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华
【摘 要】农村中学“问题学生”是学校安全管理上的一大隐患,若是不能教育好这些学生,消除他们存在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恐怕会引起更大的事故。所以“问题学生”的安全教育是学校安全管理的一件大事。
【关键词】“问题学生” 安全教育 农村中学 代理家长制度
学校安全管理说到底是人的管理。我校地处侨乡,又是城乡结合处,外来工子女和留守孩子在学生总人数中占相当比例,大约有55%,而这一部分学生中“问题学生”的比例又不在少数。所以加强对这一部分学生中“问题学生”的安全教育与管理,对于保证学校的平安和谐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笔者根据我校针对“问题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一些做法和经验撰写本文,以供各位同行探讨。
一、思想上革新观念,善待“问题学生”
作为学校领导,在学校管理上应坚持两手抓,一手抓升学率,一手抓平安率,一边激励优秀学生,一边关爱“问题学生”。只有两手都硬起来了,学校的和谐发展才会有强有力的保障。在对“问题学生”的认识上,学校领导也应该改变过去“这学生有问题”的旧观念,而代之以“这学生本性还行,有问题的是他(她)周围的成长环境,关键要看你怎么样引导”的新观念。
“问题学生”为何有这些不良行为呢?究其原因主要有三方面。(1)家庭教育失度。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有的家长对孩子从小娇生惯养,溺爱;有的家长只认棍棒教育,随便打骂孩子;有的家长则对孩子放任自流,对孩子从不过问;有的家长远走他乡,把孩子甩给上一代了事。(2)学校教育失当。教师的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处理“问题学生”有偏差,无法做到“三心”(爱心、细心、恒心)。(3)社会教育失位。社会的不良风气、内容不健康的书籍影视等影响了“问题学生”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分析“问题学生”的心理,找出问题形成的原因,善待他们,采取“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办法,有针对性地做好教育转化工作,把“问题学生”身上潜在的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对于这些“问题学生”及其存在的安全隐患,我校采取了分工协作的办法对他们进行引导和教育。
二、行动上分工协作,关爱“问题学生”
(一)班主任对“问题学生”不离不弃。如果我们承认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的过程便不仅仅是一种技巧的施展,而是充满了人情味的心灵交融。对于“问题学生”,班主任应放下架子亲近他们,敞开心扉,以关爱之心来触动他们的心弦。“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促使他们主动认识并改正错误。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里抬起头来走路。”大多数“问题学生”意志薄弱,自卑感强,对自己的成长进步缺乏信心。班主任教育要以正面引导为主,多安排合适的工作让“问题学生”干,一旦工作干出了一点成绩,就要及时表扬和鼓励,使他们克服自卑心理,树立起自信心。
(二)班干部对“问题学生”友情感化。同学的帮助对“问题学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同学的力量有时胜过老师的力量。同学之间一旦建立起友谊的桥梁,他们之间就会无话不说。在学生群体中,绝大部分学生不喜欢老师过于直率,尤其是批评他们的时候太严肃而接受不了。因此,让班干部与“问题学生”交朋友,让他们感受到同学对自己的信任,感受到同学是自己的益友,感受到同学给自己带来的快乐。通过班干部的教育、感染,促进“问题学生”与同学间的情感交流,在转化“问题学生”工作中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为了使“问题学生”能够像一般学生一样在阳光下健康茁壮地成长。经过初步思考,笔者有以下三个不成熟的想法,供大家参考:
(一)建立代理家长制度。“问题学生”教育问题并不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难题,只要关心到位、及时,他们的成长应该是比较顺利的,他们也一样会成为阳光少年。笔者建议可以尝试建立代理家长制度,让学校班主任或青年黨员教师成为留守儿童的代理家长,这些“代理家长”与孩子倾心交流,真诚地走进他们的心坎里,给他们辅导,教他们做人,利用课余时间走进他们的家里了解他们的成长环境,甚至在节假日或孩子的生日时带他们到自己家里为他们过节,赠送学习用品,真正地给这些缺乏父母关爱的孩子以亲情般的关怀,引导他们真正地面对自己的人生,反思自己的问题。
(二)给“问题学生”搭建自我实现舞台。老师经常与“问题学生”谈心,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可以让他们担任班干部,一方面起到激励和鞭策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加强他们和班上其他同学的沟通和交流,以形成良好的团队精神,使他们找到归属感。
(三)教育培训“问题学生”监护人。通过家校联系,教育培训“问题学生”监护人,提升他们教育子女的能力和意识,增强他们的责任感。让他们做到在孩子上初中阶段,尽量不外出,或留一人在家照看孩子,给予孩子亲情关怀。外出后也要经常与留守在家中的孩子进行沟通,要对其进行耐心细致的教育,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并导之以行;让他们明白当孩子在家时要具有较强的安全责任意识,毕竟孩子除上课外,其余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家里。“问题学生”的安全家长们更要尽心,更要随时监控。
不可否认,“问题学生”的思想、心理、行为习惯已形成偏差定势,要转变并非易事,况且其转变也是反反复复的。为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转变“问题学生” 是一个长期而艰难的过程,需要有坚忍不拔的精神,需要多方合力才行。我们只有坚持不懈地对“问题学生”进行教育转化,善待他们,引导他们,关爱他们,才能让他们的“问题”逐渐减少、变小,甚至消失,使这些“问题学生”因关爱而向上,因温暖而灿烂,从而成为构建平安校园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