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洪顺,王志峰
(海南省琼海市人民医院,海南 琼海 571400)
乌司他丁联合东莨菪碱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观察
颜洪顺,王志峰
(海南省琼海市人民医院,海南 琼海 571400)
[摘要]目的探究乌司他丁联合东莨菪碱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疗效。方法将ARDS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使用机械通气和东莨菪碱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比较2组p(CO2)、p(O2)/FiO2、p(O2)、APACHEⅡ评分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p(CO2)、p(O2)/FiO2、p(O2)、APACHEⅡ评分及呼吸频率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均<0.05);2组治疗后p(CO2)、p(O2)/FiO2、p(O2)、APACHEⅡ评分及呼吸频率与各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明显(P均<0.05);观察组胸片变化程度、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与病死率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机械通气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乌司他丁与东莨菪碱治疗ARDS效果优良,安全可靠。
[关键词]乌司他丁;东莨菪碱;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指各类疾病病情极危重状态下肺部毛细血管出现快速、大面积的通透性增强与弥漫性损伤,同时较多肺泡也受到损伤,致使患者出现持续加重的呼吸窘迫与较难逆转的低氧血症等临床表现[1]。ARDS是肺部急性损伤后病情进展至较危重时期的表现,具有发病急骤、病情进展迅捷、预后不佳与较高的病死率等特点,如何及时、有效对ARDS患者进行抢救已经成为当今临床研究的重点和难点[2]。机械通气在ARDS的治疗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能有效改变、控制或替代患者的自主呼吸运动。乌司他丁能够高效地抑制激肽释放酶、胃蛋白酶与纤溶酶等酶活性,使大部分炎症递质的释放受到抑制,进而保护器官组织的功能[3]。我院呼吸内科在机械通气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运用乌司他丁与东莨菪碱治疗ARDS,效果优良,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10年3月—2015年1月呼吸科收治的ARDS患者98例,纳入标准:①全部患者入院时均接受血生化检查、CT与B超影像学检查并结合其临床体征诊断为ARDS,诊断标准符合2012年ARDS诊断与治疗柏林标准[4];②本次实验获得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排除有肺大泡、活动性肺结核、大咯血、出血性休克、心脑血管疾病及肝肾功能障碍等组织器官疾病者;②患者对治疗药物耐药的或患者家属拒绝参与该项实验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49例,男30例,女19例;年龄17~53(37.26±4.63)岁;腹腔感染4例,心肺复苏后6例,重症肺炎9例,重症胰腺炎10例,多发伤危重症者14例,其他6例。观察组49例,男31例,女18例;年龄17~54(37.63±4.51)岁;腹腔感染4例,心肺复苏后5例,重症肺炎9例,重症胰腺炎9例,多发伤危重症者14例,其他8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设备与药剂Servoi呼吸机(德国西门子),东莨菪碱使用氢溴酸东莨菪碱注射液(徐州莱恩药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01322263),乌司他丁(广东天普生化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9909131H4)。
1.3治疗方法全部患者治疗前6 h保证营养饮食,呼吸道通畅,调节患者体内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稳定。对照组使用机械通气和东莨菪碱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运用乌司他丁治疗。机械通气治疗:使用Servoi呼吸机,采取SIMV+PEEP+PSV的呼吸模式,VT设定为7~10 mL/kg,PEEP设定为6~11 cm,PSV设定为6~14 cmH2O(1 cmH2O=0.098 kPa),呼吸频率设定为12~17次/min,I与E的比值为1∶(1.6~1.9),FiO2设定为0.41~0.59。东莨菪碱0.5~0.6 mg/次静脉滴注,每次25 min左右,当症状改善明显时或患者开始有莨菪化征象时需减量使用或停药,给药4 d后可将每次滴注给药时间延长,或适当减量给药,连续治疗2周。乌司他丁:取乌司他丁20万IU配入5%葡萄糖500 mL中静脉滴注,每天早晚各1次,持续治疗2周。
1.4观察指标比较2组治疗前后p(CO2)、p(O2)/FiO2、p(O2)、APACHEⅡ评分、胸片变化、 VAP发生率、呼吸频率及病死率等指标。APACHEⅡ评分标准和胸片变化的评定标准均依照2012年ARDS诊断与治疗柏林标准[4]。胸片评分标准:病变进展计为0分,无改善计为1分,病变部分吸收计为2分,病变完全计为3分。
