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治国
有学者生动地把课堂上学生的发言称作向教师投的“球”,在这种隐喻下,一个优秀的教师一定是一个卓越的“接球手”,他能把学生投过来的“球”准确地接住,无论是那些预设之中的“好球”,还是学生投得很差的“球”或投偏了的“球”。如何准确接起学生的“球”呢?我们一起走进著名特级教师吴正宪的课堂,看看她的“控球智慧”。
一、贴着思维截“球”
在开放的课堂中,学生思维是自由、舒展、活跃的。越是这样,越容易使学生发出“任意球”,它们或是一语中的,或是旁逸斜出。充满智慧地当场“截”下来,就势打住,是吴老师常用的教学手法。
【教学片段1】
“认识方程”的教学中,学生完成了方程意义的认识。在巩固练习中教师展示了如下练习。
师:能求什么呢?请写下来。
学生列出:①3x+5=65,②(65-5)÷3,③(65-5)÷3=x。
师:哪些是方程?
生:①和③。
生:③还是以前的思路。
师:方程和以前的有什么不一样吗?
生:方程有未知数。
师:只是未知数吗?还能往里边走一走吗?
生:以前是从已知数求出未知数,方程是把不知道的和知道的一起变成等式。
教师随手在黑板上画一条河:就好像有一条小河,我们站在河的这边,对岸有一颗宝石,我们要怎样拿到对岸的宝石?
生:从岸边出发,摸着石头一步一步地走到对岸拿到宝石。
师:这就好比以前的数学方法,从已经知道的一步一步地去拿到宝石。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用绳子拴住拉过来。
师:用一根绳子拴住对岸的宝石,然后顺着绳子拿到宝石。就好像方程一样,把不知道的和知道的建立等式关系,写出方程,再求出未知数。两者目标一样,思考方式不一样。
生:相等的关系就是绳子。
方程是抽象的数学模型,感悟这个模型与算数方法解题的不同是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之一。吴老师追问:“方程和以前的有什么不一样吗?”学生发来“球”是“方程有未知数”。这个回答中规中矩,却浮在表面,吴老师等待着更深层次的回答,于是就有了“以前是从已知数求出未知数,方程是把不知道的和知道的一起变成等式”,这样一个高度概括、精炼的回答。对于大多数处于此种情境的教师来说,得到这样一个正中下怀的“妙球”一定会见好就收。吴老师却没有这样简单地处理——以用不同的方法“到河对岸取宝石”的事例类比算数方法与方程之间的关系,这样的接“球”,不但与学生的来“球”心意相通,更能够发挥这个“球”的价值,让每一位学生清楚地理解发言人的意思。
正面来“球”,吴老师能巧妙截下,使之锦上添花。横生枝节的“球”,也不例外。
【教学片段2】
教学“面积的认识”时,学生已经初步感知了什么是面积,接下来是理解“只有封闭图形才有面积”的教学。
师:这些是我们熟悉的朋友(图2),能给他们分分类吗?
生1:上面的分一类,下面的分一类。
师:为什么这样分啊?
生2:上面的有封口,下面的图形是开口的。
生3:封口的有面积,开口的没有面积。
师:你是怎么知道它们没面积的?
生4:封口图形是封闭图形,有面积,开口图形没有面积。
师:看一看,假如上面的长方形的这条边(指着长方形下面的那条边),我们给它涂上紫色,让这条边慢慢地带着颜色滚下去,就会出现什么情况?跟我一起涂一涂,紫色有多少,长方形就有多大,看到了吗?(动画演示,后续将正方形、三角形、圆涂满)
教师用课件演示涂开口图形。
生5:这个图形可涂不了呀!
师:为什么这么说?
生5:如果涂的话,整个屏幕就涂满了。
师:你是说从口那儿流出去了,流到整个屏幕,或者流到屏幕之外都可能吧!你还能确定这个图形到底多大吗?
吴老师用“涂颜色”这一操作说明“封闭图形是有面积的”,当再次去“涂”开口图形的时候,天真烂漫的学生说道:“这个图形可涂不了呀!”因为“如果涂的话,整个屏幕就涂满了。”什么意思呢?吴老师顺势“截”了下来:“流到整个屏幕,或者流到屏幕之外!”顺着学生的思维,运用夸张的说法,形象逼真地做了解释。
二、贴着思维“传球”
有一些“球”,吴老师是“截”下来,就地着色渲染;而有另一些“球”,吴老师却是充当了二传手,顺着学生的思维巧妙地传了出去。
【教学片段3】
二年级“两步解决问题”,教师展示情境“猴弟弟采了4个桃子,猴哥哥比弟弟多采了3个,一共采了多少个桃子?”学生独立思考,并请学生上台展示。
师:有的同学得11,有的得7,有的没有算出来。没有关系,我们可以通过讨论把问题搞清楚。请得7的同学站在这边,请得11的同学站在另一边。
师:一场小小的辩论会就要开始了。我们要学会对话,互相提提问题可能就把问题搞清楚了。
得11的学生代表(以下简称正方):你们的7是怎么得出来的?
得7的学生代表(以下简称反方):4+3=7。
师:你现在要问的问题是什么呢?想一想,不知道?我悄悄告诉你——题目里让你们求的是什么?
正方:题目里让你们求的是什么?
反方:一共多少个桃子?
正方:你们求的是哥哥桃子的个数。
师:你们求的“7”是谁的?
反方:我们求的“7”是哥哥的。
正方:但题目里面要你们求的是一共有几个桃子,你们为什么要求哥哥的?
反方:不求出哥哥的怎么知道一共的呢?
正方:那如果你们不加上弟弟的桃子怎么求出一共的呢?
反方:如果不先算出哥哥的,怎么算出一共的呢?
正方:但是你只求出哥哥的,一共的还没求啊!
师问反方:那你们的意思就是说求出哥哥的是“7”,这问题不就解决了吗?
师:好了,你们改变了自己的想法。改变“7”了的,站过去。
生:我站中间。因为我两个都同意,没有“7”就没有“11”。
师:“7”呀,你真好!没有你这个“7”怎么能得“11”呢?是这个意思吗?
面对学生的差异性资源,吴老师没有截“球”,而是迅速地判断,选择将“球”快速地传了出去,组织大家进行对话辨析。“球”再次回到学生中,但是吴老师随时保持着二传手的姿态,当传递无法继续进行时,二传手再次站了出来“你现在要问的问题是什么呢?想一想,不知道?我悄悄告诉你”;当传到精彩处时,二传手在旁边鼓掌。甚至,还要随时转换角色快速截“球”。诸如,学生们在“求出哥哥的是7”这个问题上来回打往返球时,二传手再次出手,这次是截“球”:“那你们的意思就是说求出哥哥的是‘7,这问题不就解决了吗?”事实上,三种答案中得“7”的和得“11”的区别不在于对错,而在于思考的深入程度,吴老师显然洞悉了这一点。如何让学生的思考向前走一步呢?吴老师顺着学生的思维,把“球”传了下去,正是在“球”飞一会儿的过程中,真理越辩越明,没有教师苦口婆心的强调,只有渐渐花开的声音。
球场上跳跃的球只有一个,而课堂却是由多个“球”交织的“球场”。教学就是“即席创作”,如何接“球”,是截还是传,不仅彰显着教师的智慧,更是教师教学理念的折射。我们在惊叹吴老师的“控球技术”的精妙的同时,要读懂她的教学理念,以儿童视角、站在数学本质的立场选择接球方式,是为上策。
(作者单位:四川省成都市泡桐树小学 责任编辑:王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