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秀珊
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重视生字词的教学,是十分必要,但不能因此忽视了在文本里一些不是生字词却很重要的关键词语。因为这些词语往往负载了丰富的信息,能起到提纲挈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如果我们能以这些关键词语为抓手,找准教学突破口,那么在完成理解课文大意、梳理文章脉络、体会文章中心、感悟词句表达的奥妙等教学任务时,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笔者以二年级课文为例,谈谈如何聚焦“关键词语”,找准阅读教学的突破口。
一、以“中心词”为教学突破口
“中心词”,顾名思义,即承载着整段话乃至整篇课文的中心意思,在整段话中起着画龙点睛、举足轻重作用的词语。以“中心词”为教学突破口,不仅能让学生很快地了解内容,把握作者写作意图,还能让学生感受文本语言的优美及作者表达的艺术。例如,《葡萄沟》第二自然段里“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这个句子,描写葡萄成熟时的美丽景色。教学时,可抓住“美丽”这个中心词,让学生通过找词、画词,观察想象,反复朗读,从而感受到丰收的盛景和喜悦,体会表达的精妙。进而再指导学生运用相同的句式说说“你还看到什么景色美丽极了”。这样的语言实践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也使得他们对中心词、中心句的表达效果及学习方式有初步的感知。
二、以“反复出现的词”为教学突破口
“反复”说明“上镜率”高,值得引起我们的关注。例如,《浅水洼里的小鱼》是这样描写小男孩捡鱼的情景:“‘这条小鱼在乎!……他不停地捡鱼扔鱼,不停地叨念着:‘这条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其中,“在乎”和“这一条”分别出现了三次,重复使用,语意得到强调和突出,小男孩珍重生命的形象跃然纸上。教学中可以让学生理解“在乎”后充分朗读,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
也有一些重复的词是在不同的段落里间隔出现。如《纸船和风筝》一课里有两句话:“小熊拿着纸船一看,乐坏了。”“松鼠一把抓住风筝的线一看,也乐坏了。”这两句是间隔出现的。两次的“乐坏了”,把小熊和松鼠写活了。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先细致观察课文插图,再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认真感悟,于想象中进入故事情境,这样,课文所表达的情感便会悄然滋润于学生的心间。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反复出现的并不是同一个词,它们没有“长”得一模一样,但是表达的意思却是相同或相近的。如《画家和牧童》一课里描写旁人对画家的画的评价一连用了三句话。1.“围观的人看了,纷纷夸赞。”2.“画得太像了,画得太像了,这真是绝妙之作!”一位商人称赞道。3.“画活了,画活了,只有神笔才能画出这样的画!”一位教书先生赞扬道。三句话里都用上了表示赞美的词,从侧面反映了画家画得形象和逼真。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先找一找句子中表示赞美的词语,并比较几个词表达意思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在哪里,讨论作者为什么不用同一个词。让学生明白,这几个表示赞美的词语,不但不重复,而且用得非常准确,起到互相补充、映衬的作用,说明画家的技艺确实高超,也很好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情感。
三、以“相关联的词”为教学突破口
“相关联的词”指的是几个词语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教学时,有意识地抓住这些词语,通过比较、理解、分析、积累,有利于学生全面、整体地理解词语的意思,掌握运用方法,也有助于学生逻辑思维的发展。例如,《我是什么》里有一句话很有意思:“平常我在池子里睡觉,在小溪里散步,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跳舞,唱歌,开大会。”这句话的主人公“水”一直没有变,变的是她的动作,作者连续用上6个表示动作的词,形象地写出水在各个地方静、动的程度不同,还通过拟人手法,体现了表达的准确性和生动性。抓住这6个表示动作的词,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比较,学生就能形象地读懂句子,也进一步丰富了词语的积累。再如,《北京亮起来了》第二自然段是这样写的:长安街花灯高照,川流不息的汽车,灯光闪烁,像银河从天而降。天安门城楼金碧辉煌,光彩夺目。广场四周,彩灯勾画出一幢幢高大建筑物的雄伟轮廓。引导学生在这个段里找出表示地点的词,作者观察的顺序便可一目了然。再引导学生细细咀嚼描写“亮”的词语,学生便恍若置身于北京的美丽夜晚。而掌握了这个段落的学习方法,整篇文章的学习也就水到渠成。
一段话里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有联系的句子,作者常常会用上一些关联词把这些句子连在一起。为了便于学生了解句与句之间的关系,理清文章叙述顺序,我们可以以“关联词”为抓手,展开教学。例如,《最大的“书”》重点段介绍了地质演变过程:“它告诉我们,在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是一片长满树木的陆地。后来,陆地沉下去了,这里就变成了大海。又过了很多很多万年,海底慢慢上升,这里又变成了高山,就是我们脚下的这座山。”这里运用了最简单,容易理解的表示承接关系的连词“又”,再用上两个表示时间的词“以前”“后来”,使得句群中句子的排列顺序井然有序,一目了然。在教学中,抓住这些词语,进行引读,有利于学生理解句子的内在联系,从整体上把握句子的内容。另外,在低年级适当介入关联词的学习,也为以后学习更多的关联词打下良好基础。
四、以“辅助力强的词”为教学突破口
有些词语在句段里虽然不是核心词却往往承载着很丰富的信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低年级孩子阅历浅,在课文中,主要还是从“感情色彩和形象色彩”浓厚的词语入手,体会感悟,以增强语感。例如,课文《蓝色的树叶》里,李丽小声对林园园说:“把绿铅笔借给我用一用行吗?”林园园吞吞吐吐地说:“我还没画完呢。”《小枣树和小柳树》一文里有“她在微风里得意地跳起舞来”的句子。“吞吞吐吐”“得意”表达的是当时的人物情态,这些词语活跃在字里行间,表意十分生动传神。教学时,让学生通过想、说、议、演,先理解本义,再联系上下文探究词语隐含的内容信息,就可以进一步获取词语表达的效果,进而提高学生对词语“温度”的敏感性。
总之,紧紧“咬住”这些“关键词语”,细细咀嚼品味这些“特殊词语”,将为学生以后的语文学习涂上亮丽的底色,同时对中、高年级的阅读教学也具有普遍的积极意义。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第一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