1.5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试验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定性资料采用2检验,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率进行描述,2组间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以P<0.05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治疗前后p(CO2)、p(O2)/FiO2、p(O2)及呼吸频率比较2组治疗前p(CO2)、p(O2)/FiO2、p(O2)及呼吸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p(CO2)、p(O2)/FiO2、p(O2)及呼吸频率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均<0.05);2组治疗后p(CO2)、p(O2)/FiO2、p(O2)及呼吸频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
表1 2组治疗前后p(CO2)、p(O2)/FiO2、p(O2)及呼吸频率比较
组别np(CO2)/mmHg治疗前治疗后tPp(O2)/FiO2治疗前治疗后tP观察组4962.83±8.5743.74±7.2611.90<0.05198.93±22.53334.68±31.4924.54<0.05对照组4962.49±8.3550.68±8.317.02<0.05198.05±21.96274.46±28.9714.71<0.05t0.204.400.199.85P>0.05<0.05>0.05<0.05
注:1 mmHg=0.133 kPa。
2.22组胸片变化情况与APACHEⅡ评分比较观察组胸片变化程度远大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前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APACHEⅡ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APACHEⅡ评分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明显(P均<0.05)。见表2。
2.32组VAP发生率与病死率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VAP发生率与病死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3。
3讨论
ARDS的病因尚未明确,一些基础疾病包括严重感染、严重创伤、严重休克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已成为诱发ARDS发病的危险因素。ARDS具体发病机制极为复杂,除了基础疾病参与肺损伤的过程,炎症细胞及其释放的细胞因子和递质共同促进疾病进展加重,引起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最终导致通透性增加和微血栓形成;Ⅱ型肺泡上皮损伤,肺表面活性物质分泌量减少,导致肺水肿,肺泡萎陷,透明膜形成,氧弥散功能障碍,出现顽固性低氧血症。其主要病理特征为肺泡中渗出大量透明液体,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并在肺泡表面形成透明膜,致使肺水肿、肺间质纤维化等病理征象的出现,此时肺部容积开始大幅度减少,通气/血流比例出现严重失衡[5-6]。ARDS主要表现为非心源性肺水肿、顽固性低氧血症与呼吸窘迫等临床征象,若不能及时把握救治患者的时机,将致使患者病情在短时间内不可逆性进展至死亡[7]。及时、有效地控制并纠正ARDS患者的换气与通气功能障碍及低氧血症是救治ARDS患者生命的关键措施,同时抢救的时机越早,效果越好,患者的康复与预后也愈加优良。
表2 2组胸片变化情况与APACHEⅡ评分比较,分)
表3 2组VAP发生与死亡情况比较 例(%)
机械通气是ARDS的首选治疗手段,其不仅能有效改善患者肺的氧合功能,减轻呼吸肌做功,还能显著提升患者胸腔内压力及大气道内压力,避免肺泡进一步萎缩塌陷[8]。正确运用呼吸机治疗ARDS患者,可及时有效将患者Sp(O2)、p(CO2)调节恢复至正常水平,使体内各器官组织保持充足的血氧含量,促使心率减缓回落至正常水平,血压趋于正常,使通气/血流比值得到有效改善,并使心肌的耗氧量得到有效降低,维护心血管功能稳定,使治愈率大幅提升[9-10]。同时机械通气治疗过程中呼吸力学的有效改善与肺部的氧化应激反应能够有效控制并转变机体的低氧血症,使患者有效抢救时间窗得到延长,提高抢救的成功率[11-12]。
ARDS主要表现为突发性进行性呼吸困难、气促、发绀,常伴有烦躁、焦虑、出汗等,东莨菪碱在适宜剂量下能够较好地兴奋呼吸中枢、镇静中枢神经系统,抑制涎腺、唾液腺等腺体的分泌,缓解平滑肌痉挛,扩张毛细血管,可对患者起到平喘、止咳、镇痛镇静、改善微循环的作用,且较少出现阿托品样的不良反应[13]。乌司他丁是一种蛋白酶抑制剂,对丝氨酸蛋白酶及透明质酸酶、巯基酶、纤溶酶、粒细胞弹性蛋白酶等多种酶有抑制作用。另具有稳定溶酶体膜,抑制溶酶体酶和炎症递质的释放,抑制心肌抑制因子(MDF)产生,清除氧自由基,阻碍白细胞与炎症因子的相互联系与作用,避免过度激活白细胞,使组织灌注与体内微循环得到有效改善,进而保护肺组织[14-15]的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2组治疗后p(CO2)、p(O2)/FiO2、p(O2)、APACHEⅡ评分及呼吸频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胸片变化程度、VAP发生率与病死率均优于对照组。这是由于观察组充分合理联合用药,使药物的协同效应增强,能及时有效控制病情的结果。上述研究结论与曾柏伦等[16]和沙国强等[17]的研究结果相似,这表明在机械通气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乌司他丁与东莨菪碱治疗ARDS可以有效降低肺组织的炎症程度,减轻肺毛细血管和肺泡上皮的损伤,降低肺水肿程度,降低肺组织氧化应激水平,有效改善呼吸,较好地保护肺组织及其功能;同时,也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病死率,使呼吸机治疗的安全性能大为提高,临床价值较高。
