒体、网络等成为青少年获取性知识的主要渠道。这与70年代英国在性教育上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有点类似,导致许多青年人在性解放运动中失去正确选择性道德行为的能力,从而引发了许多社会问题,如艾滋病泛滥、少女怀孕、性游戏化和商业化、性伴侣多样化以及淫秽色情文化流行等。因此,我国性健康教育要吸取经验,避免社会问题产生。

2 传统性健康教育路径给大学生提供的帮助十分有限

2015年课题组采用随机抽样调查和无结构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甘肃地区10所高校大学生性道德问题进行追踪调查,共发放问卷8 000份,收回问卷7 552份,经过筛选确定有效问卷6 702份,有效率是83.8%。问卷共设计82道题、402个变量,调查显示,大学生从学校、社会和家庭中获得的性方面的指导和帮助十分有限。

2.1大学生性知识来源渠道令人担忧

表1数据显示,大学生性知识来源复杂。大学生性知识来自兄弟姐妹和父母的比例很低,来自教师的占17.5%,其中女生从父母、教师和恋人处获得的性知识要多于男生。可见在基础教育阶段,甘肃性知识教育严重缺失,尤其是家庭和学校性教育力度明显不足;在学校和家庭中无法得到全面的性知识时,学生只能从其他途径获得。如表1所示,来源是朋友的排在第一位,其中男生高于女生;来源是影视媒体的排在第二位,这种局面令人担忧,因为当前网络、影视媒体、报刊杂志上的性知识较为混乱,健康的与非健康的性知识、性价值观、性道德观共存,青年人无法有效甄别;来源是书刊杂志的排在第三位。从性健康教育网站获取知识的只占15.4%,而从色情网页获取性知识的占17.4%,其中男生比例高于女生,说明男生更喜欢通过网络尤其是色情网站获得性知识。

表1 不同性别大学生性知识来源构成情况[n(%)]

分析以上数据不难看出,大学生性知识来源有以下特点:(1)从父母处获得的性知识基本缺失,尤其是男生获得的帮助极为有限,这与父母文化程度和性观念明显关联。(2)学校性健康教育严重缺失,导致大学生目前所掌握的性知识缺乏科学性,甚至存在明显错误,不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和社会进步。(3)多数大学生通过各种媒介和渠道获取性知识,但难以区别真伪。如此看来,当前大学生性知识来源绝大多数不是学校和家庭,而是报刊杂志、影视媒体和网络。然而目前国内缺乏权威的性教育网站,在面对复杂的性道德观时大学生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受到极大影响。

2.2目前大学生最需要的是性道德教育

性健康教育内容和方法应随学生年龄而改变。为了解当代大学生在两性交往中最需要哪方面的性健康教育,课题组设计了8个选项进行调查:进行全面科学的性知识教育,进行正确的性观念教育,有关于异性交往的礼仪和方式,进行正确的性道德教育,怎样推迟性行为,进行正确的法制观教育,进行正确的审美观教育。

由图1可知,在两性交往中大学生最需要的是进行正确的性道德教育,排在第二位的是进行正确的性观念教育。说明面对多元化性价值取向,大学生更需要正确的性道德教育。现如今,各高校由于受专业培养方案限制,加之教室、专任师资缺乏,大学生需要的性知识、性道德、性心理、性法律等方面的教育很难通过正规渠道实现。因此,建立一个科学的、多方位的全国性健康教育网站十分必要。

图1 大学生需要的性健康教育内容构成

2.3专题讲座和开设选修课是最受大学生欢迎的性教育模式

由于内容的特殊性,性健康教育模式与其他教学模式不同。课题组设计了开设选修课、经常组织讨论、自学、专题讲座、采用网络教学5个选项进行调查。如表2所示,大学生首选的教学模式是专题讲座,男生比例高于女生;其次是开设选修课;排在第三位的是采用网络教学,说明大学生急需性健康教育但又不希望在群体环境中进行;排在第四位的是经常组织讨论,男生比例高于女生,说明男生更愿意与同龄人交流经验、寻求帮助;排在最后一位的是自学。目前,由于国内各高校性健康教育方面的师资力量、教学条件不完善,大学生的需求无法全面实现。要解决这个现实问题,最有效、可行的办法是集合优势资源,开发网络教育课程,采用多种方式开展基于网络的、科学系统的专家讲座及在线讨论、指导和答疑等咨询服务活动;尤其加强大学生性观念正确判断能力和性道德践行能力,极大地提高大学生性道德判断能力。

表2 不同性别大学生性健康教育模式调查结果[n(%)]

3 网络平台应成为大学生性健康教育的宏观路径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快速发展,网络逐渐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性教育领域的作用突显无疑。从国外性教育的成功经验和我国性教育现状来看,性健康教育必然从民间转向政府。充分发挥国家公力优势,通过网络平台开展全体大学生性健康教育,使性健康教育真正走向科学化和大众化势在必行。

