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越鞠汤对糖尿病前期患者微观化指标的影响

2016-05-31 02:32:04叶文平刘云雅邹立华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年11期
关键词:糖尿病前期血糖

叶文平,刘云雅,张 捷,邹立华

(1. 广东省惠州市仲恺高新区人民医院,广东 惠州 516029;2.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广东 深圳 518172)



加味越鞠汤对糖尿病前期患者微观化指标的影响

叶文平1,刘云雅1,张捷1,邹立华2

(1. 广东省惠州市仲恺高新区人民医院,广东 惠州 516029;2.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广东 深圳 518172)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加味越鞠汤对糖尿病前期患者微观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气滞痰阻证糖尿病前期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2组均给予生活、饮食、锻炼等基础干预,观察组还给予加味越鞠汤口服。观察2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血糖、血脂及肥胖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2组治疗后FBG、2hPG以及HbA1c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FBG、2hPG以及HbA1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治疗后BMI、WC和WHR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均<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LDL、TC及TG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均<0.05),HDL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变化程度均较对照组明显(P均<0.05)。结论中药加味越鞠汤能够有效降低气滞痰阻证糖尿病前期患者血糖水平,并能改善肥胖状态、调节血脂代谢,对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加味越鞠汤;糖尿病前期;气滞痰阻证;血糖

中国目前约有3 000万糖尿病患者,患病率为2%~4%,已成为全球第2大糖尿病国家。而某些地区的糖尿病前期患病率高于糖尿病患病率[1]。糖尿病前期,又称为糖调节受损(Impaired glucose regulation,IGR),是指血糖升高超过正常水平,但尚未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的一种状态,包含空腹血糖受损(Impaired fasting blood glucose,IFG) 和糖耐量受损(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 两种高血糖状态。糖尿病前期被认为是糖尿病的预警信号,如不给予积极的干预,极有可能进展为糖尿病[2]。因此,WHO提出糖尿病前期阶段就应予以积极干预,从而做到糖尿病早期预防及早期治疗。中医认为糖尿病前期是糖尿病的“未病”阶段。在中医“治未病”和“整体调节、辨证论治”理论的指导下,本研究采用中药加味越鞠汤治疗气滞痰阻证糖尿病前期患者,并观察其对患者血糖、血脂水平及肥胖指标等微观化指标的影响,分析中药在治疗糖尿病前期中的临床价值,旨在为中医药的广泛应用提供更多依据。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诊断标准

1.1.1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15美国内分泌医师协会(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ists,AACE)/美国内分泌协会(American College of Endocrinology,ACE)糖尿病综合管理指南中糖尿病前期诊断标准[3]:5.6 mmol/L≤空腹血糖(FBG)<7.0 mmol/L,7.8 mmol/L≤餐后2 h血糖(2hPG)(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11.1mmol/L或5.5%≤糖化血红蛋白(HbA1c)≤6.4%。

1.1.2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糖尿病前期中医诊疗标准》中气滞痰阻证的标准[4]:形体肥胖,或见脘腹胀闷,心烦口苦,大便干结,舌质淡红,苔白腻或厚腻,脉弦滑。

1.2纳入标准①年龄30~80岁;②符合上述西医诊断标准和中医辨证诊断标准者;③超重(BMI为25.0~29.9 kg/m2)或肥胖(BMI>30.0 kg/m2)的患者;④同意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3排除标准①已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的患者;②妊娠、备孕及哺乳期妇女;③精神、认知能力异常者;④合并其他疾病会影响血糖、血脂水平的患者;⑤伴有恶性肿瘤、甲状腺疾病、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⑥近三个月内有使用过或正在使用糖皮质激素(全身性)等影响血糖水平药物史者;⑦依从性差者。