综上所述,在机械通气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乌司他丁与东莨菪碱治疗ARDS效果优良,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Natalini G,Minelli C,Rosano A,et al. Cardiac index and oxygen delivery during low and high tidal volume ventilation strategie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 crossover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J]. Crit Care,2013,17(4):146
[2]邵昕,何奎华.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压力-容积曲线及其在通气设置中的应用[J]. 医学综述,2010,16(6):915-918
[3]谷藏言,田惠玉. 乌司他丁对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血清一氧化氮、内皮素-1的影响[J].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1,5(4):1193-1194
[4]乔莉,马元,张劲松,等.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柏林标准[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2,21(9):952-957
[5]McGuire JK. Impaired mobilization of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 in acute lung injury/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inhibition of an endogenous mechanism of lung repair[J]. Pediatr Crit Care Med,2013,14(5):555-556
[6]王婧超,李国华,付秀华,等. 肺复张通气策略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观察[J]. 内蒙古医学院学报,2012,34(2):113-118
[7]王海涛,韩继斌. 静脉滴注呋塞米预防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呼吸机撤离失败的价值[J]. 中国药物与临床,2012,12(z1):7-9
[8]俞康龙,王瑞兰,徐榕,等. 动态通气参数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犬肺损伤的作用机制[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0,19(5):511-515
[9]吴瑞英. 早期呼吸机治疗ICU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2,35(16):63-65
[10] 郝建文. 急诊呼吸机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86例疗效观察[J]. 中国基层医药,2013,20(8):1207-1208
[11] 杨晓帆,王君一,田六九,等. ARDS患者中APACHEⅡ评分及CRP值对呼吸机应用的指导意义[J]. 中国医药导报,2011,8(7):46-48
[12] 喻文亮. 肺源性与肺外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呼吸力学的异同及机械通气策略[J].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10,17(3):196-199
[13] 李万志. 东莨菪碱对重症肺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影响[J]. 中国医药导报,2010,7(14):51-52
[14]向镜芬,杨祥,龚剑锋,等.乌司他丁对ARDS/ALI患者呼吸力学和氧化应激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1,51(5):79-80
[15] 黄永鹏,徐小彭,王孝杰,等. 肺保护性机械通气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肺损伤的临床观察[J]. 河北医学,2010,16(7):783-786
[16] 曾柏伦,彭文鸿,王瑞娟,等. 机械通气与乌司他丁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观察[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4,14(2):286-288;329
[17] 沙国强,龚兆荣,肖泽勇,等. 机械通气联合东茛菪碱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观察[J].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2,18(2):193-195
[收稿日期]2015-06-04
[中图分类号]R56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8849(2016)11-1220-04
doi:10.3969/j.issn.1008-8849.2016.1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