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互动模式建构

2016-05-30 10:19刘晓慧
宁夏党校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互联网+

刘晓慧

摘要:“互联网+”给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互动模式带来了挑战,网络的易更新性、虚拟性以及碎片化的特点影响着教育主体的创新性、主体互动的规范化等。面对挑战,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互动模式的构建要从主体性走向主体间性,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导性;要实现科学性与现代性协同发展,创新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互动形式;要追求虚拟性与现实性相互补益,注重回归生活世界;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互动模式实现由“灌输模式”向“关怀模式”的转化。

关键词:“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互动模式;主体间性

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2921(2016)01-0069-04

“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生力量,掀起了社会生活大变革的浪潮,也给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政治工作过不了网络关就过不了时代关,必须研究把握信息网络时代政治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推动政治工作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积极应对信息新技术发展的冲击,在“互联网+”新时代的背景下全力打造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新常态,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必须要解决好的重要课题。

一、“互联网+”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互动模式的特征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情况和新问题,顺应和把握时代发展和变革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现实问题及要求,是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的应有之义。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互动模式,是实现教育目标、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关键一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互动模式强调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之间平等对话与交流,在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过程中呈现教学相长的教育新常态,构建教育主体互动交融的意义共同体。在“互联网+”环境的影响下,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互动模式呈现出如下的新特征。

1.民主、平等的交流方式。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民主、平等是影响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互动的重要因素,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之间进行情感交流、互相尊重和理解的内在旨意。追求民主、平等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无障碍性交流,最终达到两者的视阈融合。“互联网+”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提供了相互交流的平台,海量的信息给予受教育者根据自身需要选择信息的机会,满足了受教育者广泛参与和接受教育的积极性,营造了健康向上的民主氛围。在网络虚拟环境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更少受现实关系的束缚,可以进行朋友式沟通。在民主和谐氛围中,受教育者从教育者那里汲取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以及教育者丰富的人生阅历,获得成长体验,不断完善自我;教育者也通过与受教育者的沟通交流发现问题,优化教育方式,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这种民主、平等理念所营造的环境中,充分彰显各自的主体地位。

2.交互影响的互动形式。“思想政治教育能否成为一个互动的系统,做到主客体之间的互动与交流,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实效的关键”[1]。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中,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教育多采用单向灌输的形式,受教育者处于被动接受的从属地位,这种教育与被教育的模式阻碍着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的有效互动。“互联网+”作为主客体的连接形式亦可以称之为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而网络载体既可以采取“一对一”“一对多”的传播模式,也可以采取“多对一”“多对多”的传播模式,也可以是四者的综合。[2]这是一种双向、多向交流的互动传播方式。在网络空间里人们没有现实生活中身份、地位以及规章制度的约束,相互之间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交流,每个人都享有平等的话语权,都有坚持和保留自己观点的权利,这就为主体之间的积极互动提供了有利条件。交互性、互动性是网络载体的突出特色,双方在互动中交流情感,进行平等对话以及共享信息资源,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渗透性。

3.多元化的传播方式。传统教学借助于课堂进行理论学习,形式单一且内容单调,很难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效果。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以及人们利用互联网进行教育的需要,“互联网+”所提供的网络平台被越来越多的人使用。微博、微信、QQ、MSN、Facebook等各种网络客户端的出现,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互动平台,载体的多样化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手段。多元化的传播方式不仅包括载体的多样化,也包括传播内容的多元化。传统的教育内容仅仅局限于书本以及教育者的知识储备,而网络则为受教育者提供了更丰富的教育内容,网络的开放性以及海量信息打破了时间、空间的束缚,使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广泛接收世界各地的教育资源。

二、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互动模式构建的人学思想资源

“互联网+”时代实现了主体的多元化发展,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各主体之间积极互动强调的是既要尊重教育者的主体性也要充分尊重受教者的主体性,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主旨,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面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本诉求,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挖掘实现“互联网+”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人本价值目标的人学思想资源。

1.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基本主旨。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内容和实质部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理论基础和直接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关于生活世界观的阐释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有效建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之间的互动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按照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基本观点,人是“现实的个人”,不是任何工具性、符号性的存在。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之间的互动理应以“现实的人”为逻辑起点,以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生活世界为参照,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现实的人”的实践紧密融合。人的本质论是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核心,人总是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并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实践中完善自我,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要高度关注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互主体性。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的终极关怀,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价值体现。