1.4一般资料选取惠州市仲恺高新区人民医院及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符合条件的糖尿病前期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为2组,每组40例。观察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32~77(54.07±8.78)岁;病程1~5(3.12±1.13)个月;其中超重34例,肥胖6例。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33~76(53.54±8.22)岁;病程2~6(3.02±1.08)个月;其中超重32例,肥胖8例。2组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讨论批准通过。所有患者知情并自愿参加本研究。

1.5治疗方法2组均给予基础干预3个月,包括健康教育指导、合理控制饮食、每周参加中等强度体力活动时间至少150 min、超重或肥胖者减重至少5%。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还给予加味越鞠汤,方药组成:川芎10 g、苍术10 g、香附10 g、栀子10 g、神曲10 g、佩兰10 g、半夏12 g、陈皮12 g。水煎服,每日1剂,饭后服用,连续治疗3个月。

1.6评价指标FBG、2hPG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HbA1c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计算患者BMI、腰围(WC)、腰臀比(WHR,腰围/臂围)。腰围测量方法:患者保持直立状态,两脚分开,将软尺放在右侧腋中线胯骨上缘与第十二肋骨下缘连线的中点,沿水平方向围绕腹部一周,正常呼气末测量腰围的长度。臀围测量时受试者双足并拢,测量环绕臀部的骨盆最突出点的周径。抽取患者治疗前后空腹静脉血,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

2结果

2.12组治疗前后血糖指标比较2组治疗前FBG、2hPG以及HbA1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治疗后FBG、2hPG以及HbA1c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均<0.05) ,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1。

2.22组治疗前后肥胖指标比较2组治疗前BMI、WC和WH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治疗后BMI、WC和WHR均较治疗前下降(P均<0.05),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2。

表1 2组治疗前后血糖指标比较

注:①与治疗前比较,P<0.05。

2.32组治疗前后血脂指标比较治疗前2组各血脂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LDL、TC及TG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均<0.05),HDL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改善程度均较对照组更明显(P均<0.05)。见表3。

表2 2组治疗前后肥胖指标比较

注:①与治疗前比较,P<0.05。

3讨论

糖尿病前期是介于糖尿病和正常血糖之间的一种状态,是发展为糖尿病患者的后备军,也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大量前瞻性研究已证实,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和/或配合药物治疗,可使糖尿病前期患者的高血糖状态得以逆转,从而降低糖尿病的发生率[5-7]。

表3 2组治疗前后血脂指标比较

注:①与治疗前比较,P<0.05。

中医提倡“治未病”,其思想最早源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8]。有关“糖尿病前期”的论述早在《黄帝内经》里就有相关记载。糖尿病前期属于中医的“脾瘅”范畴,中医认为脾瘅的形成主要是与“六郁”有关[9]。气滞痰阻证的患者形体肥胖,体质量指数超标,或伴脘腹胀闷,心烦口苦,大便干结,苔质厚腻,多是由于长期进食甘美油腻食物,肥甘厚味蕴积而致食郁,食郁中热有碍脾胃升降,中焦郁闭,慢慢进展为气郁、血郁、热郁、痰郁、湿郁之“六郁”病态[10]。治疗上应给予行气化痰、疏肝解郁之方药。加味越鞠汤来源于《丹溪心法》的越鞠丸,为治疗气郁乃至血、痰、火、湿、食诸郁轻症之常用方[11]。气郁则湿聚痰生,若气机流畅,五郁得解,则痰郁随之而解。加味越鞠汤方中香附行气解郁,陈皮健脾和胃,行气宽中,降逆化痰,以上二药主治气郁;川芎活血祛瘀,以治血郁;栀子清热泻火,以治火郁;苍术燥湿运脾,佩兰芳香化湿,醒脾开胃,二药主治湿郁;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神曲消食导滞,以治食郁。诸药共用,共奏行气解郁之功。现代药理学研究也证实,栀子水煎液有调节血脂代谢的作用,能显著降低高脂血症小鼠的体质量及血清TC、TG及LDL-C含量,提高HDL-C含量[12]。栀子中提取的环烯醚萜类化合物-栀子苷有降低小鼠餐后血糖及糖尿病高血糖的作用,且具有剂量依赖性。陈皮水煎剂能增强大鼠胃肠运动,促进大鼠胃排空,陈皮中的类黄酮和多糖类还具有降低大鼠血糖的作用[13]。

