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文渊,李 莹
(1. 河北省怀安县中医院,河北 怀安 076150;2.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四医院,河北 石家庄 050011)
当归四逆汤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及对血清CC型趋化因子的影响
郑文渊1,李莹2
(1. 河北省怀安县中医院,河北 怀安 076150;2.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四医院,河北 石家庄 050011)
[摘要]目的观察当归四逆汤联合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CC型趋化因子的影响。方法将8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2组患者均给予咪唑斯汀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当归四逆汤治疗,疗程均为8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CC型趋化因子水平变化。结果治疗8周后,治疗组愈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MCP-1及RANTES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均<0.05)。结论当归四逆汤联合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好,可能与当归四逆汤可明显降低血清CC型趋化因子水平有关。
[关键词]慢性荨麻疹;当归四逆汤;血清CC型趋化因子
荨麻疹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反应性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产生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本病发病率较高,15%~25%的人在一生中至少发生过1次[1]。现代研究认为,抗原抗体反应导致肥大细胞脱颗粒,进而释放组胺及其他化学物质如5-羟色胺、缓慢反应物质等,这在荨麻疹的发病机制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2]。此外,CC型趋化因子在变态反应性疾病中也起着重要作用[3]。本研究观察了当归四逆汤联合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CC型趋化因子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取怀安县中医院2010年2月—2015年3月收治的8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符合《皮肤性病学》中关于“慢性荨麻疹”的临床诊断标准[4];符合《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关于“瘾疹”血虚寒凝证的辨证标准[5],主症包括疹色淡红不鲜,遇寒发作,得暖则减,手足冷,口不渴,舌质淡,薄白苔,脉细弱或沉细;年龄18~60岁;均不存在严重心肝肾脑等功能障碍;未采用本研究相关治疗方法;对本研究内容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妊娠或哺乳期者,近期有糖皮质激素使用史或糖皮质激素依赖者,合并严重感染、肿瘤或其他皮肤系统疾病者,过敏体质或对本研究药物过敏者,合并神经系统疾病、内分泌疾病或其他皮肤疾病者。按照随机平行分组法将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40例,男17例,女23例;年龄21~58(37.1±10.2)岁;病程6~39(12.3±5.4)个月;轻度6例,中度15例,重度19例。对照组40例,男19例,女21例;年龄19~57(36.3±11.1)岁;病程5~41(13.1±6.1)个月;轻度8例,中度14例,重度18例。2组年龄、性别、病程及病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2组患者均给予咪唑斯汀缓释片(Sanofi Winthrop Industrie 生产,国药准字J20080070)10 mg口服,1次/d。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当归四逆汤治疗,组方:当归30 g、白芍15 g、赤芍15 g、桂枝15 g、细辛3 g、木通6 g、炙甘草6 g、大枣4枚;伴有喷嚏、鼻痒者加白芷、辛夷;伴有腹痛泄泻者减赤芍,加白术、干姜;皮疹以风团块为主者加防风、荆芥;伴有皮肤划痕者加阿胶、麦冬、制首乌;瘙痒严重者加地肤子、蝉蜕;形寒畏冷者加熟附子、肉桂;舌苔厚腻、夹湿者加苍术、厚朴、薏苡仁。上述药物水煎300 mL,分早晚2次服用,每日1剂。2组疗程均为8周。
1.3观察指标①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6]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皮损情况进行计分,见表1。根据评分评定疗效。临床治愈:皮损计分较治疗前降低≥95%或为0分;显效:皮损计分较治疗前降低≥70%但<95%;有效:皮损计分较治疗前降低≥30%但<70%;无效:皮损计分较治疗前降低<30%,或反而加重。②于治疗前、后抽取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5 mL,静置离心,吸出上层血清后分装冷藏保存。采用ELISA法分别测定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及正常T细胞表达和分泌因子(RANTES)水平。实验操作均严格按照试剂盒使用说明书执行。
1.4统计学方法本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比较采用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疗效比较治疗8周后治疗组愈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2治疗前后MCP-1及RANTES水平比较2组治疗前MCP-1及RANTES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2组MCP-1及RANTES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均<0.05)。见表3。
表1 荨麻疹皮损计分标准
表2 2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注:①与对照组比较,2=15.205,P<0.05。
表3 2组治疗前后MCP-1及RANTES水平比较
3讨论
