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霞
【摘要】 目的 分析讨论应用金蝉止痒胶囊联合依巴斯汀片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效果, 以期为临床提供指导性依据。方法 11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各55例。对照组仅口服依巴斯汀片治疗, 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追加金蝉止痒胶囊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9%,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4.5%, 实验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用药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金蝉止痒胶囊联合依巴斯汀片治疗慢性荨麻疹效果确切, 不良反应少, 可行性与安全性均较高,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金蝉止痒胶囊;依巴斯汀;慢性荨麻疹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07.113
慢性荨麻疹在皮肤科疾病中十分常见, 系因多种因素所致皮肤黏膜与血管出现短暂性充血与大量液体渗出, 进而使局部出现水解性损害的一种过敏性疾病[1]。慢性荨麻疹具发病率高、病程长、易反复等特点, 且绝大多数患者无法找到确切病因, 故治疗十分棘手。为探寻一种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案, 现观察应用金蝉止痒胶囊联合依巴斯汀片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效果, 成果满意。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2月~2014年2月本院收治的慢性荨麻疹患者110例, 均符合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制定的《荨麻疹诊疗指南2007版》的相关标准[2], 临床表现以每天发大小不一的风团伴瘙痒, 并持续6周以上, 部分患者还伴有腹泻、腹痛等症状;排除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者, 近1周内有服用研究所用类似药物者, 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者以及合并精神性疾病无法配合调查者。其中男63例, 女47例, 年龄19~63岁, 平均年龄(34.8±12.4)岁;病程2个月~5年, 平均病程(2.3±0.9)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各5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仅口服依巴斯汀片(江苏联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40119)治疗, 10 mg/次, 1次/d。实验组则在此基础上追加金蝉止痒胶囊(重庆希尔安药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Z20090396)口服治疗, 0.5 g/粒, 6粒/次, 3次/d。两组均以7 d为1个疗程, 连续治疗4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情况。用药过程中嘱咐患者正常作息, 饮食以清淡为主, 避免进食肥甘厚腻的食物。
1. 3 疗效评定标准[3] 根据患者治疗前后瘙痒、风团数量与大小等改善情况进行评估, 0分表示无症状、体征;1分表示有轻度瘙痒, 风团有1~5个, 风团直径<1.0 cm;2分为中度瘙痒, 风团有2~10个, 风团直径在1.0~2.0 cm;3分表示重度瘙痒, 难以忍受, 风团在10个以上, 风团直径>2.0 cm。症状积分指数=(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其中治愈:症状积分指数>90%;显效:症状积分指数为60%~90%;好转:症状积分指数为20%~60%;无效:症状积分指数<20%。总有效率=治愈者+显效率。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实验组有治愈29例, 显效21例, 好转3例, 无效2例, 治疗总有效率为90.9%;对照组有治愈26例, 显效15例, 好转9例, 无效5例, 治疗总有效率为74.5%, 实验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1533, P=0.0436<0.05)。
2. 2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用药期间实验组有5例(9.1%)出现头晕、口干与轻微肠胃不适症状, 对照组有7例(12.7%)患者出现头晕、乏力、口干等症状, 两组均未做停药处理, 用药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742, P=0.7597>0.05)。
3 讨论
研究发现, 慢性荨麻疹的主要病理机制为抗原物质进入机体内导致肥大细胞大量释放组胺与激肽等炎性因子, 进而导致毛细血管扩张与血管通透性增加, 最终形成荨麻疹。
由于目前对于慢性荨麻疹的病因难以明确, 常见的病因包括:食物因素、动植物因素、感染因素、物理因素、精神因素、内分泌因素等, 剧烈瘙痒无疑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严重影响, 甚至包括患者的心理, 故临床治疗以控制症状为主。抗组胺药物为治疗慢性荨麻疹的基本用药, 第一代抗组胺药物虽有一定的效果, 但抗胆碱能作用与中枢镇静作用等不良反应而限制了第一代抗组胺药物在临床的应用。依巴斯汀片属于第二代抗组胺药物, 具有较强的选择性与特异性, 能有效抑制炎性介质, 拮抗变态反应, 且本品与其代谢物不会透过血脑屏障, 无拮抗胆碱能受体作用, 因此无明显镇静、嗜睡等副作用, 用药安全性较高[4]。
慢性荨麻疹在中医中属于“风疹”、“瘾疹”的范畴, 按证候来划分, 慢性荨麻疹有风寒束表、血虚风燥、风热犯表等类型, 主要因先天禀赋不足、卫外不固, 导致风寒、湿热侵袭, 进而营卫失调、内不能疏泄, 郁于肌肤腠理之间所致[1]。因此, 中医认为治疗应以疏风止痒, 辅以清热、燥湿、散寒等为主。金蝉止痒胶囊是由黄芩、金银花、栀子、苦参、龙胆、白芷、连翘、蛇床子、蝉蜕、甘草等药材提取研制而成, 其中黄芩、金银花、黄柏、龙胆等具有清热解毒、燥湿止痒的功效;栀子、白鲜皮、连翘等具有透疹止痒、疏风散寒之作用;广藿香具有祛风除湿、燥湿健脾的作用;甘草则能清热解毒、调和诸药[5]。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疏风止痒、除湿泻火、凉血去疹之功效。而经现代药理研究表明, 本品具有调节机体免疫的作用。将金蝉止痒胶囊与依巴斯汀片联合用于治疗慢性荨麻疹能充分体现中西医结合的特点, 优势互补, 显著改善临床症状, 且用药安全性较高, 尤其适用于风热型慢性荨麻疹。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实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达90.9%, 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4.5%(P<0.05), 且不良反应较为轻微, 安全可靠。
综上所述, 应用金蝉止痒胶囊联合依巴斯汀片治疗慢性荨麻疹效果确切, 不良反应少, 可行性与安全性均较高, 值得临床采纳与推广。
参考文献
[1] 尹琳.润燥止痒胶囊联合依巴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效果评价. 中国社区医师, 2015, 31(13):91-92.
[2] 尚静雯.金蝉止痒胶囊联合枸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3, 29(11):738-739.
[3] 李宗华.金蝉止痒胶囊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观察.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3, 6(6):30-31.
[4] 陈昀霞, 何卫东.玉屏风联合依巴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效果分析.中国当代医药, 2013, 20(36):85-86.
[5] 鲁静, 谢忠诚.依巴斯汀片联合消风止痒颗粒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皮肤病与性病, 2014, 26(2):122.
[收稿日期:2015-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