本研究用加味越鞠汤配合饮食、生活干预等治疗气滞痰阻证糖尿病前期患者,结果表明加用中药治疗的患者FBG、2hPG以及HbA1c水平较单纯基础干预的患者更低,说明中药能够更有效能调节血糖水平,从而减轻长期高血糖对靶器官的损伤。从减肥、调脂方面分析, 本研究结果表明加用中药的患者BMI、WC、WHK较对照组低,LDL、TC及TG水平也较对照组下降,HDL水平较对照组升高。说明中药能有效改善肥胖状态,并调节血脂代谢,对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

总之,采用加味越鞠汤中药治疗气滞痰阻证糖尿病前期患者,是在整体观念的指导下辨证论治,多靶点、多角度地调节机体,使机体恢复平衡,达到治未病的目的,从而有效延缓患者进入糖尿病阶段。

[参考文献]

[1]陈晓云,邹红群,张炳灿,等. 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成人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以及危险因素分析[J]. 临床荟萃,2015,30(8):909-914

[2]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J]. 中国糖尿病杂志,2014,22(8):2-42

[3]Handelsman Y,Bloomgarden ZT,Grunberger G,et al.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ists and American College of Endocrinology-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developing a diabetes mellituscomprehensive care plan-2015[J]. Endocr Pract,2015,21(Suppl 1):1-87

[4]仝小林,倪青,魏军平,等. 糖尿病前期中医诊疗标准[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6(5):446-449

[5]Inzucchi SE,Bergenstal RM,Buse JB,et al. Management of hyperglycemia in type 2 diabetes:a patitent-centered approach:position statement of the American Diabetes Assciation(ADA) and the 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Diabetes(EASD)[J]. Diabetes Care,2012,35(6):1364-1379

[6]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Standards of medical care in diabetes 2015[J]. Diabetes Care,2015,38(s1):1-93

[7]童南伟. 中国成人2型糖尿病预防的专家共识[J].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4,30(4): 277-283

[8]孙飞,金焕,杨俊,等. 《内经》中糖耐量减低刍议兼论治未病思想[J].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0(1):56-57

[9]姜华,万茜,阮建国. 糖尿病前期中医证治的探讨[J]. 江苏中医药,2009,41(7):70-71

[10] 牛菲. 越鞠丸“异病同治”临证心得[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5,22(3):111-112

[11] 沈毅,宋增杰. 栀子水煎液对高脂血症小鼠血脂代谢影响的实验研究[J].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15,32(2):5-7

[12] 颜静恩,李晚忱,吕秋军,等. 栀子苷的降糖作用和对PPARγ受体的激活[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07,25(4):415-418

[13] 马森. 瓯柑橘皮和陈皮降血糖作用研究[J]. 武夷学院学报,2010,29(2):18-20

[收稿日期]2015-11-04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8849(2016)11-1215-03

doi:10.3969/j.issn.1008-8849.2016.11.025

猜你喜欢
糖尿病前期血糖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保健医苑(2022年6期)2022-07-08 01:26:34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慎防这些药物升高血糖
糖代谢障碍早期和其中药研究现状及展望
中药代茶饮干预糖尿病前期健康状态的效果观察
医学信息(2017年1期)2017-02-28 22:23:17
妊娠期血糖问题:轻视我后果严重!
妈妈宝宝(2017年3期)2017-02-21 01:22:30
降糖丸治疗糖尿病前期(气阴两虚型)的临床疗效观察
猪的血糖与健康
糖尿病患者每天应该测几次血糖?
人人健康(2016年13期)2016-07-22 10:34:06
探析二甲双胍对糖尿病前期的干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