慢性荨麻疹为皮损反复发作超过6周以上者,患者全身症状一般较轻,风团时多时少,反复发作,常达数月或数年之久。慢性荨麻疹皮疹形态与急性荨麻疹相似,但更常见于中年女性。现代医学认为,该病与机体变态反应机制密切相关,首先是变应原刺激机体产生IgE,IgE与肥大细胞、嗜碱性细胞表面受体结合使机体致敏;当相同变应原再次进入机体时,则与致敏后的肥大细胞或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的IgE抗体特异性结合,使其脱颗粒,释放组胺、缓激肽、白三烯等,引起皮肤小血管扩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从而诱发皮肤黏膜充血水肿、出现一系列局部或全身变态反应症状[7]。已有证据表明,自身抗体诱导IgE受体的交联反应为慢性荨麻疹的一个重要的发病机制[8]。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除上述变态反应机制外,CC型趋化因子在慢性荨麻疹的发病过程中也起着重要作用[9]。CC型趋化因子是具有趋化活性和细胞因子活性的分泌型小分子,其可针对多种淋巴细胞亚型发挥作用,包括单核细胞、树突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T细胞、B细胞和NK细胞等。现已明确,CC型趋化因子涉及淋巴细胞的几乎所有功能,不仅在淋巴细胞游走中起着重要作用,而且在细胞发育、血细胞生成、淋巴细胞活化、炎症及免疫反应和血管新生方面占据重要地位[10]。RANTES、MCP-1等为与变态反应密切相关的CC型趋化因子均为机体介导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免疫反应的有力趋化剂。有研究表明,慢性荨麻疹患者机体RANTES表达水平均不同程度地高于正常对照组[11]。而在慢性荨麻疹患者免疫机制的实验研究中发现,机体肥大细胞脱颗粒和组胺释放可增强皮肤组织内皮细胞表面MCP-1的表达,后者又可强化嗜酸性粒细胞的迁移和黏附能力[12]。由此可知,CC型趋化因子在慢性荨麻疹的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间诱导作用,其可能通过促发迟发相和速发相变态反应而发挥效果。
慢性荨麻疹属于中医学“风疹块”“风瘙瘾疹”等范畴,多因阳气不足,气血两虚,肌肤失于温煦,复感风寒之邪,久羁肌表;或因卫表不固,营卫失和,风寒之邪乘虚而入,客于肌肤腠理,使经脉结聚,营血瘀滞而发病[13]。当归四逆汤为温经散寒的代表方剂,方中当归苦辛甘温,养血和血,补而兼行,合芍药以补营血亏虚,配桂枝、细辛温经散寒而通血脉,甘草、大枣益气健脾而资化源,既助归、芍补血,又助桂、辛通阳。桂、芍合用,犹能调和营卫。原方主治“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但经后世不断发展挖掘,本方现已广泛用于治疗头痛、胃脘痛、痹症、脱疽、冻疮、疝气、痛经、瘾疹等多种疾病而属厥阴血分虚寒者。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当归、桂枝、芍药均有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增加组织器官血液供应效果[14],其中当归增加外周皮肤血流量、减少血管阻力作用与α、β受体无关,而与M受体及组胺H1受体兴奋有关;桂枝可扩张外周血管,尤其是皮肤血管;药物具有较强的扩张外周动脉作用。当归、芍药还可明显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血小板释放反应,二者具有明显的抗凝、抑制血栓形成及溶解血栓效果。有实验发现,小鼠口服当归四逆汤后可显著延长凝血时间、凝血酶时间、血浆复钙时间,表明该复方具有明显抗凝作用[15];当归四逆汤可促进小鼠皮下血肿吸收,降低大鼠全血比黏度,表明该复方活血化瘀功效与其抗凝、降低血液黏度、抑制血栓形成、降低血小板聚集性和促进血肿吸收有关;此外,当归四逆汤还具有良好的抗炎、镇痛效果[16]。
本研究结果显示,2种治疗方案均有降低RANTES、MCP-1水平作用,提示咪唑斯汀所具有的抗组胺、抗迟发相炎症反应与下调CC型趋化因子有关;而治疗组治疗后RANTES、MCP-1水平更低,提示当归四逆汤对慢性荨麻疹的治疗作用可能与降低RANTES、MCP-1水平有关,其与咪唑斯汀联用可能会增强后者下调CC型趋化因子作用。但目前对该方面的研究较少,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需进一步研究探讨。
[参考文献]
[1]马春华. 慢性荨麻疹临床流行病学研究[J]. 中国实用医药,2014,15(29):233-235
[2]孟祖东,盛晚香,王恒,等. 血清白介素-18、-33和IgE水平与慢性荨麻疹发病机制相关性研究[J]. 临床皮肤科杂志,2015,44(4):210-213
[3]弓唯一,张新民. cc型趋化因子及其受体与变应性鼻炎的研究进展[J].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09,33(3):198-200
[4]向光,何湘. 皮肤性病学[M].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4:226-228
[5]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6
[6]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1辑[S]. 1993:28-31
[7]周世敏. 慢性荨麻疹的临床分析及其与变态反应迟发相关系的初步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3,11(9):506-508
[8]孙蔚凌. 高亲和力IgE受体α链基因克隆、表达及自身免疫性慢性荨麻疹发病机制的研究[D]. 南京:南京医科大学,2004
[9]史立宏,李晓民,李金勇,等. 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浆RANTES、嗜酸粒细胞趋化因子、TNF-α与白三烯B4水平的测定[J]. 中华皮肤科杂志,2009,15(8):553-556
[10] 周光炎. 免疫学原理[M]. 3版.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498-500
[11] Piconi S,Trabattoni D,Iemoli E,et al. Immune profiles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idiopathic urticaria[J]. Int Arch Allergy Immunol,2002,128(1):59-66
[12] Menzies-Gow A,Ying S,Phipps S,et al. Interactions between eotaxin, hisamine and mast cells in early microvascular events associated with eosinophil recruitment to the site of allergic skin reactions in humans[J]. Clin Exp Allergy,2004,34(8):1276-1282
[13] 刘爱民. 慢性荨麻疹的中医辨证思路与治疗体会[J].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4,28(11):1164-1165
[14] 熊辉. 当归四逆汤的现代药理与临床应用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3):301-303
[15] 王国明,张永健. 当归四逆汤的应用和实验研究进展[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13):1479-1482
[16] 张雅丽,谢连生,贺明. 加味当归四逆汤对高沾滞血症影响的实验研究[J]. 贵州医药,2001,25(12):1132-1134
[收稿日期]2015-09-25
[中图分类号]R758.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8849(2016)12-1338-03
doi:10.3969/j.issn.1008-8849.2016.12.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