2.要积极借鉴西方文化的人学思想。西方的人学思想可以追溯到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文艺复兴者们冲破神学的束缚,主张人性解放。随着西方社会进步发展,人学思想的内容也在不断推进。在近现代西方哲学中,胡塞尔认为,生活世界是“一个交互主体性的世界,是为每一个人在此存在着的世界,是每个人都能理解其客观对象的世界”[3]。许茨认为:“我的日常生活世界绝不是我个人的世界,而是从一开始就是一个主体间际的世界,是一个我与我的同伴共享的世界,是一个也由其他人经验和解释的世界,总而言之,它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个共同的世界。”[4]哈贝马斯提倡和鼓励交往行动,强调只有通过交往行动才能实现交往理性,由此来丰富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查尔斯·泰勒高度关注现代世俗社会中相互独立的社会主体之间的平等承认关系,丰富了自我与有意义的他者之间实现良性社会互动的思想资源。所有这些,都为我们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之间的互动实质就是一种自我与他者之间的平等交往行为,借助于互联网高度发展的时代机遇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将这些西方文化的人本思想融入其中,构建一种新型的积极互动关系模式。

3.要依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本思想。“人文主义或人本主义,向来被认为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也是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重要内容。‘以人为本,就是指以人为考虑一切问题的根本,用中国传统方式来说,就是肯定在天地人之间,以人为中心;在人与神之间,以人为中心”[5]。中国传统的人本思想与民本意识息息相关,换句话说,民本是中国传统人本思想的主要体现。孔子的“仁者爱人”思想以及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都蕴涵着丰富的人本思想。在中国传统的人本思想中,更是充满了人伦关系的和谐呈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思想充分彰显了中国古人的他者思想和他者意识,将自我与他者之间所能达成和谐关联的可能表达得淋漓尽致。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发生发展于中国文化的语境之中,自觉或不自觉都在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积极挖掘传统文化中的人本思想及其蕴涵的和谐人际关系处理资源,是我们在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互动模式中必须要注意的。

三、“互联网+”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模式的挑战

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传播社会正能量的重要功能,是我们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内容。然而,“互联网+”的兴起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的机遇的同时,也使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之间良性互动关系的建立面临着严重挑战。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网络交往的随意性,消解了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权威性。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互动过程中,教育者是传播教育内容的绝对权威者,受教育者处于被动接受地位,是有待填充的“容器”。“互联网+”背景下,无论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都可以平等享有资源,打破了传统教育中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模式,撼动了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权威。一方面,教育者由于工作、自身网络敏感度的限制,应对互联网传播的海量信息会滞后于受教育者,教育者所掌握的信息受教育者可能已经掌握,这就使得教育者的权威地位受到质疑。另一方面,网络教育内容具有丰富性,受教育者更热衷于网络学习,传统课堂的单一形式不能满足受教育者的发展需要。教育者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明显感到力不从心。在这种情况下,教育者的信息优势逐渐减弱,特别是对不能有效掌握网络技术的教育者而言,其教育主导地位的权威性受到强烈冲击。再加之网络的“碎片化”迎合了受教育者对“微小叙事”的需要,教育者所采用的“宏大叙事”方式极易引起受教育者的抵触,如果两者关系处理不当,会严重影响两者之间的情感交流。

2.网络的易更新性,考验了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创新性。“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媒体形式,信息更新快是其最基本的特征之一。一方面对教育者而言,网络的易更新性要求教育内容与时俱进。一直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仅仅局限于课本知识,教育者往往认为网络信息不够正统,很难作为施教的教育资源,单一思维方式支配下的单一教育内容,无法满足受教育者自身发展的多样化需要。另一方面对受教育者而言,每天忙于大量的信息更新,关注外在世界多于关注自己,批判网络社会多于反思自己,受教育者不断地接收他人给出的信息和观点,自身并没有认真思考和消化,缺乏理性审视网络信息的视角以及创新新观点的能力。由此造成的网络依赖心理必将导致受教育者思维片面化和被动化,阻碍着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

3.网络的虚拟性,挑战了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关系的现实性。虚拟性是网络的重要特征。网络本身就是信息时代发展的产物,是基于数字技术而产生的,与现实生活世界有着明显的区别。首先表现为网络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虚拟性。人与人之间不是面对面的真实交往,而是借助于符号进行互动。人的动作、表情等都可以用数字或符号代表,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变成符号与符号之间的互动,这就造成了人的虚拟异化。所谓虚拟异化是指“在虚拟世界中生存的人变成了技术的奴隶,背叛了人之为人的本性,人丢失了自身,成为了‘他者”[6]。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具有平等的身份,这种不受身份拘束的交流使得受教育者厌倦现实中有等级差别的沟通,长期生活在网络虚拟环境中,如果把握不好“线上生活”与“线下生活”之间的关系,则会加剧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之间的沟通障碍。

4.网络的碎片化,冲击了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互动的整体性。所谓碎片化我们可以从两个维度上理解。一是将完整的事物进行分化,在一定程度上有着多元化的含义;二是事物的出现冲击了事物固有的传统权威,使其发生分化。而网络碎片化就是这两种维度的综合。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作为双主体进行互动,但是以当下的情况来看,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主体还有碎片化之后的公共媒介,这可以称得上“泛主体”[7]。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互动既向互动关系转化,也向多元传递关系转化,这就使得原有的双主体关系更加复杂。规范化模式下的双方交流变成了多方交流,无论是对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而言,都极易感到交流变得混乱。再加之碎片化时代下,教育主体的价值取向多元化,呈现出双重或多元价值标准,双方的价值标准不能协调一致的情况下,容易引发教育主体之间的矛盾,影响互动的有效性,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产生负面影响。

