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树杰 于荣 左莹
摘 要 本文基于“能力矩阵”的教学方法,以“植物与植物生理”课程为载体,对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层次不均、认知能力不同、自主学习能力差异化等现象,探究了如何运用“能力矩阵”的教学方法提高高职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并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反思与总结。
关键词 能力矩阵 自主性学习 高职学生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6.04.081
Abstract The teaching method based on the capacity matrix, taking the course of "plant physiology" as the carrier, currently level of students in vocational colleges, different cognitive ability,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difference phenomenon, explores how to use the teaching method of the capacity matrix provided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 and to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reflection and summary.
Key words ability matrix; autonomous learning;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1 高职课程改革建设现状及“能力矩阵”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国内的高职院校学习美国、英国、新西兰、澳大利亚、德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体系和教学方法,大规模的课程改革措施极大地推动了高职教育的发展,对我国培养职业技能型人才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宁夏职业技术学院是全国百所示范院校之一,在高职教学改革上,以“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模块教学”、“四位一体教学”和借鉴CDIO理念教学等教学改革在全院轰轰烈烈地开展,并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但是,这些改革和创新都更关注“教”的方法,忽略了教学应当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应当从“教”的目的、环境、对象、方法、环节设计和反馈等方面系统化思考问题,努力将教师被动地“教”转变为学生主动地“学”,在激发学生自我学习潜能的同时,达到教学相长的螺旋上升式的良性循环。
“能力矩阵”的课程开发模式是基于德国“双元制”教学体系中最新的教学方法,可描述为“以能力矩阵为核心的学生自主式情景学习方法”,针对职业技术教育中学生层次分布不均、水平参差不齐、就业岗位多样化等现象提出的一种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差异化教学课程开发模式。本课题以宁夏职业技术学院生物与制药技术系2015级“园林技术”和“都市观光农业”两个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植物与植物生理学”为依托,运用“能力矩阵”的教学方法,设计不同的矩阵,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进行全面监控与考核,力求能为其它的专业提供借鉴。
2 生源概况
近几年,随着高校的扩招,高职生源质量严重下滑。2015级园林技术与都市园艺两个专业共招生46人,其中统招生59%,自主招生41%;在统招生中,理科生63%,文科生占37%;自主招生理科生仅占2%,98%的学生是文科生。来自于城市的学生占3%,97%的学生来自于农村,且89%的学生来自于宁夏南部山区,2 人来自于甘肃。在46名学生中,男生占41%,女生占59%。从生源结构来看,女生多于男生,农村多于城市,文科生和自主招生占比例偏多。就课程来讲,“植物与植物生理”是基于高中生物和无机、有机化学的基础上对植物的结构、生长发育、代谢生理等进行系统的学习,为后面的专业课奠定基础的一门课程;课程92学时,包括植物形态学、植物生理学、分类学三部分内容。基于生源的特殊性,我们对课程进行了以下改革,力求以学生为中心,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基于“能力矩阵”的课程设计
在对生源调查摸底后,根据学生的情况我们对“植物与植物生理”课程进行了重新的设计与布阵(图1)。“能力矩阵”中对知识的理解从易到难分为三个层次,以A、B、C 来表示,A中再分为A1、A2,B分为B1、B2,C分为C1、C2,A1的目标是“记住” A2的目标是“理解”,B1目标是 “应用”,B2的目标是“分析”,C1的目标是 “创造”,C2的目标是“评估”。 其中 A1、A2级要求学生记住、理解知识点的内容、掌握理论知识;B1、B2级是技能掌握层级, 要求学生会利用学到的能力知识点在实践中应用,或者能分析生产实践中的实际问题; C1、C2要求学生在掌握技能的用法后的高级应用能力级别,即所说的学生的创新能力。