3.1内容的特殊性决定了网络性教育的最优地位

性是人类自然的、本能的生理现象,是无法回避的话题,贯穿于人类生命始终并体现人类生命活力,这是由性的自然属性决定的;而人类独有的社会属性,才是人类之性与动物之性的本质区别。就像黑格尔指出“两性的自然规定性通过它们的合理性而获得了理智的和伦理的意义”[7],一个文明的社会必然要用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调节人们的性行为,引导人们的性观念和性价值取向,更好地为社会发展服务。然而,性本身的隐私性决定了其特殊性:(1)人们的性观念和性意识都是隐性存在的,这决定了关于性(包括性道德)的种种认知往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主要靠个体自己判断和选择。(2)性道德规范难以具体细化、明确化和公开化,因而性道德规范对个体性行为的调整也只是隐性渗透的,使得性道德规范对个体的约束力弱于其他社会规范。(3)性行为的隐秘性决定了人们将个体性行为视为极度隐私,而法律保护个人的隐私权不受侵犯。具体表现在:只要个体性行为不危害社会公共利益和不损害他人权利,不构成违法犯罪行为,男女之间的性行为就应该是个人的私事。因此性的特殊性决定了性道德规范主要靠隐性的民间教育完成。目前,民间教育力量不均衡,需要借助国家公力弘扬社会提倡的性价值观念。性健康教育可通过现代化电子媒介实现,而网络平台能以最优化的内容、过程和方法实现性健康教育目标,既可满足受教育者需求,又可避免各种错误价值观的侵蚀。

3.2网络自身的功能决定了性健康教育的最优教育效果

根据调查实际,要想短期内改变学校和家庭性教育严重缺失现状,将具有科学性和隐秘性的性知识传递给全体青少年,只能借助网络教育平台。相对于传统教育路径,网络平台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1)教学内容更丰富、更生动、更逼真。国家教育部门可集中优势教育资源,开发科学逼真的性教育素材、提高性教育感染力和渗透力。(2)教育投资更少、成本更低。性健康教育网络平台可成为巨大的性教育资源库,将各种性教育内容整合在一起,使每一名学习者能随时随地共享网络性教育资源,聆听专家讲座和系统的专业化教育。(3)教育范围更广,针对性更强。网络学习不受师资、教材和观念限制,任何人可随时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还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在线咨询和交流,随时解决个人困惑。因此,教育部门要集合权威专家,如妇产科专家、心理专家、精神专家、营养学专家等,建立集咨询、讲授、讨论、心理辅导于一体的、专业的、权威的性教育网站,解决大学生生理、心理和道德选择问题,使大学生的性问题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可以说利用网络开展性健康教育能取得最优化、最广泛、最全面、最高效的成果。

3.3大学生网民迅速增长可实现性健康教育的普及

2015年7月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公布,截至2015年6月我国已有6.7亿网民,其中通过手机上网的人数已经达到88.9%,远远高出其他设备上网人数。而这些网民中绝大多数是青年人,尤其是大学生,他们具有极大的好奇心、极强的接受能力和自学能力。要通过网络平台普及性健康教育,政府部门应加强对网上“黄色信息”的监管力度,规范网络管理,开发富有意义的性教育活动。在当今中国,整个社会性文明环境建设应成为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下,个体推动大学生性文明、性道德的发展,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总之,在现阶段微观性道德教育路径不畅的情况下,教育路径由传统向现代化转型十分必要。教育部门应培训专门师资力量,开发适当、适龄、适度的网络教材,组织专家分学科、分层次、分对象进行科学系统、形式多样的性健康教育。同时,鼓励医疗、计生部门介入青年性健康教育,建立青春期教育官方网站,设立专门服务中心。充分发挥网络平台优势,加强性健康教育的广度、深度和力度,使性健康教育真正走向现代化和普及化。当然,传统的学校、社群、家庭和个人修养等微观路径建设也不可缺少。实践证明,以宏观教育路径为主、微观教育路径为辅的模式,有利于个体性健康认知能力、性道德选择能力和意志力的提高,可有效帮助大学生抵制各种性诱惑,引导其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促进大学生人格完善和全面发展,构建和谐文明的社会。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2]季成叶.性科学教育读本(大学卷)[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陈铭德,朱琦.性教育的困惑与对策[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 [4]刘文利.大学生性健康教育读本[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5]彭涛.中国性教育开展的相关政策分析及建议[EB/OL].http://asksheweb. hrbmu.edu.cn/article.php?id=1722,2011-08-29.

[6]广东工业大学教务处.选修大学生健康教育课程的通知[EB/OL].http://www.gdutbbs.com/thread/252254-1-1.html,2008-09-23.

[7]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范扬,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

马克思说过:“人对人的直接的、自然的、必然的关系是男人对妇女的关系……因此,从这种关系就可以判断人的整个文化教养程度。”[1]大学阶段既是学生性生理发育和性心理逐渐成熟的时期,更是性道德观逐渐定型的时期,急需培养健康的性观念。然而传统教育在性问题上的隐晦态度,使大学生缺乏科学、全面、积极的性教育。现阶段,传统性健康教育路径无法完成全方位的科学性教育任务,运用现代化网络平台开展性健康教育成为必然趋势。

中图分类号:G52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46(2016)09-0123-04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西北地区大学生性道德选择趋向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路向研究”(13BKS089)系列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网络平台大学生
网络平台支持下初中语文翻转课堂教学研究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网络平台打开代表履职新视窗
基于网络平台的高职物理教学研究
依托网络平台,构建学习评价新模式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