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澜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二下“剪手拉手的四个小人”(P32,例4)。
【教学目标】
1.在引导经历观察、猜测、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中,学生能主动反思,逐步调整策略解决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探索出剪出手拉手的四个小人的剪法。
2.通过剪手拉手的四个小人,培养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深化对轴对称图形和平移现象的理解。
3.在动手操作与思考中,体会成功的喜悦,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情感。
【教学重点】
探索多个并排排列纸人的剪法、感受图形的平移。
【教学难点】
纸的折数与小人个数的关系,保证剪出的小人是手拉手相连。
【教学设计】
一、课前“动”:清晰概念,巩固“轴对称”表象
师:昨天老师布置你们在家剪一个轴对称图形(一棵树)。你们剪成功了吗?
作业中老师设置了几个问题,请你们在组内交流。
1.为什么要把纸张对折?
2.要剪出一棵树,为什么只要剪半棵就可以了?
3.图案要画在开口处,还是封口处(对折线上),为什么?可以剪一剪,看看两种情况有何不同。
组1:把纸张对折是为了找到对称轴,保证剪出来的树是对称的。
组2:树是对称的,所以只要剪半棵,另一半是一样的。
组3:图案要画在封口处,如果在开口处,剪出来就是分开的,没有连在一起。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剪简单的轴对称图形,以及作业中的问题思考,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再次深入,对如何剪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有更清晰的认知,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使动手操作不是停留于“会剪”,而是知晓了为什么要这样剪——对折是为了找到对称轴,而轴对称图形沿对称轴折叠,对称轴两边部分是完全重合的,故剪半个图形便能得到完整的图形;如果图案画在开口处,剪出的是两个不相接的半个图案,无法形成轴对称图形。这些要点的明确是能剪出一个简单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后继“剪出手拉手的四个小人”的前提。
二、第二“动”:经历推理,体悟“几次”与“几份”的关系
师:看来大家昨天在剪小树时都非常用心,不仅会剪,还知道为什么这么剪,真棒!看看今天我们要挑战什么!(课件展示图1)
师:你知道了什么?
生:要剪出4个小人,而且要手拉手;每一个小人都是轴对称图形。
师:要剪出这样的4个小人好像有点难,你们打算怎么解决?
生:先剪2个小人试一试。
师:是啊,我们可以从2个小人研究起,由易到难。剪一个小人需要把纸张对折一次,那剪两个小人你们觉得要对折几次?(2次)用什么办法验证呢?(折一折)。
师:请你们用纸张折一折,再打开纸张看一看、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师:能说说为什么吗?
生:剪一个小人,纸张对折一次,把纸张平均分成了两份。我把纸张对折两次,打开后发现纸张被平均分成了四份,四个半人合起来就是两个小人。
师:那如果对折三次,你们觉得可以剪出几个小人?如何验证?(再折一折)
生:对折三次是剪出四个小人,因为纸张被平均分成了八份!
教师根据学生结论,相机形成板书(图2)。
师:观察板书,你们有什么发现?
生:多对折一次,纸张平均分的份数就翻倍。剪出的人数也会翻倍。
二年级时,学生未学习“倍”,故需教师的引导才能说出以上结论。
师:那么对折四次呢?
生:纸张平均分成16份,剪出8个小人。
【设计意图】剪出手拉手的四个小人,学生一次性成功的几率很小。教材中提示:先剪两个小人试试,由简入手。剪一个小人需要把纸张对折一次,学生凭直觉思维会认为剪两个小人是两次。但这只是一种直觉思维,未经历理性的思考。于是让学生进入第二次动手操作环节:把纸张对折两次,之后打开,有什么发现?学生动手操作后发现:纸张对折两次,实际上相当于把纸张平均分成了四份,四个半人图案合起来就是两个完整的小人图案。随后教师趁热打铁,假如再对折一次(对折3次),能剪出几个手拉手小人,为什么?有的学生已能推理出正确结论,再动手折一折后,证实结论:纸张对折三次,即把纸张平均分成了八份,可以剪出四个手拉手的小人。根据对板书的观察,引导学生通过合情推理,体悟到对折几次与均分几份、得到几个小人三者之间的联系,即每增加对折一次,纸张均分的份数翻倍,能剪出的小人图案数也随之翻倍。引深思考对折四次、五次的情况。此时,学生已无需再动手验证,便能通过合情推理得到答案。
三、第三“动”:暴露盲点,找到隐蔽的关键点
师:现在请你们动手剪出手拉手的2个小人。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收集正例和错例。
交流时,教师展示错例作品(图3)。
师:这件作品为什么会失败呢?老师手上也有件成功的作品,我把它们都还原成剪之前的样子。(呈现“场景还原”的效果,图4)
师:仔细观察,你们发现了两种剪法的不同点在哪里?
生:失败的那个没有把小人的手画到纸张边缘,成功的那个有。
教师打开作品“废纸”部分,让学生进行观察。
师:没有把小人的手画在边缘处为什么会失败。
生:小人的手没有画到边缘,剪下后会断开。
师:看来我们要保证剪下来的2个小人是手拉手的,必须要?(小人的手画到边缘)。
师:请刚才没有剪成功的小朋友再尝试一下。
【设计意图】此次动手操作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盲点,在学生产生疑惑后,再引导学生观察复原的两件作品,思考这两种剪法的不同点在哪里?再打开两个作品“废纸”部分,让学生进行观察思考:为什么没有把图案画在边缘处会失败。学生通过讨论,明确原因:在画图案时没有画至纸张边缘处,使小人的手无法相连。随后,笔者又让尝试失败的学生再次动手,给他们以纠错、强化正确认知的机会。整个环节达到两个目的:(1)让学生充分暴露思维盲点,使学生产生强烈的认知需求。(2)利用错例资源促进学生反思错因,完善思维,引发学生逐步调整策略解决问题,并意识到——在对折之后的纸上画图时,要注意保证剪出的图形是手拉手的。以此加深了对问题解决关键点的认知和感悟。
四、第四“动”:完整过程,获得成功体验
师:现在我们来理一理思路,你们觉得怎样能保证成功地剪出四个手拉手的小人?
生:要对折三次,小人的图案要画在纸张的封口那侧,小人的手要画到纸张边缘。
师:你们思路很清晰,好,现在开始动手吧!
师:祝贺大家都成功剪出了4个小人,仔细观察这4个小人,你还有什么发现?
生:是通过把1个小人平移得到4个小人。
师:你们真厉害,平移的4个手拉手小人我们会剪了,想挑战一下下面的图吗?(出示旋转的手拉手的4个小人图)
学生进行拓延尝试。
【设计意图】有了前面的三次动手操作,并经过数次解决问题策略调整,学生对如何剪出手拉手的四个小人有清晰明确的理解,突出了对几个关键点的认知。学生对此了然于心,空间观念搭建完善,此时,让学生进行第四次动手操作,增大了成功的概率。学生在数学课堂上获得了成功体验,达成了情感态度方面的教学目的。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市松柏小学 责任编辑:王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