以“植物的水分代谢”项目为例,我们进行了以下的课程设计:在上课两周前,让学生在预习的前提下,先填写“能力矩阵”,根据学生的反馈,将教学内容分解为不同的能力级别的任务,然后对每一个任务有一个提示说明,学生可以根据提示说明来确定自己所能达到的级别,通过老师的讲解,要求学生按照各自的目标,根据各人的学习能力,最终完成各自的任务,向教师汇报学习成果。
从学生的学习成果来看,46名学生可以达到A1、42名学生达到A2的能力等级;31人能运用水势和渗透吸水的原理解释实践中的现象(如凉拌萝卜、施肥過多烧苗),即67%的学生可以达到B1的能力等级;19人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并能分析问题(作物久旱后连雨应对办法),41%的学生能达到B2能力等级,而达到这个等级的学生大部分来自于农村,有过实践经验,但没有理论支撑,在“植物水分代谢”学习后,找到了解释的原理。只有2名学生可以对当地的经济作物(马铃薯)提出了合理的灌溉建议,即4%的学生能触及到C1的能力等级(表1)。
4 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分析及评价
在完成教学分解任务后,又对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发现能达到C1能力等级的学生是统招理科、成绩在350分以上的男生;在B2能力等级水平上,19人中仅有2名女生;在达到B1能力等级的31人中, 均为理科生;有4人达不到A2能力等级,这4名同学是自主招生来自小高职的学生,3名女生,1名男生,他们在初中和高职均没有学过生物课,也未有过任何的与所学内容相关的经历。
从这个图分析来看,学生来源不同,学习能力差异较大。但大部分的同学通过查找资料、向学长请教、同学间相互交流、向教师求助等学习方式后均能达到B1的能力等级,也就是说可以运用所学的知识、原理解释实践中现象;达到B2能力等级的学生只占41%,说明“能力矩阵”的教学方法,客观真实地反映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图2)。从男女生比例来看,女生在记忆概念、基本原理等方面优于男生,但在运用原理解决分析问题时不及男生,这是男女生的性别差异;从统招生和自主招生来看,统招生明显优于自主招生的学生,这是学习能力的差异;从理科生与文科生来看,理科生在分析问题方面强于文科生,但文科生的原理描述要强于理科生,这是基础知识的差识,故“能力矩阵”的教学方法,客观地反映出了学生的差异,依此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同学都能分享到成功的喜悦,这是教育的本职所在。
传统的课堂是以教师为中心,通过课件“直观”地一言堂讲授方式,学生被动地接受,而高职学生的生源如前所述,尽管教师认真备课,精心上课,但收效甚微。而基于“能力矩阵”的教学方法,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任务分解和能力级别的设计上,教师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就要求老师要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精心设计每一次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网格的矩阵中能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 同时,在学生汇报展示时,团体的协作增进了友谊,也锻炼学生的胆量与口才,为以后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5 “能力矩阵”教学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能力矩阵”教学法是基于德国“双元制“教学法提出来的,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一是教学活动中的任务分解在B1和B2设计上难以把握,应用和分析不好掌控;二是教学中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但驾驭课堂难度加大,可能会出现争论跑题现象;三是大班教学,小组分配中不能兼顾到学生的认识平衡,会出现个别组的学生都是“学霸”,而其他组学生都不善于自学,学生达不到相应的能力等级,会有消极情绪。四是考核难度较大。通常是达到一个能力级别,有相应的考核等级,但在B1和B2之间较难掌控,也出现过几周后学生再找老师探讨已完成的任务,当时学生的能力等级在B1,但再汇报后,就可能提高到B2。五是“能力矩阵”要求的是学生要团结协作,充分发挥自主的学习能力,但在操作过程中,可能一个组的任务就是个别人完成的,不能全员参与。
对策:一是每门课程应有一个团体来完成教学活动的设计,使任务的分解和学生的能力等级更加合理;二是教学活动中,“主体”作用的体现要突出;三是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上下功夫,要充分了解学生,时时更新知识;四是要肯定学生的成绩,当达到一个能力级别时,就要鼓励表扬,特别是对学习能力差的学生,让他們通过自己的努力能找到自己的坐标点。五是在小组学习上找到恰当的激励方式,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
课题:本课题由宁夏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发展基金资助(项目编号:XJ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