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丽萍
摘 要 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目标不够明确、理念滞后、课程体系不完善等问题,提出创新创业教育应在教育理念、完善课程体系、加强师资培养等多方面加大改革,努力提升当代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水平。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问题探讨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成为鲜明的时代主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是将创新精神、创业意识的培养纳入总体规划,激励大学生积极投身创新创业实践,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推动毕业生顺利创业就业。
1 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1.1 创新创业教育目标不够明确
当前,创业教育虽受关注和重视,但这主要来自政策环境和就业压力等外界因素的影响,创业教育的内驱动力不足仍是根本问题。如大多数高校管理者把大学生创业教育视为从属于就业指导的部分内容之一,而非相对独立的体系。众多高校所推崇的创业教育大多以创业培训和创业大赛为内涵,在价值取向上带有明显的功利,动辄兴建创业园、孵化器,关注的是如何帮助学生开公司,做老板,而非面向全体学生的“基于创新创业教育”。
1.2 教育理念滞后,缺乏时代性
部分大学在对在校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方面的教育和培训时,常常仅单方面考虑学校自身的教学条件抑或是在校学生的学习状况,甚少和专业的发展前景以及社会新兴行业的发展动态进行联系。传统、保守的教育观念下,大学的创新创业教育虽然能培养出来具有一定理论基础的学生,但学生们普遍对创新创业理论的掌握非常僵硬,不善于用理论来指导实践,更枉谈触类旁通、灵活运用,极难实现真正创新。至于把创新、创造当做基础的高校学生创业,已然是天方夜谭。
1.3 教育课程没有形成完善体系
在中国,大学的创新创业教育,从整体而言才刚刚起步,教育的课程根本没有形成完善体系。大多数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未能单独纳入第一课堂必须课程,开设课程的,则大多针对毕业班级安排在学生离校前的最后阶段。创业教育的时间安排明显滞后,缺乏连续性,基本停留在毕业前夕的“临阵磨枪”状态。从学生个体角度来看,该课程根本不能为在校大学生指出现今市场上热门行业发展前沿,也不能为在校大学生分析每个个体适合的行业,更不能够为在校大学生提供行业市场的最新资讯。这样的课程,毫无疑问对于大学生收效甚微。
1.4 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不足
目前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团队人员往往是本校管理类人员和兼职教师及部分辅导员、思政人员、图书学科馆员等,他们往往理论丰富,却没有任何创业实战经验,专职化、专业化师资团队数量明显不足,擅长企业经济管理实践工作的人少之又少,没有实战经验丰富的人来带动,创业创新教育俨然纸上谈兵。
1.5 学生创新创业意识薄弱
很多學校在创业创新教育方面体系并不完善,这导致了学生的创业自主性、创新意识遭受打击,学生普遍求稳而不敢去冒险,犹豫不决,很多学生的创业计划成了一纸空文。
2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对策与建议
2.1 树立全新的创新创业教育意识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思维表达的体现,归根到底是意识在实践领域的产物,只有拥有这种创新意识,才有可能指引大学生站在科技领域开创自己的事业,因此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尤为重要。知识和技能的培养,需要创新创业教育的体系化,从理论、实务、实践分层次、多学科的进行课程设计,侧重于创业前的意识培养和能力提升。一个人要想开创和成就一番事业,就应该具有强烈的创业意识。一个具有强烈创业意识的人,才会在社会千千万万的行业中,在不断变化的形势下寻找自己的事业,才会不断学习,不断追求,不断创新,并且在其中作出成就。
2.2 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建立结构调整、多样合作、交叉培养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以提升学生创业素养和创业能力为本位,构成一个“多元化、立体式”的良性体系。“多元化”是针对不同年级、专业、类型、个性特点的大学生,探索完整的“创新意识、创业指导、创业实践”创业成长链;“立体式”是整合下属、行业、企业、学校、学生资源搭建创业系统链,产生利益机制,从而形成政府扶持、投资者积极、创业者获益的良性循环。全面融入行业发展建设,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拓宽与地方企业合作的领域,加快产学研基地的布点和建设,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更加高效有序地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
2.3 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技能
学科体系的完善,教育模式的创新,都为融合型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和保障。与获得知识相比较,多数人更愿意获得技能,大学生可以通过组建团队的形式进行讨论,采用头脑风暴法各抒己见,推动学生运用自身的发散性思维,找到创新点,进而找到商机。这种自主式的学习与实践,即能增强学习创新创业的自信心和实践能力,又有更多的机会、多角度的了解创新创业、感受创新创业,这种教育模式有助于打消大学生对创新创业的顾虑,不再认为创新创业是高不可攀的,为其在科技领域中创新创业奠定基础。
2.4 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组织本校对创新创业教育有一定热情、又符合相应标准的教师参加系统的创业教育培训,让教师们更新观念和知识,创新思路和方法,掌握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和教授技能,努力开拓一支“现代化、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的创业指导教师队伍。充分整合明星校友资源,邀请知名学者、成功企业家和青年创业者等不同群体的典型代表担任授课、指导老师,分享创业一线实战经验,激发学生创业热情,为创业教育注入鲜活的血液,讲其创业经历和创业教育有机融合,目前,大多高校并不存在完整的“创新创业学”专业,所以,无论当下从事何种职业的老师只要有决心有想法,深入钻研,都有希望成为创业教育方面的专家学者。
2.5 加大政策支持及高校扶持力度
在政策支持方面,对于大学生创业,国家出台一系列利好政策。如大学生新办咨询业、信息业、技术服务业的企业或经营单位,经税务部门批准,免征企业所得税。高校应借助各种媒体如校园网、微博、微信、QQ群等方式进行广泛宣传各种优惠政策,让每一个有意创业的学生都能获得最新的扶持优惠政策,激发学生的创业动力。学校还应积极联系大学生创业园入驻校园,加大加强大学生实践平台建设,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可以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勇于投身实践的创新创业人才。
作者单位
华北电力大学电气学院 北京市 102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