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高校电气工程研究生课程学分分布研究*

2016-06-03 07:19:38牟龙华王伊健付德波同济大学上海201804
高教学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研究生培养电气工程

牟龙华 王伊健 付德波(同济大学,上海 201804)

国内外高校电气工程研究生课程学分分布研究*

牟龙华王伊健付德波
(同济大学,上海201804)

摘要:本文针对电气工程研究生培养方案,重点研究国内外知名高校研究生课程学分分布情况,总结国内外不同高校电气工程研究生课程设置的特点,为我国电气工程研究生课程的改革与创新提供参考。

关键词:电气工程;研究生培养;学分分布

引言

随着电工、电子、电磁及计算机科学等相关技术的发展,电气工程学科的内涵不断发展,为适应新时期国家对于电气工程学科人才的需求,电气工程研究生课程体系改革势在必行[1]。电气工程研究生培养正朝着“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2]的培养模式不断发展,在学科教育过程中,改革和完善研究生课程体系,是研究生教育培养[3]中的重中之重,研究生课程体系的建设发展直接影响到研究生毕业质量的好坏,是研究生教育的基石。

本文重点研究电气工程研究生课程体系中最为核心的因素,即研究生课程的学分分布情况,来分析国内外知名高校的研究生培养特点,为研究生课程改革[4,5]提供数据与参考。本文主要从宏观及微观两个角度,由面及点地研究国内外不同高校的电气工程研究生课程的学分要求,首先从总学分要求入手,整体分析不同高校电气工程研究生的学分要求,其后从不同课程的学分要求展开,重点分析其学分要求的特色。本文重点分析了国内外部分高校的电气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包括国内六所高校,即清华大学(清华)、浙江大学(浙大)、上海交通大学(上交大)、西安交通大学(西交大)、华中科技大学(华科)、华北电力大学(华电),以及美、德、法、日、韩等国高校,以期通过研究各高校课程设置的学分分布情况,为研究生教育课程的优化设置提供参考。

一、总学分要求

研究生课程的总学分总体反映了所设置课程内容的全面程度及学业压力的大小,由于国内外大学的教育方式各有不同,因此不同大学要求研究生研修的课程总学分亦有所不同,从总学分要求可以整体看出不同大学对研究生培养的要求。图1罗列了国内外部分高校电气工程专业研究生课程要求的总学分。

从图1可知,国内大学电气工程研究生总学分要求较为接近,一般处在30学分左右,与美国斯坦福大学、康涅狄格大学以及韩国首尔大学、高丽大学的总学分要求相差无几,但欧洲高校的电气工程专业研究生要求的总学分较高。德国的亚琛工业大学、慕尼黑工业大学总学分达到了120学分,而法国的巴黎中央理工大学及里昂中央理工都达到了60学分。需要指出的是,欧洲大学学分要求较高的原因之一是因为其单科课程的学分一般为4-5学分,而国内大学单科课程学分一般为2-3学分;此外由于德国及法国大学要求有较多的实践学分,因此,总学分要求也普遍较高。这说明欧洲国家,特别是德国的高校,对电气工程研究生学分要求较高,学业压力整体较为繁重。

二、课程学分分布

研究生课程总学分仅仅整体反映了不同高校对于研究生培养要求的高低,但还会因为不同高校单一课程设置学分的高低不同,从而造成总学分偏高,这将对培养要求高低及特色的评价造成偏差。因此,有必要研究不同高校研究生具体课程设置的学分分布情况。图2显示了国内外不同高校研究生课程设置的具体学分分布。

图1 国内外大学电气工程研究生总学分要求

图2 国内外不同高校研究生课程设置的学分分布

表1 国内外不同大学各类课程学分比重表

图2按照专业必修、选修课、实践学分、政治学分及第二外语对国内外研究生课程学分展开统计,其中专业必修是指本专业必须修学的课程,也即电气工程方向的专业课程;而选修课分为专业方向选修课及公共选修课,公共选修课常分为本专业不同方向的选修课程及不同专业的选修课程;实践课程是指各类研讨课、实验课、讲座、工业实习及毕业论文;第二外语是指英、法、德、日等语言课程。为更清晰地表现不同高校的学分分布特色,表1显示了各类课程学分占总学分的比重。