四、面向未来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互动模式建构

互联网已经融入我们的生活,并将持续改变我们的生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着眼转变思维理念的新要求,务必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地位“立”起来。“互联网+”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借助“互联网+”的平台建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互动模式,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更具有积极的实践价值。

1.从主体性走向主体间性,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导性。实现主体性向主体间性的转化,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首先充分彰显主体性。一是要建立新型的平等主体交互关系,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以及网络话语权。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和网络文化的形成,教育者不再是唯一的支配者、控制者,受教育者也通过互联网掌握了话语主动权,教育者要适当地转变唯我独尊的教育理念,给予受教育者发表言论的话语空间,使两者之间的互动由独白式走向对话式。二是在要求平等交往的基础上也要发挥教育者的主导性。“互联网+”环境下倡导“主—客”关系变为“主—主”关系、“我—他”关系变为“我—你”关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共同分享话语权的同时不能否认教育者的领导地位。思想政治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领导者、组织者和发动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只有充分发挥教育者的主导性,思想政治教育才更具有凝聚力。

2.促进科学性与现代性协同发展,创新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互动形式。在“互联网+”浪潮的影响下,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互动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科学性与现代性的协同共进。所谓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互动的科学性,是指在互动过程中要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掌握互动的相关规律,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教育者要及时掌握受教育者的心理变化及事物发展规律,准确把握网络信息的普及对受教育者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者可借助“互联网+”提供的媒体平台进行互动交流,实现由局限于课堂进行固定时间和固定空间的互动形式向不受时空限制的自由互动转化,充分利用各种媒体手段掌握受教育者的思想动态,及时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3.促进虚拟性与现实性相互补益,注重回归生活世界。长期生活在网络虚拟世界中,容易引发虚无主义情绪。由互联网所形成的虚拟化环境,容易使人们缺乏面对面的人际交往。由于网络虚拟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不受现实条件的限制,教育者可以利用网络的虚拟性、匿名性与受教育者沟通情感,真正达到线上、线下互动和谐的自在状态。同时,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之间的互动不能脱离现实性,关注生活维度,面向受教育者的生活实际,实现由仅仅关注社会的即时需要向受教育的生活世界回归。“回归生活世界要以‘现实的个人作为其核心关注。现实的个人不是离群所居的孤独个体,而是立足于现实生活世界并发展于合式各样共同体之中的意义结合体。” [8]现实的个人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逻辑起点,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实施主体,具有主体性。关注有血有肉、活生生的现实的个人,从现实的个人的生活实践出发,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互动过程中以人为本的需要。

4.从“灌输模式”走向“关怀模式”,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互动模式的人本主旨。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通过灌输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灌输带有奴役与控制的性质,教育者常常处于独白的境地,对受教育者实施居高临下的单向影响。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以及受教育者需求的多样化,仅仅依靠灌输来对受教育者进行工具性填充已不合时宜。而关怀模式则是把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尊重人的主体地位。“人在本质上是一种生物意义的实然存在,但也是一种超越生命的应然存在,他是一种具有多样性和丰富性的可能性存在”[9]。因此,关怀模式要求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过程中,加强人文关怀,全面分析受教育者的精神发展变化,立足于受教育者的生活世界,共享“互联网+”提供的人文关怀的平台,在人文价值观念的引导下,使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之间的互动更加生活化、人性化。

参考文献:

[1]季海菊.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解构与重塑[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4:74.

[2]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407.

[3][德]胡塞尔.生活世界现象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58.

[4][奥]阿尔弗雷德·许茨.社会实在问题[M].霍桂桓,索昕,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409.

[5]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382.

[6]徐世甫.虚拟生存的哲学反思[J].南京社会科学,2003(02).

[7]郭智勇.传媒“碎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范式转化[J].思想教育研究,2012(11).

[8]韩升.和谐话语的政治哲学建构——以西方共同体主义为中心[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41.

[9]陈飞.回归生活世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一个视角[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238.

Abstract: “Internet+” brings the challenge 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ubject interactive mode,the network which is easy to update virtual and fragmentation characteristics affects the subject of education innovation,the main interactive standardized. Facing the challenge,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ubject interactive mode to construct from subject to subject,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leading to achieve scientific and modern 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ubject interactive form,the pursuit of virtual reality and mutually reinforcing,to pay attention to the returning to the life world;to realiz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ubject interactive mode is implemented by “indoctrination mode” to “care model” transformation.

Key words: “Internet+”;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subject interaction model

猜你喜欢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互联网+
师生主体间性理解的合理性考辨
浅析课堂话语模式的模糊与缺失
中国儒学外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内地青春片场域:期待从对立走向对话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