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姝忻
摘 要
随着教学的国际化,我国政府在主要课程的設置中,特别强调了数学课程的重要性。提及数学教学,多数人觉得枯燥无味,这是因为觉得数学以理性见长,其知识过于严谨,不如其它学科那样缤纷多彩。如何让小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这一门课程已经成为教育界研究的热点话题。其实只要教师肯于动脑,善于挖掘,完全也可以让数学课堂充满欢声笑语,盎然有趣也可以俯拾皆是。由于生活化的情境能够极大地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现在老师们都通过它来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为课堂增添轻松和自由的氛围。
【关键词】趣味活动;数学教学;运用方法;生活化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学习兴趣的形成,需要教师进行创造性的劳动,而最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莫过于趣味活动。数学作为一门课程,其抽象、枯燥往往是学生不感兴趣的主要原因。《新课标》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教学,教师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体会到数学的用途,并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要使数学学习变得具体,形象和有趣,必须因材施教,结合教材,把学生的生活实际与数学学习结合起来,让学生熟知、亲近、实在的生活数学走进学生视野,进入數学课堂,使学生能切实发现“数学”这一基础性学科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客观世界,增强数学实用意识。那么在课堂中,应如何使数学课堂生活化呢?
1 创设生活情境,使数学教学生活化。
数学的魅力无处不在,我们不能视而不见,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不断充实和挖掘数学中新奇有趣的事实和现象,让学生觉得数学真奇妙,数学有意思!从而对数学学习产生持久的兴趣,真正地喜爱数学这门学科。例如在教学六年级上学期《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方法》时,我放弃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也没有采用课件演示的形式,而是让学生动手操作。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我给长方体纸盒穿衣服”,给每个小组发了一个完全相同的长方体纸盒和若干彩纸。要求学生量体裁衣,给长方体纸盒穿上彩色的衣服,让学生观察长方体的表面积有几部分组成,各是什么图形,进而推导出长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公式。这样学生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学习兴趣大为提高。
2 研究生活中的数学,使数学课堂生活化。
数学教学不单单是为了把书本上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要让学生发现知识及规律产生的过程,长一双充满智慧、善于捕捉问题,发现问题和研究问题的眼睛。其实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学效果的好坏最终还是落实到学生身上,教学目标的达成最终还是决定于学生。此时,教师就需要捧着一颗善心,一颗爱心和一颗童心,站在孩子的角度,用儿童化的语言,用丰富的表情去吸引学生,与学生融为一体。比如用师生换位的活动让学生体会老师的辛苦与不易。在开学初的准备课上,学生带来了暑假搜集的生活中的数学知识,与全班分享。上课时,我就宣布今天要由学生自己来做老师,教会下面的其他学生。孩子们立刻争先恐后地举起手,课堂气氛变得无比轻松。在众情沸腾之下,“胡老师”走上了讲台。“胡老师”先是介绍了图片的内容:手套,帽子,巧克力包装盒上的标价。接着,就每一个不同的价格,“胡老师”从读法,辨认的角度一一带领全班同学朗读标价。下面其他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了起来,大声整齐地朗读起来。接着更多的孩子也愿意上台尝试,体验做老师的感觉。课后,一位“小老师”悄悄走到我身边,说了句“老师,您辛苦了。”那一刻,我真正感受到自己得到了孩子的爱戴,而孩子也体会到了老师的良苦用心。
3 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调动学生学习热情。
教师要为学生的探索活动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一个发表意见和思考的机会,引导学生积极投入主动探索的学习和活动中。特别要强调以学生为主,不要让探索的过程匆匆而过,更不要以教师的教学设计而中断学生的探索过程。例如,二年级在教学《观察物体》时,在空间上安排每组桌子边上坐四名学生自主观察,使学生之间互不干扰,学生有独立思考探究观察的机会;在时间上,教师直接提供给学生玩偶材料,让学生自己去看一看、试一试、比一比,留下更多时间让学生去探索;观察时,学生可自由轮换座位,互相协商和讨论。教师对所有的学习行为都不加限制,只是旁观和协助,学生在这种宽松、自由、平等的氛围中大胆操作,总结出很多种观察判断的方法。学生个性化的创造在这一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也为学生自主学习的潜力留下了发展的空间和时间,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性创造和创新意识。
4 指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来理解生活世界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将数学问题生活化,有利于缩短数学与生活的距离,既满足了学生学习和理解数学知识的需要,又让学生体会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比如刚上课时,几乎所有学生都能够集中注意力,这是由于儿童的好奇心所驱使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内容的增多,学生的学习兴趣随之逐步减弱,甚至消失。因此,采用丰富多样的趣味数学活动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我是悦越口算娃”“比比谁最快”“开火车”“找朋友”“听命令,画图画”等等来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例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学期《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中有这样一个问题:“用四根硬纸条钉成一个长方形,把长方形拉成平行四边形,你有什么发现?”在引导学生用硬纸板(或活动角)完成这个实验后,我话锋一转:“如果你手里什么没有,无法实验,怎么办?”我启发学生用左右手的拇指和食指组成一个长方形,然后向相反方向拉动成平行四边形,在这个过程中问学生:“你们的四根手指长度变了吗?长方形的周长变了吗?平行四边形的高变怎么了?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会怎么样?”这样做不仅使学生解决了问题,还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更培养了学生在没有学具的情况下随机应变的能力。我将它称之为“手指帮我学数学”,通过这样的活动既放松了学生的身心,满足其好动的天性,又大大地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再回到课程中去时自然精力集中,并能保持新奇,兴奋的状态来接受知识。
精心设计的趣味活动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和技巧,而且还促进了孩子们合作学习的形成。总之,要让数学与生活“亲密接触”,我们的数学教学必须由书本数学走向生活数学,生活与数学密切联系起来,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体验到生活中到处都是数学,运用数学知识能较好地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从而增强学习的动力,产生积极的数学情感,使运用数学知识成为每个学生的本领。相信只要我们不断探索,勤于反思,一定能利用数学教学的生活化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单位
江苏省苏州市沧浪新城第三实验小学 江苏省苏州市 21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