从表1可知,国内高校的课程学分分布形式较为统一,专业必修课占35%至45%左右,选修课所占比例为15%至30%,实践学分,政治学分及第二外语各占10左右,其中华中科技大学在实践学分一项要求较高,该校实践学分所占比例较重,占总学分的三分之一,说明华科较为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国外大学的学分分布的共同点是都未设置政治学分,同时设置第二外语的学校也较少,仅法国的巴黎中央理工大学设置了英语学分。除此之外,各大学学分分布各具特色,其中德国大学的特色十分明显,即体现出一种“重实践,轻课程”的特点。亚琛工业大学及慕尼黑工业大学的实践学分比重都达到了50%以上,亚琛工业大学更是达到了60%,且在研究生培养计划中就安排了22学分的工业实习,这与德国工业严谨发达的国情较为符合。德国大学的研究生培养主要倾向于工程师化培养,注重具体应用,这对于研究生踏上日后的工作岗位具有很好的前期培养作用,这也是德国工业之所以发达的一个原因。但法国高校则存在着两种模式,巴黎中央理工大学较为重视课程教育,专业必修及选修课占到80%以上,而里昂中央理工则实践与课程各占一半。美国大学则更具特色,体现出一种“轻实践,重理论”的局面。2014-2015年度泰晤士教育报世界大学电子与电气排名(即QS世界排名)达到第2位的斯坦福大学,即全部安排了课程学习的学分,当然之所以实践学分为0,是因为斯坦福大学并未对毕业论文提出学分要求,而康涅狄格大学的理论课程学分也达到了三分之二,这说明美国大学比较重视研究生理论水平的培养。同处亚洲的韩国高丽大学与美国大学的学分分布较为类似,也体现一种“轻实践,重理论”的特点。

三、结束语

本文从宏观及微观两个角度研究了国内外知名高校电气工程研究生课程学分分布情况。首先从宏观角度研究了不同大学电气工程研究生的总学分要求,发现欧洲大学的总学分要求较高。其次,从微观角度重点研究了不同大学研究生各个课程学分的分布比重,发现国内外电气工程研究生课程主要分为两种模式,一种是以德国高校为代表的“重实践,轻课程”的培养模式,一种是以美国高校为代表的“轻实践,重理论”的培养模式,中国高校的培养模式主要趋向于后者。

实践能力对一名工程师来说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新时期社会对于技术人才的需求趋向复合化、交叉化,具有丰富学术知识及实践经验的研究生将在社会建设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因此,研究生课程设置中应该考虑进一步增加实践课比重,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吉昀.电气工程技术与学科发展的历史及展望[J].中国电力教育,2012(259):113-114+146.

[2]刘志刚,赵舵.中美大学电气工程类研究生培养方法比较[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2,34(3):21-23.

[3]孙劲松,于韵杰,康重庆.多措并举提高电气工程学科研究生培养质量[J].现代教育技术,2011,21(11):52-56.

[4]刘会家,黄景光,胡汉梅.学分制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05(S1):83-84.

[5]罗尧成.对我国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05,26(11):61-67.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ultivation schemes for electrical engineering postgraduates, this paper mainly studies the credits distribution of well-known universities at home and abroad, summarizes the features of their curriculums setting, which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the reformation and innovation of our curriculums.

Keywords:electrical engineering; postgraduate cultivation; credits distribution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6)05-0069-02

*基金项目:同济大学研究生教育改革与研究项目(2014JYJG015),同济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外实践基地建设项目(2014SJJD002)

作者简介:牟龙华(1963-),男,工学博士,教授,研究方向:电力系统自动化。

猜你喜欢
研究生培养电气工程
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PLC技术的应用
电子制作(2019年22期)2020-01-14 03:16:40
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PLC技术的应用
校企联合培养工程类硕士研究生方法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104期)2017-01-19 14:03:04
研究生培养中导师与辅导员联动机制的构建
研究生车辆动力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基于非形式教育理论的研究生素质培养的研究
青年时代(2016年19期)2016-12-30 17:53:25
对当前研究生教育的一些思考
科教导刊(2016年20期)2016-12-27 16:39:59
研究生创新培养的“步态追踪”模式
计算机教育(2016年9期)2016-12-21 00:36:20
人工智能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中的应用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