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高校辅导员的职业指导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2016-06-11 05:00:55杨宇姣徐聪聪李嘉辉
科技资讯 2016年10期
关键词:职业指导高校辅导员网络环境

杨宇姣 徐聪聪 李嘉辉

摘要: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环境下,高校辅导员利用网络开展职业指导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该文分析了当前高校辅导员职业指导的现状,指出了当前高校辅导员职业指导存在的几点问题,并结合实际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网络环境 高校辅导员 职业指导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4(a)-0117-02

1.网络环境下高校辅导员开展职业指导的必要性及其意义

随着高等学校的扩招,大学毕业生人数的增多,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而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网络及其相伴而生的网络文化正强烈地冲击着传统高校辅导员的职业指导工作。在继承传统方法的同时,如何积极利用网络对职业指导工作进行创新性的探索,构造高校职业指导的网络新阵地,是高校辅导员亟待探索的课题。

教育部2006年发布关于《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其中第五条明确规定辅导员的职责之一:注重运用各种新的工作载体,特别是网络等科学技术和手段,努力拓展工作途径,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环境下,高校辅导员通过传媒开展职业指导工作,对大学生就业及发展前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职业指导工作开展对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的要求

2.1综合的知识结构优化

当前,大部分高校辅导员比较年轻,为适应大学生职业指导专业化,网络化的新形势,辅导员除了应具备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计算机等学科知识,还应掌握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服务和职业指导课程教学的能力。为此,辅导员应该积极参加职业指导方面的培训学习,参加相关的资格考试如国家职业指导师等等,不断提升职业指导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做到综合知识结构优化。

2.2职业指导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结合

在高等教育进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指导的对象都是大学生,二者的教育目标也都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人才和接班人。将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与大学生对自身专业和行业发展的串联起来,让帮助大学生认识就业形势政策的同时树立积极正确的职业观和职业道德,进而培养大学生有利于就业良好的内在素质和外在人际环境。

从大学生所面临新的就业形势入手,结合大学生就业情况的调查研究,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使大学生职业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更加密切,相互促进。

2.3应具备较全面的信息素质内涵

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是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在网络的环境下,辅导员要有相应的网络沟通能力和思想导向能力,才能适应网络化的职业指导的现状。因此,作为高校辅导员的信息素质结构要提升到一定的水平,形成较为全面的信息素质内涵,完善素质结构的各个主要构成部分。

與一般的行业信息分析员不同的是,高校辅导员的对象是学生的语言以及隐藏在背后的思想。因此,高校辅导员必须要有高度的敏感力、语言分析能力等各种综合能力。高校辅导员这个职位设立之初对其从业者就有很高的信息素质要求,高校辅导员要能够有效发现、检索、评价、利用有效信息,针对学生的问题作出回应,然后有目的的进行指导。

3.现阶段辅导员开展职业指导工作的信息环境状况

当今社会,网络技术飞速发展,因特网也成为了目前世界上最大,最具有影响力的现代信息网络。在这基础上,各大高校都建立并拥有了自己的校园网页,大部分都具有了利用网络条件开展信息服务的条件。

网络普及的同时,大量与教育有关的网页、网站、BBS论坛相继出现。但大多数的资源都还只是停留在大量而简单的信息上,对大学生和辅导员有促进作用,产生积极影响的并不多。如何针对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得到满足,如何解决学生关心的实际问题是是网络信息环境给予辅导员的挑战和机遇。

虽然目前的计算机处理技术在某些方面已经超越了人类的信息处理能力,例如计算和记忆能力。但在更多方面还是不如人脑。例如:文字识别、语音识别、模糊推理等方面,计算机收集的信息最后仍依赖于人的智慧去识别分析和总结。所以,充分调动辅导员的信息处理素质,将网络信息与现实的职业指导思想结合起来,将计算机网络技术与人脑优势互补,使辅导员的信息处理素养与现代技术工具结合起来,又在现代技术工具之上。

4.网络环境下高校辅导员开展职业指导工作的对策

4.1树立全程化的职业指导意识,提高职业指导的有效性

高校辅导员在开展职业指导工作时,要树立全程化的职业指导意识。大学一年级,结合相关课程或讲座让大学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通过一些网络职业测评、性格分析工具、讲座咨询,来帮助大学生了解自己的职业意向和潜力,明确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大学二年级,引导大学生学习巩固基础专业知识,开放鼓励他们参加专业相关的暑期社会实践或者相应展览会,引导大学生有意识去增强实践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大学三年级,结合自身情况和相关因素,帮助大学生调整大学目标,在了解了专业情况之后对职业目标进一步的思考,增强自身的专业素养和软实力。大学四年级,帮助大学生回顾前三年的大学经历,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职业目标总结自身的经历,同时也要加大对大学生职业技能和面试技巧的培训。

4.2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做好就业前的准备工作

辅导员在关注国家和学校最新的就业政策的同时,要建立各种沟通反馈机制向毕业生宣传,引导大学生把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结合起来,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把个人价值的实现与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结合起来。在大学四年级时,辅导员要指导大学生更好的就业实战,帮助他们更好地发挥出前三年学习的积淀成果。同时,辅导员要努力引导学生做好就业前的准备,结合学生的需求有目的、有科学、有针对性地指导,熟悉每个毕业生的情况。在毕业生网络信息系统中,汇总毕业生信息,包括基本信息、意向行业、就业意向地区、个人特质等等。在掌握学生信息的基础上,引导协助他们制定具体的就业方案,提高职业指导的有效性和成功性。

4.3通过网络媒介,提高辅导员的职业指导力

创新互联网环境下高校辅导员职业化、专家化是必然要求也是最终结果。辅导员需要顺应网络化时代,通过网络媒介,结合智能手机所带来的一系列广受欢迎的社交软件功能例如QQ群,班级校友录,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等的管理与交流平台,增强辅导员和毕业生之间的联结,提高职业指导力。

4.4网络环境下辅导员职业指导下工作模式的改进

通过建立健全毕业生网络信息系统,调查研究大学生的就业状况,进而了解用人单位对人才数量的需求和知识水平的层次要求;借助网络媒介,结合猎头企业和咨询行业的数据统计,了解到社会市场对不同专业不同性别不同知识结构水平的要求;还可以结合网络形式下的座谈和问卷调查,进一步掌握毕业生的专业素养职业观念和求职意向,在调查结果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指导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其顺利就业。

5.结语

辅导员作为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的中坚力量,在学生职业指导工作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辅导员要坚持网上网下职业指导工作并举,联动互补,同时应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的优势引导学生做好职业规划,顺利走上令其满意的工作岗位。只有这样,高校才能抢占人才培养的制高点,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猜你喜欢
职业指导高校辅导员网络环境
试论如何实现更高质量的职业指导
心理学在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分析
文教资料(2016年19期)2016-11-07 07:36:47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文教资料(2016年19期)2016-11-07 07:35:01
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试论高校图书馆在网络环境冲击下的人文建设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6:30:59
浅析儒家思想对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作用
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浅析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21:20
网络环境下的商务英语课程资源库的建设研究
大学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8:26:48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浅谈高校职业指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